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与纳米CaCO_3协同改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宁 郭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降后升再降,PC质量分数在50%~60%,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先降后升再降再升;随着ACR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升后降,ACR质量分数在5%左右时,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先升后降,断裂拉伸应变急剧下降,质量分数在4%左右时,综合性能优异;ACR与纳米CaCO3复配使用时,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4%,ACR质量分数为5%时,拉伸强度可达59 MPa,冲击强度可达108 kJ/m2;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ACR改善了纳米CaCO3的界面结合与分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纳米CACO3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协同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双酚A型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燕琴 李建厂 +2 位作者 丁雪佳 朱杰克 张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5,共5页
介绍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分解产物,综述了阻燃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卤阻燃体系包括磷系、硅系阻燃剂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阻燃机理,并指出了阻燃PC/ABS合金将来... 介绍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分解产物,综述了阻燃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卤阻燃体系包括磷系、硅系阻燃剂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阻燃机理,并指出了阻燃PC/ABS合金将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目前,PC/ABS合金的阻燃逐渐向着无卤、高效、低毒、环保的方向发展,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减少添加量、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危害是今后阻燃的重要研究方向,且开发新型或复配型无卤阻燃剂已成为PC/ABS合金阻燃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热分解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金 阻燃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锆与磷酸三苯酯复配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正虹 邵佳丽 方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合金兼有PC和ABS的优点,但ABS的加入使PC/ABS合金阻燃性能降低,很多场合都需要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芳基磷酸酯是卤系阻燃剂的良好替代品,并已在PC/ABS无卤阻燃领域...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合金兼有PC和ABS的优点,但ABS的加入使PC/ABS合金阻燃性能降低,很多场合都需要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芳基磷酸酯是卤系阻燃剂的良好替代品,并已在PC/ABS无卤阻燃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文中结合市场及环保的要求,采用芳基磷酸酯(TPP)与磷酸锆(α-ZrP)复配阻燃PC/ABS合金,研究其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热失重分析发现,在氮气氛围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提高,尤其是高温段的热稳定性;在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测试中,TPP与α-Zr~复配阻燃并没出现良好的协同效果;而在锥形量热测试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能够延长PC/ABS合金到达最高峰值速率的时间,并减缓燃烧过程延长燃烧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 磷酸三苯酯 Α-磷酸锆 热稳定性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晓刚 王琳琳 +2 位作者 王野 龚维 陈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2,共4页
概述了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增韧机理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对弹性体增韧、无机颗粒增韧、相容剂增韧及加工工艺对合金韧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对该合金增... 概述了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增韧机理及增韧剂的研究进展,对弹性体增韧、无机颗粒增韧、相容剂增韧及加工工艺对合金韧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对该合金增韧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 ABS) 增韧剂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件超低温处理后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红梅 王建军 +3 位作者 倪红军 米乐 姚尧 李欢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为了应对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B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性能破坏的情况,尝试对ABS试样进行超低温恒温冷藏处理。室温下,将试样分4批放置在深冷箱内冷却至-190℃,并分别保持恒温3、6、9和12h,然后回至室... 为了应对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B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性能破坏的情况,尝试对ABS试样进行超低温恒温冷藏处理。室温下,将试样分4批放置在深冷箱内冷却至-190℃,并分别保持恒温3、6、9和12h,然后回至室温,对各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与未处理试件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能有效提升试样的抗拉强度;超过6h的处理会降低试样的延展性;深冷处理时间超过9h后,可以提高ABS试样的耐磨性;深冷处理能改变ABS试样的结晶度,使试样中高分子链排列得更加致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深冷处理 抗拉强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李学锋 彭少贤 官文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7,共5页
通过紫外光辐照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脓纳米管(ABS/CNTs)复合材料。在CNTs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ρv)比基体树脂下降了10^7Ω·cm。在20~100℃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ρv受温度影响不大。... 通过紫外光辐照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脓纳米管(ABS/CNTs)复合材料。在CNTs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ρv)比基体树脂下降了10^7Ω·cm。在20~100℃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ρv受温度影响不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紫外光辐照下的CNTs在ABS基体中均匀分布,容易形成导电网络。复合材料在2~10GHz的微波频段内,具有较宽的介电损耗(约为2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碳纳米管 导电性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BIC塑料公司开发出最高水平的耐气候及耐冲击性的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一苯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合金
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5,共1页
SABIC塑料公司最近开发出全球最高水平的耐气候及耐冲击性兼备的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合金“GeloyXTPM”系列新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环境友好型阻燃牌号的“GeloyXTPMFR15”及“GeloyXTPMFR10”,它们... SABIC塑料公司最近开发出全球最高水平的耐气候及耐冲击性兼备的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合金“GeloyXTPM”系列新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环境友好型阻燃牌号的“GeloyXTPMFR15”及“GeloyXTPMFR10”,它们不使用卤系阻燃剂,产品厚度为1.0mm,并取得了ULV-0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聚碳酸酯 耐冲击性 苯乙烯 丙烯腈 耐气候 合金 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改性ABS
8
作者 方文拓 刘景民 +2 位作者 陈文 柳准 刘艳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8,共3页
采用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对ABS757树脂进行改性,从而提高ABS树脂的热性能,同时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增大,硬度增大,而且ABS树脂向高刚性、高模量的方向发展。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胺... 采用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对ABS757树脂进行改性,从而提高ABS树脂的热性能,同时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增大,硬度增大,而且ABS树脂向高刚性、高模量的方向发展。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胺的含量对共混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改变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胺的含量,可使共混树脂的加工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共混 改性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N-苯基马来酰亚胺基四元共聚物改性PVC/ABS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鑫 苍琼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9,26,共7页
采用乳液共聚法合成有机硅/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四元共聚物,并以此改性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场发... 采用乳液共聚法合成有机硅/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四元共聚物,并以此改性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和旋转流变等方法对共聚物和改性PVC/ABS合金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了有机硅/N-PMI投料质量比对单体转化率、共聚物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影响,以及不同投料质量比下共聚物对PVC/ABS合金热稳定性、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有机硅用量会导致单体转化率降低,共聚物分子量减小且T_(g)升高;共聚物对PVC/ABS合金起到增容作用,共聚物含量为5份时,随着有机硅投料质量比的增加,改性合金的热稳定性、耐热性能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提升,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低频区复数黏度的频率依赖性明显下降。当有机硅/N-PMI投料质量比为3∶1时,共聚物分子量为1.55×10^(5),T_(g)达到131.6℃,改性合金的拉伸强度为58.7 MPa,维卡软化点温度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有机硅 四元共聚物 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合金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基蓄能型发光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庆博 赵奇 +2 位作者 刘林生 徐艺璇 皮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6-180,190,共6页
以分子设计为基础,将可在室温进行交联的功能单元双丙酮丙烯酰胺引入丙烯酸酯聚合物中,制得了蓄能型发光涂料。该涂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可被有效激发,撤去光源后能持续发光,余辉时长可达12 h。涂料对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 以分子设计为基础,将可在室温进行交联的功能单元双丙酮丙烯酰胺引入丙烯酸酯聚合物中,制得了蓄能型发光涂料。该涂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可被有效激发,撤去光源后能持续发光,余辉时长可达12 h。涂料对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等塑料基材有很好的附着力,可制成塑基蓄能型涂层制品,拓展了蓄能型涂料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酮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 蓄能型发光涂料 聚氯乙烯 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球压及耐漏电起痕指数阻燃聚碳酸酯合金的探讨
11
作者 李术 徐卫兵 +2 位作者 姚晨光 李枭 邵灵芝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9-73,共5页
本文分别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聚碳酸酯(PC)合金原料,制成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合金和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讨了其所占比例的变化对应PC... 本文分别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聚碳酸酯(PC)合金原料,制成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合金和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讨了其所占比例的变化对应PC合金的热球压以及耐漏电起痕指数(CTI)的影响。结果表明,PC/PBT合金和PC/ABS合金分别随着PBT、ABS含量的提高,热球压性能下降,而耐漏电起痕指数上升;当PBT含量为20%和ABS含量为40%时,对应的PC/PBT和PC/ABS合金拥有较均衡的热球压性能和耐漏电起痕性;在上述最佳比例基础上,分别选用无卤和有卤阻燃剂对材料阻燃化,分别讨论其对综合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球压 耐漏电起痕指数 阻燃剂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g-MAH在PA 6/ABS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培鹏 樊庆春 +1 位作者 童身毅 张良均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0,共6页
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 g-MAH),并以ABS-g-MAH为相容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ABS合金。ABS-g-MAH能有效改善合金的相容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w(ABS-g-MAH)为10%时,合金... 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 g-MAH),并以ABS-g-MAH为相容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ABS合金。ABS-g-MAH能有效改善合金的相容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w(ABS-g-MAH)为10%时,合金的冲击强度与未添加相容剂的合金相比提高了30%左右,其托伸强度、弯曲强度也显著提高。PA 6中加入ABS和ABS-g-MAH影响了其结晶形态,球晶显著减少,并出现了大量的片晶。PA 6的α松弛温度为70℃左右,而加入ABS和ABS-g-MAH后α松弛温度为115℃左右,并且出现明显的β松弛,γ松弛温度也从-50℃降到-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合金 固相接枝 力学性能 结晶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g-MAH对PC/ASA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志超 董成磊 +1 位作者 张宁 黄兆阁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研究了相容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ABS-g-MAH)对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C/ASA)合金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S-g-MAH用量的增加,PC/ASA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 研究了相容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ABS-g-MAH)对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C/ASA)合金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S-g-MAH用量的增加,PC/ASA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维卡软化点温度、分解温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ABS-g-MAH能够明显改善PC/ASA合金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共聚物 相容剂 力学性能 分解温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ABS/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丁海涛 仇满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8,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ABS/聚氯乙烯(AB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用量对ABS/PVC(80/20)和相同量HBP对不同比例ABS/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S/PVC共混物中加入HBP,可以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加入2份HB...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ABS/聚氯乙烯(AB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用量对ABS/PVC(80/20)和相同量HBP对不同比例ABS/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S/PVC共混物中加入HBP,可以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加入2份HBP时,ABS/PVC(80/20)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HBP,共混物拉伸强度快速下降,而共混物冲击强度单调下降;不同比例ABS/PVC中加入2份HBP共混物拉伸强度比未加入HBP共混物拉伸强度增加,但共混物冲击强度减小。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ABS/PVC的界面黏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接枝ABS的性能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宝明 杨荣杰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通过热失重分析、氧指数等方法对甲基丙烯酸 ABS接枝共聚物(ABS g PMMA)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甲基丙烯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BS的阻燃性能。而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的结果也证明ABS g PMMA接枝物的适量添加对ABS与溴 锑... 通过热失重分析、氧指数等方法对甲基丙烯酸 ABS接枝共聚物(ABS g PMMA)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甲基丙烯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BS的阻燃性能。而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的结果也证明ABS g PMMA接枝物的适量添加对ABS与溴 锑协同阻燃剂组成的阻燃体系有一定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甲基丙烯 接枝共聚 ABS树脂 性能表征 应用 增容 阻燃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试产高光泽聚苯乙烯
16
作者 陈莉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共1页
高光泽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泽性,多用于替代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广泛用于空调室内机及小家电外壳板材的表层部分。
关键词 苯乙烯 独山子石化公司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高光泽 试产 光泽性 小家电 室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冲PC/ABS合金的制备及树脂优选
17
作者 马晓坤 李鑫宇 +2 位作者 王立伟 许超 陆书来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4,共10页
为深入研究树脂基体性能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两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ABS树脂、3种不同厂家的PC树脂和3种不同种类相容剂进行对比实验。当选用MFR更高的PC和ABS树脂,因加工... 为深入研究树脂基体性能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两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ABS树脂、3种不同厂家的PC树脂和3种不同种类相容剂进行对比实验。当选用MFR更高的PC和ABS树脂,因加工过程中受热流动性更好,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共混时,可以提高PC树脂与ABS树脂两相的相互融合,制备的PC/ABS合金性能更为优异,通过实验对比,确定了ABS(HF681)和PC(2805)为合金性能最优的树脂。此外,相容剂在PC/ABS合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降低PC与ABS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相互的黏结力,改善热稳定性,使两相能够更好地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C)对提高合金的增韧效果较为显著,在综合性能方面表现最佳。当EMAC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采用PC(2805)/ABS(HF681)(质量比为70/30)制备的合金的各项性能达到了较高值。PC/ABS合金冲击强度达到了74.2kJ/m^(2),这使得合金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不易发生破裂;拉伸强度达到58.42MPa,保证了合金在承受拉伸载荷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断裂伸长率达到87.5%,体现了合金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弯曲强度达到80.46MPa,使得合金在弯曲受力时能保持较好的刚性和抗变形能力;MFR达到12.875 g/10min,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易于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合金 相容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交联SAM共聚物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欣达 李文龙 丁正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将微交联苯乙烯(St)–丙烯腈(AN)–马来酸酐(MAH)三元共聚物(SAM)、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低光泽PC/ABS合金,研究了SAM中MAH含量以及添加量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M的添... 通过将微交联苯乙烯(St)–丙烯腈(AN)–马来酸酐(MAH)三元共聚物(SAM)、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低光泽PC/ABS合金,研究了SAM中MAH含量以及添加量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M的添加可有效降低PC/ABS合金的光泽度,当其中MAH的含量超过12%后,其消光效果优于传统有机消光剂高交联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随着MAH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光泽度下降不再明显,且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MFR)大大降低,最优的MAH含量为12%。随着SAM(MAH含量为12%)添加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光泽度出现先明显降低后明显放缓的趋势,同时缺口冲击强度和MFR逐渐降低;当SAM添加量为7.5%时综合性能最佳,此时光泽度为5.3%,降低至空白样品的28.6%,缺口冲击强度为49kJ/m2,弯曲弹性模量为2512MPa,MFR为12g/(10min)。SAM降低PC/ABS合金光泽度的机理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交联SAN以及MAH基团与PC反应形成的支化交联复合物的双重作用使得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加。目前该低光泽PC/ABS合金材料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汽车品牌的内饰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合金 微交联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光泽度 缺口冲击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含量对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林明华 郑斌 +1 位作者 郭建兵 王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3,共5页
为了提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综合性能并拓宽其在抗冲击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在SMA和AS... 为了提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综合性能并拓宽其在抗冲击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在SMA和ASA总质量分数固定为30%的情况下,研究了SMA含量变化对合金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组分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A和ASA可显著提升PMMA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着SMA含量的增加,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提升,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SMA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高,较未添加SMA的材料提高32.1%,缺口冲击强度下降,但仍远高于纯PMMA。此外,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与SMA含量成正相关关系,每增加质量分数1%的SMA,热变形温度约提高0.36℃,在SMA质量分数为20%时,热变形温度可提升至103.9℃。SMA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未添加SMA的材料相比,添加质量分数20%SMA的合金材料的Tg从122.50℃提升至133.01℃,增幅达10.51℃。此外,合金材料的损耗因子呈现出单一峰值,表明PMMA/ASA/SMA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 合金材料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合金颜色异常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邱琪浩 袁福星 +3 位作者 张豪杰 刘川平 周浩 顾亥楠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ABS)共聚物合金生产过程中随机出现的杂色粒子导致的生产异常现象,利用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确认关键原因是含双键橡胶相分解变色、真空凝液倒流污染。ABS、增韧剂甲... 针对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ABS)共聚物合金生产过程中随机出现的杂色粒子导致的生产异常现象,利用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确认关键原因是含双键橡胶相分解变色、真空凝液倒流污染。ABS、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中的丁二烯橡胶耐温不足分解产生共轭双键发色基团,变色的熔体随机产生并伴随双螺杆的剪切分散附着在产品上,导致PC/ABS合金产品出现颜色异常。研究发现,采用进口MBS替换国产MBS,所制备PC/ABS合金粒子底色偏白,粒子的黄蓝色度(b值)下降了2.0~2.2,可以解决PC/ABS合金颜色异常。相对抗氧剂B225,双磷结构亚磷酸酯加工性能更优,采用抗氧剂PEPQ、PEP-36或S9228所制备PC/ABS合金粒子b值下降了0.5~0.8。螺杆组合影响PC/ABS合金熔体温度,通过减少熔融段的90°剪切块数量,混炼段90°剪切块从厚片调整至薄片,挤出机模头熔体温度从275℃下降至260℃,连续生产24 h未出现颜色异常。真空凝液倒流是导致异色粒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沸点物质容易在真空室冷凝形成深褐色液滴,采用集中真空系统、真空室外壁增加保温和降低真空室高度等措施,能够减少低分子物质的冷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合金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 颜色异常 分解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