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链含分散红类染料基团的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娜 隋郁 +3 位作者 印杰 刘燕刚 朱子康 王宗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71-1775,共5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 4种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分散红 -1 9的新型聚 (氨酯 -酰亚胺 ) ( PUI) :先合成含染料发色团的二异氰酸酯 ,再进一步和二酐单体缩合生成 PUI.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DSC和 TGA等手段对合成的 PUI进行表征 .所有 ...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 4种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分散红 -1 9的新型聚 (氨酯 -酰亚胺 ) ( PUI) :先合成含染料发色团的二异氰酸酯 ,再进一步和二酐单体缩合生成 PUI.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DSC和 TGA等手段对合成的 PUI进行表征 .所有 PUI在~ 4 90 nm处都有一强吸收峰 .PUI可溶于强极性非质子溶剂 ,如NMP,DMAc,DMF,DMSO和 1 ,4 -丁内酯 ,有些甚至在常用的低沸点溶剂如 THF中也可溶解 .PUI的特性粘数在 0 .1 6~ 0 .31 d L/ g范围内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 Tg)在 1 71~ 2 1 1℃范围内 ,明显高于侧链型非线性光学聚氨酯 ( PU) .以刚性相对较大的六氟异丙叉基二 ( 3,4 -邻苯二甲酸酐 ) ( 6FDA)和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为单体的 PUI具有比以二苯醚 -3,3′,4 ,4′-四甲酸二酐 ( OPDA)和 4 ,4′-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 ( MDI)为单体的 PUI更高的 Tg.PUI的 TGA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台阶 ,起始热分解温度大约在 30 0℃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二阶非线性光学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A封端聚(氨酯-酰亚胺)的本体法合成及γ射线辐射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成飞 曹巍 +2 位作者 翟彤 曾心苗 郭建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21,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封端剂,用本体聚合法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均苯四酸二酐和聚碳酸酯二醇合成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酰亚胺)(PUI),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动态力学性能(DMA)、热重分析(TGA)和热机械分析(TMA)等...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封端剂,用本体聚合法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均苯四酸二酐和聚碳酸酯二醇合成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酰亚胺)(PUI),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动态力学性能(DMA)、热重分析(TGA)和热机械分析(TMA)等方法探讨了γ射线辐熙对所得PUI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γ射线辐照下,PUI发生交联反应,不饱和度和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tanδ值显著下降,并明显向高温方向移动,并且,辐照剂量越大,移动也越大。辐照后PUI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辐照剂量为50kGy和75kGy的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本体 合成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立芬 徐德志 +2 位作者 茅佩卿 张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05-1612,共8页
采用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和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备了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DMMPD-CFIC)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研究了水相溶剂、多元胺浓度和组成及两相接触时间等因素对DMMPD聚合成膜的... 采用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和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备了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DMMPD-CFIC)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研究了水相溶剂、多元胺浓度和组成及两相接触时间等因素对DMMPD聚合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DMMPD-CFIC膜的脱盐率不够理想,但将4-甲基间苯二胺(MMPD)与DMMPD以2∶1(质量比)组合后制得的MMPD/DMMPD-CFIC膜的脱盐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对膜的耐氯性能影响不大.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2种膜的活性层的结构,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膜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 反渗透复合膜 表面形态 分离性能 耐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立芬 茅佩卿 +2 位作者 徐德志 张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3-837,共5页
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将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与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得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采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膜活性层... 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将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与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得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采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膜活性层的化学结构,考察了膜的耐氧化性能,并探讨了膜活性层化学结构与膜抗氧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间苯二胺 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 胺- 化学结构 耐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酰亚胺)复合泡沫的制备及其吸波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翟彤 周成飞 +2 位作者 曹巍 王连才 曾心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23-124,共2页
以性能优异的聚(氨酯-酰亚胺)(PUI)为基材,利用纳米碳纤维的优良性能,用预分散法和一步发泡方法制备了纳米碳纤维/PUI复合泡沫,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碳纤维/PUI复合泡沫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在2~18GHz内呈现很... 以性能优异的聚(氨酯-酰亚胺)(PUI)为基材,利用纳米碳纤维的优良性能,用预分散法和一步发泡方法制备了纳米碳纤维/PUI复合泡沫,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碳纤维/PUI复合泡沫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在2~18GHz内呈现很强的吸收,其最大反射率可达-34.1dB。另外,还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在125~4 000 Hz内的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39(驻波管法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碳纳米纤维 复合泡沫 吸波 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酰亚胺)泡沫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成飞 郭建梅 翟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4-25,共2页
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聚(氨酯-酰亚胺)泡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泡孔结构,并对泡沫的吸隔声性能、力学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泡沫具有比较均匀的泡孔结构,在125~8000Hz范围内的平均隔声量可达25.5dB(泡沫厚度... 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聚(氨酯-酰亚胺)泡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泡孔结构,并对泡沫的吸隔声性能、力学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泡沫具有比较均匀的泡孔结构,在125~8000Hz范围内的平均隔声量可达25.5dB(泡沫厚度为22mm),拉伸断裂强度可达2006.4kPa,氧指数可达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泡沫 泡孔结构 吸隔声性能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氧指数 拉伸断裂强度 热稳定性 结构表征 模塑发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及热光性能
7
作者 邱凤仙 杨冬亚 +1 位作者 笪祖林 李萍萍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9-583,共5页
合成了侧链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PUI),采用红外光谱、示差量热扫描、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PUI进行了表征.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和一系列单波长光下的热光系数;利用折射率和热光系数,计算了聚合物的介电常... 合成了侧链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PUI),采用红外光谱、示差量热扫描、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PUI进行了表征.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和一系列单波长光下的热光系数;利用折射率和热光系数,计算了聚合物的介电常数、介电热光系数、体积热膨胀系数和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10.0%)的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下的热光系数值为(-2.9816^-4.1449)×10-4℃-1,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85~9.66)×10-7℃-1;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在不同单波长(632~532 nm)光照射下的热光系数值为(2.6784~2.9973)×10-4℃-1,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12~5.22)×10-7℃-1.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开关材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热分析 热光性能 介电常数 体积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见激光在聚(氨酯-酰亚胺)表面制备周期性亚微米结构
8
作者 李梅 路庆华 +3 位作者 隋郁 李刚 钱昱 王宗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92-1995,共4页
由于含有偶氮苯染料侧基 ,聚 (氨酯 -酰亚胺 ) (PUI)对 5 3 2 nm的光具有较强的吸收 .采用该波长的可见偏振脉冲激光 (Nd∶ YAG激光器的倍频输出 ) ,在 PUI薄膜表面制备了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微结构(LIPSS) .研究了染料引入方式以及染料... 由于含有偶氮苯染料侧基 ,聚 (氨酯 -酰亚胺 ) (PUI)对 5 3 2 nm的光具有较强的吸收 .采用该波长的可见偏振脉冲激光 (Nd∶ YAG激光器的倍频输出 ) ,在 PUI薄膜表面制备了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微结构(LIPSS) .研究了染料引入方式以及染料侧基含量对微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 ,讨论了入射角、激光脉冲数、激光脉宽等激光辐射条件对 LIPSS形成过程以及对微结构形貌和周期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微米结构 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微结构 (-酰胺) 可见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联萘基团的新型旋光性聚(氨酯-酰亚胺)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南秋利 周钰明 +2 位作者 陈景 郭玲香 王志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6,共4页
以旋光的联萘二酚(BINOL)、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及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主链含有联萘基团的新型旋光性聚(氨酯-酰亚胺)(S-BPUI和R-BPUI),并考察该聚合物较佳的制备条件,且用红外光谱(1... 以旋光的联萘二酚(BINOL)、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及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主链含有联萘基团的新型旋光性聚(氨酯-酰亚胺)(S-BPUI和R-BPUI),并考察该聚合物较佳的制备条件,且用红外光谱(1R)、紫外-可见光谱(Vis-UV)、圆二光谱(CD)、热重及差热分析(TG/DSC)等对BPUI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的合成条件为预聚时间为5h、温度为100℃;S-BPUI和R-BPUI旋光度最高可分别达到+45.5°和-40.4°,具有较高的旋光能力;S-BPUI和R-BPU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59.3℃和251.6℃以上,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99.5℃和306.6℃,显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特性粘度在0.1808-0.2445dL/g内变化,耐溶剂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联萘 旋光合物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修补混凝土裂缝后的抗盐蚀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少云 高培伟 +2 位作者 肖忠平 张丽芳 陈卫峰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6-670,共5页
基于模拟盾构管片裂缝,采用不同材料对裂缝修补,通过测试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经硫酸盐侵蚀后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得到不同材料修补管片裂缝后的抗盐蚀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酯共聚乳液(BR)和环氧树脂(HY)修补后,管片抗Cl^-渗透能力有所下降,C... 基于模拟盾构管片裂缝,采用不同材料对裂缝修补,通过测试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经硫酸盐侵蚀后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得到不同材料修补管片裂缝后的抗盐蚀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酯共聚乳液(BR)和环氧树脂(HY)修补后,管片抗Cl^-渗透能力有所下降,Cl^-扩散系数较原基体增大了20%和8.7%;而聚氨亚酯修补材料(JZ)以及新型修补材料(XC)修补后的抗Cl^-渗透性均有所增强,较原基体分别下降了11.9%和10.1%.不同材料修补后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均有所降低,其中HY修补后经硫酸盐侵蚀后的抗压强度是未侵蚀试件的95.7%,降幅最小,JZ修补后经硫酸盐侵蚀后的抗折强度是未侵蚀试件的75.6%,降幅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管片裂缝 抗盐蚀性 丙烯酸乳液 环氧树脂 聚氨亚酯 修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