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掺杂Mn2^+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
1
作者 吴梦 王海军 +1 位作者 谢晓田 朱利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8-192,共5页
由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 NPs)制备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被广泛作为理想的体内药物递送载体。首先,通过纳米沉淀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多孔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颗粒(p-PLGA NPs);然后以p-PLGA NPs为模板,在碱性有氧... 由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 NPs)制备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被广泛作为理想的体内药物递送载体。首先,通过纳米沉淀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多孔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颗粒(p-PLGA NPs);然后以p-PLGA NPs为模板,在碱性有氧条件下,加入多巴胺和氯化锰(MnCl2),使其在表面聚集,制备得到掺杂Mn2^+的PLGA@PDA NPs。经透射电镜(TEM)清楚观察到呈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表明PDA成功在PLGA NPs表面聚合。动态光散射仪(DLS)结果得出纳米颗粒的水动力学粒径为189±4n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手段,证实了Mn2^+-PLGA@PDA NPs制备成功。且通过亚甲基蓝(MB)的降解实验证实了该材料可发挥类芬顿活性,与H2O2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为后续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掺杂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 芬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阿霉素纳米颗粒对癌细胞的化疗-光热治疗协同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宇炜 郭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9-1394,共6页
通过在水相中加入乙醇和氨水,将单分子多巴胺聚合成具有良好光热转换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并利用π-π作用与共价键作用,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到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负载阿霉素(PDA-Dox),研究了... 通过在水相中加入乙醇和氨水,将单分子多巴胺聚合成具有良好光热转换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并利用π-π作用与共价键作用,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到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负载阿霉素(PDA-Dox),研究了PDA-Dox的药物缓释性能.结果发现,PDA-Dox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增加药物释放.细胞实验显示,PDA-Dox配合激光照射,能够通过化疗和光热治疗高效地杀死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 阿霉素 化疗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赭曲霉素A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立转 赵旭华 +4 位作者 梁晶晶 崔小华 翟翔 王玉瑶 于保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NPs)高的荧光猝灭效率,以及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的识别能力,构建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且经济实用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并用于赭曲霉素A(OTA)的检测。标记有荧光团(Carboxyfluorescein,FAM)的核酸适配体可通过π-π... 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NPs)高的荧光猝灭效率,以及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的识别能力,构建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且经济实用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并用于赭曲霉素A(OTA)的检测。标记有荧光团(Carboxyfluorescein,FAM)的核酸适配体可通过π-π堆积作用吸附于PDANPs表面,使FAM的荧光猝灭。加入OTA后,OTA与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使核酸适配体从单链状态折叠为稳定的G-四链体结构。由于G-四链体与PDANPs之间的结合能力弱,导致传感体系的荧光信号增强,从而实现了OTA的定量测定,其检出限为20nmol/L。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红酒中OTA的测定,回收率为9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 核酸适配体 赭曲霉素A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