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IPN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成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2,共3页
介绍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材料的阻尼机理及其表征方法,并重点综述了聚氨酯(PU)IPN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氨酯ipn阻尼材料 阻尼机理 结构表征 环氧树脂 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渣改性聚氨酯基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耿雪 马驰 +3 位作者 纪汉锋 LEE Tin Sin 姜岩 马金宝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5-803,共9页
以改性咖啡渣(简称改性CG)为填料、聚氨酯(PU)为基体,采用两步法制备了系列复合材料x%CGy-PU〔其中,x%为改性CG含量(以PU的质量计,下同),y为改性CG目数,下同〕。采用FTIR、SEM和EDS对复合材料结构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表征,... 以改性咖啡渣(简称改性CG)为填料、聚氨酯(PU)为基体,采用两步法制备了系列复合材料x%CGy-PU〔其中,x%为改性CG含量(以PU的质量计,下同),y为改性CG目数,下同〕。采用FTIR、SEM和EDS对复合材料结构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粘弹谱仪(DMA)、TGA和万能力学试验机考察了改性CG含量和改性CG目数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50目的改性CG含量为10%时,制备的10%CG150-PU表现出最好的阻尼效果,损耗因子高达0.66,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PU分别提高了34.0%和12.9%,热稳定性能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改性CG目数会对复合材料的阻尼峰温域造成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咖啡渣 阻尼材料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硅氧烷IPN阻尼材料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钟发春 傅依备 +1 位作者 李波 郝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3-64,67,共3页
以聚四氢呋喃醚MDI聚氨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了PU/PDMS IPN阻尼材料,用SEM和XPS分析了IPN的形态结构和元素分布,用 DMA 分析了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各聚合物组分在 IPN 表面和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与 PU 与 PDMS 的... 以聚四氢呋喃醚MDI聚氨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了PU/PDMS IPN阻尼材料,用SEM和XPS分析了IPN的形态结构和元素分布,用 DMA 分析了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各聚合物组分在 IPN 表面和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与 PU 与 PDMS 的相容性及组成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二甲基硅氧烷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亚胺键的兼具阻尼和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材料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光超 邵春妍 +2 位作者 姬依婷 田秀娟 白瑞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共11页
以乙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亚胺键结构的芳香类化合物乙二胺席夫碱(ESS),红外光谱和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该化合物成功合成。然后以ESS为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EPU),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结构组成,热失重分析和动态力学... 以乙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亚胺键结构的芳香类化合物乙二胺席夫碱(ESS),红外光谱和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该化合物成功合成。然后以ESS为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EPU),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结构组成,热失重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研究了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及阻尼性能,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及光学显微观察对自修复性能进行表征,分析了亚胺键以及不同添加比例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U的有效阻尼温域可达到-5~100℃。根据时温等效原理,有效频率范围可以外推至0.1~103Hz,表现出优异的阻尼性能。EPU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97~16.89 MPa,断裂伸长率为726%~498%。同时EPU在温和的刺激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自修复性能,40℃修复12 h,可恢复87.9%的力学性能。60℃修复5 min,表面划痕可以愈合,在酸性条件下,EPU的修复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键 聚氨酯材料 阻尼性能 自修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VER IPN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秦川丽 蔡俊 +2 位作者 唐冬雁 张巨生 蔡伟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39,42,共5页
采用DMA法研究了热力学、动力学因素及组成比对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 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VER共聚单体,改善了常规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的PU/VER(St)IPN材料的阻尼性能,含较... 采用DMA法研究了热力学、动力学因素及组成比对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 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VER共聚单体,改善了常规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的PU/VER(St)IPN材料的阻尼性能,含较长酯基的体系具有更优的阻尼性能;通过调整两网络的相对聚合速率及组成比,可使材料出现宽温域阻尼,合成的组成比为80/20、70/30及60/40的IPN材料,在至少近80℃的温域,阻尼因子(tanδ)>0.3。进一步通过TEM检测分析了IPN材料微观结构与阻尼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建华 罗陈雷 +1 位作者 杨伟 杨鸣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1-53,共3页
从组分、微观组成及填料对聚氨酯(PUR)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PUR阻尼材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及PUR阻尼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PUR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总体上讲,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逐步走向形态结构和机理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 从组分、微观组成及填料对聚氨酯(PUR)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PUR阻尼材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及PUR阻尼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PUR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总体上讲,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逐步走向形态结构和机理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阻尼材料的研究开发尚有待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阻尼材料 研究进展 阻尼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酸铅/聚苯胺/聚氨酯三元阻尼复合材料 被引量:6
7
作者 贺江平 钟发春 +3 位作者 高晓敏 朱敬芝 孙素明 李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6-510,共5页
为减少压电陶瓷/导电填料/聚合物阻尼复合材料中填料的含量,制备了锆钛酸铅(PZT)/聚苯胺/聚氨酯三元复合材料,其中,聚苯胺(PANI)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包覆于压电陶瓷粒子的表面.采用FTIR,TGA,SEM、EDS研究了PANI包覆PZT的组成和形态.用DM... 为减少压电陶瓷/导电填料/聚合物阻尼复合材料中填料的含量,制备了锆钛酸铅(PZT)/聚苯胺/聚氨酯三元复合材料,其中,聚苯胺(PANI)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包覆于压电陶瓷粒子的表面.采用FTIR,TGA,SEM、EDS研究了PANI包覆PZT的组成和形态.用DMA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能够制备PANI包覆的PZT粉末;三元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与PANI的导电率有关,在一定的PANI导电率时达到最大,并且在任意导电率下均高于单一聚氨酯.用PANI包覆的压电陶瓷与聚合物复合,能够提高聚合物的阻尼性能.通过调整PANI的导电率,可以使材料的阻尼性能达到相应振动频率下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聚苯胺 聚氨酯 化学包覆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N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压电阻尼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驰 闫丽玲 +3 位作者 方庆红 郭卓 安然然 李佳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10-6214,共5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铌镁锆钛酸铅(PMN)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压电阻尼材料,并研究了PMN含量对材料阻尼性能、压缩生热、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N可有效改善材料的阻尼性能,并且可以降低材料因阻尼效应而产生的温度升高,...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铌镁锆钛酸铅(PMN)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压电阻尼材料,并研究了PMN含量对材料阻尼性能、压缩生热、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N可有效改善材料的阻尼性能,并且可以降低材料因阻尼效应而产生的温度升高,同时也可赋予材料一定的压电性,但当PMN含量过高时反而不利于材料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材料 压电性能 PMN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黄微波 战凤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8,共7页
研究了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密度是影响聚氨酯阻尼材料损耗因子(tgδ)的重要因素,增加分子链中侧甲基(—CH_3)数目,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损耗因子值,拓宽阻尼温域;加入片状填料可增大材料内部的剪切运动,使内耗... 研究了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密度是影响聚氨酯阻尼材料损耗因子(tgδ)的重要因素,增加分子链中侧甲基(—CH_3)数目,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损耗因子值,拓宽阻尼温域;加入片状填料可增大材料内部的剪切运动,使内耗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聚氨酯 力学性能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阻尼材料的结构性能与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蕾 周海军 +2 位作者 李彦涛 刘德居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以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HPHP)与丁二酸(SA)缩聚反应合成聚酯二醇,再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反应制备聚氨酯(PU)阻尼材料,研究了聚酯二醇分子量对PU阻尼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 以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HPHP)与丁二酸(SA)缩聚反应合成聚酯二醇,再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反应制备聚氨酯(PU)阻尼材料,研究了聚酯二醇分子量对PU阻尼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以及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聚酯二醇分子量增加,PU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最大值(tanδmax)显著提高,Tg先降低后升高;PU阻尼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直角)强度明显下降,而扯断伸长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阻尼材料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利莎 周海军 +3 位作者 张晓蕾 刘德居 李彦涛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以不同结构的聚酯二元醇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为原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阻尼特性的聚氨酯(PU)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 以不同结构的聚酯二元醇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为原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阻尼特性的聚氨酯(PU)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不同聚酯二元醇软段结构对PU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随大分子链上侧甲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tanδmax值所对应的温度随大分子主链上次甲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大分子链上侧甲基和次甲基含量分别为17.58%和19.65%时,最大损耗因子和相应的温度达到1.4和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二元醇 聚氨酯 阻尼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阻尼材料及其约束阻尼结构动态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海军 张晓蕾 +4 位作者 周萌萌 陈孝起 杨淑兰 刘德居 李彦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39,共5页
分别采用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MOCA,聚丁二酸1115酯酯–TDI–MOCA体系合成3种聚氨酯阻尼材料——PU–1,PU–2,PU–3,... 分别采用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MOCA,聚丁二酸1115酯酯–TDI–MOCA体系合成3种聚氨酯阻尼材料——PU–1,PU–2,PU–3,并制备了3种四片型约束阻尼结构,进行动态性能试验,考察了加载频率、激励振幅、试验温度对约束阻尼结构的水平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聚氨酯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均在0.8以上,其中PU–3的最高,为1.04,tanδ>0.3的有效阻尼温域都在60℃以上;随激励振幅和试验温度的上升,3种聚氨酯约束阻尼结构的水平等效刚度均下降,随加载频率的增加,PU–2体系的水平等效刚度升高,而其它两种体系均下降;随激励振幅的上升,PU–2体系的等效阻尼比基本不变,而其它两种体系均先升高后下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3种约束阻尼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均在0.20以上。综合分析,以聚丁二酸1115酯酯–TDI–MOCA合成的聚氨酯阻尼材料及其约束阻尼结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阻尼材料 约束阻尼结构 损耗因子 水平等效刚度 等效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BN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阻尼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海宾 姜志国 李效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51,共3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为软段,甲苯二异腈酸酯(TDI)为硬段的聚氨酯预聚体,以丙烯酸酯单体为自由基聚合单体,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室温固化HTBN型聚氨酯(HTBN-PU)/聚丙烯酸酯(PA)互穿网络(PU/PA-IP...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为软段,甲苯二异腈酸酯(TDI)为硬段的聚氨酯预聚体,以丙烯酸酯单体为自由基聚合单体,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室温固化HTBN型聚氨酯(HTBN-PU)/聚丙烯酸酯(PA)互穿网络(PU/PA-IPN)聚合物。研究表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用量为0.3%、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为1.0%时,PU/PA两相可形成较为理想的阻尼IPN结构。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PA相的PU/PA-IPN材料阻尼性能最好,tanδ〉0.3的温域高达126℃(-46-80℃),tanδ的峰值为0.85;PU/PA-IPN的频谱图表明,材料表现出较好的低频(10Hz)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材料 互穿网络聚合物 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N/PMN压电阻尼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巧宾 乔勇 卢秀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5,14,共4页
综合利用铌镁锆钛酸铅(PMN)压电陶瓷、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设计制备了以丙烯酸酯IPN体系为基体的聚合物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发现:PMN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其阻尼性能,对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也有贡献。经万能击穿装... 综合利用铌镁锆钛酸铅(PMN)压电陶瓷、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设计制备了以丙烯酸酯IPN体系为基体的聚合物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发现:PMN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其阻尼性能,对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也有贡献。经万能击穿装置极化后,研究压电常数与PMN含量的关系,用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发现其阻尼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ipn体系 ipn压电复合阻尼材料 d33值 动态力学分析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浇注聚酯型聚氨酯阻尼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会强 刘德居 +3 位作者 周海军 张欣钊 费学梅 李彦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不同种类的聚酯多元醇为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硬段,合成了聚氨酯(PUR)阻尼材料。考察了不同软段结构、硫化温度和测试频率对PUR材料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可室温硫化并... 以不同种类的聚酯多元醇为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硬段,合成了聚氨酯(PUR)阻尼材料。考察了不同软段结构、硫化温度和测试频率对PUR材料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可室温硫化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PUR阻尼材料,其拉伸强度达到12.9MPa,1Hz时的tanδmax达到0.79,tanδ>0.3的阻尼温域达到45.5℃(-13.0~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聚氨酯 阻尼材料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摩擦阻尼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少波 李爱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36,共9页
基于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aluminum foam/polyurethane,简称AF/PU)是一种同时具有铝材料的摩擦性能和聚氨酯的黏弹性的复合材料,由此研制出一种能够发挥黏弹性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各自耗能特点的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摩擦阻尼器(AF/P... 基于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aluminum foam/polyurethane,简称AF/PU)是一种同时具有铝材料的摩擦性能和聚氨酯的黏弹性的复合材料,由此研制出一种能够发挥黏弹性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各自耗能特点的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摩擦阻尼器(AF/PU摩擦阻尼器),并对该阻尼器进行位移幅值、频率等相关性的性能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以最大输出力、刚度和阻尼比为指标,研究该阻尼器的性能规律,采用修正的Bouc-Wen计算模型模拟其滞回曲线,并对比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AF/PU摩擦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较高且稳定的阻尼比。该阻尼器的力学性能随位移幅值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分阶段性,但是加载频率的影响却较小,该阻尼器是一种典型位移幅值相关的变刚度摩擦阻尼器。修正的Bouc-Wen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二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AF/PU) AF/PU摩擦阻尼 力学性能 耗能性能 修正的Bouc-W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松岭 高云霞 +4 位作者 王辉 李刚 王先平 蒋卫斌 方前锋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5,共6页
采用胶结法制备了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成功实现了材料内部聚氨酯阻尼层的均匀可控分布以及与Fe-17Mn-5Cr-1.5Al合金层的紧密结合。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了Fe-17Mn-5Cr-1.5Al/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内耗特性,发现其内耗... 采用胶结法制备了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成功实现了材料内部聚氨酯阻尼层的均匀可控分布以及与Fe-17Mn-5Cr-1.5Al合金层的紧密结合。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了Fe-17Mn-5Cr-1.5Al/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内耗特性,发现其内耗峰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表现出典型的弛豫特性。研究了内耗峰高与阻尼层厚度、阻尼层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发现当阻尼层厚度增加至2.0 mm时,或者阻尼层数增加至2层时,内耗峰高达到最大。相较而言,抗弯性能则随着阻尼层厚度和层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Fe-17Mn-5Cr-1.5Al/聚氨酯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主要来源于聚氨酯阻尼层的贡献,而抗弯性能则主要来源于Fe-17Mn-5Cr-1.5Al合金层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基合金 聚氨酯 阻尼复合材料 弛豫型内耗峰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IPN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巧宾 卢秀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综述了聚合物基压电智能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并详细分析介绍了聚合物基IPN压电阻尼材料的设计原理及阻尼效果,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ipn压电阻尼材料 复合阻尼 聚合物基压电智能阻尼 阻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次化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IPN的结构及阻尼性能
19
作者 秦川丽 王哲 +3 位作者 白续铎 唐冬雁 张巨生 蔡伟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19-2623,共5页
采用同步互穿和梯次化涂层工艺,室温固化制备新型梯次化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BMA)IPN).采用DMA考察了涂层时间间隔和组成比对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涂层时间间隔为3h,组成比为50/50~60/40~... 采用同步互穿和梯次化涂层工艺,室温固化制备新型梯次化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BMA)IPN).采用DMA考察了涂层时间间隔和组成比对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涂层时间间隔为3h,组成比为50/50~60/40~70/30的梯次化IPN材料,tgδ>0.3的温域为-57~90℃,tgδ>0.5的温域为-36~54℃,其有效阻尼温域较单层材料的明显变宽.SEM-EDX对材料梯度结构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梯次化IPN材料宏观组成上存在梯度结构;存在独立的组成和结构均匀的各层结构;层间过渡区域为组成连续变化的梯度结构.TEM检测结果表明:材料的梯度区域较每层区域具有更加精细、均匀的双相连续微观结构.并且通过梯次化涂层工艺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涂层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梯次化ipn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封端聚氨酯阻尼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吟松 晏欣 +2 位作者 李亮 刘明光 陆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6,共5页
分别设计合成了受阻酚AO-80和AO-2246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并经固化制得聚氨酯阻尼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热分析、扫描电镜表征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受阻酚含量、受阻酚种类和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对阻尼材料动态力学... 分别设计合成了受阻酚AO-80和AO-2246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并经固化制得聚氨酯阻尼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热分析、扫描电镜表征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受阻酚含量、受阻酚种类和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对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动态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试样组分相容性较好,随着受阻酚用量的增加,最大阻尼因子增大,玻璃化温度升高,阻尼温域变宽;同质量比时,AO-2246封端所制得试样最大阻尼因子和损耗峰面积均高于AO-80体系;随着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试样的最大阻尼值增大,玻璃化温度降低,相容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端聚氨酯 受阻酚 动态力学性能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