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茎点枯病菌两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树广 赵辉 +5 位作者 李伟峰 王瑞霞 倪云霞 杨修身 刘红彦 杨光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78,84,共5页
为明确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Lac)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活性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表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胞内、胞外均能检测到漆酶,不同菌株之间漆酶活性差异显著;芝麻茎点... 为明确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Lac)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活性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表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胞内、胞外均能检测到漆酶,不同菌株之间漆酶活性差异显著;芝麻茎点枯病菌体外培养能持续产生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并且不同菌株之间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贮藏期主要致病真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相关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海莉 李洁 +1 位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6期68-72,共5页
分别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挑取法和组织浸液划线法对贮藏期患病莲藕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9种真菌,经回接发现9种真菌均致病。再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9种真菌中有3种分别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和芽枝孢... 分别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挑取法和组织浸液划线法对贮藏期患病莲藕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9种真菌,经回接发现9种真菌均致病。再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9种真菌中有3种分别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和芽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其他6种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其中1株可产生红色素的镰刀菌的致病能力最强。选择产红色素的致病性最强的镰刀菌,通过测定活体外和活体内的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GM)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x)2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在活体外,PMG的活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到基本不变,而Cx活性则持续缓慢增加,即在前期主要是PMG起作用,后期则主要是Cx起作用;在活体内,接菌的莲藕的PMG和Cx活性显著高于未接菌的藕(P<0.05),说明PGM和Cx这2种细胞壁降解酶在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腐烂 病原菌 镰刀菌属 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转速对Bacillus subtilis分批发酵碱性果胶裂解酶的影响
3
作者 赵政 董云舟 +2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高卫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在5L小型发酵罐上,考察了不同搅拌转速对细胞生长和碱性果胶裂解酶生产的影响。根据细胞生物量、酶活水平、比细胞生长速率和比产物合成速率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0~5h搅拌转速500 r/min;5h后搅拌转速600r/min。PGL... 在5L小型发酵罐上,考察了不同搅拌转速对细胞生长和碱性果胶裂解酶生产的影响。根据细胞生物量、酶活水平、比细胞生长速率和比产物合成速率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0~5h搅拌转速500 r/min;5h后搅拌转速600r/min。PGL和PMGL酶活分别提高5.3%和15.1%;PGL和PMGL最大平均比生成速率分别提高15.9%和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果胶裂解 搅拌转速 Bacillus SUBTILIS 乳糖裂解 甲基乳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