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建辉 郑学晶 +3 位作者 马军 阳明书 施良和 徐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8-190,194,共4页
通过原位插层法制备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粘土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定层间距由聚合前的1.9nm增大至3.4nm。复合材料的层间距经过150℃×3h热处理后无明显变化,经过300℃×3h热处理后层间距明显变小,根据在纳米... 通过原位插层法制备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粘土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定层间距由聚合前的1.9nm增大至3.4nm。复合材料的层间距经过150℃×3h热处理后无明显变化,经过300℃×3h热处理后层间距明显变小,根据在纳米受限空间内外的PMSQ化学结构对这一反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粘土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受限 原位插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窄分布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昌伟 杨军 王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5,80,共4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大小分布均一的大粒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研究了油水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pH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微球外观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大小分布均一的大粒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研究了油水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pH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微球外观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球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油水比为1∶7,催化剂溶液pH为11,反应温度为35℃时,可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10.8μm的窄分布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 沉淀 大粒径 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增稠剂聚醋酸乙烯酯-甲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爱国 刘金波 +2 位作者 佘跃惠 舒福昌 王正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链引发剂,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的支链上修饰聚醋酸乙烯酯,制得甲基倍半硅氧烷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物。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同时出现了羰基的1747 cm-1、甲基的1377 cm-1以及Si-O-Si的1027 cm-1和1121 ...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链引发剂,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的支链上修饰聚醋酸乙烯酯,制得甲基倍半硅氧烷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物。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同时出现了羰基的1747 cm-1、甲基的1377 cm-1以及Si-O-Si的1027 cm-1和1121 cm-1等特征吸收峰,表明该产物中同时含有醋酸乙烯酯和聚甲基倍半硅氧烷两种功能成分。醋酸乙烯酯甲基倍半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将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增稠剂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醋酸乙烯酯 接枝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丙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郝丽芬 高婷婷 +2 位作者 王学川 杨百勤 许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1-725,共5页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氢氧化钠(Na 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SDS/AEO-9)为复合乳化剂,在水体系中通过乳液聚合制得了不同粒径、单分散的聚氨丙基/甲基...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氢氧化钠(Na 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SDS/AEO-9)为复合乳化剂,在水体系中通过乳液聚合制得了不同粒径、单分散的聚氨丙基/甲基倍半硅氧烷(PAMSQ)纳米球。用FTIR、XPS、TGA、DLS、FESEM及AFM等对PAMSQ纳米球的结构、耐热稳定性、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MSQ具有预期结构;TGA证实PAMSQ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单分散、规则球形的PAMSQ纳米粒子的粒径随Na O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 OH浓度为4.5~20.0 mmol/L时,PAMSQ的平均粒径在30~150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丙基/甲基硅氧烷 乳液 纳米球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对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葛铁军 徐志华 +1 位作者 毛洪雨 张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5,共5页
将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作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剂,再添加补强填料白炭黑和耐热填料纳米Fe2O3,制备出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 将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作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剂,再添加补强填料白炭黑和耐热填料纳米Fe2O3,制备出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乙烯基硅油中Si-Vi与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交联剂中Si-H的摩尔比为1∶1,白炭黑质量分数为20%,硅树脂质量分数为10%,纳米Fe2O3质量分数为8%时,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达到470.68℃,剪切强度可达到0.92MPa,拉伸强度为0.9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八(二甲基硅氧基)硅氧烷 耐热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丙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球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百勤 高婷婷 +2 位作者 郝丽芬 杨锐妮 裴萌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66,共3页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SDS/AEO-9)为复合乳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在水溶液中,制得聚氨丙基甲基倍半硅氧烷(PAMSQ)纳米球,...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SDS/AEO-9)为复合乳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在水溶液中,制得聚氨丙基甲基倍半硅氧烷(PAMSQ)纳米球,研究了单体配合比、加料方式、NaOH及复合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PAMSQ乳液粒径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 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PAMSQ的平均粒径、微观形态和晶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AMSQ具有预期的结构;控制NaOH的浓度在4.5~20.0mmol/L,SDS和AEO-9的用量0.75%~0.95%(wt,质量分数),可制得一系列耐热性好、呈不定型结构、球形度规整、粒径30~150nm范围的PAMSQ纳米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丙基甲基硅氧烷 水解缩合 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聚甲基/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翠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38,共2页
选用甲基三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梯形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有机硅树脂I)和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有机硅树脂II)。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
关键词 梯形甲基/苯硅氧烷 有机硅树脂 合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梯形苯基倍半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益飞 李临生 +2 位作者 兰云军 张建华 安求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探讨了用羟基硅油(PDM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合成聚二甲基硅氧烷-梯形苯基倍半硅氧烷共聚物的反应条件,通过IR1、H-NMR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关键词 有机硅梯形共 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梯形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对壳聚糖膜的阻湿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琴 吴帅帅 徐丹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以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Octa TMA POSS)为填料,制备壳聚糖基复合膜,对壳聚糖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复合膜,测定其水蒸气透过系数、表面接触角、溶胀度、溶解度、吸附等温... 目的研究以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Octa TMA POSS)为填料,制备壳聚糖基复合膜,对壳聚糖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复合膜,测定其水蒸气透过系数、表面接触角、溶胀度、溶解度、吸附等温曲线、拉伸性能、成膜液流变性能、微观形貌和X射线衍射等。结果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可提高复合膜对水分子的阻隔性,尤其是质量分数为3%时,其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了15.9%。同时,壳聚糖薄膜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在质量分数低于5%时,壳聚糖薄膜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可同时得到提高。结论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可改善壳聚糖薄膜的阻湿性能和力学性能,可大大提升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铵基笼形硅氧烷 复合膜 阻湿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PMSQ/HIP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栗娟 程猛 +2 位作者 朱涛 杨大立 陈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共3页
研究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阻燃性能、流动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MSQ用量的增加,PMSQ/HIPS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逐渐增加;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减小;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研究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阻燃性能、流动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MSQ用量的增加,PMSQ/HIPS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逐渐增加;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减小;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PMSQ用量为25质量份时,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高抗冲苯乙烯 复合材料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