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熔融缩聚法,以ε-己内酰胺(CPL),对苯二甲酸(PTA)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酰胺结构的PTA改性热塑性聚酰胺(PA)弹性体(TPAE)。其中PTA是用来代替传统己二酸作为分子量控制剂。采用乌氏黏度计测试了PTA改性T...采用熔融缩聚法,以ε-己内酰胺(CPL),对苯二甲酸(PTA)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酰胺结构的PTA改性热塑性聚酰胺(PA)弹性体(TPAE)。其中PTA是用来代替传统己二酸作为分子量控制剂。采用乌氏黏度计测试了PTA改性TPAE的特性黏度,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确定PTA改性TPAE的分子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热重(TG)分析仪测试分析了PTA改性TPAE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表征了PTA改性TPAE的结晶性能,同时还测试了PTA改性TPAE纤维的力学性能。通过FTIR和1H-NMR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PTA改性的TPAE。DSC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PTA改性的TPAE最低熔点为96.1℃,而最高可达到193.5℃。TG分析结果表明,当PTA改性TPAE中PA硬链段含量高于35%时,PTA改性TPAE的起始分解温度(失重5%)均高于369℃。XRD分析结果显示,随着PTA改性TPAE中PA硬链段含量的增加,即PTA含量的下降,PTA改性TPAE的结晶性能相应增加。由力学性能数据可知,合成的PTA改性的最大断裂伸长率为1 123.1%,最大断裂强度为0.901 c N/dtex。展开更多
采用Yamazaki聚合体系,以9,9-二[4-(4-羧基苯氧基)苯基]呫吨(BCPX)为第三单体,将其与对苯二甲酸(PTA)、对苯二胺(PPD)进行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呫吨结构的聚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摩尔浓度、反应温度、BCPX和PTA摩尔比等对共聚反...采用Yamazaki聚合体系,以9,9-二[4-(4-羧基苯氧基)苯基]呫吨(BCPX)为第三单体,将其与对苯二甲酸(PTA)、对苯二胺(PPD)进行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呫吨结构的聚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摩尔浓度、反应温度、BCPX和PTA摩尔比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IR、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新型聚芳酰胺的对数比浓粘度为1.90~2.95 d L·g^(-1),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Tg=297.3~320.5℃),在氮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522~540℃,800℃时的残炭率在51%以上.随着单体BCPX和PTA摩尔比的增加,共聚物的Tg逐渐降低,当BCPX和PTA摩尔比大于50/50时,共聚酰胺在常温下可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吡啶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熔融缩聚法,以ε-己内酰胺(CPL),对苯二甲酸(PTA)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酰胺结构的PTA改性热塑性聚酰胺(PA)弹性体(TPAE)。其中PTA是用来代替传统己二酸作为分子量控制剂。采用乌氏黏度计测试了PTA改性TPAE的特性黏度,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确定PTA改性TPAE的分子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热重(TG)分析仪测试分析了PTA改性TPAE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表征了PTA改性TPAE的结晶性能,同时还测试了PTA改性TPAE纤维的力学性能。通过FTIR和1H-NMR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PTA改性的TPAE。DSC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PTA改性的TPAE最低熔点为96.1℃,而最高可达到193.5℃。TG分析结果表明,当PTA改性TPAE中PA硬链段含量高于35%时,PTA改性TPAE的起始分解温度(失重5%)均高于369℃。XRD分析结果显示,随着PTA改性TPAE中PA硬链段含量的增加,即PTA含量的下降,PTA改性TPAE的结晶性能相应增加。由力学性能数据可知,合成的PTA改性的最大断裂伸长率为1 123.1%,最大断裂强度为0.901 c N/dtex。
文摘采用Yamazaki聚合体系,以9,9-二[4-(4-羧基苯氧基)苯基]呫吨(BCPX)为第三单体,将其与对苯二甲酸(PTA)、对苯二胺(PPD)进行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呫吨结构的聚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摩尔浓度、反应温度、BCPX和PTA摩尔比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IR、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新型聚芳酰胺的对数比浓粘度为1.90~2.95 d L·g^(-1),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Tg=297.3~320.5℃),在氮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522~540℃,800℃时的残炭率在51%以上.随着单体BCPX和PTA摩尔比的增加,共聚物的Tg逐渐降低,当BCPX和PTA摩尔比大于50/50时,共聚酰胺在常温下可溶于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吡啶等极性有机溶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