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微粉粒径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中堂 李雨燕 +5 位作者 彭腊梅 丰德友 王斌奇 高志明 张传伟 于源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2,共8页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与金刚石粒径大小、金刚石颗粒的分散均匀性以及Co粘结剂在金刚石颗粒之间的分布状态密切关。采用高温高压烧结制备金刚石粒径分别为3,10,16和25μm的PDC,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高...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与金刚石粒径大小、金刚石颗粒的分散均匀性以及Co粘结剂在金刚石颗粒之间的分布状态密切关。采用高温高压烧结制备金刚石粒径分别为3,10,16和25μm的PDC,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高速摩擦磨损实验和抗冲击实验,研究了不同金刚石粒径的PDC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热稳定性、摩擦系数和抗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不同金刚石粒径的PDC的最强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金刚石(111)、(220)、(311)晶面,且仅在金刚石粒径为25μm的PDC中发现Co_(3)O_(4)相;金刚石粒径为3,10,16和25μm的PDC微观组织中Co粘结剂分别以微粒、“球状”和“孤岛状”、“叶脉状”和“孤岛状”、“叶脉状”分布;金刚石粒径为25μm的PDC摩擦系数最小,为0.049。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粒径为10μm的PDC性能表现最佳,磨耗比达到了2.04×10^(6),抗冲击韧性为400 J,耐热温度达到了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粒径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磨耗比 热稳定性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科 李梦 +3 位作者 董博 孙友宏 孙阳 刘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489,共5页
基于仿生耦合理论设计了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性能,制备出仿生耦合PDC钻头并将其用于现场试验。以自然界生物(竹子、人类牙齿、贝壳、树木年轮、蝼蛄等)为仿生原型,从聚晶金刚石和硬质合金材料、聚晶... 基于仿生耦合理论设计了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性能,制备出仿生耦合PDC钻头并将其用于现场试验。以自然界生物(竹子、人类牙齿、贝壳、树木年轮、蝼蛄等)为仿生原型,从聚晶金刚石和硬质合金材料、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交接面结构及聚晶金刚石表面非光滑形态3方面入手设计仿生耦合PDC,并开展室内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与同尺寸的常规PDC相比,仿生耦合PDC磨耗比提高约18.4%,磨损砂轮速度提高约1.67倍,耐磨性和切削效率都显著提高。现场钻井试验中,根据地层情况和井身结构设计制备了仿生耦合PDC钻头,并与邻井同层常规PDC钻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生耦合PDC钻头的机械钻速约为常规PDC钻头的2.5倍,可大幅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耦合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钻井 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极丝损耗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滕凯 孙涛 +1 位作者 赵恩兰 何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283-3287,3293,共6页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电参数和冲液条件等因素...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电参数和冲液条件等因素对电极丝损耗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采用贴附式高压喷液方式在高电压、小脉宽、大峰值电流的加工条件下,PDC切割效率为19.35mm^2/min,电极丝损耗为1.5~2μm(10~4 mm^2切割量),较常压喷液方式切割效率提高51.6%,丝损降低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丝损耗 差动放电 间隙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电火花线切割精密加工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满仓 张建磊 +2 位作者 于超 王敏杰 刘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3-1309,共7页
为了提高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的生产效率,改进加工表面质量并减少刃磨余量,利用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对PCD复合片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对PCD复合片进行了5次切割,并分别测量了每次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富钴界面层凹槽深度及宽度... 为了提高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的生产效率,改进加工表面质量并减少刃磨余量,利用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对PCD复合片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对PCD复合片进行了5次切割,并分别测量了每次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富钴界面层凹槽深度及宽度和PCD层刃口加工质量。试验结果表明:PCD复合片经慢走丝线切割多次加工,能够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金刚石颗粒大小对加工质量影响较大;其中CTH025型号和CTB010型号的最终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0.85μm和Ra=0.57μm,富钴界面层凹槽的深度分别为16.3μm和5.7μm,刃口处切口缺陷的尺寸也与金刚石颗粒的尺寸相当。经WEDM加工后的PCD复合片的刃磨余量可控制在4~15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聚晶金刚石刀具 电火花线切割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钴对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热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冰峰 王斯琰 +1 位作者 唐治 程丽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热稳定性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利用车削花岗岩法测定了PDC刀具的热稳定性能,采用热分析法、工具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PDC刀具中粘接剂钴的分布与形貌以及热损伤情况。研究表明:粘接剂Co热胀冷缩和氧化... 热稳定性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利用车削花岗岩法测定了PDC刀具的热稳定性能,采用热分析法、工具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PDC刀具中粘接剂钴的分布与形貌以及热损伤情况。研究表明:粘接剂Co热胀冷缩和氧化产生了热龟裂裂纹,导致PDC刀具机械性能降低,这是PDC刀具热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因素;PDC刀具中Co存在3种分布形式,分别是金刚石间的球粒状Co颗粒、"Co岛"和叶脉状的Co分布,其中以叶脉状分布的Co对PDC刀具的热稳定性影响最大。讨论了控制粘接剂Co分布与形貌以提高PDC热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热稳定性 粘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激光切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强 贾志新 +3 位作者 高坚强 黄金刚 刘文彪 权万龙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6-692,共7页
聚晶金刚石(PCD)复合片因其硬度高、耐磨性好等性能在刀具行业应用广泛,为了探究PCD复合片的激光切割工艺特性,获取最优的切割质量和加工效率,减少磨削余量,采用Nd∶YAG激光器对1.6 mm厚PCD复合片进行切割工艺试验。利用数字显微镜和光... 聚晶金刚石(PCD)复合片因其硬度高、耐磨性好等性能在刀具行业应用广泛,为了探究PCD复合片的激光切割工艺特性,获取最优的切割质量和加工效率,减少磨削余量,采用Nd∶YAG激光器对1.6 mm厚PCD复合片进行切割工艺试验。利用数字显微镜和光学轮廓仪对材料切割表面及断面进行观测分析,系统研究了激光功率、切割速度、脉冲频率及离焦量等工艺参数对切割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同时探究不同参数下激光能量对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材料表面能量密度的大小决定着激光切割质量,选用激光功率80 W,切割速度80 mm/min,脉冲频率60 Hz,零离焦量的切割参数,获得了切缝宽度为173.10μm,切缝单边锥度为5.90°,表面粗糙度Ra=0.65μm的优良PCD复合片激光切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激光切割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德 张菁 +2 位作者 黎明发 孙振亚 范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0,共4页
残余热应力是影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好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考虑聚晶金刚石层(PCD)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以及PDC压制过程中烧结温度的波动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在ANSYS中建立PDC模型,运用热-结耦合法分析PDC的残... 残余热应力是影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好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考虑聚晶金刚石层(PCD)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以及PDC压制过程中烧结温度的波动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在ANSYS中建立PDC模型,运用热-结耦合法分析PDC的残余热应力。计算表明,随着PCD层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由0.067增加到0.333,PCD层表面中心的压应力由1.61 GPa降低到380 MPa,PCD层最大径向压应力由1.61 GPa降低1.03 GPa左右,而PCD层边缘靠近界面附近最大轴向拉应力逐渐增大;随着PDC压制过程中烧结温度由1 000℃升高到1 500℃,PCD层的最大径向压应力、最大轴向拉应力以及最大剪应力等均逐渐增大。认为,在研究PDC合成新工艺过程中,应在保证PDC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PCD层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必须尽量切断原材料以及人为操作对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 烧结温度 残余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耐磨性的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汪冰峰 王绍斌 +2 位作者 杨扬 唐三川 陈潮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6,100,共4页
耐磨性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现有的烧结体质量磨耗比实验和称量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为此建立了PDC体积磨耗比的计算方法,能够用它评测PDC耐磨性的优劣。PDC车削花岗岩时的磨损过程可以分为初始磨损阶段、快速磨... 耐磨性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现有的烧结体质量磨耗比实验和称量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为此建立了PDC体积磨耗比的计算方法,能够用它评测PDC耐磨性的优劣。PDC车削花岗岩时的磨损过程可以分为初始磨损阶段、快速磨损阶段和稳定磨损阶段。PDC车削花岗岩过程中,刀具的磨损是由于冲击与磨削同时作用的结果,且以"磨为主,冲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耐磨性 体积磨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电火花线切割机理与形貌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高峰 邓朝晖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1-675,共5页
开展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提出了PDC的电火花线切割模型。通过扫描电镜与拉曼光谱仪对切割试件进行显微观察与成分分析,发现聚晶金刚石层表面存在明显石墨化现象,而且聚晶金刚石层与硬质合金层之间的富钴界面层... 开展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提出了PDC的电火花线切割模型。通过扫描电镜与拉曼光谱仪对切割试件进行显微观察与成分分析,发现聚晶金刚石层表面存在明显石墨化现象,而且聚晶金刚石层与硬质合金层之间的富钴界面层存在严重过量去除现象。按聚晶金刚石层、富钴界面层与硬质合金层三个部分剖析了PDC放电蚀除机理,并对PDC的电火花线切割热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解决富钴界面层的过量去除问题是提高PDC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电火花线切割机理 扫描电镜 石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镜面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关佳亮 任勇 +3 位作者 赵显辉 路文文 孙晓楠 戚泽海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针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精加工后需达到镜面级表面的指标要求,基于正交试验法优化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精加工工艺参数,采用极差分析法处理试验数据,并绘制试验指标与各试验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得出了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 针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精加工后需达到镜面级表面的指标要求,基于正交试验法优化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精加工工艺参数,采用极差分析法处理试验数据,并绘制试验指标与各试验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得出了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工艺参数,进行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镜面加工工艺优化研究。研究表明:抛光盘转速和研抛时间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抛光盘转速、研抛时间、研抛压力和抛光液磨料粒度。采用优化后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加工试验,当研抛压力为90 kPa、抛光盘转速为1 200 r/min、抛光液磨料粒度为1μm、研抛时间为30 min时,得到了表面粗糙度Ra为0.019μm的质量表面,达到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镜面加工(Ra<0.02μm)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性能的因素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万夫 焦淑静 高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4期33-36,40,共5页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作为PDC钻头的切削元件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钻头的钻进速率及使用寿命。影响复合片质量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金刚石与粘接剂的配比、粘接剂的种类、金刚石的粒度、金刚石 硬质合金界面结构以及烧结工艺等。本...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作为PDC钻头的切削元件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钻头的钻进速率及使用寿命。影响复合片质量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金刚石与粘接剂的配比、粘接剂的种类、金刚石的粒度、金刚石 硬质合金界面结构以及烧结工艺等。本文探讨了不同种类粘接剂的优、缺点 ;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变金刚石颗粒的粒度分布提高复合片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 ;在金刚石 硬质合金界面处添加碳化物形成元素薄片以及采用金属镀层 (如W等 )实现界面的冶金结合 ,从而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 ;采用锯齿形界面并伴随成分梯度过渡、以及采用正弦曲线形界面结构可明显改善复合片的性能。这些方法可为工业上生产优质复合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粘接剂 成分 结构 粒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层磨削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媛 张勤俭 +1 位作者 叶书强 曹凤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529-532,共4页
建立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层磨削过程中的传热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原理,利用工程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硬质合金层磨削时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场、应力场及复合片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 建立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层磨削过程中的传热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原理,利用工程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硬质合金层磨削时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场、应力场及复合片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磨削深度、砂轮速度等参数对复合片变形量影响较大,磨削深度增大,磨削表面温度升高,残余应力增大,变形加剧。砂轮速度增大,磨削表面温度升高,残余应力增大,变形量也变大。利用有限元方法是研究磨削温度场、应力场及复合片变形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磨削参数 温度场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聚晶金刚石复合片(B-PDC)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一波 孙延龙 +3 位作者 徐燕军 尹翔 柳成渊 郑勇翔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国产六面顶压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采用黏结剂Co熔渗催化方法合成含硼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对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含硼金刚石合成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最后对样品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对聚晶金刚石层微观结构做了扫描电镜观... 利用国产六面顶压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采用黏结剂Co熔渗催化方法合成含硼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对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含硼金刚石合成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最后对样品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对聚晶金刚石层微观结构做了扫描电镜观察和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抗冲击韧性和耐热性比普通金刚石复合片有显著提高,当添加含硼金刚石微粉体积分数为2a%~3a%时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金刚石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合成 高温高压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车削花岗岩的磨损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冰峰 杨扬 +2 位作者 王绍斌 唐三川 陈潮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57-1562,共6页
利用工具显微镜和测力仪观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车削花岗岩的过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PDC刀具的磨损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PDC刀具车削花岗岩的磨损过程可以分为初始磨损阶段、快速磨损阶段和稳定磨损阶段;单次受力曲线呈... 利用工具显微镜和测力仪观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车削花岗岩的过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PDC刀具的磨损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PDC刀具车削花岗岩的磨损过程可以分为初始磨损阶段、快速磨损阶段和稳定磨损阶段;单次受力曲线呈周期性波动上升;PDC刀具的磨损是由于冲击与磨削同时作用的结果,且以磨削为主,冲击为辅;PDC的磨损过程中既有磨料磨损,也有疲劳磨损,是多种磨损形式组合的结果;PDC的磨损与断裂是由于W和Co粘结相承受不住外加载荷,率先发生断裂而导致与其粘结在一起的金刚石发生了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花岗岩 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组分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品鲁 刘宝昌 张祖培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8,共4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梯度组成分布指数及梯度层层数对热应力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分布指数最佳值为1.2,功能梯度层数为6层;与普通双层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相比...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梯度组成分布指数及梯度层层数对热应力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分布指数最佳值为1.2,功能梯度层数为6层;与普通双层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相比,轴向拉应力由986 MPa降到了323 MPa,剪应力由722 MPa降到454 MPa;此外还改善了界面处的应力分布,大大提高了界面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优化设计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数控激光切割机床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柯良 惠相君 +1 位作者 陈水明 马宇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68,共4页
通过研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激光切割机理和工艺,研发适用于PDC激光切割的激光束参数变换系统和观测定位光学系统,完成了激光切割数控机床结构设计和数控切割系统,开发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数控激光切割机床,实现了自动化高精度切割,... 通过研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激光切割机理和工艺,研发适用于PDC激光切割的激光束参数变换系统和观测定位光学系统,完成了激光切割数控机床结构设计和数控切割系统,开发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数控激光切割机床,实现了自动化高精度切割,并有效提升了PDC激光切割的厚度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数控机床 激光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宏观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法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力 周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内宏观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复合片圆柱边沿的聚晶金刚石层内,径向、轴向残余应力均表现为张应力,是导致复合片作业时易从边沿大块破碎、脱落的主要原因;减少聚晶金刚石层厚度可有效降低其边...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内宏观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复合片圆柱边沿的聚晶金刚石层内,径向、轴向残余应力均表现为张应力,是导致复合片作业时易从边沿大块破碎、脱落的主要原因;减少聚晶金刚石层厚度可有效降低其边沿处的张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硬质合金 残余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电火花加工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媛 曹凤国 张勤俭 《电加工与模具》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在研究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磨削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时的物理模型,对磨削过程工件表面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及工件材料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脉冲宽度及峰值电流对温度场、应力场... 在研究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磨削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时的物理模型,对磨削过程工件表面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及工件材料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脉冲宽度及峰值电流对温度场、应力场分布及复合片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法是分析大面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电火花磨削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计算结果可用来指导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参数以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电火花磨削 温度场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聚晶层的冲击破坏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冰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倾斜冲击破坏实验方法,能够实现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聚晶层的冲击破坏试验。采用数显工具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DC聚晶层冲击破坏断口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新的实验方法使PDC处于近刚性接触的环境下,实现对PDC聚晶层点... 提出了一种倾斜冲击破坏实验方法,能够实现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聚晶层的冲击破坏试验。采用数显工具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DC聚晶层冲击破坏断口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新的实验方法使PDC处于近刚性接触的环境下,实现对PDC聚晶层点-面的冲击破坏,能够评价聚晶层抗冲击破坏能力的大小;在冲击破坏过程中,聚晶层冲击点边缘部分形成多条形变带,沿形变带破坏产生裂纹并长大而形成断裂面。并对PDC聚晶层冲击破坏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聚晶 冲击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耐热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志宏 王贵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1,86,共3页
在应用粉末层铺法制备梯度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基础上,用扫描电镜、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耐热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以钴作粘结剂的聚晶金刚石层中金刚石相实现了金刚石-金刚石结合,通过梯度过渡层与硬质合金基体结合,... 在应用粉末层铺法制备梯度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基础上,用扫描电镜、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耐热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以钴作粘结剂的聚晶金刚石层中金刚石相实现了金刚石-金刚石结合,通过梯度过渡层与硬质合金基体结合,既保证了聚晶金刚石的硬度,又改善了界面的结合状况;聚晶金刚石的耐热性比单晶金刚石有较大提高,并且其耐热性受到加热速度、环境气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材料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