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伸对聚左旋乳酸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邢倩 张秀芹 +2 位作者 罗发亮 刘国明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977,共7页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温结晶的研究发现,经过拉伸预处理的PLLA样品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都得到提高,表明预拉伸会影响PLLA在后续过程中的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plla) 拉伸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及结构转变 被引量:7
2
作者 熊祖江 张秀芹 +3 位作者 刘国明 赵莹 王锐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8-1294,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PEO粒子均匀分布在PLLA中形成两相结构.PEO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P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5~60℃范围内显著提高PLLA的拉伸性能.在60℃拉伸时,PEO的加入提高了PLLA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和形变能力.在80℃拉伸时,共混物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共混物的结晶速度仍高于纯PLLA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超高分子量氧化乙烯 拉伸性能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宁宁 熊祖江 +3 位作者 王锐 李根 朱志国 张秀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比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醋酸锌(Zn(OAc)2)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不同PBS及Zn(OAc)2含量对PLLA/PBS共混物的形态...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比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醋酸锌(Zn(OAc)2)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不同PBS及Zn(OAc)2含量对PLLA/P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和PBS属于非相容体系,Zn(OAc)2的加入能降低PBS相区的尺寸,提高PLLA/PBS体系的相容性,且质量分数为0.05%时增容效果最佳;PBS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LLA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随着P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与纯PLLA相比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均在300%以上;当PLLA/PBS/Zn(OAc)2质量比为80/20/0.05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丁二酸丁二醇酯 醋酸锌 共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海鹏 赵自然 +5 位作者 李蜀凤 荣莉 兰珊珊 刘杨 景遐斌 张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6-409,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1、3、6和12月组,每组3只,建立犬双侧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侧采用PLLA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对照侧用金属钛板固定。在术后1、3、6...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1、3、6和12月组,每组3只,建立犬双侧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侧采用PLLA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对照侧用金属钛板固定。在术后1、3、6、12月分别处死动物,通过大体及X线片观察局部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所有实验用家犬在术后全部成活,未见骨折移位、接骨板外露等情况;大体观察:术后1月组实验侧和对照侧可见骨折缝隙,有部分外骨痂,两侧差别不明显;术后3月组,两侧骨折处均骨性愈合,骨折固定无移位;术后6月组,两侧骨折处完全骨性愈合;术后12月组,两侧骨折处难于辨别骨折线。X线片观察:术后1月组,两侧均可见清晰骨折线和钉孔;术后3月组,骨折线变模糊,但仍可辨认;术后6月组,实验侧骨折线难于辨认,对照侧骨折线消失;术后12月组,两侧骨折线均消失。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1月组,双侧骨折断端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少量新生骨小梁,对照侧骨小梁多于实验侧;术后3月组,两侧均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但实验侧多于对照侧;术后6月组,骨小梁改建完全,两侧均接近正常骨组织;术后12月组,两侧均与正常骨组织无异。结论:该国产新型PLLA接骨板在下颌骨骨折固定中的固定效果可靠,PLLA接骨板能够维持骨断端的稳定性,能够完成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可降解微型接骨板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在家犬体内降解时的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海鹏 张舵 +4 位作者 荣莉 邵英 兰珊珊 刘杨 景遐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固定家犬下颌骨骨折时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人工方法在家犬下颌骨建立骨折模型(n=12),用国产P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通过大体、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术后1、3、6及12个月时,植入PLLA... 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固定家犬下颌骨骨折时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人工方法在家犬下颌骨建立骨折模型(n=12),用国产P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通过大体、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术后1、3、6及12个月时,植入PLLA接骨板下颌骨骨折犬(n=3)体内可吸收PLLA微型接骨板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植入前扫描电镜观察见PLLA表面光滑,未见任何裂纹及孔洞;植入后1个月时,PLLA接骨板大体观察未见明显变化,质硬,弹性良好,半透明。扫描电镜观察见表面开始变得粗糙;植入后3个月时,大体观察见接骨板表面粗糙、质稍硬,不易折断,近白垩色,不透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散在的比较表浅的小裂纹和凹槽;植入后6个月时,大体观察见接骨板表面已经变成白垩色,质硬,不透明,易折断,其上有裂纹。扫描电镜下可见表面裂纹加深,并出现深在的裂隙;植入后12个月时,大体观察见接骨板变成类似乳酪样的灰白物质,细腻、质软。扫描电镜观察见接骨板表面已经完全断裂成多个碎片,截面呈蜂窝状均匀分布的微孔结构。结论:PLLA微型接骨板的降解最早始于材料与组织液浸泡的表面和浅层,术后6个月表面的裂隙逐渐深入内部;术后12个月时,降解材料已经从内部完全崩解。其力学强度的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与骨折愈合过程基本相匹配,PLLA微型接骨板更有利于避免应力遮挡效应,加速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可降解接骨板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软化-单中心经验总结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恒 张本青 +5 位作者 段雷雷 李汉美 芮璐 龚丁旭 鲁中原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的患儿8例,其中男性2例...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的患儿8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8.4±4.1)个月,平均体重(6.5±1.2)kg。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等评估治疗效果。并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结果:8例患儿中7例成功接受同期心脏畸形矫治和支气管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1例成功接受单纯支气管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手术。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4±23.7)小时,ICU时间(3.8±3.8)天。平均随访时间(6.5±6.2)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者心脏畸形矫治满意,CT显示支气管通畅。结论:采用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降低费用。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支气管软化 可吸收乳酸 外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增强的骨仿生静电纺左旋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邵伟力 桑锋 +3 位作者 何书杰 钱洁玉 李强 王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539,555,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左旋聚乳酸/氧化石墨烯(PLLA/GO)复合纳米纤维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孔隙率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以及拉伸测试分别对PLLA/GO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孔隙率及力学性能进行...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左旋聚乳酸/氧化石墨烯(PLLA/GO)复合纳米纤维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孔隙率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以及拉伸测试分别对PLLA/GO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孔隙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种植在TSF/PLLA纳米纤维上,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和碱性磷酸酶(ALP)测试、SEM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以及矿物沉积情况评价复合纳米纤维的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PLLA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相比,PLLA/GO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纤维直径显著减小,孔隙率增大,力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均高于纯PLLA纳米纤维支架将近3倍,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MSCs的粘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氧化石墨烯 力学性能 生物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琳 康云清 +1 位作者 尹光福 董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0,共4页
骨折内固定材料是骨修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可降解的骨折内固定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溶液成膜/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βTCP/PL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将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分别浸入SBF中进行体... 骨折内固定材料是骨修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可降解的骨折内固定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溶液成膜/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βTCP/PL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将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分别浸入SBF中进行体外降解,之后进行GPCI、R、吸水率分析及抗弯、抗压强度的测定,筛选出-βTCP与PLLA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降解初期聚乳酸分子量下降较快,3周后下降减缓;降解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HCA。含20%、30%-βTCP的材料抗弯抗压下降缓慢,而40%的下降较快,初步显示30%为最适的β-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复合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体外降解 复合材料 β-磷酸三钙/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素/聚左旋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琳 王红 +2 位作者 张忠芮 殷丽华 余占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8,129,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丝素(SF)/聚左旋乳酸(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本实验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SF与PLLA按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5种材料用戊二醛(...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丝素(SF)/聚左旋乳酸(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本实验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SF与PLLA按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5种材料用戊二醛(GTA)蒸汽交联48h。通过扫描电镜(SEM)、拉伸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亲水角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SF/PLLA复合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在162~680nm之间,并随着PL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交联后纤维虽有溶胀,但仍然保持了纤维形貌;SF/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结晶度、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较纯SF明显提高,且随着PL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丝素 乳酸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及其复合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凯荣 罗力力 +2 位作者 薄颖慧 卢泽俭 黄会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75,共5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左旋乳酸(PLLA)及其与羟基磷灰石、甲壳素和甲壳胺复合后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Mandelkern和Ziabicki两种处理方法获得了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左旋乳酸(PLLA)及其与羟基磷灰石、甲壳素和甲壳胺复合后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Mandelkern和Ziabicki两种处理方法获得了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的增大,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结晶度迅速下降,Avrami结晶指数n值减小.复合组分可使PLLA的n值增大,有利于PLLA结晶按三维方式发育生长.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Zc值(Man-delkern方法)和动力学结晶能力参数G值(Ziabicki方法)均随冷却速率增大而增大,而比动力学结晶能力参数Gc值则与冷却速率无关,但受复合组分影响,其中羟基磷灰石使Gc值减小,而甲壳素和甲壳胺使Gc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非等温 结晶动力学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纯度对聚左旋乳酸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盛 邵俊 +4 位作者 冯立栋 李杲 陈学思 边新超 刘凤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7-893,共7页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研究了聚左旋乳酸(PIJ.A)的光学纯度(91.6%、93.3%、94.0%、97.0%、98.4%)对聚乳酸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随着光学纯度的提高,聚乳酸的结晶...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研究了聚左旋乳酸(PIJ.A)的光学纯度(91.6%、93.3%、94.0%、97.0%、98.4%)对聚乳酸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随着光学纯度的提高,聚乳酸的结晶峰值温度、熔点、熔融焓均提高。在等温结晶过程中,PLLA的半结晶时间(t1/2)随着光学纯度的增加而减少,在结晶温度100~110℃区间内半结晶时间均达到最小值;含有不同光学纯度PuA的Avrami指数n=3,表明光学纯度的变化不能改变聚乳酸以三维球晶生长的异相成核机理。随着光学纯度的增加,聚乳酸δ-晶型转变为α-晶型的临界温度升高。聚乳酸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对光学纯度具有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光学纯度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春芳 熊祖江 +2 位作者 孟令艳 梁宁宁 张秀芹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68,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氧化乙烯(PEO)共混试样,系统研究了PEO含量对PLLA共混物相形态、结晶性能、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且随着PEO含量的增加,相分离程度...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氧化乙烯(PEO)共混试样,系统研究了PEO含量对PLLA共混物相形态、结晶性能、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且随着PEO含量的增加,相分离程度增大。PEO可有效提高PLLA的结晶性能;随着PEO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共混物冲击强度值也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PEO的加入显著增加了PLLA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氧化乙烯 增韧改性 分相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聚左旋乳酸结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婧 熊祖江 +5 位作者 王锐 杨春芳 周顺利 尹会会 朱志国 张秀芹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5,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成核剂的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变形温度仪(HDT)、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等研究了成核剂对PLLA结晶行为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S)研究了PLLA及其共混物...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成核剂的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变形温度仪(HDT)、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等研究了成核剂对PLLA结晶行为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S)研究了PLLA及其共混物在不同温度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和取向行为。结果表明:酰胺类化合物(TMC-328)能提高PLLA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在110℃等温结晶时,PLLA成核样品的半结晶时间由纯PLLA的1.79 min缩短至0.53 min。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条件下拉伸,加入成核剂的PLLA样品断裂应力显著增加。110℃拉伸过程中,成核剂和取向对PLLA的结晶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在注塑保压1 min条件下,成核的PLLA样品热变形温度达到160℃,表明成核后的样品耐热性能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成核剂 结晶 拉伸行为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左旋乳酸微型骨板外固定术治疗支气管受压狭窄病变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67-67,共1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单中心应用聚左旋乳酸微型骨板外固定术治疗支气管受压狭窄病变的近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2月至2018-04在我中心接受应用聚左旋乳酸微型骨板外固定术治疗支气管受压狭窄病变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 目的:回顾性总结单中心应用聚左旋乳酸微型骨板外固定术治疗支气管受压狭窄病变的近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2月至2018-04在我中心接受应用聚左旋乳酸微型骨板外固定术治疗支气管受压狭窄病变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8.3个月,平均体重7.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术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电纺丝支架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
15
作者 程自申 杨成伟 +3 位作者 刘莉 杨洋 邓国英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5只6个月龄大鼠皮下6个月,以观察评估SF对P(LLA-CL)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支架植入3个月时,P(LLA-CL)支架明显肿胀,并开始分层,6个月时支架已支离破碎;而SF/P(LLA-CL)支架植入6个月时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免疫组化切片显示,在支架植入1个月时P(LLA-CL)支架表面及内部有大量的巨噬细胞,3个月时仍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同时伴有异物巨细胞生成;而SF/P(LLA-CL)支架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均不明显。炎症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显示,在支架植入1周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1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IL-1β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2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3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6个月时P(LLA-CL)支架组IL-1β及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结论 SF能延缓P(LLA-CL)降解,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乳酸-共-ε-己内酯 降解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异物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高分子量聚左旋乳酸纳米纤维及其表征
16
作者 黄丽 李从举 袁俊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8,共3页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高分子量聚左旋乳酸(PLLA)纳米纤维,研究了溶液浓度、纺丝距离和纺丝电压对纤维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LLA溶液浓度为3%,纺丝距离为20.5cm,纺丝电压为13kV时得到的纤...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高分子量聚左旋乳酸(PLLA)纳米纤维,研究了溶液浓度、纺丝距离和纺丝电压对纤维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LLA溶液浓度为3%,纺丝距离为20.5cm,纺丝电压为13kV时得到的纤维形貌较好。再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纤维的热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XRD)对纤维的结晶行为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过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阳军亮 赵婷 +5 位作者 崔继军 刘雷静 周云春 李杲 周恩乐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通过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方程分析了PLLA-PE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高熔点的硬段PLLA结晶符合Ozaw... 通过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方程分析了PLLA-PE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高熔点的硬段PLLA结晶符合Ozawa理论,而低熔点的软段PEG对PLLA的结晶起到了稀释剂的作用;当软段PEG开始结晶时,已经结晶完全的硬段PLLA限制了PEG的结晶,使得软段PEG的结晶不符合Ozawa理论.此外,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晶体经历了从环带球晶、环带和十字消光的混合球晶到典型的十字消光球晶的转变,并且球晶的尺寸也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二醇(plla—PEG) 非等温结晶 Ozawa方程 晶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晶须/聚左旋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志强 肖欢欢 +2 位作者 陈柯伶 陈光艳 谢克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两种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粉体和晶须)以及热压温度对羟基磷灰石/聚左旋乳酸(HA/PLLA)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两者的质量配比。通过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和体外浸泡实验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 研究了两种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粉体和晶须)以及热压温度对羟基磷灰石/聚左旋乳酸(HA/PLLA)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两者的质量配比。通过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和体外浸泡实验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PLLA基质中HA晶须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当HA晶须与PLLA质量比为1∶1,热压温度为17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抗压强度98MPa,比对应粉体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了53%。体外浸泡实验说明了羟基磷灰石晶须/聚左旋乳酸(HA-w/PLL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晶须 乳酸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聚左旋乳酸及其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安莹 王照颖 +3 位作者 王锐 董振峰 魏丽菲 王德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4,共8页
为提高聚左旋乳酸(PLLA)的阻燃性及其可纺性,设计了环保[(6-氧-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酮)-甲基]-丁二酸(DDP)阻燃PLLA体系,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LLA/DDP阻燃复合物,借助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 为提高聚左旋乳酸(PLLA)的阻燃性及其可纺性,设计了环保[(6-氧-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酮)-甲基]-丁二酸(DDP)阻燃PLLA体系,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LLA/DDP阻燃复合物,借助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对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阻燃剂质量分数对PLLA阻燃性能的影响及其阻燃机制,并对阻燃剂最优添加量时的纺丝工艺及纤维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DDP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物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其极限氧指数达到29%,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复合物在800℃时的残炭量由10. 7%增加到13. 5%,且在该添加比例下具有优良的可纺性;将初生纤维3倍牵伸热定型后,其断裂强度为1. 77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4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无卤阻燃剂 阻燃性能 可纺性 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的链结构对聚左旋乳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露 王锐 +5 位作者 张瑞琪 李琦 董振峰 杨中开 张秀芹 王德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0,共9页
采用不同聚右旋乳酸(PDLA)分子量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改性聚左旋乳酸(PLLA),系统探究不同链结构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对PLLA的热行为、结晶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PDLA_(1k)-PEG_(2k)-PDLA_(... 采用不同聚右旋乳酸(PDLA)分子量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改性聚左旋乳酸(PLLA),系统探究不同链结构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对PLLA的热行为、结晶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PDLA_(1k)-PEG_(2k)-PDLA_(1k)嵌段共聚物对PLLA均聚物晶体(α晶)的结晶温度影响较小,PDLA_(5k)-PEG_(2k)-PDLA_(5k)嵌段共聚物使α晶的结晶温度从纯PLLA的96℃提高至130℃。130℃等温结晶结果显示,嵌段共聚物的加入均能降低α晶的结晶时间和球晶尺寸,PDLA_(5k)-PEG_(2k)-PDLA_(5k)共聚物对PLLA中α晶形成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PDLA_(1k)-PEG_(2k)-PDLA_(1k)共聚物。在室温下拉伸,随着PDLA_(1k)-PEG_(2k)-PDLA_(1k)含量提高,共混物由脆性向韧性断裂转变;而在实验比例范围内,PLLA/PDLA_(5k)-PEG_(2k)-PDLA_(5k)共混物均呈现脆性断裂,这与PLLA/PDLA_(5k)-PEG_(2k)-PDLA_(5k)共混物中含有较多立构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嵌段共 链结构 立构晶 α晶 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