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及其缩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宗林 王庆昭 +2 位作者 孟凡军 董建 韩念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及对二溴苯等为主要原料,经历三个反应步骤合成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所有中间产物的分子结构均用1H-NMR确证。首次采用辛酸己胺作催化剂,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进行缩聚,获得了聚四甲基对硅亚苯基硅氧烷;...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及对二溴苯等为主要原料,经历三个反应步骤合成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所有中间产物的分子结构均用1H-NMR确证。首次采用辛酸己胺作催化剂,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进行缩聚,获得了聚四甲基对硅亚苯基硅氧烷;研究了聚合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并用1H-NMR及X射线衍射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双(二甲基-羟基基)苯 甲基苯基硅氧烷 辛酸己胺 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油乳液的性质及在涤纶纤维上的成膜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英 刘香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7-19,2,共4页
本文通过研究在纤维表面与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粒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对聚硅氧烷在纤维上的成膜性有着重大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类型的阳离子改性剂对阴离子型羟基硅油乳液进行改性可大大改进聚硅氧烷在纤维上的成膜性,从而明显提... 本文通过研究在纤维表面与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粒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对聚硅氧烷在纤维上的成膜性有着重大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类型的阳离子改性剂对阴离子型羟基硅油乳液进行改性可大大改进聚硅氧烷在纤维上的成膜性,从而明显提高它对纤维的润滑整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 涤纶纤维 膜性 甲基硅氧烷 整理效果 阳离子型 改性剂 阴离子型 封端 阳离子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甲基膦酸酯和磷酸酯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一龙 曾昭睿 王朝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1-66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固相微萃取探头联用气相色谱对空气中的甲基膦酸酯和磷酸酯进行分析.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过程和热解析过程.该探头的萃取能力强于3种商用固相微萃取探头.SPME—GC方法的检出...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固相微萃取探头联用气相色谱对空气中的甲基膦酸酯和磷酸酯进行分析.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过程和热解析过程.该探头的萃取能力强于3种商用固相微萃取探头.SPME—GC方法的检出限低(27.2~28.3μg/L),重现性好(4.7%~6.8%),线性范围为0.0292~0.292mg/L.对空白的空气样品进行标准加入回收实验,3种化合物甲基膦酸二甲酯、磷酸三甲酯和磷酸三丁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4.7%.89.3%和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 固相微萃取 甲基膦酸酯 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5种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一龙 杨敏 +1 位作者 董春洲 宋发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PMPVS/OH-TSO)复合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探头联用气相色谱测定水中了有机磷农药(OPPs).对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探头较商用探头有更高的萃取能力.方法的检测限...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PMPVS/OH-TSO)复合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探头联用气相色谱测定水中了有机磷农药(OPPs).对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探头较商用探头有更高的萃取能力.方法的检测限低(0.14~1.89μg/L),重现性好(1.5%~7.9%),线性范围宽(至少两个数量级).用该探头测定了东湖水的有机磷农药,但上述5种OPPs均没有检测到,其回收率均大于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 溶胶一凝胶技术 固相微萃取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