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填料型曝气生物滤池(BAF)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吕鑑 刘硕 +2 位作者 廖日红 刘操 黄赟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3-1257,共5页
采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聚氨酯填料进行高质量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控制进水在水力负荷0.64m3/(m2.h)、回流比1∶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水比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当好氧段的气水比为20∶1时,去除效果最... 采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聚氨酯填料进行高质量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控制进水在水力负荷0.64m3/(m2.h)、回流比1∶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水比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当好氧段的气水比为20∶1时,去除效果最佳,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征,脱氮效果明显,去除率82.96%,出水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下.对好氧段沿层取样,结果表明总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反应器底部0~0.6 m,表明此期间也就是溶解氧在1.5~2 mg/L下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明显,总氮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通过同时监测沿层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确定出ORP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可给出控制信号且反应灵敏稳定.可根据ORP的变化情况,优化调节曝气量,以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同步硝化反硝化 聚氨酯填料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与球形聚氨酯填料用于MBBR处理混合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文娟 江霜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64,共4页
分别利用方形和球形聚氨酯填料作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载体,并研究和比较其串连和并联处理混合污水的效果,研究表明,MBBR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串连MBBR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3%和97%;填充球形填料的MBBR能更有效... 分别利用方形和球形聚氨酯填料作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载体,并研究和比较其串连和并联处理混合污水的效果,研究表明,MBBR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串连MBBR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3%和97%;填充球形填料的MBBR能更有效地去除COD和NH3-N,且对水质变化适应性更强。试验结果为选择更合理、有效的填料应用于MBBR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方形与球形聚氨酯填料 混合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改性聚氨酯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深度脱氮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伟平 郎俊曜 +3 位作者 范志强 裘琳芳 冯秋洁 陈洪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小试条件下探讨了以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深度脱氮规律和用于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改性聚氨酯填料的填充率为50%时,连续流小试深度脱氮的总氮去除负荷率分... 小试条件下探讨了以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深度脱氮规律和用于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改性聚氨酯填料的填充率为50%时,连续流小试深度脱氮的总氮去除负荷率分别达到52.8、68.4 mg/(L·d),单位体积填料的反硝化负荷率分别为130.4、187.2mg NO_(3)^(-)-N/(L·d),水温降低对改性填料深度脱氮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外碳源投加比例增加,改性聚氨酯填料的脱氮效率明显提升,碳氮比为6:1时,去除效率最佳,每升填料的TN去除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216.0 mgTN/d和240.0 mgNO_(3)^(-)-N/d。分析了填料上反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变形菌门是绝对优势微生物,占比达到71.5%。从属的角度,固氮螺菌属(Azospira)占比为16.42%,食酸菌属(Acidovorax)占比为2.23%,其它潜在反硝化菌占比为9.62%。研究认为,粉末活性炭改性的聚氨酯海绵填料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深度脱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 低温 深度脱氮 反硝化负荷率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的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杜振峰 王芬 +2 位作者 成国栋 林梦炜 季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5-1580,共6页
采用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改性方法对普通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填料的表面特性、挂膜速度、生物膜量以及废水处理等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填料表面的疏水性基团C—C、C—H比例下降了15.81%,亲水性基团C—O比例增加了16.... 采用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改性方法对普通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填料的表面特性、挂膜速度、生物膜量以及废水处理等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填料表面的疏水性基团C—C、C—H比例下降了15.81%,亲水性基团C—O比例增加了16.17%,填料表面与蒸馏水的动态接触角减少了10.46°,其表面粗糙度以及亲水性提高。与未改性填料相比,改性填料生物膜量提高60%,生物膜平均每天生长量提高50%,但其生物膜脱氢酶活性并未明显提高。挂膜初期改性填料的COD和氨氮去除效果明显占优,挂膜完成后,改性填料对氨氮去除率比未改性填料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填料 改性 生物膜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聚氨酯纤维填料的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金媛 吕菊锋 +1 位作者 吕伯昇 魏秀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2,139,共5页
采用生物滤池工艺,研究了1种聚氨酯纤维绳状编织填料的挂膜情况以及不同工况对填料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了C/N、HRT、DO含量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填料挂膜后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当COD/ρ(TN)为13.3~16.7、... 采用生物滤池工艺,研究了1种聚氨酯纤维绳状编织填料的挂膜情况以及不同工况对填料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了C/N、HRT、DO含量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填料挂膜后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当COD/ρ(TN)为13.3~16.7、HRT为12~20 h、DO的质量浓度约为3 mg/L时处理效果良好,COD、TN、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70%、70%以上。微生物镜检可知,填料表面及内部微生物丰富,这些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利于COD和氮的脱除。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无论是在好氧和厌氧阶段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拟合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聚氨酯纤维填料 生物膜反应器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改性聚氨酯生物膜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昱璇 赵光 +2 位作者 邓建民 颜嘉序 万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载体是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的核心,为通过生态因子提高生物膜的运行效能,以改性聚氨酯填料(MPU)为研究对象,考察温度、有机底物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等生态因子对生物膜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PU生物膜系统经过10d的启动运行,出水... 载体是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的核心,为通过生态因子提高生物膜的运行效能,以改性聚氨酯填料(MPU)为研究对象,考察温度、有机底物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等生态因子对生物膜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PU生物膜系统经过10d的启动运行,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达到70%,逐渐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系统随温度升高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提高,15℃时出水COD和氨氮可达到80%。系统进水COD由100mg·L-1增加至300mg·L-1时,出水COD去除率由60%增加至80%,氨氮去除率达到85%。生物膜系统随HRT延长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呈增加趋势,HRT由2h延长至8h,COD去除率由80%提高至90%,氨氮去除率达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生物膜 改性聚氨酯填料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颖楠 郁金星 +3 位作者 刘克成 范辉 魏伟 沈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140,共4页
变电站高氨氮含量废水环境危害大,是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缺氧-好氧管式膜膜生物反应器建立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高氨氮含量废水,系统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聚氨酯填料投加的强化脱氮效果及对膜污染的控制。结果表明:填料可以... 变电站高氨氮含量废水环境危害大,是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缺氧-好氧管式膜膜生物反应器建立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高氨氮含量废水,系统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聚氨酯填料投加的强化脱氮效果及对膜污染的控制。结果表明:填料可以提高好氧池生物量,改善硝化过程,并通过填料内部的厌氧微环境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在填料填充10%、回流比200%时,氨氮和总氮去除率达到92%和68%,同步硝化反硝化对总氮去除贡献约10%,膜清洗间隔可延长至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聚氨酯填料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级A/O-HBR工艺2种填料处理DMF废水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睿莉 徐乐中 +2 位作者 陈茂林 杜甫义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115,120,共6页
采用2级A/O-HBR工艺处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对投加高效生物绳填料和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工艺脱氮除碳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填料均可在21 d内完成挂膜,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聚氨酯海绵填料的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高效... 采用2级A/O-HBR工艺处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对投加高效生物绳填料和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工艺脱氮除碳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填料均可在21 d内完成挂膜,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聚氨酯海绵填料的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高效生物绳填料,COD、TN去除率分别高达97.35%和88.85%,且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效果明显,更适用于在2级A/O-HBR工艺中处理DMF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复合生物脱氮工艺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 高效生物绳填料 聚氨酯海绵填料 脱氮除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纳米改性滤料处理氨氮与COD_(Mn)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冬梅 黄俊 +3 位作者 吴翠如 梁金玲 黄明珠 王子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128,131,共6页
针对南方某地区含氨氮的微污染原水,采用聚氨酯泡沫悬浮填料生物预处理与纳米氧化石墨烯改性沸石等3种滤料联合工艺(简称工艺1、工艺2、工艺3)进行强化处理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工况条件为:工艺1和工艺2,填料体积填充率10%,COD_(... 针对南方某地区含氨氮的微污染原水,采用聚氨酯泡沫悬浮填料生物预处理与纳米氧化石墨烯改性沸石等3种滤料联合工艺(简称工艺1、工艺2、工艺3)进行强化处理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工况条件为:工艺1和工艺2,填料体积填充率10%,COD_(Mn)/ρ(TN)=1:1,气水体积比0.5:1,滤速6 m/h;工艺3,填料体积填充率10%,COD_(Mn)/ρ(TN)=2:1,气水体积比0.75:1,滤速6 m/h。在优化运行条件下,3种工艺的强化处理效果,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86.6%、94.2%和94.4%,TN的去除率分别为18.6%、21.8%和31.4%,COD_(Mn)的去除率分别为81.4%、83.2%和85.1%。纳米氧化石墨烯改性沸石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比表面积大,表面生物量是其它2种滤料的1.3~1.8倍,工艺3更易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N TN CODMN 聚氨酯泡沫悬浮填料生物预处理 纳米改性滤料强化过滤 同步硝化反硝化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