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俊英 冯圣玉 李天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介绍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整理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性能。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聚硅氧烷季铵盐的合成主要以DC-5700型季铵盐和氨基硅油、含氢硅油等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平衡聚合、缩聚、季铵化等反应制得。可用于织物材料... 介绍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整理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性能。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聚硅氧烷季铵盐的合成主要以DC-5700型季铵盐和氨基硅油、含氢硅油等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平衡聚合、缩聚、季铵化等反应制得。可用于织物材料的抗菌、除垢、防静电处理,并且能大大降低界面的界面张力。由于其与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以化学键结合,因而不易脱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季铵盐 抗菌整理剂 合成 应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微乳液在透明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忠利 张素霞 林海葵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7,144,共4页
以聚硅氧烷季铵盐微乳液为调理剂制备透明洗发香波。实验确定了透明洗发香波的基础配方,并对基础配方的各组分与调理剂的配伍性、透明洗发香波的发泡性与调理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硅氧烷季铵盐微乳液与基础配方各成分有良好的配伍... 以聚硅氧烷季铵盐微乳液为调理剂制备透明洗发香波。实验确定了透明洗发香波的基础配方,并对基础配方的各组分与调理剂的配伍性、透明洗发香波的发泡性与调理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硅氧烷季铵盐微乳液与基础配方各成分有良好的配伍性;制备的透明洗发香波有明显的调理性和良好的发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季铵盐 微乳液 透明洗发香波 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对头发的调理作用研究及其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熊远钦 黄亮 周宇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6,共3页
运用数理统计和专用仪器检测的方法 ,就高档香波调理剂———聚硅氧烷季铵盐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与国内外同类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滑爽作用明显优于TAT -2 80、DC-13 5 2、WX -60 1,... 运用数理统计和专用仪器检测的方法 ,就高档香波调理剂———聚硅氧烷季铵盐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与国内外同类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滑爽作用明显优于TAT -2 80、DC-13 5 2、WX -60 1,在赋予头发飘散性、光泽感方面也比后三者要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发香波 聚硅氧烷季铵盐 乳化硅油 铵盐 调理剂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建华 于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6-40,共5页
以氨基分布均匀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且通过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实验表明,采用聚硅氧烷季铵盐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耐洗... 以氨基分布均匀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且通过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实验表明,采用聚硅氧烷季铵盐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耐洗性,并可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和较高的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季铵盐 合成 应用 抗菌柔软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娟 贺江平 陆少峰 《针织工业》 2016年第8期48-51,共4页
以自制的氨基硅油和氯代苄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整理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季铵化反应的最佳工艺,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同时将产物应用于针织物的整理,对整理后织物进行了抑菌性能测试和耐洗性... 以自制的氨基硅油和氯代苄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整理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季铵化反应的最佳工艺,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同时将产物应用于针织物的整理,对整理后织物进行了抑菌性能测试和耐洗性测试。结果表明,季铵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物摩尔比1.00∶1.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 h,红外光谱的表征确定了聚硅氧烷季铵盐的生成,抗菌性试验和耐洗性试验证明该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剂 聚硅氧烷季铵盐 合成 抗菌性 耐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SP-295对香波体系的抑泡作用及比较研究
6
作者 熊远钦 黄亮 +2 位作者 石亮祁 蒋建湘 周宇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4,共4页
聚硅氧烷季铵盐 SP- 2 95是一种兼有有机硅、聚季铵盐和聚醚综合性能的头发调理剂。由于分子结构上多功能基团的协调共存 ,其水溶性和起泡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有机硅类的其他调理剂 WX- 6 0 1、DC- 135 2、TAT- 2 80和 X- 6 5相比较 ,... 聚硅氧烷季铵盐 SP- 2 95是一种兼有有机硅、聚季铵盐和聚醚综合性能的头发调理剂。由于分子结构上多功能基团的协调共存 ,其水溶性和起泡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有机硅类的其他调理剂 WX- 6 0 1、DC- 135 2、TAT- 2 80和 X- 6 5相比较 ,对通常香波体系的抑泡作用 ,SP-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季铵盐 表面活性剂 抑泡 头发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半连续共聚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忠利 朱国荣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17,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和甲基二乙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GS-18)为原料,AEO-7和AEO-9为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季铵盐改性聚硅氧烷(QAMP)微乳液;考察催化剂DBSA...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和甲基二乙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GS-18)为原料,AEO-7和AEO-9为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季铵盐改性聚硅氧烷(QAMP)微乳液;考察催化剂DBSA含量、反应温度、预乳液滴加时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NCS)用量、D_4含量和硅氧烷季铵盐含量对微乳液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乳液的透光率随DBSA含量和非离子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及预乳液滴加时间的延长而变大;随D_4含量和硅氧烷季铵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NCS)/m(D_4)和m(DBSA)/m(D_4)都为0.3,聚合温度为75℃,预乳液的滴加时间为2 h时,可制备有机硅含量为20%,有机硅季铵盐含量1.5%(相对于D_4的质量),透光率为92%的微乳液,且其对涤纶布有较好的整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剂 半连续微乳液共聚 铵盐改性聚硅氧烷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季铵盐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古广武 董辰韵 +2 位作者 钟伟强 张安强 林雅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92-99,共8页
【目的】研究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季铵盐嵌段共聚物(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细胞膜的影响,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PI染色后在微分干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表征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完整... 【目的】研究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季铵盐嵌段共聚物(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细胞膜的影响,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PI染色后在微分干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表征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通过考马斯亮蓝法、蒽酮-硫酸法及电导率法表征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利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表征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经过Six-Q5处理的菌丝显微镜下可观测到荧光亮斑,菌丝培养液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变化均明显区别于对照,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及菌丝培养液中的MDA含量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PDMS嵌段长度的不同,其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细胞膜的影响也有所差别。【结论】实验结果表明,Six-Q5破坏了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了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完整性;且随着Six-Q5嵌段长度增加,其影响更加显著。细胞膜是Six-Q5抑制水稻纹枯病菌一个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铵盐 嵌段共聚物 水稻纹枯病菌 细胞膜 渗透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