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伸对聚左旋乳酸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邢倩 张秀芹 +2 位作者 罗发亮 刘国明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977,共7页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温结晶的研究发现,经过拉伸预处理的PLLA样品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都得到提高,表明预拉伸会影响PLLA在后续过程中的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la) 拉伸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阳军亮 赵婷 +5 位作者 崔继军 刘雷静 周云春 李杲 周恩乐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通过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方程分析了PLLA-PE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高熔点的硬段PLLA结晶符合Ozaw... 通过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方程分析了PLLA-PE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高熔点的硬段PLLA结晶符合Ozawa理论,而低熔点的软段PEG对PLLA的结晶起到了稀释剂的作用;当软段PEG开始结晶时,已经结晶完全的硬段PLLA限制了PEG的结晶,使得软段PEG的结晶不符合Ozawa理论.此外,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晶体经历了从环带球晶、环带和十字消光的混合球晶到典型的十字消光球晶的转变,并且球晶的尺寸也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plla—PEG) 非等温结晶 Ozawa方程 晶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直接法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2 位作者 郑绿茵 许娟 曹曼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分别以外消旋乳酸(D,L-LA)和左旋乳酸(L-LA)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外消旋乳酸(PDLLA)和聚左旋乳酸(PLLA),并用特性粘度[η]、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热分析(DSC)... 分别以外消旋乳酸(D,L-LA)和左旋乳酸(L-LA)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外消旋乳酸(PDLLA)和聚左旋乳酸(PLLA),并用特性粘度[η]、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PLLA、PDLLA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与比较,发现相同合成条件下PLLA的相对分子质量、熔融温度、熔融热、结晶度等明显比PDLLA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外消(PDLLA) (plla) 熔融 直接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聚L-乳酸复合支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勇 张云 +2 位作者 尹光福 周大利 王王月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8-300,共3页
对β TCP粉末表面改性剂进行了筛选,并对棕榈酸的改性效果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润湿角测量仪、扫描电镜(SEM)和 X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改性前后β TCP 的水性接触角、颗粒形貌以及表面—OH基团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改性β TCP/聚乳酸(... 对β TCP粉末表面改性剂进行了筛选,并对棕榈酸的改性效果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润湿角测量仪、扫描电镜(SEM)和 X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改性前后β TCP 的水性接触角、颗粒形貌以及表面—OH基团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改性β TCP/聚乳酸(PL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 1%棕榈酸在20min超声分散搅拌处理后的β TCP 微粒具有良好的疏水性,且在 PLLA 基质中分散均匀;通过棕榈酸改性,改善了β TCP/PLL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三钙 棕榈 表面改性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LA-PEG1000-PLLA三嵌段共聚物的红外变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褚艳红 张国宝 +1 位作者 赵根锁 余守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以左旋丙交酯(LLA)与聚乙二醇(PEG1000)开环共聚制备的HO-PLLA-PEG-PLLA-OH三嵌段共聚物为样品,采用FTIR,X-Ray,DSC等对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然后以变温红外光谱法在0~185℃范围内对其温敏性谱带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当升温至... 以左旋丙交酯(LLA)与聚乙二醇(PEG1000)开环共聚制备的HO-PLLA-PEG-PLLA-OH三嵌段共聚物为样品,采用FTIR,X-Ray,DSC等对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然后以变温红外光谱法在0~185℃范围内对其温敏性谱带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当升温至T=95℃左右时,一些吸收谱带的强度增强(如:在920cm-1,1215cm-1,1294cm-1等附近的谱带),当继续升温至T=165℃时,这些吸收谱带的强度减弱或消失,自然降温至30℃后,这些吸收谱带强度又增强,这种变化与DSC表征一致,因此应归属于结晶相关谱带.同时还观察到:在样品的冷结晶温度区域附近,756cm-1的吸收带强度,在实验条件下发生了不可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la) 乙二醇(PEG) 三嵌段共 红外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超声造影微泡 被引量:3
6
作者 陆蓉 窦红静 孙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6-1180,共5页
通过水包油包水(W1/O/W2)双重乳液的油相溶剂蒸发过程,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微泡,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和粒度分析(PS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外水相乳化剂的种类、浓度、两次乳化的水油比、均质机转速等参数... 通过水包油包水(W1/O/W2)双重乳液的油相溶剂蒸发过程,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微泡,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和粒度分析(PS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外水相乳化剂的种类、浓度、两次乳化的水油比、均质机转速等参数对微泡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是该体系外水相有效的乳化剂;通过调节PVA水溶液的浓度或第二次乳化时均质机转速,能有效地控制微泡的平均粒径(1~10μm);第一次乳化的水油比是微泡空心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微泡负压充气后,进行体外超声显影检测,证明该微泡具有较好的超声造影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双重乳液 (plla)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high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poly-L-lactide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智华 阮建明 +2 位作者 邹俭鹏 周忠诚 申雄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08-612,共5页
Poly-L-lactide(PLLA) was synthesized b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fi'om high purity L-lactide with tin octoate as initiator,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nfi'ared, and ^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e influ... Poly-L-lactide(PLLA) was synthesized b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fi'om high purity L-lactide with tin octoate as initiator,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nfi'ared, and ^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e influences of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polymerization time on the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of PLLA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urification method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and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were also studied. PLLA with a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of about 50.5×1^04 was obtained when polymerization was conducted for 24 h at 140℃ with the molar ratio of monomer to purification initator being 12 000. After purific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in octoate decreases; however,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urification methods on the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of PLLA is different, and the obtained PLLA is a typical amorphous polymeric material. The crystallinity of PLLA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L-LACTIDE POLYMERIZATION PURIFICATION high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m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