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的制备及其固相缩聚 被引量:4
1
作者 向国栋 官军 +3 位作者 王灿 姚玉元 吕维扬 王秀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2,共6页
为了研究废弃聚酯纺织品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以废弃聚酯纺织品通过化学法再生制得的高纯度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酯交换法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PETG)切片,并对其进... 为了研究废弃聚酯纺织品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以废弃聚酯纺织品通过化学法再生制得的高纯度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酯交换法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PETG)切片,并对其进行了固相缩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X射线衍射(XRD)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仪器对固相缩聚前后的切片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再生PETG的熔点约为215℃;再生PETG切片中1,4-环己烷二甲醇(CHDM)的实际共聚比为13.9%。随着固相缩聚反应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增加,PETG的特性黏度增加,但增速逐渐变得趋缓,且切片的特性黏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固相缩聚后的PETG样品,其DSC升温曲线的熔融峰从低温向高温方向移动,XRD谱图上出现三个衍射峰且愈发尖锐,强度增强,结晶程度增加,端羧基含量降低;当固相缩聚反应温度高于200℃时,切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热降解且切片b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二甲酸-1 4-环己烷甲醇 固相缩 特性黏度 端羧基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CA,FDME,2,5-呋喃二甲酸聚酯的工业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锡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2,共5页
具有芳杂环结构的2,5-呋喃二甲酸(FDCA)与精对苯二甲酸(PTA)结构类似,可广泛用于聚酯、聚酰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医药化学品合成、增塑剂等方面,在多个领域成为PTA理想的生物基替代品。目前,市场尚无FDCA,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FDME),... 具有芳杂环结构的2,5-呋喃二甲酸(FDCA)与精对苯二甲酸(PTA)结构类似,可广泛用于聚酯、聚酰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医药化学品合成、增塑剂等方面,在多个领域成为PTA理想的生物基替代品。目前,市场尚无FDCA,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FDME),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的工业化产品,FDCA,PEF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仍处于研究阶段。欧洲、北美等国家在持续推动FDCA,FDME及PEF商业化工作中保持领先,其中,PEF对CO_(2),O_(2),H_(2)O的阻隔性能极好,将在生鲜食品包装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呋喃二甲酸 2 5-呋喃二甲酸 2 5-呋喃二甲酸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环状低聚物的合成、表征和开环聚合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宛新华 曹郁 +2 位作者 章斐 孙玲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 探索了由对苯二甲酰氯和 1 ,3-丙二醇在“假高稀”条件下合成聚 (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酯 ) ( PTT)环状低聚物的可行性 .通过柱色谱分离了环状低聚物和线形低聚物 ;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 ;用 GPC和 HPLC研究了不同大小环的分布 ,发现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合成的 PTT环状低聚物主要由二、三、四、五和七聚体构成 ,其中环状三聚体含量最多 ,没有发现环状六聚体的存在 .PTT环状低聚物的熔程为 92 .3~ 2 2 2 .6℃ ,熔融后是无色、透明的低粘度液体 .于 2 5 0℃将 PTT环状低聚物分别在辛酸亚锡、 1 -乙基 -3-氯四丁基锡氧烷、钛酸四丁酯和三氧化二锑催化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制备了特性粘数为0 .1 8~ 0 .4 9d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1 3-) 环状低 开环合反应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飞行时间质谱仪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辛烯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勇军 郭卫红 +2 位作者 苏志忠 李滨耀 吴驰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2-6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mPOE)为增容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进行增容改性。用HAAKE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别研究了不同mPOE含量对r-PET/POE... 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mPOE)为增容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进行增容改性。用HAAKE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别研究了不同mPOE含量对r-PET/POE共混物的扭矩变化和接枝共聚物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扭矩随着mPO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即mPOE与r-PET生成的接枝共聚物POE-g-PET含量增大。DSC和WAXD结果表明,POE对PET有异相成核作用,而POE-g-PET共聚物对PET结晶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二甲酸 -辛烯共 接枝共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二酮铝和β-二酮酯铝催化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被引量:1
5
作者 萧斌 王丽苹 +4 位作者 梅仁浩 王公应 吴集钱 贾树勇 王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26,35,共5页
采用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为原料,以自制的β-二酮铝和β-二酮酯铝为催化剂经酯化、缩聚,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β-二酮酯铝和乙酰丙酮铝优于其他β-二酮铝。EG与TPA的摩尔... 采用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为原料,以自制的β-二酮铝和β-二酮酯铝为催化剂经酯化、缩聚,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β-二酮酯铝和乙酰丙酮铝优于其他β-二酮铝。EG与TPA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的用量为0.5%(与TPA的摩尔比),酯化反应温度为260℃,缩聚反应温度为280℃,可制得PET,其特性黏度为0.82 dL/g,二甘醇为8.5 mol/t和端羧基值为66.36μmol/g。对β-二酮铝和β-二酮酯铝的催化机理也做了初步探讨,红外(IR)和核磁(NMR)表征了催化剂及产品PET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酮铝 β- 聚对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二甲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被引量:1
6
作者 喻爱芳 蒋瑜 +1 位作者 李文刚 黄象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7-31,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是由对苯二甲酸 (TPA) (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 )与乙二醇 (EG)缩聚而成的。如果在PET的生产中用 1,4环己二甲醇 (CHDM )部分取代EG ,经共缩聚所得聚酯即为CHDM改性PET的ET/CT共聚酯。本文概述了ET/CT共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是由对苯二甲酸 (TPA) (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 )与乙二醇 (EG)缩聚而成的。如果在PET的生产中用 1,4环己二甲醇 (CHDM )部分取代EG ,经共缩聚所得聚酯即为CHDM改性PET的ET/CT共聚酯。本文概述了ET/CT共聚酯的研发现状、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DM 聚对二甲酸 改性 甲醇 PET EG CT 生产中 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酯的合成及结晶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浩淼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吴全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1,共5页
以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在5L缩聚釜中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聚酯。通过乌氏黏度计、核磁共振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 以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在5L缩聚釜中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聚酯。通过乌氏黏度计、核磁共振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对共聚酯的组成结构与熔融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BDO相比较,共聚体系中CHDM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CHDM破坏了PBT的结构规整性,随着CHDM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降低,球晶直径逐渐减小,结晶能力逐渐降低。拉膜实验表明与商业化PBT相比较,改性共聚酯具有更好的成膜性。为制备低结晶度PBT共聚酯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1 4-环己烷甲醇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竹粉复合材料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春 徐欣蔷 杨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PVB直接添加或溶液添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PVB使PBAT与竹粉的界面结合明显改善。在竹粉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下,PVB含量为竹粉含量的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5.16 MPa提高到6.0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对苯二甲酸 竹粉 烯醇缩丁醛 界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扫描量热法研究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的结晶和熔融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苗中硕 门永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2-649,共8页
采用快速扫描量热法(FSC)结合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酯在接近玻璃化转变(Tg)和熔融温度(Tm)范围(100~270℃)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较大过冷度时PCT聚酯结晶较快,FSC有效地抑制降温过程结... 采用快速扫描量热法(FSC)结合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酯在接近玻璃化转变(Tg)和熔融温度(Tm)范围(100~270℃)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较大过冷度时PCT聚酯结晶较快,FSC有效地抑制降温过程结晶的发生,而较低过冷度下传统DSC可以避免样品降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二者的结合能很好地对PCT聚酯结晶动力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75℃时结晶速率最快。并且利用Flash DSC对等温结晶温度下形成的片晶熔点进行加热速率的相关测量,在熔融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进行校准,以确定零加热速率下片晶的熔点。Hoffman-Weeks方程中Tm与结晶温度(Tc)的线性关系与T c=Tm的交点给出了PCT晶体的平衡熔融温度Tm^o为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1 4-环己烷甲醇 等温结晶 超快热分析 零熵熔点 片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静电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超细纤维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宏 徐阳 +2 位作者 王肖娜 杜远之 李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27,共6页
采用熔融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超细纤维膜,应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对熔融电纺PET超细纤维直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本实验装置条件下可实现熔融电纺工艺的有效调控,纤维直径随着纺丝电压的升高呈现下降... 采用熔融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超细纤维膜,应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对熔融电纺PET超细纤维直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本实验装置条件下可实现熔融电纺工艺的有效调控,纤维直径随着纺丝电压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纤维随接收距离的增加和熔体温度的上升均表现为先变细后变粗;喂料气压的增加会增大纤维直径;提高纺丝环境温度至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纤维平均直径明显下降。在最佳纺丝工艺条件下(纺丝电压27 kV,接收距离7 cm,熔体温度255℃,环境温度70℃,依靠聚合物自重喂给)制备的PET超细纤维均直径小于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静电纺 聚对二甲酸超细纤维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杉 马建莉 +3 位作者 陈春银 郭威男 李庆蛟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0,20,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经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Mo法都...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经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Mo法都适用于处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共混物的结晶速率大于聚乳酸的结晶速率。此外,用Huffman-Lauritzen理论计算了非等温结晶的结晶活化能,发现共混体系的结晶活化能绝对值小于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对苯二甲酸 共混物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氰酸酯扩链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小玉 李圆圆 +2 位作者 李跃 刘可 肖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对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用量(NCO/OH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了扩链PE...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对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用量(NCO/OH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了扩链PEF的分子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当扩链剂用量n(NCO)/n(OH)=1~3,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30℃时扩链效果较好;扩链后PEF的特性黏度最高达1.24d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最高达28.8×104;扩链后PEF的结晶能力降低,热稳定性能相对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2 5-呋喃二甲酸 扩链 2 4-异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介孔分子筛原位缩聚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闰明涛 张大余 +1 位作者 吴丝竹 吴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72,共5页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PET/MM S原位缩聚复合物的非等温和等温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热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介孔分子筛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介孔孔道内的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要高于基体的热稳定性。PET/MM S复合材料比纯PET具有...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PET/MM S原位缩聚复合物的非等温和等温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热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介孔分子筛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介孔孔道内的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要高于基体的热稳定性。PET/MM S复合材料比纯PET具有较高的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介孔分子筛使聚合物分解后残留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介孔分子筛 原位缩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小玉 陶磊 +1 位作者 朱德振 肖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5-781,815,共8页
以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FDCA)和乙二醇(EG)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经直接酯化法制备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分析PEF的分子结构,研究不同醇酸摩尔比对PEF合成动力学的影... 以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FDCA)和乙二醇(EG)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经直接酯化法制备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分析PEF的分子结构,研究不同醇酸摩尔比对PEF合成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了PEF的热性能及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F的酯化反应速率、缩聚反应速率和特性黏度均在醇酸摩尔比为1.8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醇酸摩尔比、缩聚时间的增加,PEF的冷结晶温度(tcc)增加,熔融温度(tm)和热结晶温度(tmc)降低,PEF的结晶能力明显减弱.PEF为半结晶型聚合物,经熔融淬冷后结晶度降低,且降温速率较快时,表现出较小的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呋喃二甲酸 直接化法 2 5-呋喃二甲酸 合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催化光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秀红 纪全 +1 位作者 夏延致 孔庆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7-1139,共3页
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PET/TiO2复合材料。通过分析PET/TiO2复合薄膜在紫外光降解过程中的质量和表面形态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对PET光氧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在试验范围内,在253.9nm的紫外光照射的光降解实验中,锐钛... 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PET/TiO2复合材料。通过分析PET/TiO2复合薄膜在紫外光降解过程中的质量和表面形态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对PET光氧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在试验范围内,在253.9nm的紫外光照射的光降解实验中,锐钛矿型TiO2的含量越高,PET/TiO2复合薄膜的质量损失率就越高;同时,紫外光照射试样288h之后,由SEM照片发现复合材料表面损伤程度也随着TiO2含量的升高而越发严重。这说明,锐钛矿型TiO2对PET的光氧化降解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含量越高催化作用就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纳米氧化钛 紫外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塑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绿色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磊 高鑫 +4 位作者 齐宏斌 李超 路福平 毛淑红 秦慧民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4期763-780,共18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因其耐用、可塑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服装产业等领域,同时由于疏水性强、结晶度高等原因难以被微生物或酶降解利用,造成PET废弃物的不断积累,带来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部分高质量的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因其耐用、可塑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服装产业等领域,同时由于疏水性强、结晶度高等原因难以被微生物或酶降解利用,造成PET废弃物的不断积累,带来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部分高质量的PET净片可以再用到食品包装中,但绝大多数废弃PET通过常规的机械回收方法被降级利用,不能做到绿色高效回收。因此,解决“白色污染”,探索安全高效的生物降解方法成为急需攻克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以石油基塑料的现状为背景,以PET的生物降解为切入点,综述了PET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以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为基础,重点总结了微生物和新酶基因的挖掘方法,并通过结构分析,以追溯不同来源的PET降解酶特性,利用定向改造和智能计算策略提高酶特性以及PET的降解效率。在改造降解酶的同时,探索对PET原材料的可降解性改良,提出了“双向改造”的思想。塑料降解酶新酶挖掘与工程改造、多酶催化体系开发以及塑料的可持续性能的改良等领域将成为塑料绿色降解的主流趋势,其为探索PET高效生物降解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基因挖掘方法 PET生物降解 定向改造 智能计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性能研究——Ⅰ.“杂质”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始堃 陈玉君 +1 位作者 林燕宜 潘鉴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5年第1期73-77,共5页
研究了“杂质”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性能的影响,共缩聚第三组分在晶区与非晶区的分配,表明共缩聚第三组分不进入晶区.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结晶性能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成环产物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明 王松林 +2 位作者 李院院 潘鹏举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7-443,共7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解聚成环(CDP)可合成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物(CET),但产物的组成较为复杂,为了后续高值化利用,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采用柱层析分离方法获得环数分布窄的CET,并研究其热学特性和开环聚合行为。结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解聚成环(CDP)可合成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物(CET),但产物的组成较为复杂,为了后续高值化利用,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采用柱层析分离方法获得环数分布窄的CET,并研究其热学特性和开环聚合行为。结果表明PET解聚成环形成以三聚体为主的混合产物,以体积比为70:1的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液为展开剂,粒径分布为0.074~0.15 mm的硅胶为载体,收集柱层析分离展开的第一个点可得到三聚体形式的CET,其熔点为320℃左右,5%热失重温度接近400℃。以三聚CET为前驱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制得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 000的PET,为进一步制备PET复合材料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成环 环状对苯二甲酸 柱层析分离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预取向丝收缩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进玉 王华平 张玉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9-131,135,共4页
采用 SS- 1型收缩 -声速取向联合测试仪和 DSC(差式扫描量热 )对涤纶预取向丝 (POY)纤维的升温热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涤纶 POY纤维的收缩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POY纤维的热收缩可以分为 5个转变温度区间 ,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以不同的... 采用 SS- 1型收缩 -声速取向联合测试仪和 DSC(差式扫描量热 )对涤纶预取向丝 (POY)纤维的升温热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涤纶 POY纤维的收缩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POY纤维的热收缩可以分为 5个转变温度区间 ,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以不同的收缩机理为主 ,低温时是非晶区大分子链的解取向作用 ,在冷结晶温度附近 ,纤维中发生的结晶过程和晶区的结构重排作用 ,限制了纤维的收缩。外应力对纤维收缩过程中的解取向和结晶行为有—定的影响 ,外应力的增加有利于纤维冷结晶过程的进行 ,纤维的收缩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预取向丝 收缩机理 研究 涤纶 PO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非等温结晶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知之 张志英 +1 位作者 陈莉 王曙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采用DSC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非等温结晶过程。发现用改进的微分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的活化能与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值拟合误差为0.048,得到的成核参数拟合误差为0.033,二者误差均在1%之内,表明... 采用DSC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非等温结晶过程。发现用改进的微分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的活化能与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值拟合误差为0.048,得到的成核参数拟合误差为0.033,二者误差均在1%之内,表明可以用计算机实验的方法获得PET的活化能和成核参数等结晶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非等温结晶 改进的微分方程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