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电解质PDDA/PSS层层自组装膜的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 钱锦文 +1 位作者 宣理静 安全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85-1889,共5页
采用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在不同盐浓度下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苯乙烯磺酸钠(PDDA/PSS)多层自组装膜,并用于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重点考察了组装溶液中NaCl的浓度、组装层数及操作温度对自组装膜的异丙醇脱水性能... 采用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在不同盐浓度下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苯乙烯磺酸钠(PDDA/PSS)多层自组装膜,并用于渗透汽化性能的研究.重点考察了组装溶液中NaCl的浓度、组装层数及操作温度对自组装膜的异丙醇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用扫描电镜观测了不同条件下制备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高NaCl含量的聚电解质溶液中只需组装几个双层的LbL膜,即能获得较高的分离因子和较大的通量,并解释了该LbL膜呈现反'trade-off'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多层 层层自组装 渗透汽化 反“trade-off”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型偶氮聚电解质自组装和膜结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庹新林 成昊 +1 位作者 陈峥 王晓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81-1588,共8页
研究了 4种侧链型偶氮聚电解质的自组装过程及其对自组装膜结构的影响 .用聚电解质上的偶氮基团作为“探针”,研究了自组装过程中出现的生色团取向、解吸附和非线性增长等现象 .这些侧链型偶氮聚电解质均具有较好的自组装性 ,但其自组... 研究了 4种侧链型偶氮聚电解质的自组装过程及其对自组装膜结构的影响 .用聚电解质上的偶氮基团作为“探针”,研究了自组装过程中出现的生色团取向、解吸附和非线性增长等现象 .这些侧链型偶氮聚电解质均具有较好的自组装性 ,但其自组装行为有很大差异 .在不同的 p H条件下 ,聚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 ,导致吸附过程和自组装膜结构亦明显不同 .自组装膜的增长和结构取决于体系中吸附和解吸的平衡 .偶氮生色团端基的亲水或疏水性对自组装膜的增长有明显的影响 .偶氮聚电解质自组装过程不同阶段出现的非线性增长现象 ,分别反映了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偶氮电解质 自组装 解吸 非线性增长 自组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自组装聚电解质超薄多层膜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启龙 王朝阳 童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在溶液中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超薄多层膜 ,这种膜的结构可实现分子水平上的控制。就其复合、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电解质 纳米自组装 多层 超薄 制备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溶液通过交替沉积的聚电解质自组装多层膜的渗透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相里粉娟 金万勤 徐南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449,共5页
采用交替沉积的自组装方法在多孔支撑体上制备了PAH/PSS、PVA/PVS、PDADMAC/PSS三种聚电解质超薄膜,研究了盐酸溶液在浓度梯度下通过所制备膜的渗透行为。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盐酸的渗透通量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聚电解质自组... 采用交替沉积的自组装方法在多孔支撑体上制备了PAH/PSS、PVA/PVS、PDADMAC/PSS三种聚电解质超薄膜,研究了盐酸溶液在浓度梯度下通过所制备膜的渗透行为。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盐酸的渗透通量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聚电解质自组装膜的组装层数n和膜材料的电荷密度ρc分别成如下的关系:J=5.221+11.755e-n/15.279及J=1.624+102.851e-ρc/0.028(J的单位为:10-10mol?cm?2?s?1)。研究表明:膜的组装层数越多(厚度越大)或膜材料的电荷密度越高时,盐酸的渗透通量越小;通过控制膜的组装层数(厚度)或合成不同电荷密度的膜,可有效地控制膜的渗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交替沉积 自组装 盐酸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级TiO_2/聚电解质复合中空纤维催化剂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超 顾忠泽 董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57-2060,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TiO2复合中空纳米纤维膜。通过控制PS纤维模板直径和吸附层数,TiO2中空纤维的直径和壁厚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光催化降解乙醛性能实验中,TiO2中空纤维具有比P25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层层组装 TIO2 电解质 中空纤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素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复合纳滤膜及制备方法(CN103551049)
6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2,共1页
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素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复合纳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首先采用超滤膜作为制备复合纳滤膜的基膜,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使其表面具有荷电性,以便与聚电解质发生静电作用;然后通过交替沉积阴阳聚电解... 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素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复合纳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首先采用超滤膜作为制备复合纳滤膜的基膜,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使其表面具有荷电性,以便与聚电解质发生静电作用;然后通过交替沉积阴阳聚电解质,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方法来制备得到复合纳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滤 层层自组装 天然纤维素 制备方法 电解质 静电作用 分离技术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对聚吡咯原位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丁文艳 李丹 +2 位作者 汪信 陆路德 杨绪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7-439,共3页
采用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对基体材料进行表面化学改性 ,通过原位聚合在基体材料上沉积聚吡咯薄膜。采用UV Vis和SEM对聚吡咯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基体材料经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处理后 ,能改变聚吡咯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其中聚苯乙... 采用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对基体材料进行表面化学改性 ,通过原位聚合在基体材料上沉积聚吡咯薄膜。采用UV Vis和SEM对聚吡咯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基体材料经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处理后 ,能改变聚吡咯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其中聚苯乙烯磺酸钠自组装膜不仅能明显增加聚吡咯薄膜厚度和改善薄膜均匀性及其与基体材料的附着力 ,而且能明显改变聚吡咯薄膜的微观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电解质 自组装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的复合聚电解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帅 黄燕萍 +1 位作者 赵国敏 潘明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3,共12页
聚电解质是一类在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基团的长链高分子。利用聚电解质之间的静电作用,可以在溶液中缔合形成具有三维高分子结构的复合聚电解质。由于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复合聚电解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最具吸引力的... 聚电解质是一类在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基团的长链高分子。利用聚电解质之间的静电作用,可以在溶液中缔合形成具有三维高分子结构的复合聚电解质。由于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复合聚电解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最具吸引力的课题之一。本文综述并讨论了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的复合聚电解质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自组装方式及其在纳米反应器、药物缓释、生物传感器、纤维和织物阻燃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简化复合聚电解质生产工艺,精确控制其形态结构,实现复合聚电解质的多功能化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解质 层层自组装 药物缓释 生物传感器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性偶氮聚电解质自组装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庹新林 陈峥 +2 位作者 吴立峰 王晓工 刘德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9-333,共5页
将 3种侧链带有不同偶氮生色团的聚电解质 ,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以及随着组装层数增加的变化 .详细研究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薄膜内偶氮生色团由反式到顺式构型的光响应... 将 3种侧链带有不同偶氮生色团的聚电解质 ,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以及随着组装层数增加的变化 .详细研究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薄膜内偶氮生色团由反式到顺式构型的光响应转变 ,以及在暗室中由顺式回复到反式构型的回复特性 .与自组装膜的光响应性和相应的旋涂膜进行比较发现 ,其中的PNAPE/PDAC自组装膜没有明显的光色效应 ,而PEAPE/PDAC ,PPAPE/PDAC具有明显的光色效应 .在暗室中 ,随生色团的结构不同和在不同的凝集态中 ,由顺式回复到反式构型的速率明显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电解质 自组装 顺反异构 光响应性 原子力量微镜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Cu纳米晶/聚电解质多层膜制备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皓 郝恩才 +1 位作者 杨柏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66-1770,共5页
采用分子沉积方法制备了 Zn Se∶Cu纳米晶 /聚电解质多层膜 ,通过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XPS)和透射电镜 ( TEM)等方法对薄膜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 XPS结果证实了回流处理对 Zn Se∶ Cu微粒的表面结构以及铜离子价态的影响 ,从而很好... 采用分子沉积方法制备了 Zn Se∶Cu纳米晶 /聚电解质多层膜 ,通过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XPS)和透射电镜 ( TEM)等方法对薄膜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 XPS结果证实了回流处理对 Zn Se∶ Cu微粒的表面结构以及铜离子价态的影响 ,从而很好地解释了经表面修饰后 ,微粒荧光增强的现象 .TEM结果确定 Zn Se∶Cu的平均尺寸为 3nm.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进一步确认 Zn Se∶Cu具有纤锌矿晶体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自组装 电解质多层 ZnSe: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占文 柯亨特 +3 位作者 刘绍琴 戴志飞 王金锐 刘吉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I0002,共6页
目的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对正常兔肝脏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声空化方法制备表面活性剂(Span60和Tween80)包裹全氟丙烷气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ST68-PFC)。然后以微泡为模板粒子,用带相反电荷的聚赖氨酸(PLL)... 目的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对正常兔肝脏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声空化方法制备表面活性剂(Span60和Tween80)包裹全氟丙烷气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ST68-PFC)。然后以微泡为模板粒子,用带相反电荷的聚赖氨酸(PLL)和海藻酸钠(Alg)为包膜材料,通过静电吸引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微泡进行包覆和表面修饰,观察其对正常兔肝实质的造影效果。结果声空化法能够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超声造影剂微泡,聚电解质有效地组装到ST68-PFC微泡表面。动物肝脏造影实验证明经过多层聚电解质膜包覆的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强兔肝实质显像效果。结论经过层层自组装修饰的微泡造影剂在赋予更多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减弱其造影效果。通过选择含有氨基、羧基等基团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微泡的最外层,可以方便地将特异性配体连接到微泡表面上,实现靶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超声造影剂 层层自组装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多层有序膜电极的生成及其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士峰 方惠群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49-1952,共4页
研究了在金电极表面硫醇自组装膜上聚电解质多层有序膜的形成过程及其电化学特性.用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对多层有序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序膜影响着离子在膜中的穿透性,离子型电活性物质如铁氰根离子和亚甲蓝等可嵌入有序膜中... 研究了在金电极表面硫醇自组装膜上聚电解质多层有序膜的形成过程及其电化学特性.用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对多层有序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序膜影响着离子在膜中的穿透性,离子型电活性物质如铁氰根离子和亚甲蓝等可嵌入有序膜中.研究了多层有序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膜中铁氰根离子的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电解质有序 有序 微电极 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颗粒-聚电解质多层膜的X射线反射率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秀宏 谭智敏 +3 位作者 黄兰 李晓龙 麦振洪 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4-1317,MJ04,共5页
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不同层数的 Au纳米颗粒 -聚电解质多层膜 ,用 X射线反射及原子力显微镜对膜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 ,当 Au纳米颗粒下面的聚电解质层较薄时 ,膜中无清晰的界面结构 ;随着 Au纳米颗粒下面的聚电解质层的增... 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不同层数的 Au纳米颗粒 -聚电解质多层膜 ,用 X射线反射及原子力显微镜对膜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 ,当 Au纳米颗粒下面的聚电解质层较薄时 ,膜中无清晰的界面结构 ;随着 Au纳米颗粒下面的聚电解质层的增厚 ,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电解质多层 X射线反射率 静电自组装技术 层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PAH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志源 方建慧 +2 位作者 刘达 沈霞 施利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727-2730,共4页
采用LbL法在多孔PES基膜上制备了PSS/PAH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利用SEM研究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使用ATR-IR研究了复合膜在PES基膜上的生长规律,并研究了双层膜层数和组装时间对其离子截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复合纳滤膜对不同... 采用LbL法在多孔PES基膜上制备了PSS/PAH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利用SEM研究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使用ATR-IR研究了复合膜在PES基膜上的生长规律,并研究了双层膜层数和组装时间对其离子截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复合纳滤膜对不同的盐溶液的离子截留性能差异显著.如[PSS/PAH]5膜对1000mg/L的MgSO4溶液的截留率可达90%,但对1000mg/L的NaCl溶液的截留率仅为33%,故可应用于水溶液中一、二价离子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交替自组装 电解质复合纳滤 离子截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POSS的合成及其与聚电解质的组装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国军 苏朝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0-275,共6页
合成了具有立方笼状结构的磺化八苯取代倍半硅氧烷(SOPS),经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确认了产物的结构。用携带负电荷的SOPS与聚丙烯胺(PAH)进行层层组装,制备了纳米复合超薄膜。通过改变PAH溶液的pH值调节SOPS与PAH的... 合成了具有立方笼状结构的磺化八苯取代倍半硅氧烷(SOPS),经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确认了产物的结构。用携带负电荷的SOPS与聚丙烯胺(PAH)进行层层组装,制备了纳米复合超薄膜。通过改变PAH溶液的pH值调节SOPS与PAH的组装行为,用石英晶体微重量天平(QCM)、紫外可见光谱(UV-V is)、接触角(CA)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组装过程。结果发现,SOPS作为一种寡电荷小分子,在与PAH进行组装时有脱落现象发生,但是在合适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SOPS与PAH的均匀增长,制得复合多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倍半硅氧烷(POSS) 电解质 复合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陶瓷复合膜的制备及超滤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晶晶 陈祎玮 +1 位作者 南江普 金万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丙烯氯化铵(PAH)、聚乙烯亚胺(PEI),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聚乙烯磺酸钾(PVS),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多孔陶瓷支撑体上制备了聚电解质分离层,并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膜超滤性能进行研究.膜表面的... 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丙烯氯化铵(PAH)、聚乙烯亚胺(PEI),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聚乙烯磺酸钾(PVS),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多孔陶瓷支撑体上制备了聚电解质分离层,并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膜超滤性能进行研究.膜表面的SEM表征显示,自组装过程在支撑体表面及孔道内同时发生,并且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聚电解质层在支撑体表面的沉积状态逐渐改善.对复合膜在葡聚糖溶液中的超滤研究表明,随着组装层数,组装时间和电荷密度的增加,膜的截留率随之增加;制膜溶液的pH在两种带相反电荷聚电解质材料电离平衡常数(pKα)之间选择时,膜的截留率有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复合 超滤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电解质调控的多功能层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童 王磊 +2 位作者 王佳璇 岳向雷 吕永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3,共6页
研究利用改性的聚丙烯腈(hPAN)超滤膜为基膜,采用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法在hPAN膜表面吸附沉积生成聚电解质层,然后使用间苯二胺(MPD)和均苯三甲酰氯(TMC)通过界面聚合(IP)法生成1层... 研究利用改性的聚丙烯腈(hPAN)超滤膜为基膜,采用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法在hPAN膜表面吸附沉积生成聚电解质层,然后使用间苯二胺(MPD)和均苯三甲酰氯(TMC)通过界面聚合(IP)法生成1层聚酰胺(PA)层,从而制得具有多功能层的(PDDA-PSS)n-PA复合纳滤膜。结果表明,膜面电位和接触角的变化特征,证实了聚电解质调控膜性能的有效性。在0.8 MPa的过滤条件下,(PDDA-PSS)2.5-PA复合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性能为:Na2SO4>Mg SO4>Mg Cl2>NaCl,纯水通量为29.72 L/(m^2·h),而通过IP法制备的PA复合纳滤膜对4种无机盐的截留率和纯水通量(16.27 L/(m^2·h))均低于(PDDA-PSS)2.5-PA膜。且(PDDA-PSS)2.5-PA也具有良好的抗污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滤 层层自组装 界面 吸附沉积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栋辉 李菁瑞 +3 位作者 陈光顺 游峰 葛肖 王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7-183,共7页
文中综述了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聚电解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还着重介绍了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层层自组装膜、聚电解质微纳胶囊在药物缓释以及聚电解质在改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方面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中综述了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聚电解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还着重介绍了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层层自组装膜、聚电解质微纳胶囊在药物缓释以及聚电解质在改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方面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如何开发特定结构的聚电解质,利用聚电解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实现对聚电解质形态结构的实时和有效控制是聚电解质科研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表面活性剂 层层自组装技术 微纳胶囊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TiO2中空纳米纤维膜催化剂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超 董丽 +1 位作者 汪静 顾忠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149,153,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TiO2复合中空纳米纤维。以电纺聚苯乙烯纤维为模板,聚电解质交替吸附在纤维表面,再用有机溶剂溶掉PS纤维模板获得多层聚电解质中空纤维。纤维的平均直径和壁厚能通过模板和吸附层数很好...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TiO2复合中空纳米纤维。以电纺聚苯乙烯纤维为模板,聚电解质交替吸附在纤维表面,再用有机溶剂溶掉PS纤维模板获得多层聚电解质中空纤维。纤维的平均直径和壁厚能通过模板和吸附层数很好的得到控制。在对比P25 TiO2和TiO2中空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实验中,发现TiO2中空纤维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TiO2/聚电解质复合中空纳米纤维有望应用于光催化,可控药物释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TIO2 电解质 中空纤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用量对模板微粒和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维 李秋瑾 张健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8,共6页
以掺杂不同浓度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的碳酸钙(CaCO3)微粒为模板,将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和PSS在模板表面进行层层组装,研究PSS掺杂量对模板微粒形貌尺寸及微胶囊负载性能的调控作用.通过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形貌和中空结... 以掺杂不同浓度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的碳酸钙(CaCO3)微粒为模板,将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和PSS在模板表面进行层层组装,研究PSS掺杂量对模板微粒形貌尺寸及微胶囊负载性能的调控作用.通过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形貌和中空结构,利用热失重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PSS的碳酸钙微粒为规则球体,较高的PSS浓度可获得粒径较小的CaCO3微粒,CaCO3微粒中含有PSS量为2.73%~5.12%,微胶囊内截留的PSS含量对其形貌和结构没有影响,冷冻干燥的微胶囊较热风干燥效果更好,所得的微胶囊对带正电荷的罗丹明B具有自沉积效应,最大负载效率可达7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碳酸钙微粒 电解质微胶囊 层层组装 制备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