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降解机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保华 张敏 +1 位作者 余爱芳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降解,提出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室温会发生解拉链降解和无规断链降解。解拉链降解主要在残余聚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光和热对该反应具有明显催化作用。无规断链降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具有端烯基组分的化合...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降解,提出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室温会发生解拉链降解和无规断链降解。解拉链降解主要在残余聚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光和热对该反应具有明显催化作用。无规断链降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具有端烯基组分的化合物。根据实验提出了抑制降解的相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降解反应 催化剂 二氧化碳 聚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共混膜的包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华山 陈崸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9,共5页
用溶液铸膜工艺制备了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共混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拉力机、差示量热扫描仪、透气透湿仪等试验仪器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表明: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透湿性能随聚碳酸... 用溶液铸膜工艺制备了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共混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拉力机、差示量热扫描仪、透气透湿仪等试验仪器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表明: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透湿性能随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含量的提高而提高,而透气性能则相反。共混膜中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含量为30%时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最好,共混膜中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含量为40%时透湿性能最好,透气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共混膜 包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保华 巴伟 +2 位作者 李素晓 马熊邦 张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0,45,共4页
研究了残余双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热稳定性,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A1助剂能够完全抑制残余催化剂的活性,树脂无论在常温条件下,还是在80~120℃条件下均不发生降解,这将大幅度扩展树脂的应用范围,延长树脂的存储期。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化物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降解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环氧丙烷共聚合成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保华 巴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利用双金属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CO2/环氧丙烷调节共聚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及其用量、CO2用量等对聚合的影响.研究发现PPC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用量成线性关系,可... 利用双金属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CO2/环氧丙烷调节共聚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及其用量、CO2用量等对聚合的影响.研究发现PPC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用量成线性关系,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具有规定相对分子质量的PPC树脂.最后提出聚合过程中碳酸丙烯酯可能按照解拉链的方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环氧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调节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流反应器合成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保华 巴伟 +1 位作者 李素晓 马熊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1,55,共4页
以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为原材料,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催化下,利用环流反应器合成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研究发现,环流反应器能够使产品分子量分布变窄,提高产品中碳酸酯基团含量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研究还发现分子量调节剂对产品分子量... 以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为原材料,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催化下,利用环流反应器合成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研究发现,环流反应器能够使产品分子量分布变窄,提高产品中碳酸酯基团含量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研究还发现分子量调节剂对产品分子量分布有较大影响,采用混合型调节剂也能够使分子量分布变窄并降低小分子物质含量。本文还利用所得到的聚碳酸亚丙酯树脂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氨酯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环流反应器 分子量调节剂 聚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接枝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成书 蔡再生 +3 位作者 邢建伟 任燕 孟娜 戈晶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为软段,以二羟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通过氨基硅油(AEAPS)接枝改性制备了系列WPU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和耐...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为软段,以二羟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通过氨基硅油(AEAPS)接枝改性制备了系列WPU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和耐水试验对WPU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纯PPC型WPU胶膜软硬段微相分离不明显,AEAPS改性胶膜软硬段微相分离明显,胶膜的结晶性随着AEAPS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胶膜耐热稳定性、耐水性和水接触角随着AEAPS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化珍 王斌 李雅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519,544,共6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交联剂,合成系列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PPCWPU)。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耐水性实验和接...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交联剂,合成系列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PPCWPU)。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耐水性实验和接触角实验对WPU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MP用量的增加,WPU胶膜的热性能提高。同时,胶膜的耐水性和防水性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交联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 三羟甲基烷(TMP) 水性聚氨(WPU)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甘淏文 章晨涛 +3 位作者 张泽文 曹玉宁 孙哲 张克勤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3,共4页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D)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通过调节共聚合成的新型多元醇,将其作为反应原料替代传统石油基聚酯/聚醚多元醇制备各类聚氨酯,将有效推动聚氨酯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了PPCD的常用合成方法,归纳了近几年...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D)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通过调节共聚合成的新型多元醇,将其作为反应原料替代传统石油基聚酯/聚醚多元醇制备各类聚氨酯,将有效推动聚氨酯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了PPCD的常用合成方法,归纳了近几年基于PPCD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等在涂料、黏合剂、木器漆、弹性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PPCD基聚氨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聚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亦云 庞素娟 +5 位作者 徐鼐 潘丽莎 刘晓娟 张武元 李明彪 胡连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以中等分子量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作为软段,并与过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生成预聚物,用1,4–丁二醇进行扩链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整个反应体系保持—NCO/—OH=1.2。研究了硬段含量变化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弹性体的拉... 以中等分子量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作为软段,并与过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生成预聚物,用1,4–丁二醇进行扩链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整个反应体系保持—NCO/—OH=1.2。研究了硬段含量变化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弹性体的拉伸性能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微相分离变化的结果;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可用于潮湿恶劣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预聚物 热塑性聚氨弹性体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60改性PPC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惠兰 刘保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7,71,共6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WPU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反应机理、KH-560用量对WPU乳液、胶膜性能的影响...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WPU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反应机理、KH-560用量对WPU乳液、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KH-560主要在中和及成膜阶段与DMPA中羧基发生反应;改性后WPU胶膜的耐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吸水率最高下降500%,当KH-560用量达到质量分数2%时,水浸5天后,胶膜对玻璃的附着仍然达到0级;研究还发现,KH-560改性后,胶膜硬度有所提高,但是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有机硅改性 水性聚氨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