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己内酯/硝基纤维素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毅萍 罗筱烈 +1 位作者 王艳 马德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通过对聚己内酯 /硝基纤维素共混体系的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研究 ,证实了该共混体系在聚己内酯含量较高时 ,是一个热力学相容的体系 ,同时两组分之间存在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在此体系中聚己内酯长成了清晰规整的环带球晶。聚己... 通过对聚己内酯 /硝基纤维素共混体系的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研究 ,证实了该共混体系在聚己内酯含量较高时 ,是一个热力学相容的体系 ,同时两组分之间存在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在此体系中聚己内酯长成了清晰规整的环带球晶。聚己内酯结晶形态随结晶温度和共混物组成的变化表明 ,在共混体系中聚己内酯结晶速率与非晶第二组分的扩散速率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硝基纤维素 共混体系 结晶行为 热力学相容 结晶形态 环带球晶 结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表面修饰纳米纤维素增强聚己内酯
2
作者 刘枫 姚宇 +3 位作者 熊霖 王波 陈绪煌 毕斯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纤维素纳米晶(CNC)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成核剂,由于亲水性纤维素在疏水性聚酯中的分散性较差,采用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对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了表面修饰,得到纳米纤维素(TONC),进行Zeta电... 纤维素纳米晶(CNC)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成核剂,由于亲水性纤维素在疏水性聚酯中的分散性较差,采用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对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了表面修饰,得到纳米纤维素(TONC),进行Zeta电位和傅里叶红外测试,结果表明,PEI以非共价键和共价键的形式使TONC表面附着了大量的氨基。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将纳米纤维素和聚己内酯共混,WAXD、POM、DSC等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提高了聚酯基体的成核效率和结晶性能,其中,Tc由26.8℃分别增大至32.5、31.8℃,Tm由57.5℃分别增大至63.1、60.1℃,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35.78%、24.90%,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23.15%、20.16%。PEI降低了TONC分子间的氢键密度,减少了TONC在基体中的团聚现象,提高了纳米纤维素在聚酯基体中的成核速率,提高了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纤维素纳米晶 乙烯亚胺 阳离子改性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聚己内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3
作者 刘枫 吴鹏 +3 位作者 张宇 柯洋 陈绪煌 毕斯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己内酯(PCL)与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了Avrami理论来解析结晶过程中成核和生长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CNC)诱导PCL异相成核能有效提高PCL基体的结晶速率。在等温结晶过程...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己内酯(PCL)与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了Avrami理论来解析结晶过程中成核和生长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CNC)诱导PCL异相成核能有效提高PCL基体的结晶速率。在等温结晶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和3000的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CNC(CNC-P1、CNC-P2)能够将PCL的半结晶时间由5.19 s降低至1.70和2.07 s。为研究修饰后CNC对PCL结晶结构的影响,结合Thomson-Gibbs方程和Lauritzen-Hoffman方程计算了PCL的折叠表面自由能和片晶厚度,结果表明,加入修饰后的CNC导致PCL的折叠表面自由能显著降低,分别由0.024 J/m^(2)降低至0.179 J/m^(2)和0.020 J/m^(2),片晶厚度由18.6 nm增大至20.2 nm和18.9 nm。修饰后的CNC对于PCL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及结晶特性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纳米纤维素 成核剂 等温结晶动力学 片晶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和乙基纤维素共混体系的环带球晶及液晶形态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德柱 黄毅萍 +1 位作者 任小凡 罗筱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8,共4页
聚己内酯(PCL)中加入与其有一定混溶性的非晶组分乙基纤维素(EC),可明显影响其长环带球晶的行为.表明具有低混溶性及某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二元共混体系PCL/EC仍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形成环带球晶;良好的混溶性,强的分... 聚己内酯(PCL)中加入与其有一定混溶性的非晶组分乙基纤维素(EC),可明显影响其长环带球晶的行为.表明具有低混溶性及某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二元共混体系PCL/EC仍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形成环带球晶;良好的混溶性,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非是二元共混体系中PCL长环带球晶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偏光显微镜发现PCL的加入有利于乙基纤维素/二氯乙酸溶液中液晶相的形成,用Flory关于棒状分子无规线团溶剂三元体系的理论对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乙基纤维素 共混物 环带球晶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与不同纤维素衍生物形成的共混体系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广美 黄毅萍 马德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518,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己内酯与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羟基基团、羰基基团以及聚己内酯结晶相相关的吸收谱带分析表明 :随着纤维素结构单元上羟基被取代程度的增加 ,...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己内酯与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羟基基团、羰基基团以及聚己内酯结晶相相关的吸收谱带分析表明 :随着纤维素结构单元上羟基被取代程度的增加 ,纤维素衍生物的自身氢键相互作用明显减弱 ,而与聚己内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加强。这种相互作用的加强 ,显著改变了聚己内酯的结晶行为 ,使其结晶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纤维素衍生物 共混体系 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的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明 王鹏 +1 位作者 王春鹏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通过三甲基硅(TMS)基团改性保护技术,成功制备了羟乙基纤维素(HEC)接枝聚己内酯(HEC-g-PCL)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验证。利用微生物降解法与活性淤泥法分别对HEC-g-PCL进行了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三甲基硅(TMS)基团改性保护技术,成功制备了羟乙基纤维素(HEC)接枝聚己内酯(HEC-g-PCL)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验证。利用微生物降解法与活性淤泥法分别对HEC-g-PCL进行了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霉菌不同时间降解,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产物的表观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活性淤泥降解HEC-g-PCL产物表明,HEC-g-PCL在中性淤泥状具有自然活性的土壤中,经四周时间,降解率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纤维素 己内酯 生物降解性 接枝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环氧树脂/聚己内酯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志鹏 张艳 +3 位作者 寇彦平 陈凤华 聂玉静 傅深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6,共6页
以溶剂交换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并结合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环氧/聚己内酯(PCL)/CNF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拉力和冲击试验机考察了CNF的加入对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F的... 以溶剂交换的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并结合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环氧/聚己内酯(PCL)/CNF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拉力和冲击试验机考察了CNF的加入对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F的加入对低浓度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高浓度环氧树脂/PCL共混体系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随着CNF加入量的增加,均能观察到比较明显的两相结构,但两相相区尺寸逐渐减小,PCL富集相的连续性增强;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NF的加入使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均能提高,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较未添加CNF的体系提高了91%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环氧/己内酯共混体系 形貌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二醇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欢 郭明 孙小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为原料,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接枝桥梁,利用酰胺化反应将PCL接枝到HPMC分子上,成功合成了改性接枝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PMC-g-PCL)。利用红外光谱(IR)表... 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为原料,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接枝桥梁,利用酰胺化反应将PCL接枝到HPMC分子上,成功合成了改性接枝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PMC-g-PCL)。利用红外光谱(IR)表征了产物结构,探讨了MDI在整个过程的桥联作用,利用热重分析(TGA)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合成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PMC经PCL接枝改性后,失重率降低,热稳定性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己内酯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纤维素凝胶/聚ε-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分子运动 被引量:1
9
作者 侯立峰 黄海龙 +1 位作者 杨仲丽 徐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方法对纤维素凝胶(CG)/聚ε-己内酯(PCL)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分子运动,阐释了CG与PCL之间的相互影响。变温氢谱显示,与纯PCL相比,复合材料的谱图存在明显的宽化现象,表明CG和PCL两种组...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方法对纤维素凝胶(CG)/聚ε-己内酯(PCL)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分子运动,阐释了CG与PCL之间的相互影响。变温氢谱显示,与纯PCL相比,复合材料的谱图存在明显的宽化现象,表明CG和PCL两种组分之间存在很强的偶极相互作用。质子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表明,PCL与CG之间相互影响,PCL组分受到CG组分的限制,运动能力大大降低;而CG组分受到PCL组分的影响,分子运动反而变得稍有活跃。这种相互作用造成了复合材料强度、韧性以及耐热性的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Ε-己内酯 固体核磁共振 分子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聚己内酯微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小康 骆菁菁 熊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为制备模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微纳尺度复合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微米纤维膜,通过与纳米尺度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原位复合,制备了BC/PCL复合纤维支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 为制备模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微纳尺度复合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微米纤维膜,通过与纳米尺度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原位复合,制备了BC/PCL复合纤维支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轴力学测试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成纤维细胞对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CL微米纤维的平均直径,随聚合物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BC与PCL微米纤维复合后,BC纳米纤维渗透入微米纤维膜内部,实现微纳米纤维较好的复合。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证明BC和PCL微米纤维成功复合。PCL微米纤维膜复合BC膜后,相比PCL微米纤维膜增加了其断裂强度,同时复合支架无明显细胞毒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己内酯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材料 微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茎纳米纤维素在聚己内酯人工血管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闯 王海翔 孙基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144,共8页
随着组织工程人工血管领域的不断发展,目前由聚己内酯(PCL)制备的人工血管因为存在疏水性、力学性能差和生物相容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人工血管领域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采用PCL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静电纺丝的原料,利... 随着组织工程人工血管领域的不断发展,目前由聚己内酯(PCL)制备的人工血管因为存在疏水性、力学性能差和生物相容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人工血管领域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采用PCL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静电纺丝的原料,利用静电纺丝设备制备出人工血管,其次通过浸渍工艺使一种从葎草茎中提取的高长径比植物纳米纤维素(H-CNC)浸入到人工血管中,用无水氯化钙进行交联,最终得到一种包含葎草茎植物纳米纤维素的PCL人工血管。通过研究该人工血管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孔隙率、接触角以及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发现加入葎草茎植物纳米纤维素制备的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孔隙率、水接触角等性能均优于单纯制备的PCL人工血管。在生物相容性方面,葎草茎纳米纤维素的加入使得细胞在人工血管表面黏附和铺展,更加有效地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符合细胞的生长规律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热塑性氨酯 植物纳米纤维素 静电纺丝 组织工程人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合及衍生基团取代值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鹏 郭明 +1 位作者 王春鹏 储富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19,共7页
利用三甲基硅(TMS)基团改性保护技术,成功制备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EC-g-PCL)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验证;利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原料HEC的醚化取代度,通过1H-NMR确定了中间产物的取代度及聚己... 利用三甲基硅(TMS)基团改性保护技术,成功制备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EC-g-PCL)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验证;利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原料HEC的醚化取代度,通过1H-NMR确定了中间产物的取代度及聚己内酯接枝侧链的重复单元数,并测定了终产物接枝聚己内酯侧链的接枝率和ε-己内酯接枝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反应历程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纤维素 己内酯 核磁共振波谱 取代度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和Na型羧基纤维素表面改性接枝己内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瑞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9,共8页
利用TEMPO/Na Br/Na Cl O反应体系将纤维素表面的C6-伯羟基氧化成羧基,获得羧基纤维素;以羧基纤维素为原料、己内酯为接枝共聚改性剂,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表面接枝聚己内酯的纤维素产物。讨论了H型和Na型羧基纤维素接枝己内酯的情况;红... 利用TEMPO/Na Br/Na Cl O反应体系将纤维素表面的C6-伯羟基氧化成羧基,获得羧基纤维素;以羧基纤维素为原料、己内酯为接枝共聚改性剂,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表面接枝聚己内酯的纤维素产物。讨论了H型和Na型羧基纤维素接枝己内酯的情况;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表面光电子能谱、表面接触角、热重等分析表明,H型羧基纤维素接枝己内酯的接枝率高于Na型羧基纤维素,且其接枝产物的疏水性更好、热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纤维素 己内酯 接枝改性 疏水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立维 段丽艳 +2 位作者 陈日清 王春鹏 储富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38-241,243,共5页
对醋酸丙酸纤维素在双螺杆挤出时加工工艺条件如挤出电流等对粒子的耐水性能和熔融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螺杆转速500 r/min,螺杆加工五区温度为140、170、170、170、160℃,增塑剂质量分数为20%时挤出粒子性能最佳。对醋酸... 对醋酸丙酸纤维素在双螺杆挤出时加工工艺条件如挤出电流等对粒子的耐水性能和熔融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螺杆转速500 r/min,螺杆加工五区温度为140、170、170、170、160℃,增塑剂质量分数为20%时挤出粒子性能最佳。对醋酸丙酸纤维素与聚己内酯的共混挤出进行了研究,聚己内酯能较好地改善粒子韧性,在同向双螺杆挤出的含20%柠檬酸三乙酯的醋酸丙酸纤维素粒子和含20%柠檬酸三乙酯的醋酸丙酸纤维素-聚己内酯共混粒子都可以利用通用的吹膜机制备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丙酸纤维素 挤出电流 柠檬酸三乙酯 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8
15
作者 於秋霞 朱光明 +2 位作者 梁国正 杜宗刚 宫兆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0,共4页
就近年来聚己内酯的合成、性能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一些关于聚己内酯的最新应用研究。
关键词 Ε-己内酯 合成 生物降解性 渗透性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互穿网络 共混 改性 催化剂 特丁基锂 甲基氟磺酸 乙基氟磺酸 甲基硝基苯磺酸 甲基磺酸甲酯 稀土化合物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改性剂对聚己内酯-布洛芬贴片可打印性及释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海超 岳成斌 宋永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以聚己内酯为药物载体材料、布洛芬为模型药物,以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为释放改性剂,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打印技术制备具有类石墨烯层间交错网络结构的经皮给药贴片。经力学性能、动态流变性能、红外分析、结晶性能、... 以聚己内酯为药物载体材料、布洛芬为模型药物,以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为释放改性剂,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打印技术制备具有类石墨烯层间交错网络结构的经皮给药贴片。经力学性能、动态流变性能、红外分析、结晶性能、体外药物释放性能测试并结合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释放改性剂对聚己内酯基药物复合材料熔融沉积成型打印性能、聚己内酯-布洛芬经皮给药贴片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的添加提高了聚己内酯-布洛芬线材的拉伸强度,而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添加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线材的拉伸强度;3种释放改性剂均提高了聚己内酯-布洛芬熔体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其中微晶纤维素的提高最为显著;红外分析表明释放改性剂与聚己内酯和布洛芬之间仅为物理混合,未发生化学反应;3种释放改性剂均降低了聚己内酯-布洛芬贴片的结晶度;与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相比,微晶纤维素对熔融沉积成型打印的经皮给药贴片的累积释药率提高最为明显,120 h内累积释药率从62.3%提高到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改性剂 纤维素 己内酯 布洛芬 熔融沉积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在3D打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晨飞 王军 王子鑫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为了促进3D打印技术在印刷包装行业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微晶纤维素进行3D打印线材的制作。微晶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经稀酸水解后的颗粒物,它的聚合度和结晶度是与其打印成型性能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首先通过黏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 为了促进3D打印技术在印刷包装行业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微晶纤维素进行3D打印线材的制作。微晶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经稀酸水解后的颗粒物,它的聚合度和结晶度是与其打印成型性能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首先通过黏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别求得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和结晶度。然后,将聚己内酯和微晶纤维素混合挤出制作3D打印线材,并用3D打印机打印包装盒。结果表明:利用该混合材料挤出的3D打印线材可以应用于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且安全卫生,本研究对于探索纤维素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己内酯 3D打印 3Ds 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lulose-g-PCL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延柱 张丽 +2 位作者 王兴 韩颖 周景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1,共6页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 Cl)中,通过羟基与单体ε-己内酯之间的开环接枝聚合反应(ROP),制备Cellulose-g-PCL两亲性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改变催化...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 Cl)中,通过羟基与单体ε-己内酯之间的开环接枝聚合反应(ROP),制备Cellulose-g-PCL两亲性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改变催化剂种类和单体用量调节聚合物分子内疏水/疏水基团比例。荧光探针、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分析结果表明,Cellulose-g-PCL聚合物在水相中可自组装形成均一球形胶束,粒径位于纳米尺度范围内(30-130 nm),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较低(9.42-83.43μg/m L)。胶束粒径和CMC值均随聚己内酯的接枝率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两亲性 己内酯 自组装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s增强PCL复合纤维支架的静电纺丝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茹 倪晓慧 +1 位作者 程万里 韩广萍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8,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CL)纤维支架,并将酸水解制得的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作为增强体,制备了不同CNCs加载量的CNCs/PCL复合纤维支架,以提高PCL纤维支架的力学性能,并探讨了CNCs对PCL纤维支架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CL)纤维支架,并将酸水解制得的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作为增强体,制备了不同CNCs加载量的CNCs/PCL复合纤维支架,以提高PCL纤维支架的力学性能,并探讨了CNCs对PCL纤维支架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增强条件是m(CNCs)/m(PCL)为5.25%,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纤维支架(CNCs-5.25/PCL)最大应力和断裂伸长与纯PCL纤维支架相比分别提高了291%和320%。复合纤维支架上成功培养了成人胰腺导管癌细胞(Panc-1)和肝细胞(HL7702);对成人胰腺导管癌细胞在PCL及CNCs/PCL复合纤维支架上的增殖速率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CNCs没有增大PCL复合纤维支架的细胞毒性。CNCs可以作为静电纺PCL纤维支架的增强材料,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的纳米复合纤维支架,为CNCs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己内酯 纤维素纳米晶体 纤维支架 力学性能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网状静电纺NC/GAP/nano-TATB纤维的表征及热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婷婷 王毅 +1 位作者 刘丽霞 宋小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5-935,I0009,共12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硝化纤维素/聚叠氮缩水甘油醚/三氨基三硝基苯(NC/GAP/nano-TATB)复合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红外法(TG-IR)对复合纤维的低温热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每条曲线上只有一个放热...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硝化纤维素/聚叠氮缩水甘油醚/三氨基三硝基苯(NC/GAP/nano-TATB)复合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红外法(TG-IR)对复合纤维的低温热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每条曲线上只有一个放热峰,,NC、GAP和nano-TATB同时分解,而非单独分解。NC/GAP/nano-TATB(208.1 kJ·mol^-1)的活化能(Ea)低于nano-TATB(228.9 kJ·mol^-1),NC/GAP/nano-TATB(1.70 s^-1)的速率常数(k)高于nano-TATB(0.92 s^-1)。复合纤维比纳米TATB更容易被活化,分解速度更快。NC/GAP/nano-TATB热分解的主要产物为CO2、N2O、NO、CO、NO2、H2O,同时检测到─CH─、─CH2O、─C─O─C─片段。对比了复合纤维和NC/GAP和nano-TATB的能量和敏感性。NC/GAP/nano-TATB的燃烧室温度(Tc)高达1583℃,纳米TATB的加入有利于降低冲击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纤维素/叠氮缩水甘油醚/三氨基三硝基苯(NC/GAP/nano-TATB) 热分解 能量性能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