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球藻PCC7002 phoR基因的鉴定及其在磷稳态中的功能
1
作者 孙巧伟 冯苗苗 +2 位作者 陈思宁 陈未中 姜海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3-1401,共9页
为探究蓝藻低磷适应机制,研究鉴定了海洋聚球藻PCC7002中可能的磷调控基因phoR(A2100),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PhoR蛋白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phoR基因长度为1296bp,编码431个氨基酸,PhoR蛋白由PAS、HisKA和HATPase_c三部分结构域组... 为探究蓝藻低磷适应机制,研究鉴定了海洋聚球藻PCC7002中可能的磷调控基因phoR(A2100),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PhoR蛋白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phoR基因长度为1296bp,编码431个氨基酸,PhoR蛋白由PAS、HisKA和HATPase_c三部分结构域组成,在不同蓝藻物种中序列较为保守。随后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PhoR重组蛋白,并制备其鼠源多克隆抗体,检测了PhoR在聚球藻PCC7002中缺磷诱导时的表达变化,证明PhoR蛋白在磷缺乏时大量诱导表达。为探究PhoR在聚球藻PCC7002中的生理功能,通过缺失突变获得了Mut-phoR突变株,并分析了其生理表型,发现Mut-phoR突变株在磷限制条件下出现显著的生长缺陷及光合作用的损伤,证明PhoR是聚球藻PCC7002适应低磷环境不可缺少的。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蓝藻的低磷适应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R 原核表达 基因敲除 多克隆抗体制备 聚球藻pcc70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聚球藻PCC7942及其野生藻的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汪琨 魏文铃 +1 位作者 郑成已 徐惠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通过考察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培养基初始pH和碳、氮源浓度等单因子对转人源胸腺肽α1基因聚球藻PCC7942及其野生藻生长的影响,对其中NaHCO3浓度、KNO3浓度和初始pH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以BG-11为基础的培养基成分的最佳组... 通过考察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培养基初始pH和碳、氮源浓度等单因子对转人源胸腺肽α1基因聚球藻PCC7942及其野生藻生长的影响,对其中NaHCO3浓度、KNO3浓度和初始pH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以BG-11为基础的培养基成分的最佳组合及最适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转化藻于28℃,光照强度1500Lx,往复式光照摇床转速75r/min,初始pH=9.0,NaH-CO330mg/L,KNO31.7g/L(其他同BG-11培养基)培养;野生藻于28℃,光照强度2000Lx,往复式光照摇床转速75r/min,初始pH=9.0,NaHCO340mg/L,KNO32.2g/L(其他同BG-11培养基)培养,藻细胞生物量均得到有效地提高,其比增殖速率分别达0.375d-1和0.382d-1,比优化前分别增加106%和99%,这为微藻的进一步高密度放大培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聚球藻pcc 7942 人源胸腺素α1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蜡酯聚球藻PCC7002的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晨柳 孔任秋 胡晗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2-1205,共4页
蜡酯是由含C16以上偶碳的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酯化形成的中性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行业。液态不饱和蜡酯还能作为航空航天工业、人工心脏、精密仪器仪表和特种机械等高科技领域专用的润... 蜡酯是由含C16以上偶碳的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酯化形成的中性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行业。液态不饱和蜡酯还能作为航空航天工业、人工心脏、精密仪器仪表和特种机械等高科技领域专用的润滑剂。目前使用的蜡酯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及矿石资源,来源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pcc7002 蜡酯 蜡酯合成酶/酰基辅酶A: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 脂酰辅酶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藻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对细长聚球藻PCC7942耐镉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梓鹏 任玉东 +4 位作者 程芬 张晓雯 徐东 叶乃好 梁成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是一个较大的基因家族,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对环境变化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配子体中克隆了6个完整的GST基因(mpgst1、mpgst2、mpgst3、mpgst4...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是一个较大的基因家族,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对环境变化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配子体中克隆了6个完整的GST基因(mpgst1、mpgst2、mpgst3、mpgst4、mpgst5和mpgst6)。随后将6个巨藻GST基因分别转化至细长聚球藻(SynechococcuselongatusPCC7942)中,提取细长聚球藻转化株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验证及测定转化株GST酶活进行基因功能验证,结果显示,6个mpgst基因都分别成功整合到细长聚球藻的基因组中,但只有含mpgst1、mpgst4和mpgst6基因的细长聚球藻转化株(MG1、MG4和MG6)具有耐镉性。在镉离子胁迫下,细长聚球藻转化株MG1、MG4和MG6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均显著高于野生株(P<0.0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巨藻GST基因的抗重金属胁迫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 转基因 镉离子胁迫 巨藻 细长聚球藻pcc79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球藻PCC7002营养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伟 高风正 +5 位作者 冯一农 杨益盛 郭腾蛟 冯广鑫 吴浩浩 曾名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8-253,共6页
目的:分析聚球藻PCC7002(以下称"聚球藻")的化学组成和生长特性,为开发利用潜在微藻食品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分离、干燥获得聚球藻藻粉,通过化学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目的:分析聚球藻PCC7002(以下称"聚球藻")的化学组成和生长特性,为开发利用潜在微藻食品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分离、干燥获得聚球藻藻粉,通过化学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方法分析其组成。结果:聚球藻分裂速度快,最大比生长速率达到1.023/d。成分分析表明,聚球藻蛋白质含量为65.79%,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质、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分别为8.21%和9.30%),灰分含量高(13.23%)。进一步分析表明,聚球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5.60%),藻蓝蛋白含量较高(15.81%),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其营养价值可以与螺旋藻和小球藻相媲美。结论:聚球藻具有开发为食品原料特别是功能食品或特医食品原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pcc7002 营养特性 蛋白质 脂肪酸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球藻PCC7002藻蓝蛋白提取纯化及热致褪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林清 曾名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2-40,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聚球藻PCC7002(Synechococcussp. PCC7002,简称“聚球藻”)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的提取纯化及热致褪色机理,通过高压均质、壳聚糖絮凝和硫酸铵盐析提取纯化藻蓝蛋白,并采用色泽指标、UV-Vis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粒径电... 本文旨在研究聚球藻PCC7002(Synechococcussp. PCC7002,简称“聚球藻”)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的提取纯化及热致褪色机理,通过高压均质、壳聚糖絮凝和硫酸铵盐析提取纯化藻蓝蛋白,并采用色泽指标、UV-Vis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粒径电位、FTIR光谱、SDS-PAGE电泳研究其在热处理(50、60、70、80、90℃,30 min)过程中褪色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蓝蛋白的最适提取条件是将藻粉溶于0.04 mol/L的NaCl溶液中使其浓度达到2 mg/mL并在80 MPa下均质7 min,此时藻蓝蛋白得率为10.5081%±0.0936%;经0.15 mg/mL壳聚糖絮凝、50%饱和硫酸铵盐析后,藻蓝蛋白纯度可由0.6950±0.0043提高至1.9084±0.2621。进一步研究藻蓝蛋白的热致褪色机理发现:从60℃开始,脱辅基蛋白空间结构的破坏使蛋白骨架维持的藻蓝胆素天然构象发生转变、藻蓝蛋白紫外吸收和特征荧光大幅下降,藻蓝蛋白的蓝色色泽因此大幅消褪;粒径结果表明,藻蓝蛋白在60℃时开始聚集,而80℃下形成的更大聚集体可能将四吡咯发色团包埋于其内,使得藻蓝蛋白色泽消褪程度加深;此外,FTIR光谱和SDS-PAGE表明热处理过程中藻蓝蛋白β亚基的破坏程度可能远高于α亚基,且被破坏的结构主要是α-螺旋。综上,维持藻蓝蛋白脱辅基蛋白结构或者发色团依托蛋白结构的稳定,是藻蓝蛋白热处理过程中呈色稳定的关键。本研究结果为藻蓝蛋白在热处理过程中护色措施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pcc7002 藻蓝蛋白 四吡咯发色团 热处理 褪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条件对集胞藻PCC6803和聚球藻PCC7942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江东 雒义凡 +2 位作者 侯娟 Maurycy Daroch 成家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4,共8页
文章考察了单独添加NaHCO_3作为碳源以及同时提供CO_2混合气曝气和NaHCO_3作为碳源对集胞藻PCC6803及聚球藻PCC7942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添加NaHCO_3作为碳源的情况下,在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的培养液中,两株微藻... 文章考察了单独添加NaHCO_3作为碳源以及同时提供CO_2混合气曝气和NaHCO_3作为碳源对集胞藻PCC6803及聚球藻PCC7942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添加NaHCO_3作为碳源的情况下,在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的培养液中,两株微藻的生长速率最高;当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2,0.3mol/L时,PCC6803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PCC7942,并在培养后期出现OD_(685 nm)值下降的情况。同时提供CO_2混合气曝气和NaHCO_3作为碳源的情况下,两株微藻的生长速率最高值对应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PCC6803和PCC7942分别能够在CO_2曝气条件下和空气曝气条件下在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的培养液中呈现出最高的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胞藻pcc6803 聚球藻pcc7942 碳源 碳酸氢钠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双交换的聚球藻PCC 7942基因组大片段无标记删除
8
作者 柯竹芳 徐旭东 高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2-347,共6页
在蓝藻合成生物学中,对大片段进行无标记删除可以加快基因组简化的进程。研究以聚球藻PCC 7942为材料,基于同源重组技术对基因组中大于10 kb的3个非必需区域进行无标记删除。构建带有两侧同源片段的不可在聚球藻复制的质粒,利用接合转... 在蓝藻合成生物学中,对大片段进行无标记删除可以加快基因组简化的进程。研究以聚球藻PCC 7942为材料,基于同源重组技术对基因组中大于10 kb的3个非必需区域进行无标记删除。构建带有两侧同源片段的不可在聚球藻复制的质粒,利用接合转移将其导入藻细胞获得同源单交换株,再借助于条件致死基因sacB筛选第二步交换的克隆,获得无标记删除突变株。研究证明了传统的同源重组和筛选技术可用于蓝藻基因组的大片段无标记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简化 大片段删除 同源重组 筛选 聚球藻pcc 79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于聚球藻PCC 7942大片段DNA删除突变株的生理效应
9
作者 许轶 徐旭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2-597,共6页
在对聚球藻PCC 7942开展基因组简化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非必需大片段的删除可导致耐盐胁迫能力降低。突变株ΔSynpcc7942_0233-0253和ΔSynpcc7942_2169-2187,其基因组中分别删除了18和14 kb的区域,在BG11培养液中的生长与野生型没有显著... 在对聚球藻PCC 7942开展基因组简化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非必需大片段的删除可导致耐盐胁迫能力降低。突变株ΔSynpcc7942_0233-0253和ΔSynpcc7942_2169-2187,其基因组中分别删除了18和14 kb的区域,在BG11培养液中的生长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含有0.4 mol/L NaCl的培养液中的生长相对于野生型被严重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盐胁迫下2个突变株的光合放氧速率比野生型显著下降,光系统Ⅰ和Ⅱ电子传递速率均低于野生型,呼吸耗氧速率与野生型相比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些结果说明,蓝藻基因组中有些非必需基因实际上对于适应胁迫条件是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pcc 7942 大片段删除突变株 盐胁迫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限制诱导对聚球藻转录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昕颖 申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为探究Fe元素限制对聚球藻转录组的影响,该文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过铁限制处理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进行转录组分析.以铁的3种摩尔浓度进行处理,其中每组数据重复3次实验... 为探究Fe元素限制对聚球藻转录组的影响,该文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过铁限制处理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进行转录组分析.以铁的3种摩尔浓度进行处理,其中每组数据重复3次实验,一共获得9组实验数据;对照组摩尔浓度为10.900 nmol·L^(-1),铁限制组摩尔浓度分别为0.410、0.003 nmol·L^(-1).实验发现:在铁限制环境下,聚球藻通过增加对胞外铁摄取、上调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调整代谢通路来应对缺铁环境,且铁限制程度与差异基因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此外,在强缺铁时通过下调CRISPR系统中某些核酸酶的表达来影响聚球藻抵御外源病毒感染的能力,其转运磷酸基团ABC转运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聚球藻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 Fe元素限制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
11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5-87,共3页
专利内容为一种商业化规模生产具有阔叶锦葵(Malua pusilla)除莠活性的真菌制品的方法。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 启动子 聚球藻pcc7942 几丁酶 杀虫晶体蛋白 除莠活性 玉米螟 表达载体 胞藻pcc6803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