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知乐 《科技通报》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文利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技术和水泥浆处理技术弥补第二次重复再生集料的缺陷,将其再配制成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通过黏附性试验、贯入试验、黏聚性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 本文利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技术和水泥浆处理技术弥补第二次重复再生集料的缺陷,将其再配制成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通过黏附性试验、贯入试验、黏聚性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施工性能、早期强度、成型强度、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研究结果显示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各项性能均优于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混合料,与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冷拌天然集料混合料相差不大,缩短了路面修补后的养生时间,在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落实了“双碳”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再生集料 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 冷拌路面修补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聚氨酯改性沥青自愈合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广林 刘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2期353-358,共6页
文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质沥青和PU改性沥青自愈合模型.通过密度、能量、温度,以及Z轴浓度曲线研究了PU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行为.通过扩散系数、自由体积分数和氢键分析了PU对沥青自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PU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行为分... 文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质沥青和PU改性沥青自愈合模型.通过密度、能量、温度,以及Z轴浓度曲线研究了PU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行为.通过扩散系数、自由体积分数和氢键分析了PU对沥青自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PU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行为分为:能量获取、流动扩散、自愈合,以及分子平衡四个阶段.当温度相同时,PU对沥青的自愈合有促进作用.PU与沥青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愈合结束的模型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合 聚氨酯改性沥青 分子动力学 扩散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羧酸盐的合成及与水泥净浆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向顺成 郑廷祥 +4 位作者 高英力 史威 蒋震 何彦琪 曾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2-298,共7页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合成了主链聚合度基本相同、侧链长度和官能团不同的梳状聚羧酸盐(M-PCE和O-PCE),将其与两种商用聚羧酸盐(C-PCE-1和C-PCE-2)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聚羧酸盐与硅酸盐水泥的吸附...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合成了主链聚合度基本相同、侧链长度和官能团不同的梳状聚羧酸盐(M-PCE和O-PCE),将其与两种商用聚羧酸盐(C-PCE-1和C-PCE-2)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聚羧酸盐与硅酸盐水泥的吸附行为、流动性、Zeta电位和液面表面张力,探究了聚氨酯改性聚羧酸盐(M-PCE)与水泥净浆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硅氧烷基团的水解不完全,M-PCE促进了水泥基材料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其他三种聚羧酸盐(O-PCE、C-PCE-1和C-PCE-2)由于其链烷基的屏蔽效应而延迟水化;同时,附带硅氧烷基团的M-PCE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绝对值,使水泥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表面张力和流动性,即聚氨酯侧链的接入对聚羧酸在水泥净浆中的各项性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聚氨酯改性 水泥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黏结层的受力特性
4
作者 张朋 刘本立 +3 位作者 单景松 赵海舰 宋成法 陈子璇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7-83,90,共8页
为分析钢箱梁铺装层与钢桥面黏结层间的受力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ASYS建立钢箱梁整桥模型,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作为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黏结层,模拟计算分析车辆荷载工况、钢桥跨径、铺装层厚度、黏结层厚度、温度变化、水平荷载等不... 为分析钢箱梁铺装层与钢桥面黏结层间的受力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ASYS建立钢箱梁整桥模型,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作为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黏结层,模拟计算分析车辆荷载工况、钢桥跨径、铺装层厚度、黏结层厚度、温度变化、水平荷载等不同因素对黏结层界面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行驶条件下,黏结层界面横向剪应力显著大于纵向剪应力,车辆荷载作用于钢箱梁间且距横隔梁纵向距离越大时黏结层界面剪应力越不利,荷载作用于钢箱梁边缘且靠近横隔梁时界面法向拉应力最不利;钢桥跨径对黏结层受力影响较小;随黏结层厚度增大,黏结层界面剪应力减小,法向拉应力增大;随铺装层厚度增大,黏结层界面剪应力和界面法向拉应力减小;随温度升高,黏结层界面应力显著减小;随摩擦因数增大,黏结层界面剪应力增大,法向拉应力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桥面铺装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黏结层界面受力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聚氨酯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庄彩虹 王晖 +3 位作者 尹健 刘海霞 张贤超 池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74-2579,共6页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察聚氨酯预聚体的添加及环氧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10℃,w(催化剂)=2%,w(阻聚剂)=0.1%;FT-IR表征说明得到目标产物。同时,聚氨酯进行改性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聚氨酯预聚体(n(—NCO):n(—OH)=2:1)添加量为2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59.33%,抗拉剪切强度增加3.7倍,材料断面的SEM图表明改性后材料出现韧性材料特征。另外,由双酚F型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的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聚氨酯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梅 夏建陵 +1 位作者 黄坤 丁海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6)、四乙烯五胺、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CA-B)。将CA-B分别与水性环氧乳液AB-EP-20、AB-EP-44、AB-EP-51组成固化体系,经分析可知,水性体系CA-...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6)、四乙烯五胺、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CA-B)。将CA-B分别与水性环氧乳液AB-EP-20、AB-EP-44、AB-EP-51组成固化体系,经分析可知,水性体系CA-B/AB-EP-44性能最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涂膜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n(环氧基)∶n(胺氢)对CA-B/AB-EP-44体系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环氧基)∶n(胺氢)为1.1∶1(摩尔比)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漆膜柔韧性达1 mm、铅笔硬度达2 H、附着力达1级、耐冲击性≥60 kg.cm、乙醇渗透量(%(24 h))为15.3,与参比样Ⅰ、参比样Ⅱ(市售)固化物的物理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基 聚氨酯改性 水性环氧固化剂 固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阳离子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7
作者 权衡 钱赛龙 +2 位作者 刘诗楠 邹春梅 倪丽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针对聚硅氧烷与聚氨酯分子极性差异较大、二者的复配物在焙烘过程中易发生微相分离导致纺织品的亲水性和手感均差的问题,以三乙醇胺、羟烃基硅油、聚乙二醇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设计合成了非线性阳离子型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 针对聚硅氧烷与聚氨酯分子极性差异较大、二者的复配物在焙烘过程中易发生微相分离导致纺织品的亲水性和手感均差的问题,以三乙醇胺、羟烃基硅油、聚乙二醇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设计合成了非线性阳离子型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棉织物和锦纶/氨纶织物的柔软整理。分析了整理后织物的形貌、元素分布、折皱回复角、亲水性和综合手感。结果表明:氨基硅油(AS)与支化型阳离子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软剂(BS)复配物的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温度由AS的334℃提升至397℃,且该复配物整理后的锦纶/氨纶织物表面硅元素的质量分数由1.4%降低至0.8%;经支化结构阳离子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软剂(BS)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190.0°、锦纶/氨纶织物的亲水时间为20.1 s;BS与AS复合后整理织物,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129.1°,锦纶/氨纶织物的亲水时间为48.6 s。与用氨基硅油整理相比,经非线性阳离子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柔软剂与氨基硅油的复配物整理,锦纶/氨纶织物的亲水性、弹性、平滑度、蓬松感和暖感都有明显提升,其在高级时尚服装面料和运动服装面料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软剂 有机硅改性 改性聚氨酯 非线性结构 抗皱 亲水性 锦纶/氨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彩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年第6期958-963,共6页
为了验证聚氨酯改性剂赋予基质沥青良好的物化性能,同时探究混合料试验的进度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选择的原材料,分析了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参数及其混合料养生条件,对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聚氨酯改性沥... 为了验证聚氨酯改性剂赋予基质沥青良好的物化性能,同时探究混合料试验的进度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选择的原材料,分析了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参数及其混合料养生条件,对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聚氨酯改性沥青时,合理的搅拌温度与搅拌时间分别为120℃和10min,该条件下聚氨酯能够均匀地分散于基质沥青中,且能够与基质沥青长时间共存,达到良好的改性效果;其混合料适宜的养生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和48h,此时可进行试件的测试试验,不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但水稳性能相对不足,实际使用时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其水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沥青 制备工艺参数 改性沥青混合料 养生温度 养生时间 混合料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整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琼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共4页
探讨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整理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了棉织物整理前后的强伸性能、折皱回复角、白度和缩水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浓度(o.w.f)5%,轧余率75%,预烘时... 探讨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整理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了棉织物整理前后的强伸性能、折皱回复角、白度和缩水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浓度(o.w.f)5%,轧余率75%,预烘时间2 min,预烘温度80℃,焙烘时间5 min,焙烘温度135℃,且整理织物在水洗10次后性能依然优于未整理棉织物。认为:棉织物经过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整理后,其强伸性能与折皱回复性能得到改善,尺寸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改性有机硅 棉织物 白度 强伸性能 缩水率 耐水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鸿儒 张小波 +1 位作者 王倩倩 罗琼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4-59,共6页
用双酚A(Bis-A)和4,4′-二氯二苯砜(DCS)合成羟基封端的聚砜预聚体,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2,2-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再将两种预聚体共聚,制备出了改性聚砜.通过改变原料配比、浓度... 用双酚A(Bis-A)和4,4′-二氯二苯砜(DCS)合成羟基封端的聚砜预聚体,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2,2-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再将两种预聚体共聚,制备出了改性聚砜.通过改变原料配比、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测定产物的特性黏度,确定出了共聚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聚砜预聚体和聚氨酯预聚体质量比4∶1.将改性共聚物通过相转变法制备成超滤膜,测试膜的机械性能、分离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经测试改性聚砜膜,相比未改性膜,其断裂伸长率提高3.9%,抗张强度减少1.75N/mm2,纯水通量提高4.36mL·cm-2·h-1,水接触角减少13.2°,蛋白吸附量减少71.9μ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 聚砜 抗污染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型木质素在聚氨酯改性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贤甦 靳艳巧 《建筑节能》 CAS 2008年第7期40-44,共5页
溶剂型木质素(organosolv lignin)与传统木质素盐类相比具有反应活性基团含量高、容易直接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聚氨酯。介绍溶剂型木质素的制备、结构特点以及在木质素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领域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型木质素可以替代... 溶剂型木质素(organosolv lignin)与传统木质素盐类相比具有反应活性基团含量高、容易直接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聚氨酯。介绍溶剂型木质素的制备、结构特点以及在木质素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领域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型木质素可以替代部分多元醇,制备聚氨酯泡沫材料。木质素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保温性能良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型木质素 制备 结构特点 木质素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管道补口的聚氨酯改性环氧底漆涂料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怀启 韩文礼 +2 位作者 解蓓蓓 徐忠苹 张其滨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10年第3期13-14,38,共3页
底漆加热收缩带是长输管道常用的补口材料,在底漆干膜状态下包覆热收缩带会造成热收缩带与底漆间因黏接力低、容易渗水而导致补口处钢管腐蚀。该文研制了一种用于长输管道热收缩带补口的无溶剂聚氨酯改性环氧底漆涂料,利用聚氨酯中丰富... 底漆加热收缩带是长输管道常用的补口材料,在底漆干膜状态下包覆热收缩带会造成热收缩带与底漆间因黏接力低、容易渗水而导致补口处钢管腐蚀。该文研制了一种用于长输管道热收缩带补口的无溶剂聚氨酯改性环氧底漆涂料,利用聚氨酯中丰富的极性基团,增加与热溶胶的黏结能力,使涂料在湿膜或干膜状态下均与热收缩带具有良好的黏接性能,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使底漆加热收缩带补口的施工质量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环氧 补口底漆 热收缩带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武世凯 钱天宝 +1 位作者 董喜超 鲁明杰 《江苏建材》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综述了改性聚氨酯的几种常见方法,如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改性、多重改性等改性方法,同时指出了聚氨酯的发展方向,并对聚氨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 纳米材料 有机硅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刘庆达 《交通世界》 2022年第34期30-32,共3页
以唐山-涧河段道路养护工程为例,从原材料的选择、聚氨酯的结构及性能和配合比设计确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不同掺量聚氨酯在改性沥青中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并通过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弯曲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聚氨酯掺量改性沥青混合... 以唐山-涧河段道路养护工程为例,从原材料的选择、聚氨酯的结构及性能和配合比设计确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不同掺量聚氨酯在改性沥青中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并通过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弯曲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聚氨酯掺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改性剂的掺量控制在6%为宜,对聚氨酯含量40%和60%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的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进行对比分析,聚氨酯含量60%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要优于聚氨酯含量40%的改性沥青混合料,两种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沥青 基质沥青 冻融劈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薛鹏 《山西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14-16,26,共4页
通过高速剪切工艺制备了不同掺量的聚氨酯改性沥青,测试聚氨酯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135℃布氏旋转黏度、软化点差以评价其基本性能、施工和易性和热存储稳定性。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聚氨酯改性沥青流变性能进行评... 通过高速剪切工艺制备了不同掺量的聚氨酯改性沥青,测试聚氨酯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135℃布氏旋转黏度、软化点差以评价其基本性能、施工和易性和热存储稳定性。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聚氨酯改性沥青流变性能进行评价,利用相位角δ、复数模量G^(*)评价不同改性剂掺量的沥青高温性能和抗应力剪切能力。结果表明,聚氨酯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基质沥青有较大提升,但低温性能稍有下降;当聚氨酯掺量为2%~4%时,改性沥青的和易性均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相比于其他聚合物改性沥青,聚氨酯改性沥青的热存储稳定性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路用性能 存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沥青及胶浆的全温域路用性能研究
16
作者 麦健 张卫强 陈南 《上海公路》 2022年第1期82-89,M0006,M0007,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聚氨酯改性沥青体现出良好的耐油、耐磨、耐高温、耐老化、耐撕裂性能和低温柔性好等优势。不过,针对聚氨酯改性机理及其具有优良性能的内在机理的研究还较为匮乏。从胶浆尺度对其改性机理开展相关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聚氨酯改性沥青体现出良好的耐油、耐磨、耐高温、耐老化、耐撕裂性能和低温柔性好等优势。不过,针对聚氨酯改性机理及其具有优良性能的内在机理的研究还较为匮乏。从胶浆尺度对其改性机理开展相关研究,在实验室制备聚氨酯改性剂及其相应改性沥青和胶浆的基础上,研究了聚氨酯改性沥青及其胶浆在全温域内的路用性能,包括高温抗车辙性能、中温抗疲劳性能以及低温抗开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氨酯能显著改善沥青及其胶浆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同时能有效提高聚氨酯改性沥青及其胶浆的抗疲劳能力。并且,相比于基质沥青,聚氨酯改性剂的添加及其掺量的增加,均显著地降低了沥青在低温下的劲度模量。主要原因在于聚氨酯经过高速剪切搅拌后,能均匀分散于沥青基质中,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起到约束沥青分子链运动的作用,使其具备优良的工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抗车辙性能 抗疲劳性能 低温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二氧化硅的超疏水棉织物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尚轲 任文君 +2 位作者 徐天祺 张佳文 易玲敏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整理棉织物的疏水性,采用侧链型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交联型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WSPU)乳液,然后将疏水二氧化硅(SiO_(2))粒子的分散液喷涂在经WSPU浸轧整理的棉织物表面,制备得到基于WSPU/SiO_(2)的...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整理棉织物的疏水性,采用侧链型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交联型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WSPU)乳液,然后将疏水二氧化硅(SiO_(2))粒子的分散液喷涂在经WSPU浸轧整理的棉织物表面,制备得到基于WSPU/SiO_(2)的超疏水棉织物。考察KH550的质量分数对WSPU乳液烘干后所得乳胶膜性能的影响,探讨了WSPU与SiO_(2)复合整理棉织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KH550的质量分数为3.0%时,WSPU乳胶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疏水性。当SiO_(2)分散液的质量分数为1.0%时,WSPU与SiO_(2)复合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富集硅元素且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织物水接触角达151.8°,滚动角为4.8°,呈现较好的自清洁性能与抗黏附性能;由于复合涂层与纤维间存在物理作用及化学键合,WSPU与SiO_(2)复合整理棉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水洗牢度,经20次水洗后水接触角仅下降3.0°。该研究为制备性能稳定的超疏水织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棉织物 自清洁 二氧化硅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庆宇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性能优化方法,并总结了耐候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性能优化方法,并总结了耐候性环氧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领域,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性 环氧改性聚氨酯 胶黏剂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琼芝 曾幸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3,42,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有机硅、纳米粒子等对聚氨酯树脂改性在涂料中的应用进展;对近期聚氨酯涂料的改性作了重点描述,展望了改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 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 有机硅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聚氨酯/环氧复合地坪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申德妍 刘伟区 +1 位作者 班文彬 侯孟华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38,共3页
采用聚氧化丙烯三醇(N33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纳米蒙脱土等为原材料,制备有机蒙脱土纳米插层聚氨酯预聚体,并以此对环氧树脂(E-44)进行化学改性。根据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确定了作为地坪涂料基料的纳米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 采用聚氧化丙烯三醇(N33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纳米蒙脱土等为原材料,制备有机蒙脱土纳米插层聚氨酯预聚体,并以此对环氧树脂(E-44)进行化学改性。根据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确定了作为地坪涂料基料的纳米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基本制备方法,确定了双组分地坪涂料的组成及其掺量范围,研制出一种高性能彩色纳米聚氨酯改性环氧地坪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钠基蒙脱土 地坪涂料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