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林青 曾军 +5 位作者 高雁 史应武 杨红梅 楚敏 娄恺 霍向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解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菌群组成及预测群落功能。结果表明:同一作物(除棉花外)2种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同一作物2种膜下的多样性指数(棉花组谱系多样性例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群落中丰度占比较高的门有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等,属有H16、Pontibacter、Arenimonas等。多数细菌门、属丰度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化能异养、需氧化能异养、硝化作用、好氧氨氧化、含硫化合物的呼吸作用等菌群功能丰度相对较高。多数细菌群落功能相对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和优势细菌菌群呈极显著(P<0.01)相关或显著(P<0.05)相关。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和PE膜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基本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地膜 生物降解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辅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珠粒发泡
2
作者 陈先娇 梁锦涵 胡圣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9,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结构相似,熔融温度相近且结晶速率、熔体强度等性能互补的特点在PET/PBT合金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采用扩链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GMA)和...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结构相似,熔融温度相近且结晶速率、熔体强度等性能互补的特点在PET/PBT合金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采用扩链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GMA)和碳纳米管(CNTs)协同改性PET/PBT,并通过超临界CO_(2)浸渍辅助发泡制备了PET/PBT发泡珠粒。结果表明,EMA-g-GMA(EG)的加入起到了扩链增容效果,提高了体系交联度和黏弹性;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体系稳定性和黏度,并延缓了PET/PBT基体的降解;EG和CNTs的加入使可发泡温度从260℃降至200℃,泡孔分布趋于均匀,泡孔结构得到改善;在260℃,平均泡孔尺寸从4.4μm降至3.37μm,泡孔密度从3.06×10^(9)cm^(-3)提高至5.32×10^(9)cm^(-3);PET/PBT/EG,PET/PBT/CNTs和PET/PBT/EG/CNTs的拉伸强度相比于PET/PBT,分别提高了97%,67.6%和79.3%,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3.4%,57.4%和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 聚对二甲酸丁二 碳纳米管 乙烯-丙烯物接枝甲基丙烯缩水甘油 珠粒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条件对聚丁二酸丁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滑石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骆佳伟 周炳 +1 位作者 王洪学 贾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将一种多环氧官能团聚合物作为聚丁二酸丁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T)的扩链剂,研究熔体反应挤出过程中的扩链条件对PBST/滑石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将扩链剂用量、反应温度和螺杆转速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因素,通过方差分析寻找主... 将一种多环氧官能团聚合物作为聚丁二酸丁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T)的扩链剂,研究熔体反应挤出过程中的扩链条件对PBST/滑石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将扩链剂用量、反应温度和螺杆转速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因素,通过方差分析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扩链剂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温度,螺杆转速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降低,分子量、熔体黏度和热稳定性增加;同时,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改性PBST强度提高但韧性降低;响应面分析表明扩链剂用量、反应温度和螺杆转速分别为0.66%、200℃和300 r/min时扩链条件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扩链剂 扩链条件 丁二丁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滑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能力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霍向东 高雁 +8 位作者 林青 曾军 张涛 楚敏 杨红梅 史应武 王斌 孙九胜 王金鑫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6-2091,共6页
【目的】研究能够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的微生物及其降解能力。【方法】以PBAT粉末为唯一碳源,从南疆疏勒县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的土样中分离可有效降解PBAT聚合物的微生物,利用... 【目的】研究能够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的微生物及其降解能力。【方法】以PBAT粉末为唯一碳源,从南疆疏勒县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的土样中分离可有效降解PBAT聚合物的微生物,利用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失重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菌株的降解能力。【结果】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能够明显降解PBAT聚合物的细菌XJSL2,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Sphingopyxis ginsengisoli,经过60 d培养,该菌株对PBAT颗粒的实际降解率达到0.92%。【结论】菌株XJSL2能够显著降解PBAT聚合物,对于PBAT的再生利用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能够降解PBAT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生物降解 Sphingopyxis ginsengis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林青 曾军 +8 位作者 史应武 杨红梅 张涛 高雁 楚敏 王斌 王金鑫 孙九胜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PBAT生物降解膜替代PE地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铺覆传统PE膜为对照,通过脲酶、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芳...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PBAT生物降解膜替代PE地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铺覆传统PE膜为对照,通过脲酶、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测定解析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与PE膜之间,脲酶、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不同作物(除棉花外)之间土壤酶活也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土壤酶活性与速效钾、速效磷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生物降解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青 曾军 +8 位作者 王斌 史应武 杨红梅 张涛 高雁 楚敏 王金鑫 孙九胜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6-1314,共9页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铺覆PE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铺覆PE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解析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中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结果】同种作物(除棉花外)铺覆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与PE膜之间,AOA-amoA、AOB-amoA及nosZ基因丰度无显著差异,而不同作物对AOA-amoA、AOB-amoA及nosZ基因丰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BAT生物降解膜可以作为PE膜的替代品以解决PE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生物降解 氨氧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8
7
作者 林杉 马建莉 +3 位作者 陈春银 郭威男 李庆蛟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0,20,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经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Mo法都...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经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Mo法都适用于处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共混物的结晶速率大于聚乳酸的结晶速率。此外,用Huffman-Lauritzen理论计算了非等温结晶的结晶活化能,发现共混体系的结晶活化能绝对值小于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共混物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被引量:7
8
作者 卢波 周洪福 +3 位作者 季君晖 李书宏 王萍丽 王格侠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超临界CO_2流体为物理发泡剂,CaCO_3为成核剂,采用釜压发泡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泡沫塑料,考察了成核剂含量和工艺参数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可降低泡沫塑料的体积密度和泡孔直径,较理想的成核剂... 以超临界CO_2流体为物理发泡剂,CaCO_3为成核剂,采用釜压发泡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泡沫塑料,考察了成核剂含量和工艺参数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可降低泡沫塑料的体积密度和泡孔直径,较理想的成核剂质量分数为10%;工艺参数对产物性能有明显影响,其中,发泡温度和浸泡温度对产物性能有较大影响,浸泡时间过短可导致泡孔尺寸不均一,泡孔塌陷明显。较优的工艺参数:浸泡温度为110℃,浸泡时间为60 min,发泡温度为70℃,保压时间为30 min,制备的泡沫塑料体积密度可达0.11 g/cm^3,发泡倍率为10.90倍,泡孔直径为10~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超临界二氧化碳 泡沫塑料 釜压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g-MA对热塑性淀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贺 陈芳萍 刘昌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7,22,共5页
以马来酸酐(MAH)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原料采用熔融接枝法合成相容剂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接枝马来酸酐(PBAT-g-MA),并通过熔融挤出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热塑性淀粉(TP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合金。研... 以马来酸酐(MAH)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原料采用熔融接枝法合成相容剂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接枝马来酸酐(PBAT-g-MA),并通过熔融挤出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热塑性淀粉(TP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合金。研究了PBAT-g-MA用量对TPS/PBAT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形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g-MA提高了TPS/PBAT二元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当PBAT-g-MA质量分数为7%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9.8 MPa,比未添加增容剂的共混材料提高了92.1%,断裂伸长率为64.3%,比未添加增容剂的共混材料提高了83.7%,SEM显示PBAT-g-MA大大改善了TPS/PBAT二元共混合金的界面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淀粉 己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己二-对苯二甲酸丁二接枝马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分子序列结构与结晶性能
10
作者 戴钧明 赵辉鹏 +2 位作者 李光 杨胜林 江建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3,150,共6页
以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BBA)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PETBB).特性黏度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表明得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共聚物.13C-NMR证实PETBB大分子链上所含的BBA与投料比一致;... 以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BBA)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乙二酯(PETBB).特性黏度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表明得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共聚物.13C-NMR证实PETBB大分子链上所含的BBA与投料比一致;随着BBA摩尔分数的增加,共聚酯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平均序列长度减小而聚联苯二甲酸乙二酯(PEBB)平均序列长度增大.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证明PETBB共聚酯自熔体冷却的结晶温度变低,较高BBA摩尔分数的PETBB甚至不能在熔体冷却过程中结晶,表明共聚酯结晶变得困难,但经充分热定型仍能形成晶体;而其熔融温度随BBA摩尔分数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随BBA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二甲酸-乙二 序列长度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酯的合成及结晶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浩淼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吴全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1,共5页
以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在5L缩聚釜中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聚酯。通过乌氏黏度计、核磁共振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 以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在5L缩聚釜中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聚酯。通过乌氏黏度计、核磁共振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对共聚酯的组成结构与熔融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BDO相比较,共聚体系中CHDM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CHDM破坏了PBT的结构规整性,随着CHDM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降低,球晶直径逐渐减小,结晶能力逐渐降低。拉膜实验表明与商业化PBT相比较,改性共聚酯具有更好的成膜性。为制备低结晶度PBT共聚酯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丁二 1 4-环己烷二甲醇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增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生物降解阻隔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帅 龚佳荣 +7 位作者 孙文涛 宁博远 罗耀发 许平凡 刘源森 蓝小平 章培昆 刘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55,共8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AT/PLA/IPDI共混粒子并吹制得到薄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试验、热重分析和水蒸气透过率...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AT/PLA/IPDI共混粒子并吹制得到薄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试验、热重分析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等研究了不同含量IPDI对共混薄膜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DI的异氰酸酯基团能与PBAT和PLA发生化学反应,分散相尺寸变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有效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随着IPDI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PBAT的结晶度升高,薄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水蒸气阻隔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IPDI质量分数为0.5%时,PBAT/PLA/IPDI薄膜的横纵向拉伸强度相较于纯PBAT/PLA薄膜分别提升了74.2%和28.6%,断裂伸长率维持在790%和244%,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8.2%,表现出良好的力学和水蒸气阻隔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反应增容 水蒸气阻隔性能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竹粉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春 徐欣蔷 杨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PVB直接添加或溶液添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PVB使PBAT与竹粉的界面结合明显改善。在竹粉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下,PVB含量为竹粉含量的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5.16 MPa提高到6.0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已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竹粉 乙烯醇缩丁醛 界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酯偶联剂增容增塑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共混体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海鹏 胡顺朋 +3 位作者 李桂丽 夏学莲 张延兵 王启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40,共7页
以铝酸酯偶联剂(AC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ACA共混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熔融指数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伺服控制拉力试... 以铝酸酯偶联剂(AC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ACA共混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熔融指数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伺服控制拉力试验机分别研究了ACA含量对PBAT/PLA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CA穿插在PBAT和PLA分子链间,与PBAT和PLA发生了物理缠绕,增大了分子间距离,提高了分子链的柔顺性,增强了PBAT与PLA间的作用力,改善了两相的相容性,增加了PBAT/PLA/ACA共混材料的拉伸韧性,断裂伸长率由250.9%提高到410.7%。ACA具有显著的增塑效果,使共混体系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增加,共混体系的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复数黏度及PBAT和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PLA的结晶度由18.8%增加到2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偶联剂 增塑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吡啶二羧酸改性PBAT共聚酯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何志超 乔妍斐 +1 位作者 聂广 李迎春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7,共9页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性良好的聚酯,有望成为传统塑料的最佳替代品,但其较差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限制了PBAT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为改善PBAT的综合性能,以1,4-丁二醇、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将2,6-吡啶...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性良好的聚酯,有望成为传统塑料的最佳替代品,但其较差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限制了PBAT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为改善PBAT的综合性能,以1,4-丁二醇、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将2,6-吡啶二羧酸(DA)作为第四单体引入分子链中,通过一锅法制备了PBAT及其改性共聚酯PBDAT。对共聚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特性黏度测定、流变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生物降解性评估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探讨了DA含量对共聚酯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A的刚性结构提高了PBDAT失重5%时的温度、最大分解速率温度和600℃下的残炭率;PBDAT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其中PBDAT中DA物质的量为0.02 mol时,拉伸强度最高(21.45 MPa),比未改性PBAT提高了52.9%;PBDAT中DA物质的量为0.06 mol时,断裂伸长率最高(1198.89%),比PBAT提高了30.27%;同时,DA的加入使共聚酯的结晶度降低,增加了无定形区域,促进了降解酶与酯键的接触,提高了共聚酯的降解速度。因此,PBDAT在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上的优异性扩展了PBAT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吡啶二羧 改性 生物可降解塑料 熔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C-g-MAH增容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增塑PLA/PBAT共混体系
16
作者 王小君 曾安然 +2 位作者 张青海 汪扬涛 陈婷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是改善PLA脆性和加工性的有效途径,但二者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不足。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C-g-MAH)为相容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L... 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是改善PLA脆性和加工性的有效途径,但二者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不足。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C-g-MAH)为相容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LA/PBAT/EVAC-g-MAH/ATBC共混体系,考察了EVAC-g-MAH和ATBC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形貌结构的影响,为高性能可降解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AC-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增加,EVAC-g-MAH的MAH基团与PLA/PBAT的极性基团反应,有利于PLA/PBAT共混体系热稳定、结晶能力和界面相容性提高,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提高。ATBC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韧性、加工流动性和界面相容性,但使共混体系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相对结晶度及热稳定性明显下降。当EVAC-g-MAH为10份,ATBC为15份时,PLA/PBAT(80/20)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从4.3 kJ/m2达到50.4 kJ/m2,熔体流动速率从15.1 g/10 min提高到52.9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乙烯-乙烯共物接枝马来 乙酰柠檬三丁 增容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AT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铁军 王美元 +2 位作者 尚祖明 俞利生 刘啸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提高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在PBAT的分子链中引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HDM含量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酯/对苯二甲酸-co-... 为提高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在PBAT的分子链中引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HDM含量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酯/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丁二酯(PBCA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液固两用核磁共振仪对共聚酯进行结构表征;利用乌氏黏度计、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维卡软化点测试机、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试了共聚酯的黏均分子量、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亲水性。结果表明,随着CHDM物质的量的增加,PBCAT共聚酯的熔点和结晶温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熔点由136℃降至114℃,然后升至123℃,结晶温度由90℃降至46℃,然后升至61℃,结晶度下降。当PBCAT共聚酯的黏均分子量可达126 075 g/mol,水接触角均小于90°,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当CHDM物质的量占醇总量的25%时,PBCAT共聚酯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20.74 MPa,与PBAT相比,提升了17%,且该共聚酯结晶度小,熔融温度较PBAT降低了7.4℃,维卡软化点达到1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改性 1 4-环己烷二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8
作者 葛铁军 郭志阳 +1 位作者 刘啸凤 张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苯乙酰氯为酯化剂改性纤维素,探究了不同酯化反应条件下纤维素取代度的变化。以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取代度最高的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PBAT/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考察了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含... 以苯乙酰氯为酯化剂改性纤维素,探究了不同酯化反应条件下纤维素取代度的变化。以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取代度最高的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PBAT/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考察了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成功。反应时间为3 h,纤维素与苯乙酰氯摩尔比为1.0∶1.5,反应温度为60℃,纤维素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0∶0.2时,纤维素取代度达到最大值,为1.3。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苯乙酰氯酯化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0%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酯化纤维素在PBAT基体中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丁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乙酰氯 化改性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水解生物降解聚酯PBAT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徐梓迅 苑静 +3 位作者 杜夕彦 张馨鹏 徐军 郭宝华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添加抗水解剂碳化二亚胺(CDI)和聚碳化二亚胺(PCDI),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PCDI和PBAT/CDI共混物,分析了不同抗水解剂含量对PBAT热性能、力学性能、分子量和水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CDI在提高PBAT... 采用添加抗水解剂碳化二亚胺(CDI)和聚碳化二亚胺(PCDI),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PCDI和PBAT/CDI共混物,分析了不同抗水解剂含量对PBAT热性能、力学性能、分子量和水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CDI在提高PBAT耐水解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加入1.5%PCDI的PBAT端羧基含量由未加入时的28.2 mol/t下降到0.4 mol/t;在70℃条件下水解1 051 h后,未添加抗水解剂的样品水解失重率达到7.54%,加入PCDI质量分数为0.5%、1.0%、1.5%的样品的水解失重率分别为6.71%、4.34%、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碳化二亚胺 抗水解剂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PET的环氧超支化聚酯扩链剂应用性能
20
作者 黄炫淇 李小林 +2 位作者 戴永斌 陈珍明 李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以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降解产物为核心,制备了环氧超支化聚酯扩链剂(EHBP),探究了该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碳酸钙(PBAT/PLA/CaCO_(3))三元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T降... 以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降解产物为核心,制备了环氧超支化聚酯扩链剂(EHBP),探究了该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碳酸钙(PBAT/PLA/CaCO_(3))三元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T降解产物制备的EHBP对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容作用。扩链剂中的高活性环氧基团能够与PBAT和PLA上的端羧基、端羟基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形成扩链大分子以增强PBAT和PLA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当EHBP添加量达到0.6份时,可以明显观察到两相间变得模糊、孔洞减少。缺口冲击强度由6.48 kJ/m^(2)增加到43.02 kJ/m^(2),拉伸强度由10.15 MPa增加到24.59 MPa,断裂伸长率由11.8%增加到5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 聚对二甲酸-己二丁二 扩链剂 相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