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颗粒物聚并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忠 刘含笑 +2 位作者 冯新新 李怀亮 邢振中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6,共5页
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的聚并形式主要有热聚并、库仑聚并、布朗聚并和湍流聚并.采用湍流双流体模型和颗粒群平衡模型(PBM)进行耦合,对不同机理的聚并机理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聚并器内湍流聚并起最主要作用,布朗聚并和热聚并对湍流聚并... 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的聚并形式主要有热聚并、库仑聚并、布朗聚并和湍流聚并.采用湍流双流体模型和颗粒群平衡模型(PBM)进行耦合,对不同机理的聚并机理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聚并器内湍流聚并起最主要作用,布朗聚并和热聚并对湍流聚并增强较小,可以忽略;库仑聚并对于湍流聚并提高明显,因此,可以考虑在聚并器前对颗粒预荷电,提高颗粒聚并效果;在电站实际烟温条件下,热聚并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在电站实际运行中热聚并作用也需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聚并模型 湍流聚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尺度PBM模型的生物反应器放大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万景 张霖 +4 位作者 樊亚超 刘勰民 骆培成 张锋 张志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98-2707,共10页
对于通气搅拌式工业生物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而言,精确预测气泡尺寸和体积传质系数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气泡聚并和破碎模型,以保证反应器的高效操作。以5 L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为对象,以气泡尺寸和体积传质系数的实验数据为基准,... 对于通气搅拌式工业生物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而言,精确预测气泡尺寸和体积传质系数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气泡聚并和破碎模型,以保证反应器的高效操作。以5 L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为对象,以气泡尺寸和体积传质系数的实验数据为基准,模拟并考察了两种聚并模型和四种破碎模型对生物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行为以及传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介尺度理论的修正聚并模型与考虑黏流剪切的破碎模型组合,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最好,这为大型生物反应器的桨型优化提供了模型基础。因为工业化生物发酵通常是在大型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桨型对生物反应器效能至关重要,故本研究在选定最优气泡聚并破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叶轮末端剪切力相等的放大原则将5 L通气搅拌式工业生物反应器放大到400 m^(3),同时考察了六斜叶圆盘搅拌桨、非对称式抛物线搅拌桨、布鲁马金式搅拌桨以及六直叶圆盘搅拌桨等桨型组合对气泡破碎能力和气体分散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综合对比气含率、体积传质系数等参数,得到400 m3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最优桨型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放大设计 聚并模型 破碎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