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聚硅氧烷链段邻苯二甲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欣欣 赵星诺 +4 位作者 章宇琳 刘小僮 王文蓓 周权 张钧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在强极性溶剂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含聚硅氧烷链段邻苯二甲腈树脂(SIPH),并利用氨基改性剂(AWL)与该树脂进行反应制备了改性含聚硅氧烷链段邻苯二甲腈树脂预聚物(SIPH-AL)。通过红... 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在强极性溶剂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含聚硅氧烷链段邻苯二甲腈树脂(SIPH),并利用氨基改性剂(AWL)与该树脂进行反应制备了改性含聚硅氧烷链段邻苯二甲腈树脂预聚物(SIPH-AL)。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SIPH树脂的化学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表征了SIPH-AL的固化行为和固化物的耐热性。结果表明,SIPH-AL起始固化温度为207℃,其固化物在空气和氮气中失重5%的温度(T_(d5))及1000℃质量保留率分别是453℃,29%和500℃,77%;石英纤维增强SIPH-AL复合材料室温和600℃时的弯曲强度分别为515.5 MPa和94.5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高于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链段邻苯二甲腈树脂 氨基改性剂 耐热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聚硅氧烷链温度系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海珠 依斯坎德尔.吾斯曼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8-771,共4页
利用Flory的构象统计理论和改进的大侧基 旋转异构态模型方法,推导了对称双取代基链均方回转半径特征比〈S2〉/2xl2和温度系数d(ln〈S2〉)/dT公式,可以研究聚硅氧烷链的柔性及温度特性.根据聚二甲基硅氧烷链(PDMS)特征比与链长x关系和... 利用Flory的构象统计理论和改进的大侧基 旋转异构态模型方法,推导了对称双取代基链均方回转半径特征比〈S2〉/2xl2和温度系数d(ln〈S2〉)/dT公式,可以研究聚硅氧烷链的柔性及温度特性.根据聚二甲基硅氧烷链(PDMS)特征比与链长x关系和均方回转半径与温度T关系的公式,计算得到PDMS长链特征比和温度系数分别为1.086和0.76×10-3deg-1,与实验值分别为1.07和0.51×10-3~0.78×10-3deg-1范围符合.结构式为 [Si(C2H5)2O]x 和 [Si(C2H7)2O]x 的聚硅氧烷链具有比PDMS更大的特征比,因此它们的柔顺性相对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象统计 旋转异构态 聚二甲基硅氧烷 温度系数 含硅聚合物 橡胶 聚硅氧烷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斌 杨建业 +1 位作者 李颖 栾洁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9-42,共4页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有两种介晶基元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梯形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离聚物、聚硅氧烷侧链液晶弹性体的合成方法与产品性能,对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应用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有两种介晶基元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梯形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离聚物、聚硅氧烷侧链液晶弹性体的合成方法与产品性能,对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应用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液晶 合成方法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侧链聚硅氧烷高分子液晶作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新德 赵军 杨天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以合成的新型胆甾酯类侧链聚硅氧烷高分子液晶作固定液 ,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 ,获得了具有较高的柱效和选择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适于分离多种异构体混合物的毛细管柱。
关键词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胆甾酯 聚硅氧烷液晶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夫(Schiff)碱侧链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与色谱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2 位作者 赵军 杨天祝 李洪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将合成的西夫 (Schiff)碱侧链聚硅氧烷高分子液晶化合物用作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固定相 ,具有较高的柱效 ,热稳定性较好 ,最高柱温可达 2 80℃ ,对苯的各种取代物、酚类及多环芳烃有良好的选择性 ,尤其对位置异构体有独特的分离效果。
关键词 制备 色谱性能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西夫碱侧聚硅氧烷 固定相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聚硅氧烷接枝(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苑 刘伟区 闫振龙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8-812,共5页
该文首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和链中含硅烷偶联剂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然后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硅丙聚合物乳液。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的聚合物乳液涂膜性能最佳,与不含... 该文首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和链中含硅烷偶联剂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然后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硅丙聚合物乳液。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的聚合物乳液涂膜性能最佳,与不含有机硅的聚合物乳液涂膜相比,其水表面接触角由77.5°增加到95°,24 h吸水率由4.9%下降到2.3%,耐水性大大增加,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53℃下降到-1.36℃,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有所提高,说明该法合成的高硅含量硅丙乳液涂膜可作为一类具有优良耐水性及良好的表面疏水性的功能材料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液 高硅含量 耐水性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含有蓝相液晶基元的聚硅氧烷液晶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斌 杨建业 李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采用蓝相小板块液晶单体反式-4-乙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3HHV)和反式-4-丙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4HHV)同时接枝到聚甲基含氢硅氧烷上,制备了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液晶单体及相应的聚合物... 采用蓝相小板块液晶单体反式-4-乙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3HHV)和反式-4-丙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4HHV)同时接枝到聚甲基含氢硅氧烷上,制备了聚硅氧烷侧链液晶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液晶单体及相应的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液晶行为及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液晶单体3HHV显示蓝相镶嵌织构,液晶单体4HHV显示胆甾相油纹状织构,它们的介晶区间温度分别为30.6°C和49.7°C,且均在低于室温就显示出液晶性。相应的液晶聚合物显示向列相纹影织构,介晶区间温度为192.6°C,在低于室温时也显示出液晶性,且热分解温度达到310°C以上,比其他环芳烃类介晶基元接枝聚硅氧烷主链的液晶聚合物具有更优越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液晶 蓝相 胆甾相 向列相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侧链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用作毛细柱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赵军 杨天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以合成的新型胆甾酯类侧链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作固定液 ,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 ,具有较高的柱效和选择性 ,热稳定性好 ,适于分离多种异构体混合物。
关键词 毛细柱气相色谱 胆甾酯 聚硅氧烷液晶 固定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类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合成与液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颖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8,共7页
选用环己烷类液晶基元反式-4-乙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MA)和反式-4-丁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MB),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将其接枝到柔性的聚硅氧烷主链上,合成了含有2种环己烷结构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P_(AB),产率为80.3%。... 选用环己烷类液晶基元反式-4-乙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MA)和反式-4-丁烯基-反式-4’-丙基双环己烷(MB),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将其接枝到柔性的聚硅氧烷主链上,合成了含有2种环己烷结构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P_(AB),产率为80.3%。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法(~1H-NM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说明其分子结构符合预期;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法(POM)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其液晶相类型和液晶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在升降温过程中所呈现出胆甾相油状条纹织构和小板块织构,揭示出因有序度不同所导致的不同织构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综合热分析法(TGA)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确定其液晶区间为28.68K,T_(d(5wt%))为405.25℃,均高于液晶基元的液晶区间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液晶 聚硅氧烷液晶 胆甾相小板块织构 液晶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液晶冠醚聚硅氧烷的促进传递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丹 Rui Viegas +1 位作者 贺高红 金美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着重讨论了PSC-11的促进传递特性。与B15C5对比,由于PSC-11有高的分配系数(LogKc-22),提高了支撑液膜的稳定性。在支撑液膜中的促进传递结果用1∶1载体阳离子络合物讨论。用跳跃传递方式解释了PSC-11在固定位置载体膜中的促进传递,以及... 着重讨论了PSC-11的促进传递特性。与B15C5对比,由于PSC-11有高的分配系数(LogKc-22),提高了支撑液膜的稳定性。在支撑液膜中的促进传递结果用1∶1载体阳离子络合物讨论。用跳跃传递方式解释了PSC-11在固定位置载体膜中的促进传递,以及分析了PSC-11中液晶基元的外界热调节的相依赖操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硅氧烷 液晶栽体 支撑液膜 固定位置载体膜 液晶冠醚聚硅氧烷 PSC-11 促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聚硅氧烷/硅油稀流体电流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佃惠 王源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Williamson醚合成方法制备了烯丙氧(对乙氧基)联苯,并以其为单体采用催化加聚合成了侧链型联苯聚硅氧烷,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该物质具有液晶性.研究了液晶聚硅氧烷/硅油稀流体的电流变效应,研究发现:该流体具有液晶型电流变... 利用Williamson醚合成方法制备了烯丙氧(对乙氧基)联苯,并以其为单体采用催化加聚合成了侧链型联苯聚硅氧烷,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该物质具有液晶性.研究了液晶聚硅氧烷/硅油稀流体的电流变效应,研究发现:该流体具有液晶型电流变液剪切变稀的现象;由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可以看出,在2kV/mm电场作用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产生的剪切应力越大;随着侧链液晶聚硅氧烷/硅油流体重量比的增大,在2kV/mm电场的作用下该流体的剪切应力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型液晶聚硅氧烷 电流变效应 电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苑 刘伟区 闫振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0,共6页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光谱对聚合物乳液分子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有机氟质量分数为12%的聚合物乳液涂膜综合性能最佳,较不含有机硅氟的聚合物乳液涂膜,其水表面接触角由77.5°增加到96°,24 h吸水率由5.3%下降到2.3%,耐水性大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53℃下降到-2.74℃,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有所提高;同时乳液涂膜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77~92℃,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说明此方法合成的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可作为一类具有优良疏水性及低表面能的功能材料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液 高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萘醌电流变液体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葛树琴 任亚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以聚萘醌为分散相 ,对溴二苯甲烷和二甲基硅油为分散介质 ,聚硅氧烷侧链高分子液晶为添加剂 ,配制成电流变液体 (ER液体 ) ,应用德国RV2 0电流变仪测试性能 ,研究其ER效应 ,以求获得高性能的ER液体。结果表明 ,该ER液体有很强的ER效应。... 以聚萘醌为分散相 ,对溴二苯甲烷和二甲基硅油为分散介质 ,聚硅氧烷侧链高分子液晶为添加剂 ,配制成电流变液体 (ER液体 ) ,应用德国RV2 0电流变仪测试性能 ,研究其ER效应 ,以求获得高性能的ER液体。结果表明 ,该ER液体有很强的ER效应。 77℃ ,电场强度 (E)由 0增至DC2 0 0 0V/nm ,剪切速率为 30 0s- 1时 ,剪切应力由 30Pa增至 90 0 0Pa ,表观粘度由 4 0mPa·s增至 30 0 0 0mPa·s ;剪切速率为 5 0 0s- 1时 ,剪切应力由 30Pa增至 15 0 0 0Pa ,表观粘度由 4 0mPa·s增至2 35 0 0mPa·s。 4 4℃ ,同样条件下 ,剪切速率为 6 0s- 1时 ,剪切应力由 2Pa增至 2 4 0 0 0Pa ,表观粘度由 4 5mPa·s增至 2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高分子液晶 电流变效应 聚萘醌 电流变液体 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