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烃基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秘钊 孙晓泉 +1 位作者 赵欣 张景彬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聚合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将柔软效果极好的氨基基团接枝到...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聚合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将柔软效果极好的氨基基团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侧链上,反应路线简洁,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加成反应 氨基改性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氨基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娟 宋秘钊 +1 位作者 王彦珍 刘玉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148,共3页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N,N-二甲氨基丙烯酰胺(DMAA)单体为反应原料制备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且通过正交试验测得最佳方案为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50×10^-6(相对于反应物的质量),物料比[n...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N,N-二甲氨基丙烯酰胺(DMAA)单体为反应原料制备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且通过正交试验测得最佳方案为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50×10^-6(相对于反应物的质量),物料比[n(含氢硅油)∶n(单体)]为1∶1.2。且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氨基硅油整理前后的亚麻织物表面形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氨基基团成功接枝到PMHS侧链上,被氨基硅油整理过的亚麻织物比亚麻原布表面更加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聚甲基氢硅氧烷 N N-二甲基氨基丙烯酰胺 亚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氢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的进展
3
作者 马文强 徐双平 +3 位作者 王兴 贾宏葛 张羽舒 徐靖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7,132,共7页
气体分离膜技术与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如胺吸收、变压吸附、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无相变、高效、节能、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空气中氧、氮的富集、石油炼制、化学品生产及二氧化碳的捕获等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分离膜作... 气体分离膜技术与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如胺吸收、变压吸附、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无相变、高效、节能、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空气中氧、氮的富集、石油炼制、化学品生产及二氧化碳的捕获等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分离膜作为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获得高透过性及高选择性的膜材料是气体分离膜研究中的目标。聚甲基硅氧烷由于具有优异的高气体透过性、较低的获得成本、结构可变性较强等特点,已成为气体分离膜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目前用于气体分离膜的聚甲基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的种类及合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讨论了各种聚甲基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在分离过程中的机理和作用,对聚甲基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气体分离膜 加成 嵌段交联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DENs催化聚(甲基氢硅氧烷)区域选择性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晓宏 潘勤敏 +1 位作者 Garry L.Rempel 彭晓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3-817,共5页
采用共络合法制备了部分季铵化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DENs)催化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散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粒径及其分布.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 采用共络合法制备了部分季铵化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DENs)催化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散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粒径及其分布.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RuRh双金属DENs催化剂对聚(甲基氢硅氧烷)的硅氢化改性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区域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酰胺胺树状合物 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 (甲基硅氧烷) 区域选择性催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灵芝 陈关喜 冯建跃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对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样品中有100个相对分子质量134~3 908的组分,分别属于4种同系物,包括2种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种环状聚二甲基...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对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样品中有100个相对分子质量134~3 908的组分,分别属于4种同系物,包括2种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种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端甲基硅氧烷 GC-MS ESI-Q-TOF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聚甲基硅氧烷/乙基纤维素/ZSM-5三元复合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文强 徐双平 +10 位作者 贾宏葛 徐靖宇 刘达 张明宇 蘧延庆 周海亮 张羽舒 杨国兴 赵雯雯 王馨甜 查雨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7-161,共5页
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高速搅拌下辅于超声振荡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丁二烯桥接聚甲基氢硅氧烷(BBPMS)/乙基纤维素(EC)/ZSM-5三元铸膜液、涂膜制得了一系列BBPMS/EC/ZSM-5三元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膜的结... 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高速搅拌下辅于超声振荡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丁二烯桥接聚甲基氢硅氧烷(BBPMS)/乙基纤维素(EC)/ZSM-5三元铸膜液、涂膜制得了一系列BBPMS/EC/ZSM-5三元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薄膜拉伸强度测试仪、热失重分析和气体透过仪对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三元复合膜表面致密平整、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耐热性及力学性能;三元复合膜对CO的透过系数达到了822Barrer,是EC/ZSM-5混合基质膜的29.8倍;当BBPMS掺杂量在80%~90%时,BBPMS/EC/ZSM-5三元复合膜的CO/N气体透过分离性能接近Robeson 08年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丁二烯桥接聚甲基氢硅氧烷 ZSM-5 复合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2O4纳米粒子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洁莲 夏晓峰 +2 位作者 梁敏婷 刘湘 李和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9-545,共7页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溶剂热法制备得到CuFe_2O_4纳米粒子,以(R)-联萘二苯基膦[(R)-BINAP]为手性配体、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硅氢化试剂,将制得的CuFe_2O_4纳米粒子用于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结果表明,溶剂热法能...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溶剂热法制备得到CuFe_2O_4纳米粒子,以(R)-联萘二苯基膦[(R)-BINAP]为手性配体、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硅氢化试剂,将制得的CuFe_2O_4纳米粒子用于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结果表明,溶剂热法能制得分散性好、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CuFe_2O_4纳米球,其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其它2种方法.在添加剂t-Bu OK和t-BuOH的共同作用下,CuFe_2O_4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得以明显改善,最终得到一种高效的非均相催化体系CuFe_2O_4/t-Bu OK/t-BuOH.在室温和空气氛围下,用于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分别高达99%和92%.研究证实底物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明显影响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结果.CuFe_2O_4纳米催化剂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较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且催化剂经4次循环利用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硅化反应 芳香酮 CuFe2O4纳米粒子 聚甲基氢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娟 宋秘钊 +1 位作者 刘玉龙 王彦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39,共5页
为了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和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为单体,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合成聚醚改性有机硅。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较佳试验方案为:物料比n(Si—H)∶n(C=C)=1.0∶1.3,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 为了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和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为单体,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合成聚醚改性有机硅。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较佳试验方案为:物料比n(Si—H)∶n(C=C)=1.0∶1.3,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相对于反应物的质量)40μg/g。对原料及合成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检测,并将其应用到亲水性差的涤纶织物上,分别测试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各项性能,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形貌结构。结果表明:聚醚链段成功接枝到含氢硅油的侧链上,经改性有机硅整理后的织物柔软性、亲水性等性能有明显改善。经整理过的涤纶织物柔软性可从2级提高到4级,回潮率从0.39%提高到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F-6 聚甲基氢硅氧烷 醚改性 有机硅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烃基改性硅油PMHS-g-LCAA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宋秘钊 赵欣 +1 位作者 张景彬 孙晓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0,共6页
以丙烯酸高碳醇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长链烃基改性硅油,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相关因素对硅氢加成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IR和1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之间的硅... 以丙烯酸高碳醇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长链烃基改性硅油,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相关因素对硅氢加成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IR和1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获得β-1,2-加成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丙烯酸高碳醇酯 加成反应 长链烃基改性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的疏水改性及对防水涂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浩斌 韩明虎 +5 位作者 张腊腊 张琪 芦娅妮 曹强 武芸 胡乐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52-2156,共5页
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改性剂,采用球磨法对黄土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高疏水性能的改性黄土,评价改性黄土对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的机械作用下,当PMHS用量为6%,球磨时间为30 min时,PMHS改性后的黄土表现出较强的疏... 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改性剂,采用球磨法对黄土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高疏水性能的改性黄土,评价改性黄土对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的机械作用下,当PMHS用量为6%,球磨时间为30 min时,PMHS改性后的黄土表现出较强的疏水性能,接触角和吸湿率分别为125.1°和0.63%。将PMHS改性黄土和嘉仕涂-100粉料按质量比3∶100混合,制备改性防水涂料,漆膜的拉伸强度、粘结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4%,48.4%,8.9%,且经过浸水处理后三者的保持率分别在92%,96%和82%以上,改性后的涂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优于GB/T 23445—2009规定的技术指标(II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聚甲基氢硅氧烷 疏水改性 球磨法 防水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PAA-PHMS氨基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欣 朱文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聚硅氧烷的侧链引入氨基基团,合成氨基硅油.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的...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聚硅氧烷的侧链引入氨基基团,合成氨基硅油.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0×10-6,反应温度为110℃,物料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聚甲基氢硅氧烷 加成反应 氨基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硅油的合成及其相变行为
12
作者 朱孔营 李晓 +3 位作者 祁恒治 吴晓乐 赵蕴慧 袁晓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6-840,共5页
以1-十二烯(C12烯)、1-十四烯(C14烯)及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原料,在Karstedt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相变温度在0,℃附近的相变硅油.红外光谱和13,C与29,Si核磁共振分析表明,C12烯和C14烯中的C=C双键与PMHS的Si—H侧基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 以1-十二烯(C12烯)、1-十四烯(C14烯)及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为原料,在Karstedt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相变温度在0,℃附近的相变硅油.红外光谱和13,C与29,Si核磁共振分析表明,C12烯和C14烯中的C=C双键与PMHS的Si—H侧基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直链烷烃以侧链形式连接到了PMHS上,但由于位阻效应PMHS上的Si—H未完全反应,仍有少量残留在相变硅油中.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相变硅油具有典型的有机烷烃相变材料特点,且相变温度范围相对较宽.与有机烷烃相变材料相比,相变硅油不存在过冷现象,更适于在低温贮存相变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1-十二烯 1-十四烯 加成反应 相变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表面PMHS/V4有机硅树脂疏水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梦婷 张欣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6-1163,共8页
本文通过简单的浸渍法,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和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4)为反应原料,在木材表面制备得到疏水、耐候和透明有机硅树脂涂层。探究了改性剂浓度、浸渍时间对木材表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定... 本文通过简单的浸渍法,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和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4)为反应原料,在木材表面制备得到疏水、耐候和透明有机硅树脂涂层。探究了改性剂浓度、浸渍时间对木材表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接触角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改性前后木材表面的疏水性、化学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有机硅树脂疏水涂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改性液浓度为5%,浸渍时间为5 min时,改性木材表面水接触角可达128°,疏水涂层耐磨损长度达到3200 cm。红外结果表明:改性木材表面成功接枝了有机硅树脂涂层。因此,改性后木材的吸水率从108.5%显著降低到31.3%,具有良好的拒水性。此外,改性木材表面接枝的有机硅树脂涂层也表现出良好的耐酸腐蚀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该方法可望在木质文物保护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 有机硅树脂 木材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的球磨疏水改性及其在海藻酸盐凝胶微球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5 位作者 朱祺东 李嘉诚 胡德平 张雪琴 戴子豪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3-389,共7页
为了提高高岭土(KL)对疏水性有机农药的亲和力,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疏水改性剂,采用球磨法改性KL。进而,采用负压冷冻干燥技术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B)负载到改性高岭土颗粒上,然后包覆于海藻酸盐基质中制得载药改性高岭土... 为了提高高岭土(KL)对疏水性有机农药的亲和力,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疏水改性剂,采用球磨法改性KL。进而,采用负压冷冻干燥技术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B)负载到改性高岭土颗粒上,然后包覆于海藻酸盐基质中制得载药改性高岭土/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MKL-CA-CMBs)。通过Zeta电位及激光粒度仪、FTIR、SEM、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改性后KL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MKL-CACMBs的载药和释药性能也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球磨机械力作用下,PMHS以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于KL颗粒表面。改性后的KL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疏水性增强,利于疏水有机农药的负载,使高岭土/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KL-CA-CMBs)的载药率(DLR)和包封率(EE)分别由6.5%和53.1%增长至9.7%和72.5%。MKL-CA-CMBs所具有的缓释性能主要基于MKL对疏水有机农药的亲和能力,剂型的释放模型属于Non-fickian扩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球磨法 (甲基硅氧烷) 疏水改性 海藻酸盐 凝胶微球 缓释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疏水改性高岭土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5 位作者 朱祺东 李嘉诚 胡德平 张雪琴 戴子豪 林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168,共3页
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疏水改性剂,采用球磨法对高岭土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具有高疏水性能的改性高岭土。通过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FT-IR、SEM、TEM、XRD、DSC对改性后的高岭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球... 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疏水改性剂,采用球磨法对高岭土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具有高疏水性能的改性高岭土。通过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FT-IR、SEM、TEM、XRD、DSC对改性后的高岭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球磨机械力作用下,高岭土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由1237nm和-28.12mV降至439nm和-10.53mV,晶型结构遭到破坏。高岭土的接触角由0°迅速增长为130-144°,表现出较强的疏水性能。PMHS以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覆积于高岭土的表面,以提高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甲基硅氧烷) 疏水改性 球磨法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变压器用高性能硅橡胶绝缘材料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鹏 肖祥 +2 位作者 黄杨珏 刘金明 吴济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38,共4页
通过研究特殊聚甲基氢硅氧烷、导热填料、补强填料、增黏剂4种材料对硅橡胶特性的影响,研制出一种干式变压器用高性能液态硅橡胶绝缘材料。结果表明:选择的4种材料对液态浇注材料的黏度、固化后绝缘材料的伸长率、导热性能、拉伸强度、... 通过研究特殊聚甲基氢硅氧烷、导热填料、补强填料、增黏剂4种材料对硅橡胶特性的影响,研制出一种干式变压器用高性能液态硅橡胶绝缘材料。结果表明:选择的4种材料对液态浇注材料的黏度、固化后绝缘材料的伸长率、导热性能、拉伸强度、剪切强度都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制成的高性能液态硅橡胶黏度小于160000 mPa·s,固化后绝缘材料的伸长率大于200%,导热系数大于0.6 W/(m·K),拉伸强度大于3 MPa,剪切强度大于1 MPa。用此绝缘材料开发的高节能干式变压器已经成功地投入电网运行,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硅橡胶 绝缘材料 液态浇注 聚甲基氢硅氧烷 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