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降解回收及再生利用
1
作者 周天宇 李玖重 张婧帆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采用双组份醇解剂乙二醇(EG)和二乙二醇(DEG)对废弃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PIR)进行降解,得到降解产物多元醇,利用降解产物发泡得到再生PIR泡沫塑料。对降解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黏度测试分析,对再生PIR泡沫进行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导热... 采用双组份醇解剂乙二醇(EG)和二乙二醇(DEG)对废弃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PIR)进行降解,得到降解产物多元醇,利用降解产物发泡得到再生PIR泡沫塑料。对降解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黏度测试分析,对再生PIR泡沫进行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及热稳定性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双组份醇解剂质量配比为mEG∶mDEG=1∶2;NaOH催化剂加入量为1.0 g;降解反应条件为“180℃下1 h+190℃下1 h”时,降解废弃PIR和再生发泡PIR效果最佳。此时,降解产物黏度为2 246 mPa·s;再生PIR泡沫表观密度为0.044 8 g/cm^(3)、压缩强度为0.398 MPa、导热系数为0.025W/m·K,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泡沫 降解 回收 再利用 醇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酸酯三聚体对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许乾慰 洪涛 +2 位作者 周志平 高建伍 薛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0,共7页
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分析、锥形量热仪和高温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表征方法从凝聚相热分解阶段的机理,凝聚相表面成炭层的阻隔机理和气相机理3方面对异氰酸酯三聚体对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PIR)的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分析、锥形量热仪和高温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表征方法从凝聚相热分解阶段的机理,凝聚相表面成炭层的阻隔机理和气相机理3方面对异氰酸酯三聚体对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PIR)的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聚体能提高PIR泡沫的热稳定性,在燃烧中不易分解;三聚体能使PIR泡沫的成炭量较聚氨酯(PU)泡沫的成炭量提高到29.9%,形成的炭层更为致密,炭层能够阻隔热和氧气,提高阻燃性能;三聚体能减少可燃性多元醇气体的释放量,分解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在气相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 异氰 阻燃机理 成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君 《塑料》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着重评述了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反应原理与技术途径、配方与性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异氰脲酸 泡沫塑料 反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鸿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49,共5页
从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主链结构出发,在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对比中,突出了前者的优异性能,为开拓其应用,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 异氰脲酸 泡沫塑料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成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5-987,共3页
以聚醚多元醇、MDI、三聚催化剂DMP - 30、发泡剂、均泡剂等原料 ,制备了聚氨基甲酸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 (PU -PIR)硬质泡沫塑料。该硬质泡沫塑料可长期在 15 0℃下使用 ,是相对于聚氨酯硬质泡塑料的一种耐高温硬质泡沫塑料。可广泛应用... 以聚醚多元醇、MDI、三聚催化剂DMP - 30、发泡剂、均泡剂等原料 ,制备了聚氨基甲酸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 (PU -PIR)硬质泡沫塑料。该硬质泡沫塑料可长期在 15 0℃下使用 ,是相对于聚氨酯硬质泡塑料的一种耐高温硬质泡沫塑料。可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设备、管道及建筑业等的隔热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异氰脲酸 硬质泡沫塑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的聚异氰脲酸酯耐温硬质泡沫塑料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星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16,共4页
介绍以聚醚多元醇、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PAPI)、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研究了聚醚多元醇和环氧树脂类型以及催化剂品种对合成反应和泡沫性能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选... 介绍以聚醚多元醇、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PAPI)、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研究了聚醚多元醇和环氧树脂类型以及催化剂品种对合成反应和泡沫性能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选用季戊四醇聚醚多元醇、双酚A型环氧树脂以及MC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工艺可制得工艺性好、制品脆性小、热稳定性良好的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其脆性(以重量损失计)为25%,在170℃下的热稳定性好。28天时V%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异氰脲酸
全文增补中
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
7
作者 陈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2年第5期40-44,共5页
聚氨酯工业最近的成果之一就是发展了改性的阻燃、耐温泡沫。本文叙述了异氰服酸酯泡沫塑料合成机理,着重讨论分析制备异氰脲酸酯泡沫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异氰脲酸酯泡沫的合成工艺和应用。
关键词 异氰脲酸 泡沫塑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耐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明静 周秋明 田春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0,共4页
通过一步法制备了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PU-PIR)泡沫,采用材料试验机和热老化实验箱,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热失重分析(TGA)等考察了PU-PIR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PU-PIR的压缩强度随着异氰酸酯指数提高而上升,在80℃测试条件下压缩... 通过一步法制备了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PU-PIR)泡沫,采用材料试验机和热老化实验箱,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热失重分析(TGA)等考察了PU-PIR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PU-PIR的压缩强度随着异氰酸酯指数提高而上升,在80℃测试条件下压缩强度下降幅度随着异氰酸酯指数升高而降低。PU-PIR在受热状态下的尺寸稳定性优于常规聚氨酯。PU-PIR的玻璃化温度较常规聚氨酯高,并且玻璃化温度随着异氰酸酯指数的增加而升高,当异氰酸酯指数为4时,其玻璃化温度达到210℃。PU-PIR在高温区(350~550℃)的热失重率低于常规聚氨酯,而且在此温区内较常规聚氨酯呈现出更明显的热失重速率峰,说明PU-PIR具有比常规聚氨酯更高的热分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 耐热性能 异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被引量:7
9
作者 卢波 周洪福 +3 位作者 季君晖 李书宏 王萍丽 王格侠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超临界CO_2流体为物理发泡剂,CaCO_3为成核剂,采用釜压发泡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泡沫塑料,考察了成核剂含量和工艺参数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可降低泡沫塑料的体积密度和泡孔直径,较理想的成核剂... 以超临界CO_2流体为物理发泡剂,CaCO_3为成核剂,采用釜压发泡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泡沫塑料,考察了成核剂含量和工艺参数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可降低泡沫塑料的体积密度和泡孔直径,较理想的成核剂质量分数为10%;工艺参数对产物性能有明显影响,其中,发泡温度和浸泡温度对产物性能有较大影响,浸泡时间过短可导致泡孔尺寸不均一,泡孔塌陷明显。较优的工艺参数:浸泡温度为110℃,浸泡时间为60 min,发泡温度为70℃,保压时间为30 min,制备的泡沫塑料体积密度可达0.11 g/cm^3,发泡倍率为10.90倍,泡孔直径为10~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碳酸钙 超临界二氧化碳 泡沫塑料 釜压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声学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成飞 郭建梅 翟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0,82,共3页
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采用聚氨酯改性方法合成了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体声学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泡孔结构,还对泡沫的吸隔声性能、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 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采用聚氨酯改性方法合成了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体声学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的泡孔结构,还对泡沫的吸隔声性能、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泡沫材料具有比较均匀的泡孔结构,并具有较好的吸隔声性能、阻燃性能及拉伸强度,当泡沫材料厚度为20mm时,在125Hz^4000Hz范围内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34(驻波管法),在125Hz^8000Hz范围内的平均隔声量(声强法)21.7dB,氧指数为30.5,拉伸断裂强度为614.9kPa。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以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为主体材料的复合材料中,表面所加的饰面层对其吸隔声性能一般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 声学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杂菲反应型阻燃多元醇制备聚异氰脲酸酯硬泡及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伍毓强 杜鹏飞 +3 位作者 刘志鹏 徐井水 白欣 陈登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顺丁烯二酸、丙三醇、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出一种基于磷杂菲基团的新型无卤阻燃多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热失重测试表明硬泡的残炭量也...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顺丁烯二酸、丙三醇、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出一种基于磷杂菲基团的新型无卤阻燃多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热失重测试表明硬泡的残炭量也随阻燃多元醇的增加而升高,锥形量热测试表明阻燃多元醇的加入,使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大幅下降,阻燃多元醇制备的硬泡极限氧指数为26.7,达到UL-94V0级,压缩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阻燃泡沫能满足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高承载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异氰脲酸泡沫 无卤阻燃多元醇 反应型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体系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士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7-1121,共5页
采用傅里叶快速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反应体系中氨酯、聚异氰脲酸酯生成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体系中,氨酯反应和异氰酸酯的三聚反应是同步发生并同步进行的,其中三聚反应是一级反应;氨酯对异氰酸酯是一级反... 采用傅里叶快速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反应体系中氨酯、聚异氰脲酸酯生成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体系中,氨酯反应和异氰酸酯的三聚反应是同步发生并同步进行的,其中三聚反应是一级反应;氨酯对异氰酸酯是一级反应,对聚醚二元醇为0级反应。同时还考察了催化剂(DMP-30)浓度和初始反应温度对该体系中氨酯反应和三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浓度与聚氨酯初始反应速率几乎成直线关系,而对三聚初始反应速率影响则不同,只有当催化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三聚初始反应速率才随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当温度较低时,随温度的升高,三聚反应的初始反应速率加快,但在50℃以上反而减慢;而氨酯反应的初始反应速率则一直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异氰脲酸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氰脲酸酯──氨酯弹性体的RIM合成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王得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9-43,38,共6页
采用DMP-30催化剂,以液化MDI和聚醚醇为原料在RIM机上研制了聚异氰脉酸酯-氨酯弹性体材料;并进行了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样品在275~400℃温度范围内的热失重百分率与材料中三聚体含量成线性关系,随材料样品中三聚体含量的增加,... 采用DMP-30催化剂,以液化MDI和聚醚醇为原料在RIM机上研制了聚异氰脉酸酯-氨酯弹性体材料;并进行了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样品在275~400℃温度范围内的热失重百分率与材料中三聚体含量成线性关系,随材料样品中三聚体含量的增加,热失重百分率线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 反应注射成型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弹性体的合成和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土才 王得宁 +1 位作者 胡春圃 应圣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介绍用2,4,6一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作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工艺制备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弹性体的研究工作,并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热失重等方法对所制弹性体进行了定性、定量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催化剂用量、... 本文介绍用2,4,6一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作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工艺制备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弹性体的研究工作,并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热失重等方法对所制弹性体进行了定性、定量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催化剂用量、两组分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可以使整个反应过程在1分钟之内完成,适合RIM加工工艺,由红外光谱法和差热分析可定性确知所制材料中含有聚异氰脲酸酯三聚体和氨酯,由热失重分析可定量地建立起热失重百分率和三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得知,催化剂含量和初始反应温度对材料的最终热性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 性能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生成聚异氰脲酸酯的等温反应速度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土才 王得宁 +1 位作者 胡春圃 应圣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8,共6页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MDI进行等温聚合,采用FTIR快速红外光谱技术跟踪2270cm^(-1)处峰的变化,以此来研究MDI生成聚异氰脲酸酯的等温反应动力学,以及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 异氰脲酸 反应动力学 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PUR—PIR泡沫塑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槊贤 季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3年第3期1-5,共5页
试图用聚氨酯(PUR)来改性聚异氰脲酸酯(PIR),以降低脆性,并保持耐热性,从而达到工业上使用的目的。为此,重点对5种催化剂进行了单独和复合的活性试验及评选;对原料、工艺配方、不同异氰酸酯指数与PUR-PIR泡沫塑料热学性能的关系等进行... 试图用聚氨酯(PUR)来改性聚异氰脲酸酯(PIR),以降低脆性,并保持耐热性,从而达到工业上使用的目的。为此,重点对5种催化剂进行了单独和复合的活性试验及评选;对原料、工艺配方、不同异氰酸酯指数与PUR-PIR泡沫塑料热学性能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UR改性,PIR泡沫塑料的耐热温度(即工作使用温度)可达160℃或160℃以上,滚动脆性损失最大不超过29%,为工业应用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 泡沫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增韧改性PISOX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
17
作者 王成忠 付晓琦 +1 位作者 王连毅 黄丽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利用MDI与PTMG-2000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树脂(PISOX)进行增韧改性:考察不同I/E、不同预聚体添加量的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最优配方进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DMTA测试,比较改性前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利用MDI与PTMG-2000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树脂(PISOX)进行增韧改性:考察不同I/E、不同预聚体添加量的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最优配方进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DMTA测试,比较改性前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变化;利用SEM观察改性前后微观形态的变化,推测增韧机理。结果表明,I/E=1.8、添加15%预聚体时树脂浇铸体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分别为60.92 MPa、2 295 MPa、6.40 k J/m2;利用该基体制备复合材料,具有比未改性体系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且聚氨酯预聚体的引入对树脂在高温下的耐热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258℃左右;对比改性前后体系固化物的微观结构,改性后的体系呈两相结构,橡胶相起到吸收冲击能和终止裂纹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 (异氰脲酸-噁唑烷酮)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湖公司推出PU泡沫用高反应性阻燃剂
18
作者 唐伟家 《塑料》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推出 美国大湖化工公司 异氰 高反应性阻燃剂 泡沫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专利
19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超临界CO2介质 不饱和有机酸接枝丙烯 碳纳米管 泡沫塑料 孔隙率 多孔泡沫注塑制备技术 淀粉材料 烯烃白色母粒 亚芳基硫醚树脂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乳酸 复合材料 苯乙烯 芳纶纤维 酰亚胺复合材料 抗静电阻燃乙烯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的表面改性及其在PIR-RPUF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郝建薇 胡兴胜 +2 位作者 杜建新 李殿卿 段雪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14,共4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钛酸酯偶联剂对无卤阻燃剂膨胀石墨(EG)的表面进行了改性,同时将改性EG应用于PIR-RPUF(聚异氰脲酸酯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体系中。沉降试验研究表明,表面改性显著提高了EG在PIR-RPUF原料多元醇中的分散稳定性;X... 采用聚乙烯醇(PVA)、钛酸酯偶联剂对无卤阻燃剂膨胀石墨(EG)的表面进行了改性,同时将改性EG应用于PIR-RPUF(聚异氰脲酸酯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体系中。沉降试验研究表明,表面改性显著提高了EG在PIR-RPUF原料多元醇中的分散稳定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分析指出,改性EG表面存在大量羟基官能团。将改性EG与聚磷酸铵(APP)复合用于阻燃PIR-RPUF,其压缩强度得到相应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表面改性 异氰脲酸-泡沫塑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