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聚合物乳液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 被引量:17
1
作者 童昕 唐涛 +2 位作者 朱宁 冯之榴 黄葆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6-309,共4页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其分散尺度小于利用聚合物溶液获得的复合材料 .同时 ,利用聚合物乳液来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过程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乳液共聚物与PVC共混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丽庭 张留成 +3 位作者 刘国栋 高俊刚 刘海峰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 N-苯基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将其与PVC共混得到耐热 PVC共混物 ,研究了共聚物组分含量对 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的影响 ,用TBA、TGA对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氯乙烯 力学性能 流变性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用于纸张增强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华 胡健 +1 位作者 吴姣平 詹怀宇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9,55,共4页
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醋酸乙烯树脂 ,并通过加入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对其进行改性。利用所得的乳液对纸张进行浸渍处理。通过测试乳胶膜及纸张的性能 。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合成 纸张增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细乳液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宇静 余樟清 倪沛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与反应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进行细乳液共聚合,获得了MMA-co-(A-174)共聚物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助稳定剂用量、A-174用量及水相中pH调节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动力学的影响。利用红...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与反应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进行细乳液共聚合,获得了MMA-co-(A-174)共聚物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助稳定剂用量、A-174用量及水相中pH调节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动力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共聚产物组成和乳胶粒子形态进行了表征。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共聚物乳液中微量甲醇含量,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工艺可以避免活性硅烷A-174的反应性官能团在聚合过程中被水解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硅烷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乳液共聚物的合成与热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丽庭 武伟红 高俊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0-792,共3页
Terpolymers of N-p-tolylmaleimide(NPTMI), methyl methacrylate(MMA) and acrylonitrile(AN)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ter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torsional braid anal... Terpolymers of N-p-tolylmaleimide(NPTMI), methyl methacrylate(MMA) and acrylonitrile(AN)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ter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torsional braid analysi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vicat softening point tes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 g) and vicat softening point of the terpolymer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PTMI content bu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N content. The initi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T 0) and the half weight-loss temperature(T 50 ) increased both with increasing NPTMI and AN content. The weight and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were also determin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maximum value at mass ratio 10∶85∶5 of NPTMI/MMA/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对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 合成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化体系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细乳液共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洁爱 余樟清 +1 位作者 倪沛红 朱秀林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6,共4页
用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细乳液共聚体系的复合乳化剂,以十六醇作为助稳定剂,得到了稳定的聚合物理乳液,其乳胶粒径为100~150 nm... 用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细乳液共聚体系的复合乳化剂,以十六醇作为助稳定剂,得到了稳定的聚合物理乳液,其乳胶粒径为100~150 nm.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浓度及配比对单体转化率、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乳胶粒径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w(DSB)=0.14%的条件下,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最终转化率出现极大值;与纯SDS乳化体系相比,复配乳化体系的聚合反应速率和乳液最终转化率较低;对聚合物胶乳的粒子的均匀程度略有影响;DSB用量增加,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复合化体系 合反应 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智敏 阴文辉 +1 位作者 付海峰 李绵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42-1045,共4页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体系,于40℃进行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元乳液共聚,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单体DM含量对聚合转化率的影响以及乳胶粒径的影响因素。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Rp与引发剂质...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体系,于40℃进行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元乳液共聚,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单体DM含量对聚合转化率的影响以及乳胶粒径的影响因素。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Rp与引发剂质量分数的0 5次方成正比,与单体DM质量分数的1 18次方成正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增大到某一值后Rp反而减小。透射电镜表明,乳胶粒径随单体DM含量增加而增大,随聚合温度升高,粒径增大。该体系以水相成核为主,采用滴加混合单体的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均匀的共聚物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动力学 水相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超浓乳液聚合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凌锦龙 张利娟 王康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3,共4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醇(HD)为复合乳化体系,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在40℃~45℃引发聚合,制备了分散相占85%以上的稳定超浓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种类、浓度,...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醇(HD)为复合乳化体系,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在40℃~45℃引发聚合,制备了分散相占85%以上的稳定超浓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种类、浓度,复合乳化剂配比、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建立了该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 超浓 合稳定性 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控/“活性”细乳液光聚合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暄 荆燕妮 +1 位作者 白迎坤 吴光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4-778,共5页
在室温下,以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HTEMPO)为调控介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为引发剂,采用光化学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醇(CA)/水细乳液体系的... 在室温下,以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HTEMPO)为调控介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为引发剂,采用光化学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醇(CA)/水细乳液体系的光聚合反应控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该细乳液体系非常稳定,在整个聚合过程中即没有絮凝物产生,也没有沉淀析出,获得了良好的ln([M0]/[M])与时间、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线性动力学关系,并且在整个聚合反应过程中MMA均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窄,其多分散性指数较低(PDI=1.27~1.36),具有明显的活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可控/“活性”光 2 2 6 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缠结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磺化聚苯乙烯复合水基微乳液的研究Ⅰ.复合水基微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苏伟梁 廖兵 黄玉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70,共3页
将聚苯乙烯制成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 (SPS) ,利用相反转技术 ,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加水制成具有纳米级的稳定的水基微乳液。利用 SPS纳米微粒核内部作为反应场所 ,用引发剂引发亲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制备具有相互缠结结构的 PM... 将聚苯乙烯制成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 (SPS) ,利用相反转技术 ,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加水制成具有纳米级的稳定的水基微乳液。利用 SPS纳米微粒核内部作为反应场所 ,用引发剂引发亲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制备具有相互缠结结构的 PMMA/ SPS复合水基微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MMA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磺化苯乙烯 水基微 相互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水(盐水)-吐温-正丁醇微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祥 黄尧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8-6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30℃、40℃、50℃)、不同盐水浓度(1%、3%、5%(质量百分数))条件下,吐温(Tween)/正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水(或盐水)拟三元体系三相图,并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进行了聚合反应研究。研究表明:①随着温度升高,... 研究了不同温度(30℃、40℃、50℃)、不同盐水浓度(1%、3%、5%(质量百分数))条件下,吐温(Tween)/正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水(或盐水)拟三元体系三相图,并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进行了聚合反应研究。研究表明:①随着温度升高,微乳区间增大;②盐类物质的加入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微乳液中有增溶效应;③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相图 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研究
12
作者 王国祥 符春花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61-64,共4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30℃、40℃、50℃)、不同盐水浓度(1%、3%、5%(质量百分数))条件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正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水(或盐水)拟三元体系三相图,并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 研究了不同温度(30℃、40℃、50℃)、不同盐水浓度(1%、3%、5%(质量百分数))条件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正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水(或盐水)拟三元体系三相图,并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微乳区间增大;(2)盐类物质的加入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微乳液中有增溶效应;(3)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相图 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琛 王勇 段亚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仪对GO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乳液的形貌;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HT-1000型)考察了GO/PMMA复合乳液作...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仪对GO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乳液的形貌;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HT-1000型)考察了GO/PMMA复合乳液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讨论了乳液含量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初步探讨了复合乳液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O/PMMA复合乳液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当乳液质量分数为1%时,摩擦系数减小了85.5%,磨损率减小了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 添加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敏 李军平 何培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以聚苯乙烯(PSt)为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复合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核壳复合乳胶粒的形态,光散射粒径分布仪(PCS)测量胶乳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最终成功地制得了核壳...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以聚苯乙烯(PSt)为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复合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核壳复合乳胶粒的形态,光散射粒径分布仪(PCS)测量胶乳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最终成功地制得了核壳型PS/PMMA复合乳液,所得复合乳胶粒粒径大小在60~90nm左右,且单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 核壳结构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氟硅大单体的细乳液共聚研究
15
作者 袁伟 周蔚 +1 位作者 徐凯 易玲敏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通过氟硅大单体与小分子乙烯基单体的自由基共聚,有望获得含氟硅的梳形接枝共聚物.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正十六烷(HD)为助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氟硅大分子单体(V-PMTFPS)的细乳液... 通过氟硅大单体与小分子乙烯基单体的自由基共聚,有望获得含氟硅的梳形接枝共聚物.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正十六烷(HD)为助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氟硅大分子单体(V-PMTFPS)的细乳液共聚反应研究。详细考察了共聚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MMA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对共聚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MA可与V-PMTFPS很好地共聚,且转化率较高,获得了有机硅接枝型共聚物,可为利用大单体技术制备含氟硅共聚物材料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氟硅大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丁胶乳乳液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动力学
16
作者 张凯 黄春保 +1 位作者 沈慧芳 陈焕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4-1148,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四... 采用乳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四乙烯五胺(t-BHP/TEPA)用量为氯丁胶乳干重的0.5%,单体/聚合物质量比m(M):m(P)=3:5,乳化剂十二烷基连苯醚二磺酸钠(DSB)用量为单体总质量1%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99.1%和54.9%。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为:Rp=Kc(E)0.15c(I)0.30c(MMA)1.41,式中,K为常数,在40~55℃范围内,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0.2kJ/mol。接枝聚合基本符合自由基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胶 接枝 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于玻璃化温度T_g退火对无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液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群 沈德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8-510,共3页
Effect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T a) and annealing time( t a) on the liquid liquid transition and transition intensity of a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Effect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T a) and annealing time( t a) on the liquid liquid transition and transition intensity of a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With the increase of T a from 393 to 443 K, T ll shifted to higher temperature with the decrease in transition intensity, on the contrary, when T a was over 443 K, T ll declined and transition intensity increased. When T a kept consta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 a, T ll and transition intensity varied as the results described above. Moreover, the variation extent of T ll and transition int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 a, in other words, the time needed reaching the maximum extent of variation of the two parameters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 a. The dependence of T ll and transition intensity on annealing condition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formation of local ordered structure, i.e . stereocomplex, during the annealing process by means of Van der Waals forces between isotacitic and syndiotactic segment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chains of a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 无规甲基丙烯酸甲酯 退火 热处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超浓乳液的制备及聚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必恩 张洪涛 +3 位作者 林柳兰 胡芳 李建宗 刘书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5,共3页
超浓乳液聚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2].但文献报道的超浓乳液研究多集中于苯乙烯体系,而对于在此基础上引入功能基单体制备超浓乳液,研究得较少[3].本文研究了影响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制备(St-MAA... 超浓乳液聚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2].但文献报道的超浓乳液研究多集中于苯乙烯体系,而对于在此基础上引入功能基单体制备超浓乳液,研究得较少[3].本文研究了影响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制备(St-MAA)超浓乳液稳定性的因素.探讨了其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超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乳液法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自增容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皓浩 杜中杰 励杭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将由水相引发部分预聚的苯乙烯 (St)浓乳液与部分预聚的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浓乳液混合 ,并使混合物继续聚合至完全 ,利用单体在不同乳胶粒间的扩散所生成的两种准嵌段共聚物来降低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使之... 将由水相引发部分预聚的苯乙烯 (St)浓乳液与部分预聚的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浓乳液混合 ,并使混合物继续聚合至完全 ,利用单体在不同乳胶粒间的扩散所生成的两种准嵌段共聚物来降低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使之起到增容作用 ,改善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合金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合金 准嵌段共 自增容合金 苯乙苯 甲基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基酯/(SDS/W)微乳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可达 徐冬梅 +1 位作者 诸葛兰剑 王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羟乙酯 (HEA)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SDS/W )能够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 ,且在不同条件下体系分别以W /O、O/W、双连续型微乳液存在。通过相图的测绘、电导率及粘度的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羟乙酯 (HEA)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SDS/W )能够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 ,且在不同条件下体系分别以W /O、O/W、双连续型微乳液存在。通过相图的测绘、电导率及粘度的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基酯 (SDS/W) 体系 研究 性能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