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氧乙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与表面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颖 陶玉钢 毛培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脂肪醇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 ,收率为 97 1%。反应得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 -[3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 (9) -2 -羟...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脂肪醇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 ,收率为 97 1%。反应得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 -[3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 (9) -2 -羟基 ]丙基 -N ,N ,N -三甲基氯化铵 ,收率为 92 1%。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以证实。测定了基本的表面活性 ,产品的表面张力为 3 7 2mN/m ,临界胶束浓度为 2 0× 10 -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乙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面性质 季铵盐 脂肪醇乙烯基缩水基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细水雾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惠平 吴波 +3 位作者 周子琨 朱鹏 刘章蕊 徐凡席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几种O系列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利用表面张力仪、激光粒度分析仪、乳化性能实验等详细研究了它们对水的物理性质(表面张力、喷雾粒径、乳化性能)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以O-8为细水雾添加剂,利用灭汽油油盆火实验研究了... 以几种O系列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利用表面张力仪、激光粒度分析仪、乳化性能实验等详细研究了它们对水的物理性质(表面张力、喷雾粒径、乳化性能)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以O-8为细水雾添加剂,利用灭汽油油盆火实验研究了含O-8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并用烟气分析仪分析了灭火过程中的烟气(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实验结果表明:O系列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减小细水雾的粒径分布、增强水的乳化性能。与纯水细水雾相比,含O-8的细水雾具有更好的灭火性能,并有利于抑制汽油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离子表面活性 细水雾 表面张力 粒径分布 灭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界面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树棠 李华斌 +2 位作者 吴文祥 金静 韩桂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在大庆油田的油层条件下,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亲油基团大小以及温度对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以及与石油烃和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亲油基团的碳数增加或亲水基团聚氧乙烯(EO)数的减少,... 本文初步研究了在大庆油田的油层条件下,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亲油基团大小以及温度对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以及与石油烃和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亲油基团的碳数增加或亲水基团聚氧乙烯(EO)数的减少,有利于油、水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的降低。本文所研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值非常低,大约在10^(-3)mol/L左右。大庆原油油、水界面张力,在活性剂浓度小于CMC时,随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而高于CMC时,只是缓慢下降。表面张力可降到27mN/m左右。在CMC值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了10^(-1)~10^(-2)mN/m数量级。可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田条件下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驱油 表面活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醚基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MMA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濉 陈兴锋 +2 位作者 张磊 严峰 张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9,49,共9页
为了探索同时具有聚氧异丙烯基团(PO)和聚氧乙烯基团(EO)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的润湿性调控机制,对5种具有PO基团和EO基团的阴离子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聚氧异丙烯)_(m)-(聚氧乙烯)_(n)-羧酸钠(C_(... 为了探索同时具有聚氧异丙烯基团(PO)和聚氧乙烯基团(EO)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的润湿性调控机制,对5种具有PO基团和EO基团的阴离子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聚氧异丙烯)_(m)-(聚氧乙烯)_(n)-羧酸钠(C_(18)PO_(m)EO_(n)COONa,m=5、10、15和n=5、10、15)溶液在PMMA表面的润湿性进行测试分析,考察了PO基团、EO基团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表面张力(γ_(LV))和接触角(θ)的影响,并计算黏附张力(γ_(LV)cosθ)、黏附功(W_(A))和固液界面张力(γ_(SL))等吸附参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_(18)PO_(m)EO_(n)COONa分子在溶液-空气界面和PMMA-溶液界面吸附,导致γLV降低,疏水烷基链朝向水相,导致γSL升高,两者共同作用导致θ不发生变化,维持在约75°;浓度大于CMC时,C_(18)PO_(m)EO_(n)COONa分子在溶液-空气和PMMA-溶液界面同时达到饱和吸附,吸附参数趋于稳定;进一步增大浓度,C_(18)PO_(m)EO_(n)COONa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在PMMA-溶液界面形成聚集体,亲水基团朝向水相,导致γSL迅速减小,θ急剧降低,C_(18)PO_(5)EO_(15)C的θ可降低至约43°。随着PO基团数量的增加,C_(18)PO_(m)EO_(n)COONa在CMC时的γLV和高浓度时的θ逐渐升高;而随着EO基团数量的增加,γLV和θ几乎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表面活性 润湿性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异丙稀基团(PO) 乙烯基团(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伸展型表面活性剂辛基聚氧丙烯(9)聚氧乙烯(6)硫酸酯钠/磺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金光勇 何志强 +2 位作者 方云 陈骥 夏咏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以异辛醇为原料合成了伸展型表面活性剂辛基聚氧丙烯(9)聚氧乙烯(6)硫酸酯钠(P9E6S),并通过对P9E6S进行亚硫酸盐磺化得到新型伸展型表面活性剂辛基聚氧丙烯(9)聚氧乙烯(6)磺酸钠(P9E6SO)。用FTIR方法表征了P9E6S和P9E6SO的结构;研究了P9... 以异辛醇为原料合成了伸展型表面活性剂辛基聚氧丙烯(9)聚氧乙烯(6)硫酸酯钠(P9E6S),并通过对P9E6S进行亚硫酸盐磺化得到新型伸展型表面活性剂辛基聚氧丙烯(9)聚氧乙烯(6)磺酸钠(P9E6SO)。用FTIR方法表征了P9E6S和P9E6SO的结构;研究了P9E6S合成P9E6SO的适宜条件;考察了P9E6S和P9E6SO的表面活性、耐高温水解性和界面活性,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9E6SO适宜的合成条件为:w(P9E6S)=38.0%、n(Na2SO3)∶n(P9E6S)=4∶l、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P9E6S的磺化率为51.4%,水解率为12.4%。P9E6S和P9E6SO均具有良好的低温溶解性,乳化力为SDS的5倍以上;P9E6SO具有极好的耐高温水解性,可适用的油藏矿化度范围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表面活性 辛基丙烯(9)乙烯(6)硫酸酯钠 辛基丙烯(9)乙烯(6)磺酸钠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基聚氧乙烯胺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娟 王丹 +2 位作者 商士斌 沈明贵 齐帆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脱氢枞胺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N,N'-二脱氢枞基-α,ω-丙二胺,再与溴代聚乙二醇单甲醚经N-烷基化反应制备了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N,N'-二聚乙二醇单甲醚-N,N'-二脱氢枞基-α,ω-丙二胺松香基聚氧乙烯胺型双子表面活性剂RPG550、R... 脱氢枞胺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N,N'-二脱氢枞基-α,ω-丙二胺,再与溴代聚乙二醇单甲醚经N-烷基化反应制备了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N,N'-二聚乙二醇单甲醚-N,N'-二脱氢枞基-α,ω-丙二胺松香基聚氧乙烯胺型双子表面活性剂RPG550、RPG1000、RPG2000和RPG5000。通过FT-IR和1H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表面张力(γcmc)、对松节油/水体系或液体石蜡/水体系的乳化能力、抑泡及消泡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PG550、RPG1000、RPG2000、RPG5000的CMC值分别为1.00×10-3、9.75×10-4、5.25×10-4、1.90×10-4mol/L,γcmc值分别为26.4、27.5、22.8、22.2 mN/m,都低于市售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的相应值(CMC值2.03×10-3mol/L,γcmc值31.6 mN/m);其对松节油/水体系以及液体石蜡/水体系有较好的乳化能力,并有明显的抑泡能力和一定的消泡能力,抑泡能力明显好于TX-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合成 乙烯 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阳离子甲壳低聚糖表面活性剂的相图和微乳液结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褚春莹 陈国华 +1 位作者 范金石 张启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4-156,160,共4页
用滴定法研究了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羟基-3-二甲基十四烷基铵基)丙基甲壳低聚糖(HDM-TAPC)、正丁醇、正己烷及水四组分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利用电导法测定了HDMTAPC/正丁醇/10%正己烷/纯水四组分体系相图中微乳区的结构。实验结果表... 用滴定法研究了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羟基-3-二甲基十四烷基铵基)丙基甲壳低聚糖(HDM-TAPC)、正丁醇、正己烷及水四组分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利用电导法测定了HDMTAPC/正丁醇/10%正己烷/纯水四组分体系相图中微乳区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及良好的微乳性能;四组分体系中微乳区面积随油相(正己烷)含量的增大而明显减小;电导法结果表明该四组分体系微乳中也存在三种结构:W/O型、O/W型和双连续结构(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阳离子甲壳低 表面活性 相图 微乳液结构 临界胶束浓度 拟三元相图 (2-羟基-3-二甲基十四烷基铵基)丙基甲壳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NMR-IR法对脂肪酰胺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景江 刘郁芬 +3 位作者 郑永杰 王振 吴晓辉 桑长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2期1075-1080,共6页
采用HPLC法,选择最佳分离条件,对分子量分布较宽,分散性大的高碳脂肪酸胺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全组分,进行了分离;在无标准样时,制备主要馏分,以核磁波谱及红外光谱鉴定,对该类型样品获得了较理想结果。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组分的分... 采用HPLC法,选择最佳分离条件,对分子量分布较宽,分散性大的高碳脂肪酸胺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全组分,进行了分离;在无标准样时,制备主要馏分,以核磁波谱及红外光谱鉴定,对该类型样品获得了较理想结果。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组分的分析,且快速、高效、定性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脂肪酸 最佳分离条件 脂肪酰胺 乙烯离子表面活性 分子量分布 全组分 HPLC法 核磁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表面活性剂结构和组成的波谱表征——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的波谱 被引量:2
9
作者 靳焜 张蓉 +2 位作者 彭勤纪 张华 王璧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的结构特征和它们的组成。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法 质谱 红外光谱 山梨醇酐脂肪酸酯 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 表面活性 组成 波谱分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银纳米颗粒的合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庆敏 李彦 +1 位作者 黄福志 顾镇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7-541,共5页
将 AgNO3水溶液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EO- 7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形成六方液晶 .体系中的 Ag+被表面活性剂分子 AEO- 7还原成 Ag,形成 Ag的纳米颗粒 .在这一过程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液晶既是还原剂,又是反应介质和稳定剂 .在合成过... 将 AgNO3水溶液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EO- 7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形成六方液晶 .体系中的 Ag+被表面活性剂分子 AEO- 7还原成 Ag,形成 Ag的纳米颗粒 .在这一过程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液晶既是还原剂,又是反应介质和稳定剂 .在合成过程中,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乙氧基形成了氢过氧化物,从而具有了将 Ag+还原成单质 Ag的能力 . Ag纳米颗粒生长到一定时间不再继续变大,这表明颗粒的长大是靠自身的生长,并不发生颗粒聚集 .控制液晶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含量以及反应时间可得到不同大小的 Ag纳米颗粒 .所形成的 Ag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一般小于 1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溶致液晶 表面活性 乙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Brij35可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静 杨植文 +1 位作者 刘新星 童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105,共4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对苯二酚为丙烯酸阻聚剂,通过丙烯酸(AA)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醇(Brij35)的酯化反应,制备了具有聚合活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ABr35,产率为86%.采用FTIR和1HNMR表征其化学结构,并用荧光激发光谱表... 以对甲苯磺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对苯二酚为丙烯酸阻聚剂,通过丙烯酸(AA)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醇(Brij35)的酯化反应,制备了具有聚合活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ABr35,产率为86%.采用FTIR和1HNMR表征其化学结构,并用荧光激发光谱表征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ABr35的化学结构与预期结果相符,其CMC为0.026mmol/L,远低于Brij35的0.07mmol/L,其主要原因在于疏水性丙烯酸酯基团的引入使得疏水聚集在更低的浓度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乙烯 丙烯酸 临界胶束浓度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梦兰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以松香(或歧化松香)为原料,通过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酯化,或通过与环氧乙烷加成,制备了不同聚合度的松香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IR和1HNMR确证了结构。通过性能测定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分散力、乳化力和... 以松香(或歧化松香)为原料,通过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酯化,或通过与环氧乙烷加成,制备了不同聚合度的松香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IR和1HNMR确证了结构。通过性能测定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分散力、乳化力和对高稠原油的乳化降粘作用。松香聚乙二醇酯(Mr,PEG=1000~1500)对高粘稠的王官屯原油(30℃粘度为90600mPa·s)的乳化降粘率大于98%。它们重要的潜在用途之一是作为高稠原油的乳化降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表面活性 乳化 降粘 离子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哲 强西怀 +2 位作者 陈渭 陈苗苗 黄启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3-867,共5页
以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氧乙烯长链烷基胺(PAE)、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侧链含长链烷基和羧基、主链嵌入环氧乙烷(EO)结构的两性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APU)。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面... 以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氧乙烯长链烷基胺(PAE)、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侧链含长链烷基和羧基、主链嵌入环氧乙烷(EO)结构的两性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APU)。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粒径以及电导率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以PAE为软段单体,n(PAE)∶n(DMPA)=1∶1时,合成的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32.26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40.42 m N/m,且其等电区为3.5~5.5,分布较窄,可在较宽p H范围的水性体系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 氨酯 乙烯长链烷基胺 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混合阳离子-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介孔MCM-48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春艳 荣志红 王小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利用阳离子和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出MCM-48介孔分子筛。在1TEOS(正硅酸乙酯)∶0.12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0.50NaOH(氢氧化钠)∶6... 利用阳离子和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出MCM-48介孔分子筛。在1TEOS(正硅酸乙酯)∶0.12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0.50NaOH(氢氧化钠)∶61H2O(物质的量的比)体系中,n值在较大范围内(0.000625~0.01875)可调。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123)的加入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合成的MCM-48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较集中的孔径分布和较高的热和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8 混合表面活性 乙烯-丙稀-乙烯三嵌段共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非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哲 强西怀 +1 位作者 陈渭 李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乙烯长链烷基胺(PAE)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兼具阳离子特性和非离子特性的新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研究了其侧链烷基碳数、环氧乙烷加合数及外加电解质对表面张力、临...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乙烯长链烷基胺(PAE)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兼具阳离子特性和非离子特性的新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研究了其侧链烷基碳数、环氧乙烷加合数及外加电解质对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AE侧链烷基为C_(18),环氧乙烷加合数目为5时,其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9.600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3.131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非离子氨酯 表面活性 乙烯长链烷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裂解色谱法测定聚氧乙烯脂肪醇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尔嘉 杨海峰 齐耀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64-366,共3页
聚氧乙烯化脂肪醇RO(CH2CH2O)nH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其性能与结构关系密切。目前,测定烷基R的链长分布多用化学降解-色谱法,手续繁琐费时,测定n值可用化学法或核磁共振法,但须已知烷基的平均链长。本文采用裂解色谱(HG... 聚氧乙烯化脂肪醇RO(CH2CH2O)nH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其性能与结构关系密切。目前,测定烷基R的链长分布多用化学降解-色谱法,手续繁琐费时,测定n值可用化学法或核磁共振法,但须已知烷基的平均链长。本文采用裂解色谱(HGC)法测定该类化合物的环氧乙烷平均加成数和疏水基同系物的分布,文献虽报道过有关工作,但具体定量方法叙述基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脂肪醇 表面活性 结构测定 裂解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在二氯卡宾制备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陶凤岗 徐积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4期460-462,共3页
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可作为制备二氯卡宾时的相转移催化剂,其效能与分子中氧乙烯(EO)单位的数目有关。
关键词 乙烯 表面活性 相转移催化 二氯卡宾 相转移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非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哲 强西怀 +2 位作者 陈渭 陈苗苗 黄启恒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6,35,共6页
以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胺(PAE)、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侧链含十二烷基、主链嵌入大量聚环氧乙烷(EO)结构的阳-非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PUS)。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 以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胺(PAE)、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侧链含十二烷基、主链嵌入大量聚环氧乙烷(EO)结构的阳-非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PUS)。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测试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以PAE为软段单体,以聚乙二醇(PEG-200)为扩链剂时,合成的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3.10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8.12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非离子表面活性 氨酯 乙烯十二烷基胺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对PVDF/PHEMA共混微滤膜的成膜性能研究
19
作者 江冠金 陈翠仙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0,共5页
采用凝胶相转化法,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PHE-MA)共混合金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阳离子季铵型表面活性剂(TM)为添加剂制备微滤膜.考察了添加剂浓度对铸膜液相容性、铸膜液黏度、铸膜液凝胶速... 采用凝胶相转化法,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PHE-MA)共混合金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阳离子季铵型表面活性剂(TM)为添加剂制备微滤膜.考察了添加剂浓度对铸膜液相容性、铸膜液黏度、铸膜液凝胶速度、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PVDF/PHEMA/DMAc铸膜液体系中TM添加剂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TM添加质量分数小于5.0%时,铸膜液中组分的相容性得到很大改善,制备出的微滤膜表面孔径均一、孔密度高.随着TM添加浓度的增大,铸膜液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凝胶速度逐渐增大,膜的纯水通量先增大后减小,截留率则始终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氟乙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阳离子季铵表面活性 相转化法 微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乔富林 雷雪 +1 位作者 秦冰 江建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0-561,共12页
低聚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高效低耗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医药、工业缓蚀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低聚表面活性剂由两个或更多两亲基元通过联接基团以化学键的方式联接而成,其结构介于单链表面活性剂和聚表面活性剂之间。联... 低聚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高效低耗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医药、工业缓蚀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低聚表面活性剂由两个或更多两亲基元通过联接基团以化学键的方式联接而成,其结构介于单链表面活性剂和聚表面活性剂之间。联接基团拉近了分子中多个两亲基元的距离,使其表现出更强的聚集能力。同时,联接基团结构和分子空间拓扑结构更加多样化,使其具备了更加丰富的构象和聚集形貌转变过程。上述特性使其作为高效低耗型油田化学剂和响应性软物质材料方面独具优势,但其合成难度大,限制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系统研究。基于此,详细归纳了线状、星状和环状3类不同空间拓扑结构的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以多元醇、多元胺、多元酚、多元环氧化合物、多元羧酸(酯)等作为原料,利用其所含的羟基、氨基、羧基、酯基等活性反应基团来制备作为联接基团骨架的星状中间体,然后将中间体末端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星状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对3类低聚表面活性剂合成路线的总结,建议将来利用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席夫碱反应、开环反应等的组合来设计合成具备刺激响应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合成方法 空间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