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长青
冯学静
+1 位作者
卞建方
常功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通过改变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好氧反应阶段的反应温度实现对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的改变,进而研究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变化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在微生物经历完全相同的缺氧-厌氧环境下,分别进入反应温度控制为12、20、28℃的好氧反应...
通过改变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好氧反应阶段的反应温度实现对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的改变,进而研究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变化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在微生物经历完全相同的缺氧-厌氧环境下,分别进入反应温度控制为12、20、28℃的好氧反应器,微生物脱氢酶活性、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以及参与生化反应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水平均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而提高;随着能量代谢活性的增强,微生物好氧吸磷效率、好氧吸磷动力以及好氧阶段聚β羟基丁酸酯利用效率均相应提高;不同水质之间由于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不同,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越强,处理水中VFA含量越高,其除磷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微生物
能量代谢活性
三磷酸腺苷
吸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炭湿地土壤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宏洋
胡健
+4 位作者
王志强
段东东
龚海洋
周俊
周青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07-4119,共13页
磷(P)作为生物代谢活动的关键宏量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对碳(C)固定和有机C分解具有关键作用,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泥炭湿地土壤中的C累积和释放至关重要。综述了泥炭土壤P领域的核心文献,聚焦于P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运移过程。通过系统梳理...
磷(P)作为生物代谢活动的关键宏量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对碳(C)固定和有机C分解具有关键作用,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泥炭湿地土壤中的C累积和释放至关重要。综述了泥炭土壤P领域的核心文献,聚焦于P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运移过程。通过系统梳理,对比分析了当前测定P形态的方法,揭示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泥炭土壤剖面中P的分布规律、无机P的有效化及有机P的矿化机制,深入探讨了物理化学效应、植物作用及微生物活动对泥炭土壤P形态转化的驱动与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在泥炭湿地土壤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区别于普通陆生土壤,其转化运移过程受到泥炭土壤特有环境特征主导。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未来泥炭土壤P研究的两个前瞻性方向:一是探究泥炭土P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运移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深化对P循环微观过程的理解;二是研究泥炭土P形态和含量变化对C、N累积和释放的影响机制,为揭示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相互作用提供新视角。这些研究方向将为泥炭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全球C循环的科学理解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土壤
磷形态
产酸基因
磷酸酶
酶锁
铁门
聚磷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镍对活性污泥生物除磷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嵘
苏相琴
+2 位作者
步秀芹
廖洁
郭诗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探究了Ni^(2+)对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2+)能够抑制生物除磷,当Ni^(2+)质量浓度由0 mg/L增加至10.0 mg/L时,PO43--P去除率由93%下降至12%。机理研究...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探究了Ni^(2+)对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2+)能够抑制生物除磷,当Ni^(2+)质量浓度由0 mg/L增加至10.0 mg/L时,PO43--P去除率由93%下降至1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i^(2+)能抑制聚磷微生物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并能抑制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合成;当Ni^(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PHA的最大含量仅为2.4 mmol/g(以单位质量挥发性悬浮物所含PHA中C的物质的量计),远低于空白组中PHA的含量。此外,Ni^(2+)还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产生影响,并促进活性污泥中聚糖微生物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除磷
NI^2+
活性污泥
聚羟基链烷酸酯(PHA)
聚磷微生物
(PAO)
聚糖
微生物
(G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长青
冯学静
卞建方
常功法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
中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3004)
文摘
通过改变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好氧反应阶段的反应温度实现对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的改变,进而研究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变化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在微生物经历完全相同的缺氧-厌氧环境下,分别进入反应温度控制为12、20、28℃的好氧反应器,微生物脱氢酶活性、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以及参与生化反应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水平均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而提高;随着能量代谢活性的增强,微生物好氧吸磷效率、好氧吸磷动力以及好氧阶段聚β羟基丁酸酯利用效率均相应提高;不同水质之间由于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不同,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越强,处理水中VFA含量越高,其除磷能力越强。
关键词
聚磷微生物
能量代谢活性
三磷酸腺苷
吸磷能力
Keywords
PAOs
energy metabolic activity
ATP
phosphorus absorption ability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炭湿地土壤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宏洋
胡健
王志强
段东东
龚海洋
周俊
周青平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07-411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73)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YN2024010)
+1 种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7)
四川省科技项目(2024YFHZ0178)。
文摘
磷(P)作为生物代谢活动的关键宏量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对碳(C)固定和有机C分解具有关键作用,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泥炭湿地土壤中的C累积和释放至关重要。综述了泥炭土壤P领域的核心文献,聚焦于P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运移过程。通过系统梳理,对比分析了当前测定P形态的方法,揭示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泥炭土壤剖面中P的分布规律、无机P的有效化及有机P的矿化机制,深入探讨了物理化学效应、植物作用及微生物活动对泥炭土壤P形态转化的驱动与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在泥炭湿地土壤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区别于普通陆生土壤,其转化运移过程受到泥炭土壤特有环境特征主导。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未来泥炭土壤P研究的两个前瞻性方向:一是探究泥炭土P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运移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深化对P循环微观过程的理解;二是研究泥炭土P形态和含量变化对C、N累积和释放的影响机制,为揭示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相互作用提供新视角。这些研究方向将为泥炭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全球C循环的科学理解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泥炭土壤
磷形态
产酸基因
磷酸酶
酶锁
铁门
聚磷微生物
Keywords
peat soils
phosphorus forms
acid-producing genes
phosphatases
enzymatic latch
iron gates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microorganisms
分类号
S153.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镍对活性污泥生物除磷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嵘
苏相琴
步秀芹
廖洁
郭诗琪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基金
广西环保厅"广西流域生态健康评估"和"广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项目(GXHBT20160601)
文摘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探究了Ni^(2+)对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2+)能够抑制生物除磷,当Ni^(2+)质量浓度由0 mg/L增加至10.0 mg/L时,PO43--P去除率由93%下降至12%。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i^(2+)能抑制聚磷微生物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并能抑制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合成;当Ni^(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PHA的最大含量仅为2.4 mmol/g(以单位质量挥发性悬浮物所含PHA中C的物质的量计),远低于空白组中PHA的含量。此外,Ni^(2+)还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产生影响,并促进活性污泥中聚糖微生物的增殖。
关键词
生物
除磷
NI^2+
活性污泥
聚羟基链烷酸酯(PHA)
聚磷微生物
(PAO)
聚糖
微生物
(GAO)
Keywords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Ni^2+
activated sludge
polyhydroxyalkanoate (PHA)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 (PAO)
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 (GAO)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对好氧吸磷能力的影响研究
刘长青
冯学静
卞建方
常功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泥炭湿地土壤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孙宏洋
胡健
王志强
段东东
龚海洋
周俊
周青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镍对活性污泥生物除磷的影响及其机理
于嵘
苏相琴
步秀芹
廖洁
郭诗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