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磷酸磷肥不同基追比对石灰性土壤上滴灌盆栽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林 夏晓阳 +8 位作者 普正仙 王芳 王祥斌 刘烨东 吕海丽 王雨欣 蒲巧铃 危常州 张新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6-952,共7页
【目的】研究了3种聚磷酸磷肥不同施用技术对石灰性土壤滴灌棉花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石灰性土壤上聚磷酸磷肥在滴灌棉花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棉花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滴灌盆栽试验。用聚合度为2.3、1.8的聚磷酸铵和聚... 【目的】研究了3种聚磷酸磷肥不同施用技术对石灰性土壤滴灌棉花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石灰性土壤上聚磷酸磷肥在滴灌棉花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棉花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滴灌盆栽试验。用聚合度为2.3、1.8的聚磷酸铵和聚合度为3.0的聚磷酸钾分别与常规磷酸二铵混合,得到3种含聚磷酸的掺混磷肥,依次表示为APP1、APP2和KTPP,掺混磷肥中3%的P_(2)O_(5)来自聚磷酸磷肥。在施磷量均为P_(2)O_(5)0.2 g/kg土壤前提下,每个掺混磷肥设基追比7∶3(F_(7∶3)),1∶1(F_(1∶1))和3∶7(F_(3∶7))3个处理,同时设置不施磷肥对照(CK),共10个处理。棉花出苗后110天收获,测定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和含磷量,同时分别测定0-8和8-16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结果】3种供试聚磷酸磷肥在0-8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以F_(7∶3)处理显著低于F_(1∶1)和F_(3∶7)处理,8-16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3个施用比例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在F_(7∶3)处理下,0-8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以KTPP处理显著高于APP1和APP2。在F_(1∶1)和F_(3∶7)处理下,0-8和8-16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为KTPP和APP1显著高于APP2。F_(1∶1)处理棉花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高于F_(7∶3)和F_(3∶7)处理。F_(1∶1)处理棉花结铃数最高,F_(3∶7)处理最低。F_(1∶1)处理下,KTPP和APP1棉花结铃数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APP2。F_(7∶3)和F_(1∶1)处理棉花地上部吸磷量和磷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F_(3∶7)处理。在F_(1∶1)和F_(3∶7)基追比处理下,棉花地上部吸磷量和磷肥利用效率均表现为KTPP显著高于APP2,而APP1处于两者间。【结论】3种不同聚磷酸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上对棉花的肥效表现为聚磷酸钾最优,其次为聚合度为2.3的聚磷酸铵,聚合度为1.8的聚磷酸铵效果略差。3种聚磷酸磷肥均以基追比1∶1施用棉花生物量积累和棉花磷肥利用率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磷肥 基追比 滴灌棉花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