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加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戴乐蓉 陈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本文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Pluronic的加溶性质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有合适的HLB值的样品才具有加溶作用.L64的水溶液对芳烃有加溶作用,对烷烃几乎没有.随温度升高,发生加溶作用的L64最小浓度下降.此外,水也能被加溶在L6... 本文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Pluronic的加溶性质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有合适的HLB值的样品才具有加溶作用.L64的水溶液对芳烃有加溶作用,对烷烃几乎没有.随温度升高,发生加溶作用的L64最小浓度下降.此外,水也能被加溶在L64的二甲苯溶液中.加溶有水的反胶团的大小比加溶有二甲苯的正胶团要大得多.紫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的研究表明,对于PPO-PEO嵌段共聚物,被加溶的二甲苯插在胶团内部的PPO链段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聚氧丙烯 加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性能
2
作者 徐蒙蒙 尹朝辉 +10 位作者 阳范文 张雅欣 高月敏 魏悦姿 邱康寿 王晨光 梁毓 田秀梅 陈晓明 王治伟 周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0-45,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增塑聚乳酸,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对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当添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增塑聚乳酸,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对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当添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质量分数为20%时,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6g/(10min),比未增塑时提高约9倍,断裂伸长率为341.86%,撕裂强度为23.7N/cm,拉伸强度为44.5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从纯聚乳酸的60.1℃降到26.9℃。随着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先下降后升高,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撕裂强度先下降后上升最后渐趋于稳定,聚乳酸链段的活动能力增强,增塑效果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当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12%时,共混体系脆冷断面的褶皱、粗糙度和裂纹明显增加,吸收能量能力增强,表现为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乙烯聚氧丙烯 共混 增塑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氧乙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建军 李英顺 +4 位作者 李小琴 张小红 程时远 江雷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1-373,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hen droping water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polymer solution to induce the self-assembly. The aggregates prepared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and AFM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assembled vesicles were formed when THF and 1,4-dioxane were used as the common solvents to dissolve the copolymer, comparatively, using DMF as the common solvent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aggregates. The self-assembled aggregates observed, possessing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could be used as either the nanostructures themselves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s, separations, catalysts, and so on, or templates or building blocks for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烯 乙烯 自组装 囊泡 分子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长生 过俊石 谢洪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715-1718,共4页
用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几种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某些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一定的结晶度,聚合物与LiClO_4络合物的室温电导率较高,35℃时的电导率随聚氧乙烯链段分子量... 用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几种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某些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一定的结晶度,聚合物与LiClO_4络合物的室温电导率较高,35℃时的电导率随聚氧乙烯链段分子量变化出现峰值。以电导率最高的络合物为电解质,Na_(1+x)V_3O_8复合物和Li片分别为正、负极组装了薄型锂电池并测定其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 乙烯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醚链结构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魏俊富 孙波泉 +1 位作者 徐进云 王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60-62,76,共4页
丁醇聚醚性能主要由与引发剂烷氧基直接相连的基团种类 (EO或PO)决定 ,而不是末端嵌段类型。与无规聚醚相比 ,PO嵌段与丁氧基相连的全嵌段聚醚BPE的润湿速度、乳化力、泡沫消失速度和凝固点分别提高 30倍、1倍、4倍和 36℃ ,浊点、表面... 丁醇聚醚性能主要由与引发剂烷氧基直接相连的基团种类 (EO或PO)决定 ,而不是末端嵌段类型。与无规聚醚相比 ,PO嵌段与丁氧基相连的全嵌段聚醚BPE的润湿速度、乳化力、泡沫消失速度和凝固点分别提高 30倍、1倍、4倍和 36℃ ,浊点、表面张力、形成泡沫高度和热稳定性分别降低 32 5℃、8 2mN/m、1 5倍和 5 5 %。聚醚分子链中EO和PO单元集中并形成嵌段 ,集中程度的提高 ,PO的集中以及PO嵌段与引发剂烷氧基直接相连 ,都可以提高聚醚的润湿速度、乳化力、凝固点和流动温度 ,降低浊点、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醚链结构 丁醇乙烯 聚氧丙烯 性能 研究 无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氧乙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时远 徐祖顺 袁建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 DSC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 -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 (PS- b- PEO- b- 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聚氧乙烯含量的降低 ,形成清晰球晶的能力减弱 ,结晶度(Xc)、结晶熔融温度 (Tm)、结晶温度 (Tc)...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 DSC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 -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 (PS- b- PEO- b- 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聚氧乙烯含量的降低 ,形成清晰球晶的能力减弱 ,结晶度(Xc)、结晶熔融温度 (Tm)、结晶温度 (Tc)降低 ;先微相分离再结晶和微相分离与结晶同时进行两种热历史 ,前者会损失体系的 Xc、Tm;当共聚物中聚氧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 2 0 0 0、质量分子数为 18%和 34%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烯 结晶行为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了由聚氧乙烯链段与聚二烯烃、聚异丁烯、聚乙烯基吡啶、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链段组成的各种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并对其各种性能 ,包括两亲性质。
关键词 接枝共 多相合物 两亲合物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AXS/WAXS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丁烯嵌段共聚物在n-己烷中的结晶性球形胶束结构
8
作者 徐君庭 梁国栋 +1 位作者 Mai Shao-Min Ryan Anthony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78-1980,共3页
The structure of micelles formed by two poly(oxyethylene)/poly(oxybutylene) block copolymers, E 76B 38 and E 155B 76, in n-hexane at 50 ℃ was studied by synchrotro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 and Wide Angle X... The structure of micelles formed by two poly(oxyethylene)/poly(oxybutylene) block copolymers, E 76B 38 and E 155B 76, in n-hexane at 50 ℃ was studied by synchrotro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 and Wide Angle X-ray Scattering(WAXS). Spherical micelle with a crystalline core was observed for E 155B 76. E 76B 38 also formed spherical micelles, but the core was amorphous. The radius of the core(R), the length of the amorphous chain in the shell(L) and the number of association(N) wer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SAXS data with the model of a spherical core attached with Gaussian chain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 block exhibited multiple folds. The B block tended to be more coiled and the area occupied by per chain was larger in the micelles of E 155B 76, which are 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micel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丁烯 n-己烷 结晶性球形胶束 小角x光散射 广角x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消旋丙交酯-b-聚氧乙烯星形嵌段聚合物的受限结晶行为
9
作者 张凤波 谢续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0,共5页
通过阳离子活性开环聚合和大分子酯化反应的两步法,合成两亲性的聚消旋丙交酯-b-聚氧乙烯(sPDLLA-b-PEO)六臂星形嵌段聚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合物本体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无定形链段PDLLA的引入和特定的星形结构,使得PEO链... 通过阳离子活性开环聚合和大分子酯化反应的两步法,合成两亲性的聚消旋丙交酯-b-聚氧乙烯(sPDLLA-b-PEO)六臂星形嵌段聚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合物本体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无定形链段PDLLA的引入和特定的星形结构,使得PEO链段的结晶受到限制,出现了冷结晶现象,并且最高结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通过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六臂嵌段聚合物的结晶形貌,发现六臂sPDLLA-b-PEO生长产生环带球晶。并且通过调控聚合物与溶剂的比例和聚合物膜的厚度,发现溶剂可以减小球晶生长中积累的应力,使环带结构消失;但六臂聚合物对于几何受限的响应性较强,当膜厚减小时,环带结构重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臂丙交酯-b-乙烯星形 受限结晶 环带球晶 膜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嵌段的二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
10
作者 陈晓源 谢子汝 +1 位作者 林基淼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8-33,共6页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将聚乙二醇及聚丙二醇或遥爪羟基聚苯乙烯偶联成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共聚条件及纯共聚物的表征。这两种共聚均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一定的结晶度,与LiClO_4的络合物有颇高的室温导电率。第一种共聚物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关键词 乳化性 乙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uronic嵌段共聚物F127和P123胶束对萘、蒽、芘的增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郑玉婴 江琳沁 +1 位作者 赵剑曦 许秀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7-621,共5页
35℃时 F1 2 7和 P1 2 3在 ccm后可生成内核 PO成分分别为 92 .7%和 94 .5%的胶束 ,后者胶束内核体积为前者的 2 .8倍 .稠环芳烃和空胶束的第一步缔合平衡常数 K1值均随萘、蒽、芘顺序逐渐增大 .萘、蒽、芘在每个 F1 2 7和 P1 2 3胶束... 35℃时 F1 2 7和 P1 2 3在 ccm后可生成内核 PO成分分别为 92 .7%和 94 .5%的胶束 ,后者胶束内核体积为前者的 2 .8倍 .稠环芳烃和空胶束的第一步缔合平衡常数 K1值均随萘、蒽、芘顺序逐渐增大 .萘、蒽、芘在每个 F1 2 7和 P1 2 3胶束中的增溶量均随胶束内核体积增大而线性增加 ,每个 PO基团对应的增溶量比十二烷基磺酸胶束内核中相同体积对应的增溶量约大近 2倍 .Pluronic胶束除与稠环芳烃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力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胶速增溶 稠环芳烃化合物 F127 P123 乙烯 聚氧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_XPO_YEO_X)型嵌段共聚物反胶团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长云 王运东 +1 位作者 戴猷元 Quan Gan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通过 (EOXPOYEOX)型嵌段共聚物有机溶液的水增溶实验研究 ,探讨了溶剂、聚合物结构、离子强度和温度对增溶水量及临界胶团浓度 (CMC)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正辛醇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嵌段共聚物 /对二甲苯体系的最大增溶水量 (Wo ,max) ,... 通过 (EOXPOYEOX)型嵌段共聚物有机溶液的水增溶实验研究 ,探讨了溶剂、聚合物结构、离子强度和温度对增溶水量及临界胶团浓度 (CMC)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正辛醇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嵌段共聚物 /对二甲苯体系的最大增溶水量 (Wo ,max) ,而且也增大了体系的CMC值 .lg(1/cmc)随聚合物分子单边EO数X增大而线性递增 ,表明亲水基EO的内聚能变在胶团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范围内 ,溶液离子强度小于 1时 ,对反胶团的增溶作用有利 ,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胶束粒径 .反胶团临界浓度的自然对数lnXCMC与温度T成线性关系 .胶团化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反胶团 增溶水量 合物 结构 离子强度 胶团化过程 乙烯 丁烯基 聚氧丙烯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混合阳离子-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介孔MCM-48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春艳 荣志红 王小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利用阳离子和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出MCM-48介孔分子筛。在1TEOS(正硅酸乙酯)∶0.12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0.50NaOH(氢氧化钠)∶6... 利用阳离子和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出MCM-48介孔分子筛。在1TEOS(正硅酸乙酯)∶0.12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0.50NaOH(氢氧化钠)∶61H2O(物质的量的比)体系中,n值在较大范围内(0.000625~0.01875)可调。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123)的加入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合成的MCM-48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较集中的孔径分布和较高的热和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8 混合表面活性剂 乙烯-丙稀-乙烯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O-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剖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书荣 庞宝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84-87,共4页
本文阐述了PO-EO-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的结构剖析方法。其中包括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采用核磁共振(NMR)可以简单而准确地确定PO-EO-嵌段共聚物的聚合度,根据聚合度可以求出平均分子量。同时,这些方法对... 本文阐述了PO-EO-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的结构剖析方法。其中包括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采用核磁共振(NMR)可以简单而准确地确定PO-EO-嵌段共聚物的聚合度,根据聚合度可以求出平均分子量。同时,这些方法对指导生产和应用以及对未知同类产品的剖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丙烯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BSP-RPE添加剂存在下Cu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辛城 张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5-823,共9页
采用线性电势扫描、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研究50℃下Cl-、BSP、RPE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在含320 g/L CuSO4·5H2O、110 g/L H2SO4溶液中,Cu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过程,并通过SEM和XRD表征无添加剂和添加30 mg/L Cl-+5 mg/L BSP+5 mg/L ... 采用线性电势扫描、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研究50℃下Cl-、BSP、RPE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在含320 g/L CuSO4·5H2O、110 g/L H2SO4溶液中,Cu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过程,并通过SEM和XRD表征无添加剂和添加30 mg/L Cl-+5 mg/L BSP+5 mg/L RPE后得到的铜箔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Cl-、BSP在Cu的电沉积过程中起着去极化作用,RPE随着浓度的增大极化作用逐渐增强;BSP使成核数密度增大,但同时会降低铜离子的扩散系数,添加30 mg/L Cl-+5 mg/L BSP+5 mg/L RPE会增大表观传递系数和扩散系数,加快Cu的电沉积过程;在Cl-、RPE以及30 mg/L Cl-+5 mg/L BSP+5 mg/L RPE作用下,Cu的电沉积都是在开始时接近瞬时成核,随着时间延长,向连续成核靠近,最终偏离理论模型;而在BSP作用下,始终接近瞬时成核理论。添加30 mg/L Cl-+5mg/L BSP+5 mg/L RPE可以在50℃高浓度酸铜溶液中快速电沉积得到光亮平整的电解铜箔,铜镀层呈现(111)晶面较大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铜箔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化合物 电沉积 添加剂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氟里昂液晶清洗剂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玉香 马骏 刘建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73-76,共4页
以C6~ 14 为起始剂 ,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 (A) ,其n(EO)∶n(PO) =10∶3,浊点为 5 5~ 6 0℃ ,HLB =10~ 13,渗透性能好 ,泡沫低 ,表面活性高 ,临界胶束浓度为 3× 10 -6mol/L ,但乳化能力不高。若以P2 O5对聚醚 (A... 以C6~ 14 为起始剂 ,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 (A) ,其n(EO)∶n(PO) =10∶3,浊点为 5 5~ 6 0℃ ,HLB =10~ 13,渗透性能好 ,泡沫低 ,表面活性高 ,临界胶束浓度为 3× 10 -6mol/L ,但乳化能力不高。若以P2 O5对聚醚 (A)磷酸酯化加以改性 ,n(P2 O5)∶n(A) =1∶(2~ 4 ) ,反应温度控制在 6 0~ 80℃ ,反应时间 2 5h ,这时磷酸双酯的质量分数最高 ,其水溶性大大提高 ,渗透性能和乳化分散性能得到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替代氟里昂 液晶清洗剂 合成 性能 研究 脂肪醇乙烯 聚氧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合成性能及其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晓瑶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0-154,共5页
目的研究合成应用于废纸脱墨的表面活性剂。方法采用脂肪酸和环氧乙烷直接合成有机酸聚氧乙烯嵌段酯("醚-酯型"表面活性剂),采用氯乙酸化法合成羧甲基化AEO-9,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起泡性、乳化性... 目的研究合成应用于废纸脱墨的表面活性剂。方法采用脂肪酸和环氧乙烷直接合成有机酸聚氧乙烯嵌段酯("醚-酯型"表面活性剂),采用氯乙酸化法合成羧甲基化AEO-9,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起泡性、乳化性、增溶性、润湿性等表面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合成的新型有机酸聚氧乙烯嵌段酯表面活性剂各项性能均优于Tween-80;将"醚-酯型"表面活性剂A-107复配应用于浮选法废纸脱墨中,当改性AEO-9,AEO-9与A-107按质量比3∶2∶1复配时,脱墨效果最好,脱墨浆料白度可达到59.4%,残余油墨量为51.4 mm2/m2。结论合成的"醚-酯型"表面活性剂A-107复配应用于浮选法废纸脱墨中具有良好的脱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乙烯 表面活性剂 复配 废纸脱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年第24卷总目次
18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功能高分子学报 乙烯基吡啶 苯乙炔基 引发机理 本体 整体 性能表征 双亲性 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己二酸乙二醇酯 丙烯 封端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