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硼纤维先驱体聚硼氮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雷永鹏 王应德 +3 位作者 宋永才 李义和 王浩 邓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4-167,172,共5页
氮化硼纤维是继炭纤维和炭化硅纤维后广受关注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显示出重要应用前景。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是其有效的制备方法,合成性能优异的聚硼氮烷先驱体则是该方法的关键。文中介绍了近年来氮化硼纤维聚合物先驱... 氮化硼纤维是继炭纤维和炭化硅纤维后广受关注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显示出重要应用前景。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是其有效的制备方法,合成性能优异的聚硼氮烷先驱体则是该方法的关键。文中介绍了近年来氮化硼纤维聚合物先驱体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先驱体的合成路线及性能,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纤维 合物先驱体 聚硼氮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对聚烷胺基环硼氮烷及其热解产物的影响
2
作者 雷永鹏 王应德 +1 位作者 薛金根 宋永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2-1484,1488,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氮化硼先驱体——聚烷胺基环硼氮烷(PPAB)在空气中的水解过程,利用FT-IR、TGA、XRD和EDX考察了水解对PPAB及其在氩气中裂解产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PAB在空气中极易水解,其分子结构中的B—N键易水解形成B—O键,... 研究了一种新型氮化硼先驱体——聚烷胺基环硼氮烷(PPAB)在空气中的水解过程,利用FT-IR、TGA、XRD和EDX考察了水解对PPAB及其在氩气中裂解产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PAB在空气中极易水解,其分子结构中的B—N键易水解形成B—O键,水解程度随放置时间及温度的增加而加快。水解前后的PPAB在1000℃时的陶瓷产率分别为45.9%和56.4%。水解后的先驱体在Ar中的裂解产物中含有较多B2O3,而未水解的PPAB裂解产物中B、N原子比接近化学计量比,不含B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转化法 聚硼氮烷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氮烷的合成及其热解产物的组成及结构 被引量:5
3
作者 唐云 王军 +2 位作者 李效东 李文华 王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30,共6页
以甲基氢二氯硅烷、三氯化硼、六甲基二硅氮烷为起始原料,采用共缩合原理合成了聚硼硅氮烷(PBSZ)先驱体,将PBSZ分别在N_2和NH_3/N_2气氛中高温热解得到SiBNC陶瓷.利用元素分析、XPS、NMR、FT-IR、XRD等分析手段对PBSZ及其陶瓷产物的组... 以甲基氢二氯硅烷、三氯化硼、六甲基二硅氮烷为起始原料,采用共缩合原理合成了聚硼硅氮烷(PBSZ)先驱体,将PBSZ分别在N_2和NH_3/N_2气氛中高温热解得到SiBNC陶瓷.利用元素分析、XPS、NMR、FT-IR、XRD等分析手段对PBSZ及其陶瓷产物的组成、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先驱体的结构骨架为-Si-N-B-,其中B、N以硼氮六环的形式存在,C以Si-CH_3形式存在.1000℃时两种气氛中陶瓷产率分别为63wt%和61wt%,1500~1850℃之间失重分别为3.8wt%和10.0wt%.所得陶瓷的主要相组成均为Si_3N_4、BN和SiC,并且均能在1700℃以上保持非晶,在1850℃时部分结晶.N_2中热解产物比NH_3/N_2中热解产物有更好的稳定性,更不易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NC陶瓷 先驱体转化法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聚硼硅氮烷的陶瓷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斌 张长瑞 +2 位作者 曹峰 王思青 姜勇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合成了新型的陶瓷先驱体混杂聚硼硅氮烷(H-PBSZ),分析了其结构,并采用TG-DTA、FT-IR、XRD以及SEM等分析手段对其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BSZ结构中含有B-N、Si-N、B-H、N-H、Si-H等化学键,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含氢键逐渐减少直... 合成了新型的陶瓷先驱体混杂聚硼硅氮烷(H-PBSZ),分析了其结构,并采用TG-DTA、FT-IR、XRD以及SEM等分析手段对其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BSZ结构中含有B-N、Si-N、B-H、N-H、Si-H等化学键,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含氢键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最终得到BN和Si_3N_4的混合物.在裂解过程中,失重主要发生在100~400℃之间,陶瓷产率约为83wt%.裂解产物的结晶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强,800℃的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态,微观形貌主要以球形颗粒为主;1600℃的产物则已经晶化,可以观察到层片状结构的h-BN及少量的α-Si_3N_4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 陶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三氯硅烷合成陶瓷前驱体聚硼硅氮烷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亚静 李婧 +1 位作者 刘洪丽 张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1-2704,2715,共5页
聚硼硅氮烷高温裂解可制备性能优异的Si BCN陶瓷。随着Si BCN陶瓷的广泛研究和使用,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聚硼硅氮烷的合成和性能。本文以乙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合成出聚硼硅氮烷,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T-IR分析确定了N-... 聚硼硅氮烷高温裂解可制备性能优异的Si BCN陶瓷。随着Si BCN陶瓷的广泛研究和使用,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聚硼硅氮烷的合成和性能。本文以乙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合成出聚硼硅氮烷,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T-IR分析确定了N-H、C-H、Si-C、C-B-C键的存在,但Si-N键的FT-IR谱峰由于与Si-C键重叠,在FT-IR谱图中难以体现,但在29Si-NMR谱中得到证实。对聚硼硅氮烷的NMR分析发现CHCBSi基团的对称性较差,发生横向弛豫,使对应的13C-NMR谱的谱峰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NMR 陶瓷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聚硼硅氮烷的交联过程分析及其工艺优化
6
作者 李斌 张长瑞 +3 位作者 曹峰 王思青 曹英斌 高庆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合成了混杂聚硼硅氮烷(H-PBSZ)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其交联过程,并采用不同的工艺使其交联固化,研究了交联压力对产物的结构、形貌以及表观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PBSZ结构中含有B-N、Si-N、B-H、N-H以及Si-H等化学键,随着温度... 合成了混杂聚硼硅氮烷(H-PBSZ)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其交联过程,并采用不同的工艺使其交联固化,研究了交联压力对产物的结构、形貌以及表观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PBSZ结构中含有B-N、Si-N、B-H、N-H以及Si-H等化学键,随着温度的升高,B-H、N-H以及Si-H键会发生断裂;交联过程中,先驱体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交联产物的致密度受气泡大小及其速度的影响;高压交联可以减小所放出的气泡的体积,减缓其上升的速度,并可抑制含氢键的断裂反应,降低气体的放出量,从而制得较高致密度的交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孔隙率 气压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氮烷的表征及其流变性能
7
作者 王小宙 王军 +2 位作者 唐云 李文华 王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1-1215,共5页
以二氯甲基硅烷、三氯化硼、六甲基二硅氮烷为起始原料,采用缩聚法合成了新型SiBNC陶瓷前驱体——聚硼硅氮烷(PBSZ),其产率达90%。通过调节二氯甲基硅烷的用量可获得不同软化点的前驱体。采用改进的毛细管流变仪,首次对熔融纺丝状态时P... 以二氯甲基硅烷、三氯化硼、六甲基二硅氮烷为起始原料,采用缩聚法合成了新型SiBNC陶瓷前驱体——聚硼硅氮烷(PBSZ),其产率达90%。通过调节二氯甲基硅烷的用量可获得不同软化点的前驱体。采用改进的毛细管流变仪,首次对熔融纺丝状态时PBSZ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Z熔融纺丝时,剪切速率在10~110s-1范围内时,为切力变稀流体,非牛顿指数为0.83~0.90,表观粘度为440~2460Pa.s,粘流活化能约为142kJ/mol。PBSZ纺丝性能良好,纤维连续无断头长度>1600m,纤维直径<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流变性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填料对聚硼硅氮烷制备不锈钢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雪莲 刘洪丽 +3 位作者 扈世有 韩立 李国遵 邱柏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8-551,共4页
采用陶瓷先驱体聚合物聚硼硅氮烷(PBSZ)为原料,并加入B4C粉填料以及Al粉活性填料,制备耐高温不锈钢材料的陶瓷涂层。研究了在氮气条件下所获得涂层的性能和微观形貌以及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TG-DTA、XRD分析了先驱体的裂解过程及... 采用陶瓷先驱体聚合物聚硼硅氮烷(PBSZ)为原料,并加入B4C粉填料以及Al粉活性填料,制备耐高温不锈钢材料的陶瓷涂层。研究了在氮气条件下所获得涂层的性能和微观形貌以及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TG-DTA、XRD分析了先驱体的裂解过程及产物物相,并用SEM对涂层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粉的加入,促进了聚硼硅氮烷的裂解,减少了涂层的体积收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粘结强度。在1000℃氮气条件下,涂层材料主要为Al4C3,AlN,SiC,B4C,Al等相。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陶瓷涂层韧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微观研究表明,陶瓷涂层最佳厚度约为50μm,涂层表面均匀、致密,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纳米铝粉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单体对聚硼氮硅烷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星禧 王会峰 +4 位作者 牟世伟 黄先华 韩克清 滕翠青 余木火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在以三氯化硼(BCl3)、甲基二氯硅烷(Si Cl2Me H)和甲胺(CH3NH2)为初始原料合成的Si BNC陶瓷纤维前驱体聚合物聚硼氮硅烷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共聚单体3-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对其进行共聚改性。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 在以三氯化硼(BCl3)、甲基二氯硅烷(Si Cl2Me H)和甲胺(CH3NH2)为初始原料合成的Si BNC陶瓷纤维前驱体聚合物聚硼氮硅烷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共聚单体3-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对其进行共聚改性。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失重分析(TGA)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了改性前后前驱体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陶瓷化得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共聚改性后Si-O-Si结构成功引入到前驱体聚合物分子链中,改性前驱体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有所提高,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共聚单体添加量的增加,900℃时陶瓷化产率逐渐降低,前驱体纤维平均断裂伸长率由0.85%提高到3.62%,其柔韧性得到明显改善,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因此有望改善前驱体纤维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退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合物转化法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聚硅硼氮烷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彭帅 刘勇 +4 位作者 崔永杰 张晨宇 常雪峰 韩克清 余木火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3-488,共6页
以四氯化硅、三氯化硼、甲胺为原料,使用共缩聚方法制备了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聚硅硼氮烷。采用FT-IR、NMR、GC-MS和TG分析等,对聚硅硼氮烷的结构、性能和合成机理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该聚硅硼氮烷前驱体的骨架结构由Si-N-B和B-... 以四氯化硅、三氯化硼、甲胺为原料,使用共缩聚方法制备了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聚硅硼氮烷。采用FT-IR、NMR、GC-MS和TG分析等,对聚硅硼氮烷的结构、性能和合成机理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该聚硅硼氮烷前驱体的骨架结构由Si-N-B和B-N六元环结构组成,C则主要以N-CH_3和NH-CH_3结构存在。合成得到的前驱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耐水解性能和可纺性,在105℃的N_2气氛下,经熔融纺丝可得直径约为25μm的前驱体原丝,在N_2气氛中1 000℃时陶瓷产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转化法 高温陶瓷 SiBNC陶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锂取代反应合成聚锆硼硅氮烷和热解制备陶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思惠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采用前驱体分子结构设计的方法,通过氨解、硼氢化反应制备聚硼硅氮烷(PBSZ)。以氯化锆为锆源,通过锆/锂取代反应将锆原子引入PBSZ中,合成聚锆硼硅氮烷(PZrBSZ),在氩气保护下1100℃热解制备含锆硅硼碳氮(SiZrBCN)陶瓷。研究了锆/锂取代... 采用前驱体分子结构设计的方法,通过氨解、硼氢化反应制备聚硼硅氮烷(PBSZ)。以氯化锆为锆源,通过锆/锂取代反应将锆原子引入PBSZ中,合成聚锆硼硅氮烷(PZrBSZ),在氩气保护下1100℃热解制备含锆硅硼碳氮(SiZrBCN)陶瓷。研究了锆/锂取代反应的特征、PZrBSZ的形成过程,表征了PZrBSZ的化学结构。采用红外光谱分析PBSZ和PZrBSZ,对比发现PZrBSZ在584和917 cm-1处出现特征峰,推测分别对应为Zr—N和Si—N—Zr的特征峰,表明通过锆/锂取代反应已成功将Zr原子引入到前驱体分子中。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ZrBSZ在氩气中热解制得的SiZrBCN,发现其断面虽有气孔但局部致密,这表明PZrBSZ热解可制备SiZrBCN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陶瓷 氨解 氢化 陶瓷 金属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纤维先驱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邓橙 宋永才 +2 位作者 王应德 李义和 雷永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28,共6页
以三氯环硼氮烷为原料,将其与正丙胺/异丙胺进行共取代反应,制得了不同结构的取代单体,再经热聚合反应获得了相应的聚硼氮烷先驱体.通过分析不同正丙胺/异丙胺配比制得的聚合产物的组成与结构,探讨了不同单体的胺基取代基对先驱体的聚... 以三氯环硼氮烷为原料,将其与正丙胺/异丙胺进行共取代反应,制得了不同结构的取代单体,再经热聚合反应获得了相应的聚硼氮烷先驱体.通过分析不同正丙胺/异丙胺配比制得的聚合产物的组成与结构,探讨了不同单体的胺基取代基对先驱体的聚合反应性及对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丙胺/异丙胺摩尔比为2∶1,聚合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0 h时,合成产物具有近似线性分子结构,熔点为90℃,具有良好的成丝性,可获得平均直径10-20μm,组成为BC1.27N1.52Hx的先驱体纤维,先驱体纤维再经不熔化处理及1200℃氨气高温煅烧等工艺可获得近化学计量比的氮化硼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环 聚硼氮烷 纤维先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纤维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热解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竟成 陈朝辉 +2 位作者 向阳春 张光友 何迎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55,共3页
以BCl3 和HN(SiMe3)2 为原料通过Lew is酸碱反应和加热缩合,合成了具有可纺性能的BN陶瓷纤维先驱体,对合成产物熔融拉丝得到了先驱体纤维,探讨了合成反应机理;并以IR、DTA-TG-GC,X-ray 衍射... 以BCl3 和HN(SiMe3)2 为原料通过Lew is酸碱反应和加热缩合,合成了具有可纺性能的BN陶瓷纤维先驱体,对合成产物熔融拉丝得到了先驱体纤维,探讨了合成反应机理;并以IR、DTA-TG-GC,X-ray 衍射等对合成产物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氮烷 先驱体 纤维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晓蓉 张长瑞 +4 位作者 曹峰 王思青 李斌 姜勇刚 李俊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硼氢化锂和硫酸铵为原料合成了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环硼氮烷,以GC-MS、FT-IR和1H-NMR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环硼氮烷在80℃左右保温72h后可以得到固化的聚硼氮烷,而后经热分解得到氮化硼陶瓷,以TG、FT-IR、XRD等对聚硼... 以硼氢化锂和硫酸铵为原料合成了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环硼氮烷,以GC-MS、FT-IR和1H-NMR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环硼氮烷在80℃左右保温72h后可以得到固化的聚硼氮烷,而后经热分解得到氮化硼陶瓷,以TG、FT-IR、XRD等对聚硼氮烷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聚硼氮烷中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B-H和N-H键,在后续的热分解过程中,会进一步发生脱氢反应,1400℃时陶瓷产率约为89.5%。B-H键的断裂主要发生在800℃以前,N-H键的消失则需要较高的温度。聚硼氮烷800℃热分解后无机化程度已经较高,其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的BN,在1600℃则形成h-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氮烷 先驱体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陶瓷前驱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丽 孙妮娟 +2 位作者 韩伟健 曹淑伟 赵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4,共6页
以三氯化硼和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原料制备了聚硼氮烷预聚体,再经高分子化制备了可溶的氮化硼陶瓷前驱体—聚硼氮烷。该法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温和。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仪、元素分析等对预聚体高分... 以三氯化硼和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原料制备了聚硼氮烷预聚体,再经高分子化制备了可溶的氮化硼陶瓷前驱体—聚硼氮烷。该法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温和。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仪、元素分析等对预聚体高分子化过程中的分子量变化、高分子化机理、聚硼氮烷的裂解过程、所得陶瓷的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六甲基二硅氮烷脱除和转氨基反应。所得聚硼氮烷重均分子量为7 582,氮气下1 000℃时的陶瓷产率为41.6 wt%,陶瓷化转变主要发生在400~600℃,800℃时陶瓷化转变基本进行完毕,800℃氨气下裂解得到低C含量的白色氮化硼陶瓷,进一步在1 500℃氩气中裂解可得到结晶度较高的氮化硼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聚硼氮烷 高分子化 陶瓷前驱体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纤维的研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光友 陈朝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研究了用先驱体法制备氮化硼(BN)纤维的全过程。以BCl3和(Me3Si)2NH为原料直接合成具有纺丝性能的聚硼氮烷,经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结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制得了BN纤维。纤维的平均直径36μm,连续长度60... 研究了用先驱体法制备氮化硼(BN)纤维的全过程。以BCl3和(Me3Si)2NH为原料直接合成具有纺丝性能的聚硼氮烷,经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结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制得了BN纤维。纤维的平均直径36μm,连续长度60cm,拉伸强度110MPa。探讨了制备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氮烷 纤维 不溶化处理 合成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陶瓷先驱体的热裂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光友 陈朝辉 向阳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氮化硼(BN)陶瓷是随着高技术发展而受到关注的一种高性能无机工程陶瓷材料.近年来国外对利用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制备 BN 陶瓷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利用差热-热重-气相色谱、红外、X 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具有可熔和可溶能力的 BN ... 氮化硼(BN)陶瓷是随着高技术发展而受到关注的一种高性能无机工程陶瓷材料.近年来国外对利用有机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制备 BN 陶瓷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利用差热-热重-气相色谱、红外、X 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具有可熔和可溶能力的 BN 陶瓷先驱体-聚硼氮烷的热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先驱体 聚硼氮烷 热裂解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先驱体的合成研究
18
作者 曾庆冰 陈朝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8-23,共6页
由NH_4Cl与BCl_3反应合成TCB,然后与(Me_3Si)_2NH和BCl_3在低温下反应获得具有硼氨六元环结构的BN陶瓷先驱体聚硼氮烷,并用IR、MS、UTA、TG等对聚硼氨烷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 由NH_4Cl与BCl_3反应合成TCB,然后与(Me_3Si)_2NH和BCl_3在低温下反应获得具有硼氨六元环结构的BN陶瓷先驱体聚硼氮烷,并用IR、MS、UTA、TG等对聚硼氨烷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可提高聚硼氮烷的合成产率,决定产物溶解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料的配料比,反应所用溶剂对聚硼氮烷的陶瓷产率影响最大。在100℃下陶瓷产率可达3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氮烷 合成 热解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氮化硼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文丽 Samuel BERNARD +2 位作者 王思清 王应德 Philippe MIELE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141,145,共4页
以硼吖嗪作为单体,聚硼氮烷作为先驱体,利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得碳纤维(C)增强/氮化硼(BN)基复合材料(C/BN)。结果表明:将硼吖嗪在50~60℃条件下聚合得到聚环硼氮烷,经过10个聚合物的浸渍-裂解(N2条件下加热至1450℃)周期,制得... 以硼吖嗪作为单体,聚硼氮烷作为先驱体,利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得碳纤维(C)增强/氮化硼(BN)基复合材料(C/BN)。结果表明:将硼吖嗪在50~60℃条件下聚合得到聚环硼氮烷,经过10个聚合物的浸渍-裂解(N2条件下加热至1450℃)周期,制得相对密度为94.7%的C/BN,BN基体均匀地分布在C纤维的周围,其界面结合强度低,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在真空条件下耐至1600℃,失重率为2%;当温度从常温升至600℃时,热导率达到5.25W/(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嗪 聚硼氮烷 碳纤维 先驱体浸渍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成型工艺对C_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伟 曹腊梅 +2 位作者 王岭 徐彩虹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流变仪研究了聚硼硅氮烷作为RTM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能,进而采用RTM工艺成型出复合材料坯体,再经过重复的浸渍-常压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RTM成型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厚度、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 采用流变仪研究了聚硼硅氮烷作为RTM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能,进而采用RTM工艺成型出复合材料坯体,再经过重复的浸渍-常压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RTM成型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厚度、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硼硅氮烷完全满足RTM成型工艺对流变性能的要求;RTM成型缺陷会进一步加剧复合材料的膨胀,使复合材料的厚度明显增大;同时会降低浸渍裂解前期复合材料的密度;最终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模量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SiBCN陶瓷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