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渣油复合体-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柯扬船 范颜晓 王英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6,共6页
基于渣油的成分复杂,为探索渣油高附加值转化新途径,优选中海渣油富芳烃组分,采用热反应和插层复合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与表面活性均较高的复合体系。制备过程中,控制热反应程度、温度和蒙脱石阳离子交换反应条件,选择十... 基于渣油的成分复杂,为探索渣油高附加值转化新途径,优选中海渣油富芳烃组分,采用热反应和插层复合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与表面活性均较高的复合体系。制备过程中,控制热反应程度、温度和蒙脱石阳离子交换反应条件,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插层剂,进行层状黏土插层反应,制备出190℃热稳定的复合体颗粒;进而在设定熔融挤出/注塑加工条件下,与聚乙烯经过增韧处理,可以得到冲击强度为44~49kJ/m^2且耐高温的聚烯烃复合专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热反应 插层复合 纳米复合颗粒 聚烯烃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压量对聚烯烃复合材料微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海 何力 +1 位作者 张纯 龚维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模具,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nano-SiO2微发泡复合材料。研究释压量对微发泡聚烯烃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2种聚烯烃/nano-SiO2微发泡复合材料的... 通过自行设计的模具,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nano-SiO2微发泡复合材料。研究释压量对微发泡聚烯烃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2种聚烯烃/nano-SiO2微发泡复合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尺寸分散度,随着释压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泡孔密度则相反,随释压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释压量为12%时,PP/nano-SiO2与HIPS/nano-SiO2的发泡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抗冲聚苯乙烯 聚烯烃复合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 释压量 发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空间电荷和电导特性
3
作者 曹丹 梁启璐 +6 位作者 展云鹏 侯帅 廖雁群 曹安瑛 何伟 吴锴 吕泽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9,共10页
针对聚丙烯(PP)经弹性体增韧后力学和电学性能发生变化,引入弹性体导致材料电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共混法在PP基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烯烃弹性体(POE)。结合复合材料力学及绝缘性能研究,提出力-电综合性能最优的POE配比,又进一步... 针对聚丙烯(PP)经弹性体增韧后力学和电学性能发生变化,引入弹性体导致材料电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共混法在PP基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烯烃弹性体(POE)。结合复合材料力学及绝缘性能研究,提出力-电综合性能最优的POE配比,又进一步结合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热转变特征及绝缘性能,分析高温下PP/POE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积聚和电荷输运特性。研究发现,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直流击穿场强随POE含量的增加下降,高电场下w_(POE)为40%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是所有复合材料中最低的,约为PP电导率的3倍,其他复合材料电导率比PP大一个数量级,20℃下,w_(POE)分别为50%、60%复合材料的异极性电荷积累量较大。高温下,PP和w_(POE)为40%复合材料直流击穿场强随温度升高下降,PP空间电荷性能较稳定,w_(POE)为40%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积聚量随温度升高增加,尤其在60℃以上,内部空间电荷量剧增。研究揭示了PP/POE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空间电荷积聚和电导剧增,这是限制其绝缘性能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 电导 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烯烃纤维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勇 邬素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6,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纳米CaCO3母粒加入到废旧聚烯烃纤维复合材料中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维卡软化点等。结果发现,纳米CaCO3母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有所提高,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而且...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纳米CaCO3母粒加入到废旧聚烯烃纤维复合材料中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维卡软化点等。结果发现,纳米CaCO3母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有所提高,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而且可降低成本,但用量以10%~20%为宜;差式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纳米CaCO3母粒可以提高聚烯烃的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烯烃纤维复合材料 填充改性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维卡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元强 张凤波 +2 位作者 张振莉 鲁启鹏 杜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3-28,32,共7页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由于具有易加工、强度高、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在建筑、汽车和家居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其中的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将天然的植物纤维和聚烯烃材料复合,得到的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拥有两者的优势,能...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由于具有易加工、强度高、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在建筑、汽车和家居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其中的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将天然的植物纤维和聚烯烃材料复合,得到的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拥有两者的优势,能够取代木材和塑料,未来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就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的优势和问题,综述了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的有关研究现状、界面作用机理以及各种界面改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作用机理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恩友 宋功品 王平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2-24,共3页
将钠基蒙脱土 (MMT)预先负载小分子单体丙烯酰胺 (AM)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然后与PVC/PE或PVC/PP在双辊上进行插层复合 ,制成了PVC/聚烯烃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吸附丙烯酰胺后蒙脱土的层间距有... 将钠基蒙脱土 (MMT)预先负载小分子单体丙烯酰胺 (AM)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然后与PVC/PE或PVC/PP在双辊上进行插层复合 ,制成了PVC/聚烯烃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吸附丙烯酰胺后蒙脱土的层间距有所增大 ,AM MMT填充的复合材料属于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 ,PP复合材料比PE复合材料更容易插层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随AM MMT用量的增加有一最大值 ;DSC显示插层效果较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的Tg 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过氧化二异丙苯 引发剂 插层复合 聚氯乙烯 丙烯酰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交联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瑞敏 郝巍 +2 位作者 刘杰 马科峰 罗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0-25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参与化学交联的包覆聚磷酸铵(CAPP)阻燃剂,将CAPP与成炭剂复配,在熔融共混加工过程中加入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制备了阻燃交联聚烯烃弹性体(POE)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CAPP和DCP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参与化学交联的包覆聚磷酸铵(CAPP)阻燃剂,将CAPP与成炭剂复配,在熔融共混加工过程中加入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制备了阻燃交联聚烯烃弹性体(POE)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CAPP和DCP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联剂引发下,CAPP被引入POE分子链共同构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达到提高阻燃交联PO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包覆层硅化合物的引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化学交联包覆聚磷酸铵 交联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
8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7-717,共1页
关键词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剂体系 烯烃单体 聚合反应 载体催化剂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专利
9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天然高分子改性化合物 聚丙烯薄膜 阻燃性树脂 尼龙树脂 聚乙烯树脂 聚甲醛树脂 木薯粉复合降解材料 纳米纤维增强剂 聚氨酯成型泡沫塑料 聚氯乙烯 聚苯硫醚 抗菌薄膜 导电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