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复合织物的制备及其防水透湿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智勇 周惠敏 夏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88,共6页
为获得良好防水性能且保持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通过构建具有低表面能和粗糙表面于一体的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以涤/棉斜纹机织物作为静电纺丝接收基布,制备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湿织物。探讨了含氟聚氨酯疏水剂的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 为获得良好防水性能且保持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通过构建具有低表面能和粗糙表面于一体的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以涤/棉斜纹机织物作为静电纺丝接收基布,制备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湿织物。探讨了含氟聚氨酯疏水剂的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结构及复合织物的防水透湿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氟聚氨酯疏水剂质量分数为100%时,复合织物性能最佳,其静态接触角为141°,透湿率达到3 958 g/(m2·24 h),,沾水等级为5级透气率达到34.06 mm/s。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织物的力学性能随疏水剂质量分数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当FPU质量分数为1.00%时,顶破强力、撕裂强力和拉伸强力分别增加了5.93%、30.79%和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 静电纺丝 复合织物 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对喷制备疏水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涛 许艳慧 邹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为获得疏水性较好且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聚氨酯(PU)纳米纤维膜,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氨酯纺丝液进行粘度测试并纺丝,建立质量分数与溶液增比粘度、纤维形态的关系,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制备出表面具有不同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 为获得疏水性较好且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聚氨酯(PU)纳米纤维膜,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氨酯纺丝液进行粘度测试并纺丝,建立质量分数与溶液增比粘度、纤维形态的关系,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制备出表面具有不同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并对其疏水性能、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的纺丝液提升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较低质量分数的纺丝液提升表面粗糙度;表面越粗糙,疏水性越好,质量分数为4%+18%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时,接触角能够达到140.33°;纺丝液质量分数越大,静电对喷时机械性能越好,质量分数为18%+18%的纺丝液进行静电对喷时,纳米纤维膜的最大载荷为1.082 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对喷 聚氨酯纳米纤维 疏水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闫涛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2-157,165,共7页
为系统分析静电纺纳米纤维应变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材料种类对传感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其传感机制,综述了碳纳米纤维、聚偏二氟乙烯和聚氨酯纳米纤维基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比较了这些传感器的敏感系数、应变范围及稳定性等的优... 为系统分析静电纺纳米纤维应变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材料种类对传感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其传感机制,综述了碳纳米纤维、聚偏二氟乙烯和聚氨酯纳米纤维基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比较了这些传感器的敏感系数、应变范围及稳定性等的优势与缺陷,介绍了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应变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健康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传感器基体的应变能力及恢复性对其应变范围及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其基体形成的导电网络结构在应变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伤,且初始电阻越小,基体及导电网络的有效应变范围越大,传感器的性能越好,认为未来开发具有高应变范围、灵敏性及稳定性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基应变传感器将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应变传感器 纳米纤维 聚偏二氟乙烯纳米纤维 聚氨酯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共混膜防水透气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颖 姚理荣 高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9,共7页
采用静电纺制备聚氨酯/聚偏氟乙烯(PU/PVDF)共混纳米膜,探索共混膜的优化制备工艺。通过静电喷射法将聚氨酯湿气固化胶喷于涤纶基布表面,再以优化的静电纺工艺将共混纤维喷于含胶涤纶织物上,测试复合织物防水透气等性能。结果表明:共混... 采用静电纺制备聚氨酯/聚偏氟乙烯(PU/PVDF)共混纳米膜,探索共混膜的优化制备工艺。通过静电喷射法将聚氨酯湿气固化胶喷于涤纶基布表面,再以优化的静电纺工艺将共混纤维喷于含胶涤纶织物上,测试复合织物防水透气等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的优化制备工艺为静电纺电压14 kV、接收距离10 cm、纺丝液质量分数12%、溶剂DMF与丙酮体积比4/6、溶质PU与PVDF的质量比7/3;胶黏剂在涤纶织物表面呈微米级点状或块状,当其质量分数为40%时,膜与基布黏结牢度高,透气性好,复合织物随膜厚度增加,其抗湿性相差不大,耐静水压值、透气性、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但断裂强力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氨酯/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 复合织物 防水透气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柔软性对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凌云 黄汉雄 +1 位作者 罗杜宇 苏逢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53-2960,共8页
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2种柔软性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TPU/SCF-CNT)复合材料复制物,其表面上具有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内部有SCF与CNT共同构成的导电通路.将复合材料复制物和相应的复合材料平整片封装成柔性传感器.... 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2种柔软性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TPU/SCF-CNT)复合材料复制物,其表面上具有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内部有SCF与CNT共同构成的导电通路.将复合材料复制物和相应的复合材料平整片封装成柔性传感器.结果表明,压力作用下传感器内复制物和平整片之间的接触电阻因倒金字塔底棱的形变而显著降低.对使用柔软性较高的复合材料封装的传感器,虽然其相对迟滞稍大,但压力作用下倒金字塔底棱形变量较大,且复制物和平整片内导电通路增加量较大,因此其在0~2.5 kPa的线性区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32 kPa^(‒1)).制备的2种传感器均具有快速响应特性,且能在500 s(约1580次)的循环压缩/释放测试(峰值压力约3 kPa)中保持较稳定的电阻响应.研究表明,利用模压成型的表面倒金字塔结构复合材料复制物封装成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 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 柔性传感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