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硼硅氧烷改性酚醛树脂耐高温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斌 孙明明 +3 位作者 张绪刚 张密林 李坚辉 李奇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采用硼酸(H3BO3)和有机硅预聚物反应,合成了聚硼硅烷(BSi),再用BSi与合成的酚醛树脂缩合,制备出聚硼硅氧烷改性酚醛树脂(BSiP)。通过红外光谱对PF、BSi、BSiP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用TG对其耐温性进行了考察。并以上述BSiP树脂为基础... 采用硼酸(H3BO3)和有机硅预聚物反应,合成了聚硼硅烷(BSi),再用BSi与合成的酚醛树脂缩合,制备出聚硼硅氧烷改性酚醛树脂(BSiP)。通过红外光谱对PF、BSi、BSiP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用TG对其耐温性进行了考察。并以上述BSiP树脂为基础制备了耐高温胶粘剂,该胶粘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改性酚醛树脂 耐高温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阻燃剂的合成工艺及其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文君 宋健 +2 位作者 陈友财 王雪芹 张敬礼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65-3371,共7页
采用二步合成法制备了聚硼硅氧烷阻燃剂(PB),通过改变硼酸/硅烷比、缩合温度、水解时间优化了PB的合成工艺。同时研究了PB对聚碳酸酯(PC)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硼酸/硅烷比和缩合温度是制备高效阻燃PB的关键,当硼... 采用二步合成法制备了聚硼硅氧烷阻燃剂(PB),通过改变硼酸/硅烷比、缩合温度、水解时间优化了PB的合成工艺。同时研究了PB对聚碳酸酯(PC)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硼酸/硅烷比和缩合温度是制备高效阻燃PB的关键,当硼酸/硅烷比(摩尔比)为1∶1、缩合温度为100℃时所制备的PB的阻燃性能最好,在PC中添加5%(质量分数)该PB阻燃剂,PC的极限氧指数(LOI)从26%提高到39.4%。在热降解过程中,PB使PC的起始降解温度降低,但可使PC的热降解速率降低,高温残炭量增加,从而提高了PC的阻燃性能。添加PB可以基本保持PC优良的力学性能。另外,PB可保持PC原有的透明性,PC/PB阻燃材料仍旧呈透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碳酸酯 阻燃性能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健 周文君 +2 位作者 吕群 陈科 陈友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1,共4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阻燃剂聚硼硅氧烷(BSi)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的BSi可使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从24%提高到28.6%;添加BSi可使火灾性能指... 通过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阻燃剂聚硼硅氧烷(BSi)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的BSi可使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从24%提高到28.6%;添加BSi可使火灾性能指数升高63%,并且可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热及CO、CO2等有害气体,促进成炭,保护基体材料,缓和燃烧过程,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阻燃 极限氧指数 锥形量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的制备及非键络合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旭峰 洪夕佳 +2 位作者 许成章 陈雪萍 黄光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6,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反应,首先成功制备出聚硼硅氧烷。通过红外等方法表征结构,采用熔体流变、动态力学谱仪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硼含量对聚硼硅氧烷粘弹性能的影响。具有空轨道的硼原子充当聚硅氧烷中氧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的接受体,分子间... 采用水解缩合反应,首先成功制备出聚硼硅氧烷。通过红外等方法表征结构,采用熔体流变、动态力学谱仪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硼含量对聚硼硅氧烷粘弹性能的影响。具有空轨道的硼原子充当聚硅氧烷中氧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的接受体,分子间形成非键络合,引起物理交联。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或较强烈的剪切作用下,链段运动加剧,硼原子与氧原子上孤对电子形成的键合作用减弱,从而出现了较低的弹性模量值;相反低温或较小剪切作用下,尽管链段运动加剧,但物理交联结构的组成元素依然在原始位置附近,有较少的机会形成新的络合作用,从而弹性模量表现为一个平台区。因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调节聚硼硅氧烷交联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扩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粘弹性 熔体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聚硼硅氧烷阻燃合金的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文君 王雪芹 何伟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1-865,共5页
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EDX)研究了PC/ABS/聚硼硅氧烷阻燃合金的燃烧行为,同时考察了阻燃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聚硼硅氧烷(PB)中的Si元素会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逐渐在合金表面进行富集,形成富含Si的绝缘炭层覆盖在基体... 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EDX)研究了PC/ABS/聚硼硅氧烷阻燃合金的燃烧行为,同时考察了阻燃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聚硼硅氧烷(PB)中的Si元素会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逐渐在合金表面进行富集,形成富含Si的绝缘炭层覆盖在基体表面,阻止合金继续燃烧,从而有效提高了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聚硼硅氧烷使PC/ABS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拉伸强度下降较少,PB对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影响较大。在阻燃PC/ABS合金体系中加入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可使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适量的PB可以改善PC/ABS合金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PC/ABS合金 阻燃 力学性能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文君 费阳 +1 位作者 张敬礼 何伟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103,98,共6页
采用二步合成法,通过改变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乙烯基聚硼硅氧烷阻燃剂(PB),将其与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混炼制备聚硼硅氧烷接枝聚乙烯(PB-g-PE),并将该PB-g-PE应用于木塑复合材料(WPC)中进行阻燃改性研究。结果表明,乙烯... 采用二步合成法,通过改变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乙烯基聚硼硅氧烷阻燃剂(PB),将其与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混炼制备聚硼硅氧烷接枝聚乙烯(PB-g-PE),并将该PB-g-PE应用于木塑复合材料(WPC)中进行阻燃改性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基含量为33.3%的聚硼硅氧烷阻燃效果最佳,在木塑复合材料中添加8.4%该聚硼硅氧烷可使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从20%提高到25.9%。聚硼硅氧烷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在热降解过程中促进了残炭的形成,使木塑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热、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释放量降低,有效提高了WPC的阻燃性能,且WPC的阻燃性能随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聚硼硅氧烷使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基本不变,冲击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接枝 木塑复合材料 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基聚硼硅氧烷对PC/ABS合金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雪芹 周文君 +1 位作者 张敬礼 黄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6,共6页
采用二步合成法制备了甲基苯基聚硼硅氧烷(PB)阻燃剂,用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分析和极限氧指数测试研究了PB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烷/硼酸配比为1∶1时制备的PB阻燃效果最好,... 采用二步合成法制备了甲基苯基聚硼硅氧烷(PB)阻燃剂,用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分析和极限氧指数测试研究了PB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烷/硼酸配比为1∶1时制备的PB阻燃效果最好,在PC/ABS合金中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该PB阻燃剂可使合金的极限氧指数从24.1%提高到34.1%;PB可降低PC/ABS合金的热降解速率,提高残炭量;添加PB可使PC/ABS合金的火灾性能指数提高,显著降低燃烧过程中的热、烟及CO、CO2等有害气体的释放量,有效提高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聚硼硅氧烷 极限氧指数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热材料—聚硼硅氧烷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一明 冯春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6,共6页
聚硼二苯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是新型耐热材料。具有许多独特性能。其最高连续使用温度可达450℃,而且在非氧化性气氛中经热处理可以转化为碳化硅,应用很广。本文对聚硼二苯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作了评述。
关键词 耐热材料 聚硼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涂层及其涂覆工艺对SiO_(2f)/SiO_2复合材料防潮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盼 夏龙 温广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2,共5页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陶瓷基(SiO_(2f)/SiO_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热震耐烧蚀和透波性能,是重要的天线罩材料。但是SiO_2多孔亲水性,使得SiO_(2f)/SiO_2复合材料天线罩极易吸潮,严重影响航天器微波通讯功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硼酸通过溶...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陶瓷基(SiO_(2f)/SiO_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热震耐烧蚀和透波性能,是重要的天线罩材料。但是SiO_2多孔亲水性,使得SiO_(2f)/SiO_2复合材料天线罩极易吸潮,严重影响航天器微波通讯功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硼酸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硼硅氧烷防潮涂料。实验发现,复合材料在聚硼硅氧烷树脂中浸渍3次得到的涂层防潮效果最佳,表面接触角为130.33°,在50℃、相对湿度96%的条件下72 h后的吸水率降到0.33%。随着浸渍次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潮性 聚硼硅氧烷 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硼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建及在自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肃 何旭 +1 位作者 李庆业 卢灿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58,共7页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基于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能够将各种机械能收集转化为电能,具有成本低,质量轻,环保安全及在低频下高转化效率等特点,为可穿戴设备持续供电。文中使用聚硼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TENG的电极,用硅橡胶将...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基于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能够将各种机械能收集转化为电能,具有成本低,质量轻,环保安全及在低频下高转化效率等特点,为可穿戴设备持续供电。文中使用聚硼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TENG的电极,用硅橡胶将电极材料封装制备得到一体式全柔性TENG,表征了柔性电极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该柔性TENG的基本输出性能。在3 Hz频率及5 cm分离距离下,一体式TENG的输出电压和短路电流的峰值可达100 V和1.2μA,其单个周期内转移的电荷量为0.038μC。研究表明,当摩擦层相对运动距离从1 cm增加到5 cm时,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及转移电荷分别增强了19.4%,126.7%及20.1%,将所研制的TENG集成于自供电系统,可实现对电子手表和计算器的供电,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人体运动的监测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柔性电极 聚硼硅氧烷 自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基黏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倩 李峰 高双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03-208,共6页
黏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耗能减振装置,其减震性能由结构内部阻尼介质物理性质决定。聚硼硅氧烷(Polyborosiloxane,PBDMS)是一种硅胶系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作为黏滞阻尼器的阻尼介质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机械性能较差,... 黏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耗能减振装置,其减震性能由结构内部阻尼介质物理性质决定。聚硼硅氧烷(Polyborosiloxane,PBDMS)是一种硅胶系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作为黏滞阻尼器的阻尼介质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机械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该课题组通过添加白炭黑与二甲基硅油来改性PBDMS,获得黏滞阻尼器要求的非线性阻尼特性,提高其机械性能及其稳定性。通过对样品的流变性能、热力学性能以及阻尼器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白炭黑改性PBDMS,不仅不影响材料的黏流温度,还带来了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而该阻尼材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力学性能仍不发生改变,表现出较好的可逆性。将增塑型PBDMS作为黏滞阻尼器的阻尼介质使用,可以得到阻尼力与速度成非线性关系的黏滞阻尼特性,这种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在同等条件下阻尼性能更优异、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PBDMS) 非线性阻尼材料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 耗能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基复合材料的阻尼与自修复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俊豪 徐卫兵 +4 位作者 李政 周正发 任凤梅 马海红 张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90,共7页
以硼酸和羟基硅油为原料制备了聚硼硅氧烷凝胶(PBS-Gel),并将PBS-Gel与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复合,制备了一种具有自修复特性的高阻尼弹性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仪、旋转流变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了PBS-Gel的合成... 以硼酸和羟基硅油为原料制备了聚硼硅氧烷凝胶(PBS-Gel),并将PBS-Gel与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复合,制备了一种具有自修复特性的高阻尼弹性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仪、旋转流变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了PBS-Gel的合成温度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和VMQ含量对PBS-Gel/VMQ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Gel合成温度越高其阻尼性能越差,当合成温度为120℃时凝胶阻尼性能最好,最高损耗因子达2. 97,有效阻尼温域(tanδ> 0. 3)宽110℃;并将120℃合成的PBS-Gel与VMQ复合,发现当VMQ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自愈合性能与阻尼性能最好,最高损耗因子为1. 38,有效阻尼温域(tanδ> 0. 3)宽156℃,在自修复1 d后拉伸强度可恢复至72%,断裂面经喷水处理后的样品恢复率可达95%。针对复合材料的高阻尼与自修复特性,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次价键"断裂再愈合的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复合材料 剪切增稠 阻尼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粘型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商旭静 薛志博 +3 位作者 沈尔明 王刚 滕佰秋 朱崇伟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聚硼硅氧烷属于超分子材料,材料本身具备物理交联网络结构,具有耐高低温、耐候、电绝缘、自修复等特性,但现有方法制备的聚硼硅氧烷材料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采用高分子量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VMQ)与硼酸(BA)在... 聚硼硅氧烷属于超分子材料,材料本身具备物理交联网络结构,具有耐高低温、耐候、电绝缘、自修复等特性,但现有方法制备的聚硼硅氧烷材料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采用高分子量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VMQ)与硼酸(BA)在高温环境下反应,制备一种含乙烯基的聚硼硅氧烷,通过引入乙烯基结构和气相法白炭黑,经热硫化处理,得到具有表面自粘性的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测定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的结构、动态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自粘性能,通过红外反射光谱确认B-O-Si结构。结果表明: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内部形成了B∶O动态键,材料表面具有一定的自粘性能,自粘形成的剥离强度能达到4 N/cm,拉伸强度可达4.154 MPa,5%热失重温度为394.8℃,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 损耗因子 力学性能 自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剪切增稠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欢 石启亮 +2 位作者 蔡利海 刘文言 李万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49-554,共6页
聚硼硅氧烷剪切增稠凝胶(Polyborodimethylsiloxanes shear thickening gel,PBS-STG)在防护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关于PBS-STG的制备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的稳定性研究少有报道。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聚硼硅氧烷剪切增稠凝胶(Polyborodimethylsiloxanes shear thickening gel,PBS-STG)在防护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关于PBS-STG的制备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的稳定性研究少有报道。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二甲基硅油黏度对制备PBS-STG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PBS-STG的流变性。PBS-STG的制备条件:二甲基硅油黏度为350 Pa·s,硼酸和二甲基硅油配比趋近为1∶10(B、Si物质的量比),缓慢升温至240℃,反应时间6 h以上。变温实验结果表明:PBS-STG在-40~40℃均具有剪切增稠特性并且性质稳定,在温度为10℃时具有最佳剪切增稠特性,这对PBS-STG在防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剪切增稠凝胶(PBS-STG) 影响因素 温度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填料改性聚联硼硅氧烷的网络结构和性能
15
作者 温昕 王婷 +2 位作者 张国峰 赵丽娟 洪静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剪切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软质抗冲击防护领域中,为探索多维填料对新型剪切增强材料——聚联硼硅氧烷的抗冲击性能及其机制,本文以一维多壁碳纳米管(MWCNT)、二维石墨烯(GP)和零维二氧化硅(SiO_(2))分别对聚联硼硅氧烷(PDBS)基体进行... 剪切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软质抗冲击防护领域中,为探索多维填料对新型剪切增强材料——聚联硼硅氧烷的抗冲击性能及其机制,本文以一维多壁碳纳米管(MWCNT)、二维石墨烯(GP)和零维二氧化硅(SiO_(2))分别对聚联硼硅氧烷(PDBS)基体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的PDBS基复合材料[PDBS/MWCNT(PC)、PDBS/GP(PG)、PDBS/SiO_(2)(PS)]。通过研究PDBS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以及多维填料和PDBS的界面作用机制,阐明了不同维度的填料对PDBS的抗冷流和抗冲击的协同增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球状SiO_(2)填料与PDBS界面相互作用最好,对PDBS的冷流特性改善效果最佳。具备各向同性的小粒径(7 nm)SiO_(2)作为填料固定PDBS(PS-20-7nm)动态网络的效果最好,填料与PDBS基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更强,具有最强的能量耗散能力。PS-20-7nm在50~80 cm高度下能有效衰减89.9%~95.5%的冲击力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另外,在流变性能试验中不同温度下进行的模量-频率扫描测试表明PS-20-7nm复合材料的网络更完善。因此,在多维填料中,与聚合物基体的接触面积越大且界面结合力越强的零维填料对于提升新型剪切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和抗冷流性能具有更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为新型抗冲击材料和运动软防护装置领域的开拓提供新思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多维填料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对PE-LD/EVA/IF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峰 谷晓昱 +3 位作者 张胜 陈晓平 陈小随 董明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7,共4页
利用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了聚硼硅氧烷树脂,并探索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将聚硼硅氧烷树脂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膨胀型阻燃剂(PE-LD/EVA/IFR)复合材料中,以期可以提高膨胀型阻燃剂与聚合物... 利用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了聚硼硅氧烷树脂,并探索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将聚硼硅氧烷树脂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膨胀型阻燃剂(PE-LD/EVA/IFR)复合材料中,以期可以提高膨胀型阻燃剂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采用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硼硅氧烷树脂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并且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树脂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 乙烯 膨胀型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君 张敬礼 +1 位作者 崔旭东 何伟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1,共5页
利用甲基苯基聚硼硅氧烷(PB)及其与纳米Si O2或APP的复合阻燃剂制备了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对木塑复合材料(WPC)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降解过程中,聚硼硅氧烷显著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800℃残炭率,促进了残... 利用甲基苯基聚硼硅氧烷(PB)及其与纳米Si O2或APP的复合阻燃剂制备了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对木塑复合材料(WPC)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降解过程中,聚硼硅氧烷显著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800℃残炭率,促进了残炭的形成,PB与纳米Si O2或APP复配使用可使木塑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残炭进一步提高。PB及其复合阻燃剂使木塑复合材料的热、CO2释放速率及质量损失率降低,PB与APP复配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最好。PB及其复合阻燃剂使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明显提高,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使冲击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甲基苯基聚硼硅氧烷 乙烯 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利
18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67,共1页
一种聚乙烯醇改性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改性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合成聚硼硅氧烷;然后将聚乙烯醇在60~9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硼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不断搅拌,得到聚乙烯醇水凝胶,... 一种聚乙烯醇改性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改性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合成聚硼硅氧烷;然后将聚乙烯醇在60~9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硼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不断搅拌,得到聚乙烯醇水凝胶,经过多次水洗将氢氧化钠除去,合成硼酸交联聚乙烯醇凝胶;然后将聚硼硅氧烷与聚乙烯醇水凝胶升温到95℃,加入硼酸,继续升温到120℃,不断搅拌反应,最后真空脱水,得到聚乙烯醇改性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与弹性体共混,聚乙烯醇中的碳碳链片段赋予改性聚硼硅氧烷与弹性体之间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共混改性弹性体不仅不会出现宏观相分离,而且保证了其良好的力学性能。此外,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乙烯醇 搅拌反应 氢氧化钠水溶液 共混改性 真空脱水 中国专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