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 被引量:18
1
作者 颜东 邓继勇 +1 位作者 汪南方 王连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3,110,共6页
为解决目前染整行业常用抗皱整理剂2D树脂的甲醛释放,以及近年来开发的多羧酸类、缩醛类、环氧树脂类等抗皱整理剂整理效果不佳、整理后织物强力降低等问题,通过溶液共聚法将自制的聚氨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 为解决目前染整行业常用抗皱整理剂2D树脂的甲醛释放,以及近年来开发的多羧酸类、缩醛类、环氧树脂类等抗皱整理剂整理效果不佳、整理后织物强力降低等问题,通过溶液共聚法将自制的聚氨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考察了其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共聚乳液质量分数为5%,浸渍总时间为7 min,80℃预烘3 min,135℃烘焙5 min时,所整理棉织物的经纬向折皱回复角分别增大60.6°和39.1°,断裂强力增大43.3 N,断裂伸长率增大10.1%,同时还可赋予织物良好的拒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有机硅改性 抗皱整理 拒水性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海燕 张晓镭 杨德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采用丙烯酸树脂 (PA或PAr)、有机硅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 ,合成了一种有机硅丙烯酸酯聚氨酯预聚物。探讨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NCO/OH值、引发剂浓度、—COOH用量。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改性 聚氨酯 共聚 合成树脂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成膜和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向荣 丁小斌 +2 位作者 郑朝晖 张文传 彭宇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5-158,共4页
通过 XPS和接触角测试研究了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在不同基材上的成膜情况 ,并对共聚胶膜的耐水性和附着力进行了考察。由于该共聚乳液同时存在着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 ,所以它在不同的基材上成膜可导致其膜表面的组成成分不同 ,因... 通过 XPS和接触角测试研究了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在不同基材上的成膜情况 ,并对共聚胶膜的耐水性和附着力进行了考察。由于该共聚乳液同时存在着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 ,所以它在不同的基材上成膜可导致其膜表面的组成成分不同 ,因而导致其耐水性和附着力也随基材而异。结果表明 ,亲水性的聚氨酯组分均富集于胶膜内部 ,但胶膜底层聚氨酯组分的含量却随基材的不同而不同。在憎水且表面张力较高的基材上 ,共聚胶膜的耐水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共聚 成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红 陈大俊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聚醚二醇、MD I、N-甲基二乙醇胺(N-MDE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含叔胺基聚氨酯。MMA既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又是制备共聚乳液的反应单体。用甲基丙烯酸中和含叔胺基聚氨酯,形成阳离子型聚合物,再用去离子水乳化,得到阳离子型... 采用聚醚二醇、MD I、N-甲基二乙醇胺(N-MDE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含叔胺基聚氨酯。MMA既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又是制备共聚乳液的反应单体。用甲基丙烯酸中和含叔胺基聚氨酯,形成阳离子型聚合物,再用去离子水乳化,得到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然后分别用油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水性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及两种混合引发剂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制备出具有不同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用FT-IR、TEM和粒径分布对所制备的共聚乳液的粒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 水性 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向荣 丁小斌 +2 位作者 郑朝辉 张文传 彭宇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7-132,共6页
概述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特别对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共聚法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复合 共聚 涂料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平华 伍胜利 +3 位作者 刘春华 黄璐 王文平 尤业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溶剂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乳液交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崔月芝 张庆思 +2 位作者 段洪东 王世泰 盖永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将由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乳液与含有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了酮羰基与肼基之间的交联反应的发生。对乳液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 将由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乳液与含有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了酮羰基与肼基之间的交联反应的发生。对乳液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反应极大地提高了乳液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断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酮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 酮羰基 肼基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辉 沈慧芳 +2 位作者 张心亚 黄洪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77-1782,共6页
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优异、用途广泛,是当前涂料工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并通过傅... 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优异、用途广泛,是当前涂料工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粒径分析仪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NCO/OH比值、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MMA含量及三乙胺与DMPA的摩尔比值对PUA乳液性能及外观的影响.发现当NCO/OH=1.3~1.4,—COOH含量为2.6%左右,MMA含量为20%~30%,三乙胺与DMPA的摩尔比值为90%~100%时,所得PUA乳液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0
9
作者 郭明 孙建中 周其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合成了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配方组成及操作方式对聚合稳定性、动力学、乳液的粒径分布和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部分预乳化单体滴加法(工艺A)和部分纯单体滴加法(工艺B)两种工艺,聚硅氧烷采用高速预乳化... 合成了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配方组成及操作方式对聚合稳定性、动力学、乳液的粒径分布和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部分预乳化单体滴加法(工艺A)和部分纯单体滴加法(工艺B)两种工艺,聚硅氧烷采用高速预乳化滴加进料方式.用COULTER LS 粒径仪和Nicolet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共聚乳液的粒径分布和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B两种工艺均能得到平均粒径为0.101~0.103(m的单峰窄分布共聚乳液,并能有效地将含氢聚硅氧烷引入到共聚物大分子中.含氢聚硅氧烷的引入量为3%(质量)时,共聚物涂膜具有柔软、滑爽和强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聚硅氧烷 丙烯酸酯 共聚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蒋欣 刘治猛 +1 位作者 刘煜平 靳东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04-607,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N-210(Mn=1000)、蓖麻油、扩链剂乙二醇和二乙烯三胺、亲水单体环氧氯丙烷和马来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PU)。将PU与乳化剂、水混合后,滴加丙烯酸丁酯溶液,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N-210(Mn=1000)、蓖麻油、扩链剂乙二醇和二乙烯三胺、亲水单体环氧氯丙烷和马来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PU)。将PU与乳化剂、水混合后,滴加丙烯酸丁酯溶液,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进行PU/PBA(聚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聚合,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均一稳定,成膜性能良好。运用TEM、DSC等手段对PUA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 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在微乳液中的共聚合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相凌 张志成 +1 位作者 葛学武 张曼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0-73,共4页
分别以 γ射线和过氧化苯甲酰 ( BPO)引发苯乙烯 ( St) /丙烯酸甲酯 ( MA) ,St/丙烯酸丁酯 ( BA)在微乳液中共聚合 ,微乳液共聚合与本体共聚合相比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两种引发剂之间也不相同 ,在微乳液共聚合的聚合初期 ,BPO引... 分别以 γ射线和过氧化苯甲酰 ( BPO)引发苯乙烯 ( St) /丙烯酸甲酯 ( MA) ,St/丙烯酸丁酯 ( BA)在微乳液中共聚合 ,微乳液共聚合与本体共聚合相比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两种引发剂之间也不相同 ,在微乳液共聚合的聚合初期 ,BPO引发时 ,共聚合场所为大聚合物粒子的内核 ;而 γ射线引发时 ,为单体溶胀胶束的乳化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酯 共聚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包覆的RDX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陆铭 孙杰 +2 位作者 陈煜 罗运军 谭惠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运用TEM表征了PUA乳液的粒子形态。结果表明:以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壳层为黑色的聚氨酯胶粒,核层为白色的聚丙烯酸酯胶粒;而(NH4)2S2O8-NaHSO3引发的乳液不具有核-壳结构,黑白粒子相间分布。采用加入10%明矾水溶液使核-壳乳液破乳的方法包覆RDX,并用SEM观察RDX的表面变化,证实包覆后的RDX表面有均匀的包覆层,且颗粒间流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RDX 水性聚氨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建军 吴云庆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明元 王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8,共3页
讨论了有机硅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工艺条件 ,以及影响聚合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工艺参数。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检测表明两者发生了共聚。研究表明 ,有机硅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耐水性、拉伸强度等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共聚 研究 配合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祖顺 路国红 +1 位作者 程时远 李建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作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四元体系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乳胶粒的微观形态,并对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考察了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含量、聚合方... 以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作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四元体系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乳胶粒的微观形态,并对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考察了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含量、聚合方式对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共聚 形态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国文 沈慧芳 +1 位作者 杨清峰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0,共7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分别得到无交联型PUA-1、合成交联型PUA-2和室温交联型PUA-3 3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并用这3种乳液配制了清漆.探讨了DMPA、HEMA、ADH和DAAM加入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DMPA中的COOH、HEMA、ADH和DAAM的含量(占PU的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2.5%、1.44%、3.5%和2.0%-3.0%时,乳液和涂膜性能较好.通过粒径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PUA-1胶粒的平均粒径在40-50nm之间,粒子呈规则球形;PUA-2胶粒的平均粒径在90-100nm之间,核壳间形成互穿网状交联结构,胶粒形态偏离球形,与PUA-1相比,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PUA-3胶粒的平均粒径在30-40nm之间,壳层分子与核内分子的互穿部分呈无规状态,胶粒形态非常不规则,但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由PUA-3配制的清漆的耐水性、耐干热性及耐粘污性都很好,但涂膜干燥速度很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清漆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小君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已见报道的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种类、结构特点、合成工艺以及性能,并指出了国内相应领域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发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氟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聚物/加聚物复合胶乳的制备科学Ⅱ.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游波 武利民 +1 位作者 李丹 邹丽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 ,在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中 ,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发生部分交联形成稳定的核 -壳结构。文中还对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聚物 加聚物 复合胶 制备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 合成 表征 接枝 交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兴顺 丁小斌 +4 位作者 郑朝晖 潘毅 朱珠 戴静 彭宇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6-440,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混合乳化剂,制备了粒径为40~50 nm的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FMA8)-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MA)共聚物乳液.通过DSC、FTIR、1HNMR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乳液的稳定性、...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混合乳化剂,制备了粒径为40~50 nm的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FMA8)-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MA)共聚物乳液.通过DSC、FTIR、1HNMR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膜的吸水性和耐溶剂性以及全氟单体的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 制备 结构表征 稳定性 吸水性 耐溶剂性 聚合反应 全氟单体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新进展 被引量:41
19
作者 尹朝辉 张洪涛 林柳兰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31-24,共1页
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类新型的PUA复合乳液,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及在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雪琴 李战雄 陈国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94-1197,共4页
用139.21g端基含氢的含氟醇、47.52g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对甲苯磺酸和对苯二酚,回流反应10-12h,得到含氟丙烯酸酯。含氟丙烯酸酯在复合乳化剂存在下进行乳液共聚,得到稳定的泛蓝光的三元共聚乳液。将其应用于纯棉、涤棉及电力纺3种织... 用139.21g端基含氢的含氟醇、47.52g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对甲苯磺酸和对苯二酚,回流反应10-12h,得到含氟丙烯酸酯。含氟丙烯酸酯在复合乳化剂存在下进行乳液共聚,得到稳定的泛蓝光的三元共聚乳液。将其应用于纯棉、涤棉及电力纺3种织物的防水防油处理,防油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等级可达9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端基 含氟丙烯酸酯 共聚 防水防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