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有机硅杂化耐烧蚀隔热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魏超 王海波 +6 位作者 田永丰 靳亮 沙伟华 李建飞 于丽 谈珍 杨晶雯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8,共7页
为研制高速飞行器外壳体用轻量化耐烧蚀隔热涂料,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硅溶胶、自制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并复配改性陶瓷微珠、云母粉、滑石粉和助剂制备耐烧... 为研制高速飞行器外壳体用轻量化耐烧蚀隔热涂料,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硅溶胶、自制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并复配改性陶瓷微珠、云母粉、滑石粉和助剂制备耐烧蚀隔热涂料。测试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羟值,用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表征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的结构;研究了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用量、颜基比、改性陶瓷微珠用量、固化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支化聚氨酯预聚物占甲组分质量30%时,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综合性能最优;颜基比为0.6、改性陶瓷微珠用量占颜填料质量15%时,涂层的拉伸强度为5.0 MPa,断裂伸长率为41%,密度为0.71 g/cm^(3),导热系数为0.15 W/(m·K),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及耐烧蚀性能,同时可室温和高温固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有机硅 溶胶-凝胶法 杂化 颜基比 耐高温烧蚀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分散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家兵 张兴元 +3 位作者 李维虎 葛震 冯林林 许戈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合成出含量为0%-12%的以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为部分软链段的新型水分散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DHPDMS-PU)。NMR和FT-IR分析表明DHPDMS链段已被化学键入共聚物分子链中。比较透射和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发现,在含硅氧烷软... 合成出含量为0%-12%的以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为部分软链段的新型水分散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DHPDMS-PU)。NMR和FT-IR分析表明DHPDMS链段已被化学键入共聚物分子链中。比较透射和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发现,在含硅氧烷软链段的试样中,硅氧烷在成膜过程中逐渐向膜表面扩散,从而使材料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随DHPDMS含量升高,DHPDMS-PU膜的水接触角增大,表面能减小;当DHPDMS含量超过7%时接触角渐趋于恒定。由分峰拟合发现氢键化的N-H含量随DHPDMS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水分散 有机硅-聚氨酯 接触角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合金纤维/有机硅-聚氨酯固相微萃取头的制备及其在水中7种取代苯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申书昌 任芳秀 吕伟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3-1329,共7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羟基硅油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环己酮为溶剂,合成有机硅-聚酯型聚氨酯。将此聚合物涂于经氢氧化钾水热处理的镍钛合金纤维丝表面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得固相微萃取头。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聚...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羟基硅油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环己酮为溶剂,合成有机硅-聚酯型聚氨酯。将此聚合物涂于经氢氧化钾水热处理的镍钛合金纤维丝表面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得固相微萃取头。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聚合物结构;热重分析法确定了涂层最高使用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萃取头的表面形貌。以顶空萃取-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测定了水中甲苯、二甲苯、间二氯苯、邻二氯苯、苯甲酸乙酯、硝基苯、苯甲醇7种取代苯化合物的含量。各被测物的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 992 6~0. 999 8,方法的检出限为0. 08~0. 24μg/L。实际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5. 9%~105. 4%,相对标准偏差为1. 4%~5. 0%。通过对实际样品的分析,说明制备的固相微萃取头涂层不易脱落、性质稳定,对于水中取代苯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固相微萃取 镍钛合金纤维 有机硅-聚氨酯 取代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