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微粉粒径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中堂 李雨燕 +5 位作者 彭腊梅 丰德友 王斌奇 高志明 张传伟 于源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2,共8页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与金刚石粒径大小、金刚石颗粒的分散均匀性以及Co粘结剂在金刚石颗粒之间的分布状态密切关。采用高温高压烧结制备金刚石粒径分别为3,10,16和25μm的PDC,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高...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与金刚石粒径大小、金刚石颗粒的分散均匀性以及Co粘结剂在金刚石颗粒之间的分布状态密切关。采用高温高压烧结制备金刚石粒径分别为3,10,16和25μm的PDC,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高速摩擦磨损实验和抗冲击实验,研究了不同金刚石粒径的PDC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热稳定性、摩擦系数和抗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不同金刚石粒径的PDC的最强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金刚石(111)、(220)、(311)晶面,且仅在金刚石粒径为25μm的PDC中发现Co_(3)O_(4)相;金刚石粒径为3,10,16和25μm的PDC微观组织中Co粘结剂分别以微粒、“球状”和“孤岛状”、“叶脉状”和“孤岛状”、“叶脉状”分布;金刚石粒径为25μm的PDC摩擦系数最小,为0.049。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粒径为10μm的PDC性能表现最佳,磨耗比达到了2.04×10^(6),抗冲击韧性为400 J,耐热温度达到了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粒径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磨耗比 热稳定性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对聚晶立方氮化硼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群飞 肖长江 +2 位作者 马金明 汤黎辉 栗正新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以立方氮化硼(cBN)粉体为原材料,Al粉和Si粉为结合剂,纳米金刚石为添加剂,在5.5 GPa和1500℃下高温高压烧结制备了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研究了纳米金刚石质量分数对PcBN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的影响。结... 以立方氮化硼(cBN)粉体为原材料,Al粉和Si粉为结合剂,纳米金刚石为添加剂,在5.5 GPa和1500℃下高温高压烧结制备了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研究了纳米金刚石质量分数对PcBN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的加入对PcBN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当金刚石质量分数为5%时,PcBN的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98.5%);随着纳米金刚石含量的增加,PcBN样品的维氏硬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先升高后下降。当纳米金刚石质量分数为5%时,PcBN的硬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 GPa、4.89 MPa·m^(1/2)和6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 纳米金刚石 高温 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磨压力对聚晶金刚石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国栋 李维翠 +2 位作者 胡晋昭 李树强 黄树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8-533,共6页
使用金刚石平磨盘对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复合片的金刚石层进行高速研磨实验,研究研磨压力对PCD研磨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研磨压力为0.10~0.18MPa时,随着研磨压力的增大,PCD的研磨去除... 使用金刚石平磨盘对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复合片的金刚石层进行高速研磨实验,研究研磨压力对PCD研磨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研磨压力为0.10~0.18MPa时,随着研磨压力的增大,PCD的研磨去除率增大,表面粗糙度减小。PCD研磨表面缺陷主要包括沿晶破碎、微小凹坑、机械划痕、微裂纹等,且随着研磨压力增大,研磨表面平滑面积扩大,机械划痕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高速研磨 研磨压力 材料去除率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PCD)刀具发展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白清顺 姚英学 +1 位作者 Grace Zhang Phillip Bex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对聚晶金刚石 (PCD)刀具的发展概况、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制造技术、设计原则。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切削刀具 p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金刚石含量对圆葱碳烧结制备聚晶金刚石(PCD)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邹芹 王明智 +5 位作者 余强化 李艳国 柯雨蛟 唐虎 赵玉成 尹育航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144,共5页
以OLC_(11)(1 100℃/0.1 Pa条件下制得的OLC)与微米金刚石为原料,在1 200℃/5.5 GPa/15 min条件下烧结制备了无添加剂聚晶金刚石(PCD),研究了微米金刚石加入量对PCD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米金刚石加入量低于50%时,随着微米金刚... 以OLC_(11)(1 100℃/0.1 Pa条件下制得的OLC)与微米金刚石为原料,在1 200℃/5.5 GPa/15 min条件下烧结制备了无添加剂聚晶金刚石(PCD),研究了微米金刚石加入量对PCD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米金刚石加入量低于50%时,随着微米金刚石加入量增加,OLC11转化的金刚石晶粒尺寸逐渐均匀且越来越大,微米金刚石与OLC_(11)转变的金刚石基体间结合得越好。当微米金刚石含量高于50%时,随着微米金刚石含量增加,微米金刚石与OLC_(11)转变的金刚石基体间不能有效结合,PCD硬度逐渐降低。微米金刚石含量为50%时,PCD硬度及晶粒尺寸最大,分别为44.7 GPa及20 nm。加入适量的微米金刚石可以增强样品内部传压,并作为晶种,提高OLC转化率,提升PCD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圆葱碳 微米金刚石 烧结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含量对聚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群飞 肖长江 +2 位作者 汤黎辉 郑皓宇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结合剂的类型和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5μm金刚石为原材料,选用MAX相中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500℃下制备不同Ti_(3)AlC_(2)含量的聚晶金刚石,分析了Ti_(3)AlC_(2)的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物相、显微结构... 结合剂的类型和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5μm金刚石为原材料,选用MAX相中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500℃下制备不同Ti_(3)AlC_(2)含量的聚晶金刚石,分析了Ti_(3)AlC_(2)的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C_(2)在高温高压下会完全分解形成TiC和Al-Ti合金,并与金刚石反应生成Al4C3和TiC等物相,且TiC和Al4C3均匀分布在金刚石颗粒间并与金刚石紧密黏结在一起,从而提升聚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0%时,聚晶金刚石的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磨耗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9.3%、54.0 GPa和5733.3;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5%时,聚晶金刚石的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5.23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Ti_(3)AlC_(2)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层厚度与复合片直径对PDC残余热应力的影响
7
作者 杨添添 黄凯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51,共8页
残余热应力是导致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失效的原因之一。为提升PDC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并为PDC的设计提供模拟计算依据,利用ANSYS建立PDC的参数模型,通过“热-结构”耦合法计算PDC的残余热应力值,分析PCD层和硬质合金层的厚度比及... 残余热应力是导致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失效的原因之一。为提升PDC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并为PDC的设计提供模拟计算依据,利用ANSYS建立PDC的参数模型,通过“热-结构”耦合法计算PDC的残余热应力值,分析PCD层和硬质合金层的厚度比及PDC直径对残余热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DC直径为16 mm、总厚度为13 mm时,其PCD层和硬质合金层的最佳厚度比为0.180;当PCD层厚度为2.0 mm时,PDC最佳直径值为18 mm;当PCD层厚度为3.0 mm时,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PDC最佳直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残余热应力 聚晶金刚石层厚度 PDC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薛建新 游顺英 虞建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pcd 刀具 开发 应用 高速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被引量:20
9
作者 高科 李梦 +3 位作者 董博 孙友宏 孙阳 刘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489,共5页
基于仿生耦合理论设计了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性能,制备出仿生耦合PDC钻头并将其用于现场试验。以自然界生物(竹子、人类牙齿、贝壳、树木年轮、蝼蛄等)为仿生原型,从聚晶金刚石和硬质合金材料、聚晶... 基于仿生耦合理论设计了仿生耦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性能,制备出仿生耦合PDC钻头并将其用于现场试验。以自然界生物(竹子、人类牙齿、贝壳、树木年轮、蝼蛄等)为仿生原型,从聚晶金刚石和硬质合金材料、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交接面结构及聚晶金刚石表面非光滑形态3方面入手设计仿生耦合PDC,并开展室内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与同尺寸的常规PDC相比,仿生耦合PDC磨耗比提高约18.4%,磨损砂轮速度提高约1.67倍,耐磨性和切削效率都显著提高。现场钻井试验中,根据地层情况和井身结构设计制备了仿生耦合PDC钻头,并与邻井同层常规PDC钻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生耦合PDC钻头的机械钻速约为常规PDC钻头的2.5倍,可大幅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耦合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钻井 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电火花线切割精密加工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满仓 张建磊 +2 位作者 于超 王敏杰 刘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3-1309,共7页
为了提高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的生产效率,改进加工表面质量并减少刃磨余量,利用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对PCD复合片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对PCD复合片进行了5次切割,并分别测量了每次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富钴界面层凹槽深度及宽度... 为了提高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的生产效率,改进加工表面质量并减少刃磨余量,利用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对PCD复合片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对PCD复合片进行了5次切割,并分别测量了每次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富钴界面层凹槽深度及宽度和PCD层刃口加工质量。试验结果表明:PCD复合片经慢走丝线切割多次加工,能够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金刚石颗粒大小对加工质量影响较大;其中CTH025型号和CTB010型号的最终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0.85μm和Ra=0.57μm,富钴界面层凹槽的深度分别为16.3μm和5.7μm,刃口处切口缺陷的尺寸也与金刚石颗粒的尺寸相当。经WEDM加工后的PCD复合片的刃磨余量可控制在4~15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聚晶金刚石刀具 电火花线切割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结合型金刚石聚晶晶界结构及其生长模式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邓福铭 陈启武 黄培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6,共4页
利用SEM,EPMA(WDS)观察分析了聚晶金刚石层中DD结合聚晶晶界结构、组成和性能,讨论了晶界金刚石微晶的形成机制,证明了聚晶金刚石层中存在DD结合的网络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D结合界面的2种生长模式... 利用SEM,EPMA(WDS)观察分析了聚晶金刚石层中DD结合聚晶晶界结构、组成和性能,讨论了晶界金刚石微晶的形成机制,证明了聚晶金刚石层中存在DD结合的网络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D结合界面的2种生长模式重结晶金刚石搭接生长模式和原始金刚石接触面沉积生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聚晶金刚石 重结晶生长 PDC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刀具磨削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嫚 张弘弢 刘峰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2年第2期52-53,56,共3页
本文通过观察聚晶金刚石 (PCD)磨削表面的微观形貌及背散射立体像 ,研究了PCD材料的磨削机理。结果表明 ,在磨削过程中 ,PCD材料会产生冲击脆性去除、沿晶疲劳脆性去除、疲劳点蚀脆性去除、热化学去除及机械热去除。其主次顺序取决于磨... 本文通过观察聚晶金刚石 (PCD)磨削表面的微观形貌及背散射立体像 ,研究了PCD材料的磨削机理。结果表明 ,在磨削过程中 ,PCD材料会产生冲击脆性去除、沿晶疲劳脆性去除、疲劳点蚀脆性去除、热化学去除及机械热去除。其主次顺序取决于磨削工艺参数。因冲击脆性去除直接产生PCD刀具刃口锯齿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刀具磨削 机理 试验 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非脆性去除磨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乾忠 李嫚 +2 位作者 张弘弢 董海 屈福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的磨削是PCD刀具制造中的关键环节,磨削参数的变化影响PCD的去除方式,进而决定刀具的切削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腐蚀后的PCD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削PCD中的刻划作用、滑擦... 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的磨削是PCD刀具制造中的关键环节,磨削参数的变化影响PCD的去除方式,进而决定刀具的切削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腐蚀后的PCD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削PCD中的刻划作用、滑擦作用和热化学反应等非脆性去除机理,及其与磨削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刻划作用仅在砂轮磨粒较锋利时产生作用,多存在于湿磨初期;砂轮磨钝后,滑擦作用和热化学反应是PCD的主要去除方式,且滑擦作用与热化学反应同时发生.通过设计一组特殊磨削试验,间接证明了磨削后的PCD表面存在由热化学反应产生的软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磨削 金刚石砂轮 刻划 滑擦 热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勤俭 曹凤国 王先逵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详细介绍了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特点,聚晶金刚石在汽车、航空航天、木材加工、电子行业、石油地质钻探、线材模具、玻璃切割和宝石加工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涂层立铣刀与PCD立铣刀切削铝合金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而耕 黄彪 陈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金刚石涂层立铣刀和PCD立铣刀切削铝合金时,铝合金表面粗糙度以及刀具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实验比较1μm、5μm金刚石涂层四刃立铣刀和PCD立铣刀在高速干式切削条件下切削铝合金的性能,并通过走刀距离比较不同状态刀具的使用寿... 目的研究金刚石涂层立铣刀和PCD立铣刀切削铝合金时,铝合金表面粗糙度以及刀具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实验比较1μm、5μm金刚石涂层四刃立铣刀和PCD立铣刀在高速干式切削条件下切削铝合金的性能,并通过走刀距离比较不同状态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及在走刀过程中的粘刀情况,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加工的铝合金表面粗糙度。结果 1μm、5μm金刚石涂层立铣刀加工铝合金失效距离分别为25 m、75 m,PCD立铣刀加工铝合金96 m后失效;1μm、5μm金刚石涂层立铣刀切削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平均值分别为1.07μm、1.10μm,PCD立铣刀切削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平均值为0.80μm。结论 5μm金刚石涂层立铣刀是1μm金刚石涂层立铣刀寿命的5倍,PCD立铣刀使用寿命最长;1μm、5μm金刚石涂层立铣刀切削铝合金表面较PCD立铣刀粗糙,在相同切削环境下切削铝合金时,PCD立铣刀使用寿命较金刚石涂层立铣刀提高,且在抑制粘刀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pcd 金刚石涂层 立铣刀 粘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钴对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热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汪冰峰 王斯琰 +1 位作者 唐治 程丽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热稳定性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利用车削花岗岩法测定了PDC刀具的热稳定性能,采用热分析法、工具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PDC刀具中粘接剂钴的分布与形貌以及热损伤情况。研究表明:粘接剂Co热胀冷缩和氧化... 热稳定性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利用车削花岗岩法测定了PDC刀具的热稳定性能,采用热分析法、工具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PDC刀具中粘接剂钴的分布与形貌以及热损伤情况。研究表明:粘接剂Co热胀冷缩和氧化产生了热龟裂裂纹,导致PDC刀具机械性能降低,这是PDC刀具热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因素;PDC刀具中Co存在3种分布形式,分别是金刚石间的球粒状Co颗粒、"Co岛"和叶脉状的Co分布,其中以叶脉状分布的Co对PDC刀具的热稳定性影响最大。讨论了控制粘接剂Co分布与形貌以提高PDC热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热稳定性 粘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PCD刀具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侯永改 彭进 +2 位作者 邹文俊 路朋献 马秋花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3,61,共4页
本文研究制备Na2O-B2O3-SiO2-Al2O3多元系基玻璃料,并配制成低温陶瓷结合剂,研究发现:耐火度为685℃,流动性为110%~130%,线膨胀系数为5.35×10^-6℃^-1的低温陶瓷结合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制备的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在725... 本文研究制备Na2O-B2O3-SiO2-Al2O3多元系基玻璃料,并配制成低温陶瓷结合剂,研究发现:耐火度为685℃,流动性为110%~130%,线膨胀系数为5.35×10^-6℃^-1的低温陶瓷结合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制备的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在725℃烧成后,磨具的抗弯强度和洛氏硬度达到最佳值,分别58.61MPa和77.9。用其磨削PCD刀片时锋利性好,磨削中间不需修整,砂轮耐用度高。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具的断面形貌、磨削后磨削面形貌,表明结合剂对磨粒黏结牢固,断面组织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刀具 陶瓷结合剂 金刚石砂轮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极丝损耗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滕凯 孙涛 +1 位作者 赵恩兰 何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283-3287,3293,共6页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电参数和冲液条件等因素...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电参数和冲液条件等因素对电极丝损耗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采用贴附式高压喷液方式在高电压、小脉宽、大峰值电流的加工条件下,PDC切割效率为19.35mm^2/min,电极丝损耗为1.5~2μm(10~4 mm^2切割量),较常压喷液方式切割效率提高51.6%,丝损降低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丝损耗 差动放电 间隙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聚晶的性能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进 胡娟 +1 位作者 李丹 寇自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1,共4页
概述了人造金刚石聚晶的性能特征、技术特点、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在刀具、钻井和宝石加工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两种人造金刚石聚晶典型烧结工艺。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超硬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磨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朝晖 安磊 胡中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3,37,共4页
本文采用金刚石砂轮对聚晶金刚石(PCD)复合片材料进行了精密平面磨削试验,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和砂轮特性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磨削PCD材料去除机理。研究发现: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大,切向磨削力和法向磨削力不断减小;随着磨削深度的增... 本文采用金刚石砂轮对聚晶金刚石(PCD)复合片材料进行了精密平面磨削试验,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和砂轮特性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磨削PCD材料去除机理。研究发现: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大,切向磨削力和法向磨削力不断减小;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切向磨削力和法向磨削力都增加,相同粒度的陶瓷结合剂砂轮的磨削力大于树脂结合剂砂轮的磨削力;切向磨削力和法向磨削力都随着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粒度号越大,切向磨削力和法向磨削力越大。PCD材料去除主要是通过磨粒的机械磨耗、破碎作用和热物理、热化学作用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金刚石砂轮 磨削力 磨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