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对聚氨酯清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素薇 王小燕 +1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宏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4,共3页
通过表面改性技术获得疏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粒径约50nm。在机械搅拌和超声场的共同作用下,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到聚氨酯清漆中,制得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料。失重法腐蚀实验、阳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 通过表面改性技术获得疏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粒径约50nm。在机械搅拌和超声场的共同作用下,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到聚氨酯清漆中,制得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料。失重法腐蚀实验、阳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聚氨酯清漆的耐蚀性能提高。同时改性后的聚氨酯清漆漆膜的附着力增加,抗老化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氨酯清漆 耐蚀性 附着力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噁嗪化合物在丙烯酸聚氨酯清漆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艳 张国 +5 位作者 刘秀奇 张海全 肖力光 于环洋 张春玉 刘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6-2330,共5页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和紫色,撤去紫外光源,漆膜退色至粉色,且固化后的漆膜在粉色和紫色之间可逆变化;而SO-PMMA膜在无色和蓝色之间可逆变化.紫外光激发的UV-SO-PUA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光区出现了明显的双重吸收峰(520和600nm),而在PMMA中仅出现单峰.SO开环体在UV-PUA中室温稳定性优于其在PMMA中的稳定性.SO在UV-PUA膜中的抗疲劳性能与其在PMMA中相比显著提高,紫外光照射16 h,UV-SO-PUA漆膜未出现疲劳现象.SO在UV-PUA膜中表现出了优良的光致变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噁嗪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 光致变色 稳定性 抗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装市场聚氨酯清漆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情况堪忧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世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通过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溶剂型木器涂料 (聚氨酯清漆 )进行的商品监督抽查结果的分析 ,指出目前家装市场聚氨酯清漆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情况堪忧 ,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关键词 抽查 标准 家装市场 聚氨酯清漆 有害物质 含量 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I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的研究
4
作者 杨建军 吴明元 查刘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141-144,共4页
PU-I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的研究杨建军,吴明元,查刘生(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合肥230039)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既是漂亮的装饰涂料,又是良好的保护性涂料.非常适合于家具、木地板和护墙板的罩光保护,也适合于... PU-I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的研究杨建军,吴明元,查刘生(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合肥230039)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既是漂亮的装饰涂料,又是良好的保护性涂料.非常适合于家具、木地板和护墙板的罩光保护,也适合于混凝土、金属、船舶甲板表面的防腐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清漆 多羟基化合物 湿固化 单组分 预聚物 平均官能度 性能指标 氨酯键 双组分 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清漆起泡性的工艺优化
5
作者 韦双颖 刘雪铃 张彦华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37,共6页
根据水性双组分聚氨酯(2K WPU)清漆的涂膜起泡来源,通过研究搅拌中心高度变化对预聚物分散效率、主副反应竞争程度及对实木基材表面润湿效果的影响,以优化2K WPU清漆低起泡性涂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搅拌中心始终位于反应体系体积中... 根据水性双组分聚氨酯(2K WPU)清漆的涂膜起泡来源,通过研究搅拌中心高度变化对预聚物分散效率、主副反应竞争程度及对实木基材表面润湿效果的影响,以优化2K WPU清漆低起泡性涂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搅拌中心始终位于反应体系体积中心的搅拌方式相比,搅拌中心高度由预聚物初始相界面处逐渐升高至反应体系体积中心处的搅拌方式,可有效提高预聚物分散效率,且促进主反应的进行、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在该搅拌方式下共聚后,添加蒸馏水(质量分数2%~10%)、消泡剂Sago1710(质量分数2%)、润湿剂Sago3645(质量分数2%)后的涂料表面张力较小,与实木基材间的浸润功、黏附功和铺展系数较大;涂布量为0.5~1.0 kg/m^2涂装时,涂膜起泡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清漆 低起泡性 工艺优化 消泡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清漆在塑料件涂装中起微泡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兰伟 秦启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7-70,共4页
塑料材质本身具有耐热变形温度低、对溶剂敏感、表面极性低、有微孔等特点 ,在用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涂装的时候极易产生微泡等缺陷。对双组份聚氨酯罩光清漆在塑料件涂装过程中起微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产生该弊病的各种原因和条件... 塑料材质本身具有耐热变形温度低、对溶剂敏感、表面极性低、有微孔等特点 ,在用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涂装的时候极易产生微泡等缺陷。对双组份聚氨酯罩光清漆在塑料件涂装过程中起微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产生该弊病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如温度、气候、漆膜厚度和工艺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 聚氨酯清漆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楠木材涂饰聚氨酯清漆工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泽坤 龙涛 +3 位作者 夏俊伟 陈义 郑新园 苏初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5-270,共6页
以表面粗糙度、底漆涂布量、面漆涂布量、固化时间为因子,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火力楠木材涂饰聚氨酯清漆工艺。结果表明,火力楠木材涂饰聚氨酯清漆的最佳工艺为:砂光表面粗糙度为3.28μm(选用150目砂带),底漆涂布量30g·m^(... 以表面粗糙度、底漆涂布量、面漆涂布量、固化时间为因子,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火力楠木材涂饰聚氨酯清漆工艺。结果表明,火力楠木材涂饰聚氨酯清漆的最佳工艺为:砂光表面粗糙度为3.28μm(选用150目砂带),底漆涂布量30g·m^(-2),面漆涂布量90g·m^(-2),固化时间8h;漆膜性能:附着力为1级;耐磨性平均失重量为0.058g;抗冲击性平均等级为2级。表面涂饰聚氨酯清漆后,明度(L*)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b*)增大,促进木材偏黄的特点,增强了木材偏红的特点;明显改善了木材的光泽度。SEM分析表面:适宜的表面接触角有利于漆膜与火力楠木材的界面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聚氨酯清漆 漆膜 光泽度 色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建军 程树军 周达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0-614,共5页
不同的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小分子二元醇 反应,制得聚醚、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清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其机械力学性能、耐水性等的测试结果,探 讨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清漆的结构对形态和... 不同的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小分子二元醇 反应,制得聚醚、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清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其机械力学性能、耐水性等的测试结果,探 讨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清漆的结构对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树脂涂膜的微相分 离程度增加,机械性能提高;组分摩尔比例相同时,软段分子量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树脂的软硬段相容性,增加 树脂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组分摩尔比例相同时聚酯型聚氨酯树脂的微相分离程度低于聚醚型聚氨酯树脂; MDI基溶剂型聚氨酯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清漆 摩尔比 聚碳酸酯 微相分离 树脂 物理机械性能 PTMG 增加 含量 机械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假单胞菌对聚氨酯清漆涂层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伟雄 吴进怡 +1 位作者 闫小宇 柴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2-308,共7页
目的研究在海洋环境中假单胞菌对聚氨酯清漆涂层分解作用的影响。方法将聚氨酯清漆涂层样品分别浸泡于无菌海水与含假单胞菌的海水中,对浸泡环境不同的样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涂层防腐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 目的研究在海洋环境中假单胞菌对聚氨酯清漆涂层分解作用的影响。方法将聚氨酯清漆涂层样品分别浸泡于无菌海水与含假单胞菌的海水中,对浸泡环境不同的样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涂层防腐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观察对比涂层的表面形貌,并表征其分子结构变化。结果1h^35d时,在无菌海水及假单胞菌海水中,样品Nyquist图的容抗弧直径以及Bode图的低频端阻抗模量均减小。与此同时,假单胞菌海水中浸泡样品的Nyquist图容抗弧直径与Bode图低频端阻抗模量的减小量明显大于无菌海水中的减小量。无菌海水浸泡的等效电路在1~48h时为1个时间常数,5~35d时增加为2个时间常数;假单胞菌海水浸泡的等效电路在1~48h时只有1个时间常数,5~29d时为2个时间常数,35d时增加为3个时间常数。浸泡36h时,无菌海水中浸泡样品的涂层电阻值为8.23×10^7Ω·cm^2,而假单胞菌海水中样品的涂层电阻为5.14×10^7Ω·cm^2;至35d时,无菌海水中样品的涂层电阻降为5.61×10^6Ω·cm^2,假单胞菌海水中样品的涂层电阻降至7.03×10^5Ω·cm^2。假单胞菌海水中样品的涂层电阻在36h^35d的减小量明显大于无菌海水中的减小量。由SEM结果可以观察到,浸泡30d后,无菌海水中浸泡样品的表面光滑完整,而在含假单胞菌海水中的样品表面附着了大量细胞及其代谢产生的生物膜,并出现了大量微孔与粉化痕迹。通过FTIR结果可以发现,浸泡在假单胞菌海水中的样品的N—H和醚基中的C—O含量明显比无菌海水中浸泡的样品要低。结论电化学结果表明,假单胞菌显著降低了涂层的腐蚀抗性,并导致了涂层的分解。SEM和FTIR的分析结果证明,假单胞菌通过破坏聚氨酯分子中的N—H和醚基中的C—O,造成了涂层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聚氨酯清漆涂层 海洋环境 分解作用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聚氨酯清漆的层间附着力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芳 郑耀臣 宋永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7-49,共3页
讨论了影响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层间附着力的因素 。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清漆 层间附着力 附着机理 多次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固化聚氨酯清漆的制法
11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5-46,共2页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的制备原先是采用以聚酯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为基础,用过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封端的方法。一般分三步。1聚酯树脂的制备11配方(质量分数/%)己二酸229一缩二乙二醇166三羟甲基丙烷105环己...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清漆的制备原先是采用以聚酯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为基础,用过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封端的方法。一般分三步。1聚酯树脂的制备11配方(质量分数/%)己二酸229一缩二乙二醇166三羟甲基丙烷105环己酮250二甲苯25012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聚氨酯清漆 清漆 制法 湿固化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老化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防护性能的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建文 李晓刚 高瑾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1-214,共4页
采用荧光紫外辐照UVB+冷凝的人工加速试验对丙烯酸聚氨酯清漆进行老化试验,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不同暴露时间涂层的屏障性。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增加,一定频率下的低频阻抗模值|Z|下降,表现为时间的变化函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 采用荧光紫外辐照UVB+冷凝的人工加速试验对丙烯酸聚氨酯清漆进行老化试验,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不同暴露时间涂层的屏障性。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增加,一定频率下的低频阻抗模值|Z|下降,表现为时间的变化函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紫外暴露下发生高分子断链涂层降解,而在老化12天后|Z|值的升高可能与分子的重构变化有关;因而,EIS谱的|Z|值可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表征参数来反映UV老化后有机涂层的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清漆 人工加速试验 光老化 EIS 低频阻抗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氨酯防火涂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锦成 陈月辉 +1 位作者 温绍国 王继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2,共3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用锥形量热仪法测试由聚磷酸铵(APP)/新型成炭剂(Carbonific)/聚氨酯(PU)清漆所构成的防火阻燃体系的阻燃、抑烟性能,并和聚氨酯(PU)清漆体系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了该体系阻燃、抑烟的原因。
关键词 聚氨酯清漆 APP/Carbonific/PU 锥形量热仪法 阻燃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5聚氨酯涂料生产技术
14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5期5-5,共1页
聚氨酯漆即聚氨酯甲酸酯漆,是指其成分中含有相当数量氨酯键的涂料。685聚氨酯涂料是由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异氰酸酯加成物(称685聚氨酯固化剂),乙组分为含羟基聚酯(称685聚氨酯清漆和685聚氨酯白漆)。甲乙两组分按 NCO/OH 一定的比... 聚氨酯漆即聚氨酯甲酸酯漆,是指其成分中含有相当数量氨酯键的涂料。685聚氨酯涂料是由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异氰酸酯加成物(称685聚氨酯固化剂),乙组分为含羟基聚酯(称685聚氨酯清漆和685聚氨酯白漆)。甲乙两组分按 NCO/OH 一定的比例生成各种所需的膜物质。与原有685聚氨酯涂料相比,本品经过改进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甲、乙二组分的配比适当,更适合广大用户的配制方便,二是成本上便宜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涂料 聚氨酯清漆 二组分 双组分涂料 聚氨酯固化剂 膜物质 生产技术 白漆 异氰酸酯加成物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漆阔叶树材透明涂饰过程中色度学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段新芳 李坚 +1 位作者 刘一星 于静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9-84,共6页
对8种阔叶树材采用聚氨酯清漆进行透明涂饰处理,定量检测和分析三次涂饰过程中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色度学指标随涂饰次数和树种不同而异,涂饰前后色度学特征变化为明度均降低,色饱和度、黄蓝轴色品指数均增加,色差... 对8种阔叶树材采用聚氨酯清漆进行透明涂饰处理,定量检测和分析三次涂饰过程中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色度学指标随涂饰次数和树种不同而异,涂饰前后色度学特征变化为明度均降低,色饱和度、黄蓝轴色品指数均增加,色差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清漆 木材 透明涂饰 色度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涂饰性能及耐光老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鑫 田东雪 +3 位作者 梁善庆 李善明 彭立民 傅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目的】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PWMC)是一种密度适中、高导热、富有装饰性的新型金属木材料。为其未来在室内装饰、家居木制品等领域的高附加值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涂饰性能与耐光老化性的研究。【方法】使用水性聚氨酯清漆涂饰... 【目的】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PWMC)是一种密度适中、高导热、富有装饰性的新型金属木材料。为其未来在室内装饰、家居木制品等领域的高附加值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涂饰性能与耐光老化性的研究。【方法】使用水性聚氨酯清漆涂饰PWMC,研究涂饰工艺对表面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的影响,探讨砂纸目数与表面粗糙度间的关系。在紫外光老化条件下,研究光老化处理前后PWMC的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变化,分析木材区域及表面聚氨酯涂层的光降解机理。【结果】透明涂饰对PWMC发挥着保护与装饰的双重作用。三底两面透明涂饰处理后PWMC整体、木材和金属区域的总色差值分别为10.26、9.07和3.22,木材区域颜色变幅大于金属区域。涂饰后金属与木材两区域间的光泽度差异值由17.7降至2.3,表明涂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光泽度差异。砂纸目数为240目时,PWMC各区域具有相近的粗糙度参数,差异值较小,表面平整且均一,此时漆膜附着力最佳(0级)。720 h光照下PWMC木材区域偏绿黄变化,木材与金属区域明度值增加;涂饰后木材与金属两区域的色度学参数变化幅度与失光率更低,证实了水性聚氨酯清漆对PWMC耐光性的提升作用。红外光谱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PWMC木材区域与聚氨酯涂层中碳的氧化态升高,说明紫外光老化条件下发生了氧化降解。【结论】本研究探明了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涂饰性能与耐光性,为微波膨化木增值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基金属复合材料 水性聚氨酯清漆 漆膜附着力 色度学参数 光泽度 涂饰性能 耐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