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淼 李继新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1-557,共7页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UE)。采用FTIR、1HNMR对PBCHA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酸值、羟值及黏均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HMDI和DBTL含量(以HMDI和PBCHA的总质量计,下同)、GCHD添加量(以BDO的物质的量计,下同)对PUE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GCHD添加量为2%~6%制备的PBCHA,酸值均≤0.30 mg(KOH)/g,羟值在36.49~40.04 mg(KOH)/g之间,黏均相对分子质量(6079~6997),呈不规律变化。由HMDI含量21%、GCHD添加量4%、DBTL含量0.80%制备的PUE-5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失重10%、50%时的温度分别为307.42、360.26℃,最大热降解速率时的温度为392.4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9.01℃,拉伸强度为16.44 MPa,断裂伸长率为162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 改性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热性能 力学性能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晓霞 张旭东 +4 位作者 甄茂民 李晓东 赵志颖 江皓 邹美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以可膨胀石墨(EG)、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EG/MPP)和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甲基膦酸二甲酯(EG/MPP/DMMP)为阻燃剂制备了具有阻燃功能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通过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及水平垂直燃烧测试,... 以可膨胀石墨(EG)、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EG/MPP)和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甲基膦酸二甲酯(EG/MPP/DMMP)为阻燃剂制备了具有阻燃功能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通过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及水平垂直燃烧测试,研究了阻燃剂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行为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阻燃剂对力学性能、动态减振、耐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EG,在质量分数20%以上才对MPUE具有较明显的阻燃效果,但随着EG含量增加,MPUE的动态减振效果和耐蠕变性能变差。EG与MPP复配,对MPUE的阻燃性能有显著改善,但MPUE的动态减振和耐蠕变性能等指标仍偏高。EG/MPP/DMMP复配,阻燃性能进一步提升,并且改善了动态减振性能和耐蠕变性能,质量分数为11%,m(EG)/m(MPP)/m(DMMP)=1:2:1时,MPUE的LOI仍有27.8%,动静刚度比降到了1.3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 可膨胀石墨 阻燃 动态减振 耐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HTPB-PCL基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
3
作者 李润泽 宋文生 +1 位作者 韩旭铖 刘继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聚氨酯弹性体(PUE)因其性能卓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PUE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PUE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领域,通用PUE已不能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为此,除调整PUE配方体系原料品种和配比外,调控链段结构也是... 聚氨酯弹性体(PUE)因其性能卓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PUE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PUE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领域,通用PUE已不能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为此,除调整PUE配方体系原料品种和配比外,调控链段结构也是一种有效途径。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大分子起始剂,由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合成新型嵌段二元醇(PCL-HTPB-PCL,简称CHC)。由CHC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NCO封端预聚体,—NCO封端预聚体经1,4-环己基二甲醇(CHDM)扩链后制得软链段中同时兼有聚己内酯二醇(PCL)与HTPB结构的PUE。力学性能测试及相关仪器分析表明,CHC分子量及含量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对微观结构、断面形貌和热性能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当CHC分子量一定时,随CHC含量的增加,PUE试样的硬度、比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当CHC含量、预聚体扩链系数相同时,CHC的分子量增加,PUE试样的硬度降低,但PUE试样的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微相分离程度增大、PUE大分子链软段中PCL聚酯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硬段熔融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端羟基聚丁二烯 嵌段二元醇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低黏度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分子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明兰 马兴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2,共10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端异氰酸酯(—NCO)双组分低黏度微孔聚氨酯(LVMPU)预聚体,以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空气中微量水为发泡剂,室温浇注在模具中静置消...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端异氰酸酯(—NCO)双组分低黏度微孔聚氨酯(LVMPU)预聚体,以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空气中微量水为发泡剂,室温浇注在模具中静置消泡后在高温下(130℃)反应固化得到双组分LVMPU弹性体。探讨了m(IPDI)∶m(PTMEG)、m(TMP)∶m(BDO)、剩余—NCO含量对双组分LVMP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IPDI)∶m(PTMEG)<5∶6、—NCO含量<2.4%时,得到无—NCO的双组分LVMPU弹性体;当由m(IPDI)∶m(PTMEG)=2∶3制备的预聚体20 g、BDO 2.57 g、—NCO含量为1.4%时,双组分LVM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最佳;随着—NCO含量的增加,双组分LVMPU弹性体的表面无泡孔结构,截面泡孔逐渐增多,且多为圆形闭孔结构,孔径较大;当m(TMP)∶m(BDO)逐渐增加时,双组分LVMPU弹性体的表面出现大量开孔结构,截面的圆形开孔结构逐渐增多,孔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孔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 低黏度 耐黄变 化学发泡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PBX炸药载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金想 孙晓乐 +2 位作者 杨丰友 毕晓露 万力伦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9,66,共5页
为提高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炸药载体的力学强度,在炸药的粘结剂体系中引入聚氨酯弹性材料进行聚醚/聚酯粘结剂高强度载体设计。通过调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过程中多元醇的比例和分子量、固化剂的种类,利用旋转... 为提高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炸药载体的力学强度,在炸药的粘结剂体系中引入聚氨酯弹性材料进行聚醚/聚酯粘结剂高强度载体设计。通过调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过程中多元醇的比例和分子量、固化剂的种类,利用旋转流变仪和多功能万能材料试验机开展材料固化速率性能分析和固化后聚氨酯弹性体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ydroxyl-terminatedpolybutadiene,HTPB)粘结剂体系力学强度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PCL_PTMG聚氨酯弹性体拉伸强度的大小与固化剂的固化速率相关;改变聚酯聚醚分子量对弹性体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当聚酯聚醚的比例为4:1时,弹性体抗拉力学强度最优;聚氨酯弹性体增大了HTPB粘结剂体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炸药载体 聚氨酯弹性体 固化速率 力学强度 HTPB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位作用的木质素基阻燃/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岳小鹏 管理想 +2 位作者 张思千 曹盼盼 王志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01,共9页
通过控制以三氮唑基团封端的星形结构木质素(L-TA)和聚氨酯预聚体(P-TA)的比例,在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下制备了木质素基自修复弹性体,并通过加入内含三氮唑基团的阻燃剂DT以提高弹性体的阻燃性能。当用DT代替10%L-TA时,在Fe3+配位作... 通过控制以三氮唑基团封端的星形结构木质素(L-TA)和聚氨酯预聚体(P-TA)的比例,在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下制备了木质素基自修复弹性体,并通过加入内含三氮唑基团的阻燃剂DT以提高弹性体的阻燃性能。当用DT代替10%L-TA时,在Fe3+配位作用下,70P-TA/20L-TA/10DT的拉伸强度相比于纯P-TA提高了88.4%。同时,70P-TA/20L-TA/10DT的极限氧指数值达29.5%,UL-94测试达V-0级。然而,L-TA和DT的加入增加了分子链段的空间位阻,降低了分子链迁移率,70P-TA/20L-TA/10DT的自修复效率由纯P-TA的91.1%下降至81.3%。此外,相比于其他金属离子,Zn2+—N较低的配位键强度使得70P-TA/20L-TA/10DT:Zn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之降低,从而提高了聚合物链的流动性,使其具有较高的自修复效率(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木质素 自修复 阻燃 金属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热行为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2 位作者 周贵忠 罗运军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7-180,共4页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DSC、DMA和 TG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具...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DSC、DMA和 TG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典型的微相分离特征 ,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 ,微相分离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热行为 示差扫描量热法 动态力学性能 热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微相分离 被引量:72
8
作者 赵孝彬 杜磊 +1 位作者 张小平 郑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0,共5页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 ,微相分离结构能显著影响其性能。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手段和表征方法。可以采用加入微相分离促进剂和离子化的方法来改善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提高其物理性能。聚氨...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 ,微相分离结构能显著影响其性能。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手段和表征方法。可以采用加入微相分离促进剂和离子化的方法来改善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提高其物理性能。聚氨酯弹性体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表征 复合固体推进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8
9
作者 钟发春 傅依备 +3 位作者 尚蕾 田春蓉 王晓川 赵晓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室温催化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聚氨酯弹性体 ,研究了软硬链段的化学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由MDI合成的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优于相应的由TDI合成的PU弹性体 ,对称结构的MDI易规整排列 ... 室温催化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聚氨酯弹性体 ,研究了软硬链段的化学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由MDI合成的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优于相应的由TDI合成的PU弹性体 ,对称结构的MDI易规整排列 ,提高了力学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室温催化合成 聚醚 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谢兴益 李洁华 +2 位作者 钟银屏 何成生 樊翠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0,共4页
采用了聚碳酸 1,4 -丁二醇酯 ( PBC)、聚碳酸 1,6-己二醇酯 ( PHC)和聚碳酸 1,5 -戊二醇 - 1,6-己二醇酯 ( PHPC,其中己二醇链节与戊二醇链节之比为 3∶ 2 )软段 ,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 1,4 -丁二醇 ( MDI/ BDO)为硬段 (其质... 采用了聚碳酸 1,4 -丁二醇酯 ( PBC)、聚碳酸 1,6-己二醇酯 ( PHC)和聚碳酸 1,5 -戊二醇 - 1,6-己二醇酯 ( PHPC,其中己二醇链节与戊二醇链节之比为 3∶ 2 )软段 ,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 1,4 -丁二醇 ( MDI/ BDO)为硬段 (其质量含量为 4 0 % )合成出了一系列的聚碳酸酯聚氨酯 ( PCU)弹性体。其拉伸强度约为 4 0 MPa~ 60 MPa,断裂伸长率为 30 0 %~ 4 0 0 %。研究了软段结构、软段分子量对 PCU力学性能、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软段分子量越大 ,微相分离程度越大。软段为 PHPC的聚氨酯回弹性能明显优于软段为 PBC和 PHC的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氨酯弹性体 合成 性能 研究 微相分离 脂肪族 聚碳酸酯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与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敏 夏青 +2 位作者 王昊 张宝峰 李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114,共4页
使用聚乙二醇(P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PCL)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了聚醚多元醇型和聚酯多元醇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各种TPU中异氰酸酯指数(R0)、硬段浓度(Ch)、聚醚和聚酯的种类、摩... 使用聚乙二醇(P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PCL)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了聚醚多元醇型和聚酯多元醇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各种TPU中异氰酸酯指数(R0)、硬段浓度(Ch)、聚醚和聚酯的种类、摩尔质量及原料用量等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使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NPEL-127改性了弹性体的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TPU的硬度随着R0和Ch的增加而增加;聚醚型TPU中,随着软段中柔性链的增加,TPU的硬度下降而力学性能提高;聚酯型TPU中,随着聚酯和聚酯二元醇摩尔质量的提高,TPU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均有提高;聚酯型TPU的力学性能优于聚醚型TPU;环氧树脂改性使得聚醚型TPU耐热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聚酯型 聚醚型 改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老化机理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慧 王相鹏 +4 位作者 郑津 薛惠芸 丁玲 李志辉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0-377,共8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种表征方法 ,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紫外光老化、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条件下的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TPU的老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中,TPU有着...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种表征方法 ,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紫外光老化、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条件下的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TPU的老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中,TPU有着相同的老化机理,初期因热导致TPU样品的后熟化,使样品中残余的异氰酸酯与水解得到的伯胺反应生成脲基,并进一步反应生成缩二脲基团.延长微波老化时间至30min后,大部分的TPU硬段分解,主产物为TPU链段组成之一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微波老化可明显加快热氧老化进程,TPU在微波下老化15min等效于热氧老化600h.TPU在紫外光下老化,其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氢键化的氨酯基增多,氢键含量增大,仅少量氨酯键断裂,生成烯胺,导致外观变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紫外光老化 微波老化 热氧老化 老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段对聚氨酯弹性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3
作者 区洁 田立颖 王新灵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采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用聚乙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作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硬段含量和聚醚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记忆回弹性能和耐水解老化实验等测试... 采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用聚乙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作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硬段含量和聚醚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记忆回弹性能和耐水解老化实验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硬段质量含量为31%~3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优,形状回复率可以达到75%~85%;软段中聚醚添加量在4%~5%(占软段的质量分数)时,弹性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硬段 软段 结构性能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段结构的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清元 沈家瑞 +1 位作者 张勇 陈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7-70,共4页
用端羟基聚丁二烯 (HTPB,Mn=2 16 0 ,fn=2 .0 )作为软段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不同结构的二醇扩链剂为硬段 ,采用溶液二步法合成了不同硬段结构的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 ,用 TEM、SEM、WAXD、SAXA、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用端羟基聚丁二烯 (HTPB,Mn=2 16 0 ,fn=2 .0 )作为软段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不同结构的二醇扩链剂为硬段 ,采用溶液二步法合成了不同硬段结构的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 ,用 TEM、SEM、WAXD、SAXA、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聚合物具有微相分离的结构特征 ,不同的溶剂对聚合物的形态有较大的影响。烷基扩链剂的链长对聚合物的结晶无影响 ,而缩二醇扩链剂的链长对聚合物的结晶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段 软段 微相分离 聚丁二烯 聚氨酯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粘弹本构建模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华 王敏杰 +2 位作者 张磊 赵书德 段晓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压缩变形时的率相关特性.根据不同压缩应变率下的响应特性,确定了材料的瞬态响应,利用多步松弛试验确定了材料平衡响应.通过瞬态响应和平衡响应研究材料瞬态模量和平衡模量之间的关系,发现随压缩应变其变化趋... 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压缩变形时的率相关特性.根据不同压缩应变率下的响应特性,确定了材料的瞬态响应,利用多步松弛试验确定了材料平衡响应.通过瞬态响应和平衡响应研究材料瞬态模量和平衡模量之间的关系,发现随压缩应变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可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两者的差值.用五项Mooney-Rivlin应变能函数分别对材料的瞬态响应和平衡响应建模,用Prony级数所表示的松弛函数建立线性粘弹模型.通过瞬态响应、平衡响应和单步松弛确定材料的松弛强度和松弛时间.将非线性超弹模型和线性粘弹模型相结合,建立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非线性粘弹本构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的数值解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所建立的非线性粘弹本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超弹建模 粘弹建模 应雯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嵌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2 位作者 罗善国 罗运军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聚合物...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聚合物具有微相分离的特征 ,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大 ,微相分离程度增加 ,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也随着增加。当 PEG分子量为 4 0 0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PEG 嵌段结构 形态 电子透射显微镜 广角X射线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康平平 宋文生 +2 位作者 韩冰冰 刘翠云 郑英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20,共3页
综述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特点及其在人工心脏、医用薄膜、弹性绷带、医用导管、人工牙齿等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氨酯 聚氨酯弹性体 医学 应用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O_4晶须补强增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玲 殷宁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0-93,共4页
研究了 Ca SO4 晶须含量以及界面粘合状态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分析探讨了Ca SO4 晶须补强增韧的机理。结果表明 ,Ca SO4 晶须质量含量为 5 %~ 10 %左右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晶须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后 ,能... 研究了 Ca SO4 晶须含量以及界面粘合状态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分析探讨了Ca SO4 晶须补强增韧的机理。结果表明 ,Ca SO4 晶须质量含量为 5 %~ 10 %左右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晶须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后 ,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聚氨酯弹性体 补强 增韧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相区相容性和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朱金华 文庆珍 姚树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6-418,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软段的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 ,并测试了其动态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聚氨酯共聚物的相容性与大分子的链结构有关 。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相容性 阻尼性能 嵌段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段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相容性及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文庆珍 朱金华 姚树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硬段的聚氨酯高聚物 ,并进行了其动态力学性能和热分析 (DSC)测试 ,结果表明在 PPO(Mn=2 0 0 0 ) - MDI- BDO体系中 ,硬段含量不影响 Tg。随着硬段合量的增加 ,tanδ峰值降低并呈线性关系。硬段分布对该聚氨酯体...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硬段的聚氨酯高聚物 ,并进行了其动态力学性能和热分析 (DSC)测试 ,结果表明在 PPO(Mn=2 0 0 0 ) - MDI- BDO体系中 ,硬段含量不影响 Tg。随着硬段合量的增加 ,tanδ峰值降低并呈线性关系。硬段分布对该聚氨酯体系的相容性及阻尼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段结构 聚氨酯弹性体 相容性 阻尼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