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成胶束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淼 冯婷婷 +1 位作者 蔡孟锬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27-5031,5036,共6页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并进行载药实验。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荧光光谱仪以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胶束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3种三嵌段共聚物均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具有星形结构的六臂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低的胶束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因此,星形六臂的PCL-PEG-PHEMA可作为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b-乙二醇-b-甲基丙烯酸(2-羟乙) 两亲性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基两亲性星形PCL-b-PHEMA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宋姗姗 宋晴 +2 位作者 史新峰 宁俊锟 聂康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40-1343,1348,共5页
采用开环聚合(RO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星形聚己内酯-b-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Ps-star-PCL-b-PHEMA),以HPs-star-PCL膜为对照,进行了体外细胞相容性试验(包括浸提液细胞毒性试验和细胞直接接触试验),探索其在生物材料... 采用开环聚合(RO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星形聚己内酯-b-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Ps-star-PCL-b-PHEMA),以HPs-star-PCL膜为对照,进行了体外细胞相容性试验(包括浸提液细胞毒性试验和细胞直接接触试验),探索其在生物材料方面应用的潜在可能性。结果表明,HPs-star-PCL-b-PHEMA膜浸提液细胞毒性评价合格;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在HPs-star-PCL-b-PHEMA膜上的粘附和铺展程度比在星形聚己内酯膜上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 星形己内酯-b-甲基丙烯酸羟乙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A载药微囊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侃 张琰 +1 位作者 苄卿卿 郎美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4-370,共7页
采用复乳法-液中干燥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牛血清蛋白(BSA)的聚乙二醇-b-聚(6-(乙酸苄酯)-ε-己内酯-co-ε-己内酯(PEBCL)微囊。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结构以及制备条件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载药微囊在pH=7.4的磷酸盐... 采用复乳法-液中干燥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牛血清蛋白(BSA)的聚乙二醇-b-聚(6-(乙酸苄酯)-ε-己内酯-co-ε-己内酯(PEBCL)微囊。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结构以及制备条件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载药微囊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表明:微囊的平均粒径13~30μm,微囊对BSA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最高可以达到14.18%和75.90%,药物的释放行为可控,PEBCL微囊作为蛋白质类药物载体有望在临床上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乙酸苄)-ε-己内酯 乙二醇-b-(6-(乙酸苄)-ε-己内酯-co-ε-己内酯) 复乳法-液中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