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7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菲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光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王健 盖玉斌 孙秀冬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光学全息存储 掺杂菲醌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修饰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吴胜利 田野 +3 位作者 白一男 武一夫 田鑫 董元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GO进行修饰,最后采用原位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KH570-GO改性的PMMA复合材料(KH570-GO/PMMA)。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针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对比PMMA与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并对石墨烯降低PMMA摩擦系数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PMMA中添加MMA单体质量0.06%的KH570-GO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76.2 MPa,较纯PMMA提高了13.4%,摩擦系数从0.7显著降低至0.25;随着KH570-GO添加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出现明显下降,当KH570-GO添加量达到单体质量的0.2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为59.2 MPa。以上结果表明,适量KH570-GO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还通过石墨烯在摩擦界面处的石墨化作用形成润滑膜,显著改善PMMA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摩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石保 陈朝辉 +3 位作者 王忠义 胡海峰 唐立辉 郑文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6,共5页
将氧化锆纳米粉体冷等静压成型,经部分烧结制备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部分烧结体,然后经真空浸渍,将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渗透入部分烧结体的开孔中,原位聚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预聚甲基丙烯酸甲... 将氧化锆纳米粉体冷等静压成型,经部分烧结制备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部分烧结体,然后经真空浸渍,将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渗透入部分烧结体的开孔中,原位聚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经真空浸渍能完全浸入部分烧结陶瓷的开孔中并固化.当部分烧结体相对密度为63%~8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154~287MPa、断裂韧性为3.68~4.81MPa·m1/2;与部分烧结体比较,有明显提高.该复合材料经牙科CAD/CAM系统切削加工,可制作牙科修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牙科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锫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启卫 章永化 +2 位作者 陈守明 熊红兵 龚克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4-877,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 (PMMA/Si O2 )。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分析了杂化材料的结构 ;用 TGA和 DSC测试了材料的热性能及体系中 Si O2 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的 PMMA/Si O2 杂化材料中 ,有机 /无机两相间的相容性好 ,不产生相分离 ,材料透明 ,透光率可达 80 %左右 ,且杂化材料的热稳定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都比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制备 溶胶-凝胶 硅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杂化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瑞成 成生伟 陈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TG、DTA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MNC)在N2气氛条件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N2中,PMMA有一个失重阶段,而PMNC为两个失重阶段.利用改进的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PMMA及PMNC的热分解动... 采用TG、DTA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MNC)在N2气氛条件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N2中,PMMA有一个失重阶段,而PMNC为两个失重阶段.利用改进的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PMMA及PMNC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PMMA热分解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160.58kJ/mol,指前因子的对数值lnA为28.07,其热分解的机理函数为三维扩散方程.PMNC第一个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258.731 kJ/mol,lnA为45.623 1,第二个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199.897 kJ/mol,lnA为27.482 4,其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均为二维扩散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非等温热重法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及耐水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蕾蕾 罗勇悦 +4 位作者 淡宜 张立 张强 夏士美 张小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54,158,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TG)测定,研究了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发光材料中聚合物分子与稀土分子之间通过键合的方式结合...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TG)测定,研究了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发光材料中聚合物分子与稀土分子之间通过键合的方式结合;复合发光材料与稀土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波长范围相近,表现出相似的发光特性;复合发光材料的耐水性优于稀土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稀土 发光材料 乳液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有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奎 杨瑞成 张天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采用乳液插层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有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复合材料结构,考察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 采用乳液插层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有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复合材料结构,考察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片状分散型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OMMT含量增加先减小而后增加;摩擦系数随OMMT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当OMMT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小,为PMMA的25%;当OMMT含量为6%时,摩擦系数最大,比PMMA增加8%.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随着OMMT含量不同,2种机理的表现程度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蒙脱土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聚合物乳液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 被引量:17
8
作者 童昕 唐涛 +2 位作者 朱宁 冯之榴 黄葆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6-309,共4页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其分散尺度小于利用聚合物溶液获得的复合材料 .同时 ,利用聚合物乳液来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过程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超灿 宋丽娜 +3 位作者 孙江勤 袁坚 单松高 程金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采用溶液聚合法及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可溶性聚苯胺 ,用光电子能谱、X -射线衍射对其本征态及掺杂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物为基体 ,用溶液复合法制备了聚苯胺复合电致变色膜 ,并采用... 本文采用溶液聚合法及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可溶性聚苯胺 ,用光电子能谱、X -射线衍射对其本征态及掺杂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物为基体 ,用溶液复合法制备了聚苯胺复合电致变色膜 ,并采用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等对其结构和电致变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电致变色膜在稳定态时仅出现第二氧化峰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其颜色在绿色至蓝黑色之间可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材料 电致变色性能 制备 有机硅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官同华 瞿雄伟 +1 位作者 李秀错 张留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19,共5页
利用Na2 SiO3的改性机理来纯化Na基蒙脱土 ,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及其聚合阴离子的作用 ,使蒙脱土边面带负电荷 ,有效调节蒙脱土在水中的分散状态 ,使其与有机阳离子的交换反应充分进行 ,得到有机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量达 115mmol 10 0 g... 利用Na2 SiO3的改性机理来纯化Na基蒙脱土 ,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及其聚合阴离子的作用 ,使蒙脱土边面带负电荷 ,有效调节蒙脱土在水中的分散状态 ,使其与有机阳离子的交换反应充分进行 ,得到有机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量达 115mmol 10 0 g土 ,并且能均匀分散在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单体中。借助普通的乳液聚合方法 ,制备出PMMA 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经甲苯抽提、FTIR、XRD、TEM、DSC、TGA等一系列分析方法表征 ,表明有机蒙脱土在PMMA基体中已达到纳米级分散 ,多数已发生剥离 ,而且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较纯PMMA有很大提高 ,其Tg 和Td 最大分别提高 31.45℃和 42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蒙脱土 硅酸钠 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化转变温度 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11
作者 张甜梦 蔡雄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共7页
文中基于同轴型微流控装置,以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备了粒径可控且均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醇、连续相流速、毛细管尖端直径及外管缩颈大小对微球粒径大小及均一性的影响。通... 文中基于同轴型微流控装置,以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备了粒径可控且均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醇、连续相流速、毛细管尖端直径及外管缩颈大小对微球粒径大小及均一性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球形貌,测量微球粒径,结果发现,随着PVA或SDS用量的增加,微球粒径减小,且分散剂对微球的粒径分布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而乙二醇对微球粒径影响不显著,连续相流速的增大、内管尖端直径的减小、外管缩颈程度增加均会导致微球粒径减小。文中所制备的微球粒径范围为65~316μm,变异系数(CV)可小于3%。研究结论对不同尺寸且粒径均一的PMMA微球及其他高分子微球的可控制备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球 甲基丙烯酸甲酯 均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原位超声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国财 王贞平 +2 位作者 熊金钰 吉小利 王艳丽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0,共4页
超声作用于低熔点金属镓。使其超细化为纳米级的镓粒子,并采用无引发剂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复合粒子,并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镓的形态和结构因有无表面改性剂而不同;乳液聚合得到的纳米... 超声作用于低熔点金属镓。使其超细化为纳米级的镓粒子,并采用无引发剂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复合粒子,并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镓的形态和结构因有无表面改性剂而不同;乳液聚合得到的纳米镓复合粒子是核壳结构型。粒子大小为50-80nm。内核金属镓粒径为30-50nm,与聚合物存在一定的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米镓粒子 超声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填料的阻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向梅 韩廷解 +1 位作者 李响 欧育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综述了5种新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复合材料(分别含单壁碳纳米管(SWCNT)、炭纤维(CNF)、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二氧化硅(NS)、纳米金属氧化物(NMO))的制备、形态、热稳定性及热裂解、阻燃性。这类材料大多以溶液共... 综述了5种新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复合材料(分别含单壁碳纳米管(SWCNT)、炭纤维(CNF)、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二氧化硅(NS)、纳米金属氧化物(NMO))的制备、形态、热稳定性及热裂解、阻燃性。这类材料大多以溶液共混法,少数以熔融共混法制备,阻燃性能在文中多以锥形量热仪表征。纳米填料在PMMA中的分散性是影响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填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 制备 性能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付丽华 贾德民 刘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21,共7页
将插层纳米复合技术与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RD,SEM,TEM等手段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和相应的PU/PMMA-IPN材料的结构、形态和力... 将插层纳米复合技术与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RD,SEM,TEM等手段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和相应的PU/PMMA-IPN材料的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PMMA/OMMT纳米复合材料中一部分蒙脱土以8~20nm厚、50~200nm长的片层有序地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了插层/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显著优于相应的PU/PMMA-IPN材料.OMMT易与PU/PMMA/OM-MT体系中的PU硬段及PMMA分子链形成氢键结合,使得OMMT,PU,PMMA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相容性改善,导致体系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文中还研究了OMMA添加量、PU/PMMA质量比、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添加量、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EGDMA)添加量、1,4丁二醇(BDO)系数等因素对PU/PMMA/OMMT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PU/PMMA/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U/PMMA质量比为60/40,OMMT,BPO和EGDMA添加量分别为MMA单体质量的5.0%,0.80%和2.0%,BDO系数为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氨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互穿合物网络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膨胀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文平 刘燕 +1 位作者 王斌 王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9-212,共4页
通过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膨胀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室温导电渗滤阈值约为3%(质量分数),当膨胀石墨的质量分数为8%时,室温电导率可高达60 S/cm。通过TEM、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用DSC测定其热力学性能并探讨了不... 通过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膨胀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其室温导电渗滤阈值约为3%(质量分数),当膨胀石墨的质量分数为8%时,室温电导率可高达60 S/cm。通过TEM、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用DSC测定其热力学性能并探讨了不同外加电压对PMM A/膨胀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体积电导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米导电复合材料 插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侯远赫 吴宇辉 +3 位作者 牟悦 孙辉 张家龙 刘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6,共11页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速率、PMM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质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是影响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速率、PMM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质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是影响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而RAFT试剂浓度和结构可调控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RAFT试剂“激活”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ΔG)是评估RAFT试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ΔG越小,表明RAFT试剂越容易被“激活”,控制效果越好。提出了一种快速判断RAFT试剂可行性的理论计算依据,降低了RAFT试剂的实验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溶液 密度泛函理论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焦迎春 沈同德 +1 位作者 梁沁 章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3,共8页
综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碳纳米管(PMMA/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复合法、熔融共混法、溶液共混法等。介绍了PMMA/CNTs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PMMA/CNTs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 综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碳纳米管(PMMA/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复合法、熔融共混法、溶液共混法等。介绍了PMMA/CNTs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PMMA/CNTs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墨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琳 贾竞夫 +3 位作者 王武聪 宋宁宁 刘文琪 赵亚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5,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石墨烯和甲基丙烯酸(MMA)通过超声共混后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PMMA/石墨烯的结构和...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石墨烯和甲基丙烯酸(MMA)通过超声共混后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PMMA/石墨烯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导电率分别采用拉力试验机和四探针金属/半导体电阻率测量仪器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PMMA中,加入石墨烯后,PMMA的拉伸应变弹性模量、最大拉伸应变得到了大大提高。而且,当石墨烯含量由0增加到1%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由1×10-14 S/cm提高到了8.89×10-2 S/cm,PMMA由原来的绝缘材料改性为导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石墨烯 原位 力学性能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改性石墨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赫 王建平 +1 位作者 王艳 南光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经碱液、氯乙酸溶液处理后与二氯亚砜进行酰氯化反应,再加入十八烷基胺继续反应四天后得到带有长链胺基的改性石墨烯。将所制改性石墨烯加入乳液聚合法制备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的相变材... 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经碱液、氯乙酸溶液处理后与二氯亚砜进行酰氯化反应,再加入十八烷基胺继续反应四天后得到带有长链胺基的改性石墨烯。将所制改性石墨烯加入乳液聚合法制备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的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热量仪、热重分析仪、傅利叶红外光谱仪分别观测了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热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石墨烯加入不利于微胶囊形成,而且随着改性石墨烯加入量增加,微胶囊成囊效率下降,粒径分布变化不大,热稳定性能随着改性石墨烯量增加而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相变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 正十八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光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光扩散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段宇 马文石 +1 位作者 万兆荣 王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材,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球形二氧化硅光扩散剂A和光扩散剂B,研究了光扩散剂含量、球形粒子大小及粒径分布对材料的透光率、雾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学级PMMA中添加球形二氧化硅光扩... 以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材,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球形二氧化硅光扩散剂A和光扩散剂B,研究了光扩散剂含量、球形粒子大小及粒径分布对材料的透光率、雾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学级PMMA中添加球形二氧化硅光扩散剂能获得良好的光扩散材料。当平均粒径为2μm,添加质量分数为0.4%时,试样的透光率为88.0%,雾度可达90.1%,有效光扩散系数可达79.3%,不仅能明显提高PMMA的拉伸强度,而且对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也不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光扩散剂 透光率 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