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1
作者 王攀 刘晶晶 邹洁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
有机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材料及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吡咯和单醛基苯甲醛为线形单体,以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缩聚法制备了4种蓝光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并对其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微观... 有机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材料及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吡咯和单醛基苯甲醛为线形单体,以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单体,采用溶液缩聚法制备了4种蓝光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并对其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微观形貌、热行为、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取代基类型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能,为非晶态和亚微米级的球形堆积体;在340nm左右紫外光的激发下,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能够产生约473nm的可见光,属于蓝色发光材料;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对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的结构和光学特性有所影响。该微交联聚吡咯衍生物制备简单,结构可调可控,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交联合物 吡咯衍生 荧光材料 合成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紫光支化聚吡咯衍生物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2
作者 王攀 陈智轩 +2 位作者 胡子怡 曹思伟 蔡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8-633,共6页
开发新一代的绿色节能照明器件是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聚吡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蓝紫光聚合物材料,因光电性能突出而备受关注。以N-甲基吡咯和4种单醛基苯甲醛为线形单体,对苯二甲醛为支化单体,采用溶液共缩聚法制备了4... 开发新一代的绿色节能照明器件是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聚吡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蓝紫光聚合物材料,因光电性能突出而备受关注。以N-甲基吡咯和4种单醛基苯甲醛为线形单体,对苯二甲醛为支化单体,采用溶液共缩聚法制备了4种可溶的、低结晶度的蓝紫光支化聚吡咯衍生物。研究表明,该类衍生物在268nm和358nm左右有明显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在355nm左右紫外光的激发光下,该类衍生物能发射出约为430nm的可见光,属于蓝紫光材料。该类支化聚吡咯衍生物可用作聚合物发光材料,在发光二极管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吡咯衍生 支化合物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快速充放电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化学聚合与表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剑波 徐友龙 +1 位作者 王杰 王景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3-380,共8页
采用恒电流法制备了具有可快速充放电性能的对甲基苯磺酸根(TOS-)掺杂聚吡咯/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PPy-TOS/F-SWNTs)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纳米棒状构成的多孔结构,棒径约为70nm;比表面积(BET)测试分析表明该复合... 采用恒电流法制备了具有可快速充放电性能的对甲基苯磺酸根(TOS-)掺杂聚吡咯/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PPy-TOS/F-SWNTs)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纳米棒状构成的多孔结构,棒径约为70nm;比表面积(BET)测试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有着较高的比表面积(12.64m2.g-1)和大的介孔孔隙率(20-40nm).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GC)电化学分析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在800mV的电位窗和2.5A.g-1(功率密度为2kW.kg-1)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具有211F.g-1的比容量(能量密度为18.7Wh.kg-1),而当充放电电流高达80A.g-1(功率密度为60kW.kg-1)时比容量仍可达141.8F.g-1(能量密度为12.6Wh.kg-1),同时该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10A.g-1大电流下经历10000圈循环后容量仍保持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 吡咯 单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及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祥忠 赵祺 +1 位作者 刘剑洪 顾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32,共4页
在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电化学氧化吡咯(Py)制得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导电复合膜。研究了聚合温度、电流密度、吡咯浓度对PPy/MWC-NT复合膜沉积量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谱(EIS)法研究了该导... 在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电化学氧化吡咯(Py)制得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导电复合膜。研究了聚合温度、电流密度、吡咯浓度对PPy/MWC-NT复合膜沉积量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谱(EIS)法研究了该导电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电流密度及吡咯浓度的增大,复合膜沉积量变大。与纯PPy膜相比,PPy/MWCNT复合膜有更好的电子传递行为,而复合膜表面更加粗糙、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 导电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脱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雅菲 王越 +2 位作者 赵雅静 王汝国 徐世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27,共4页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掺杂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吡咯/碳纳米管(DBS-PPy/CNTs)复合阴极材料。针对不同浓度的SDBS,考察了材料的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及以DBS-PPy/CNTs电极为阴极、CNTs电极为阳极构成的电容法脱盐单元的吸附...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掺杂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吡咯/碳纳米管(DBS-PPy/CNTs)复合阴极材料。针对不同浓度的SDBS,考察了材料的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及以DBS-PPy/CNTs电极为阴极、CNTs电极为阳极构成的电容法脱盐单元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SDBS浓度为1.0 mmol/L时,所制备的DBS-PPy/CNTs复合纳米材料综合性能最佳,电极的比电容为97.85 F/g,约为CNTs电极的4.3倍;组成电容法脱盐单元(CDI)时,电极对Na+的比吸附量为21.55 mg/g,是CNTs为阴极时的3倍。在吡咯聚合过程中引入掺杂离子是实现该类材料导电性和离子吸附选择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碳纳米管 电极 电容法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诱导的聚吡咯/苯磺酸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6
作者 傅清宾 高博 +3 位作者 苏凌浩 原长洲 卢向军 张校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99-2204,共6页
采用原位芳基重氮化反应对碳纳米管进行苯磺酸功能化,进而制备了聚吡咯/苯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Py/f-MWCNTs),通过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测试发现,氢键诱导使聚吡咯成功地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 采用原位芳基重氮化反应对碳纳米管进行苯磺酸功能化,进而制备了聚吡咯/苯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Py/f-MWCNTs),通过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测试发现,氢键诱导使聚吡咯成功地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当聚吡咯与苯磺酸化碳纳米管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在1.0A·g-1的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达266F·g-1,而且聚吡咯利用率比未功能化聚吡咯/碳纳米管(PPy/p-MWCNTs)和纯聚吡咯(PPy)提高了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吡咯 碳纳米管 苯磺酸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雪 沈俊海 +3 位作者 陈海峰 李良超 李涓碧 丁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0-1008,共9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碳纳米管(PPy/MWNTs)复合物.采用XRD、TGA、FT-IR、SEM、四探针测试仪和网络分析仪表征了PPy/MWNTs复合物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电性能.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如质子酸及其浓度、MWNTs的质量分数(ωMWNTs)、引发...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碳纳米管(PPy/MWNTs)复合物.采用XRD、TGA、FT-IR、SEM、四探针测试仪和网络分析仪表征了PPy/MWNTs复合物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电性能.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如质子酸及其浓度、MWNTs的质量分数(ωMWNTs)、引发剂和单体的物质的量比(nAPS/nPy)和反应时间对PPy/MWNTs复合物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酸浓度为0.1 mol/L、nAPS/nPy为1:1、ωMWNTs等于45wt%、反应时间12 h时,制备的PPy/MWNTs复合物的导电性和介电损耗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碳纳米管 原位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文光 李梅 +2 位作者 姚金水 刘军 李仲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3-67,共5页
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分别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和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得了聚吡咯纳米颗粒和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s)导电复... 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分别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和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得了聚吡咯纳米颗粒和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s)导电复合材料。利用SEM、TEM、FT-IR、XRD和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DBS浓度为0.0120mol/L时所制备的聚吡咯纳米颗粒的电导率在1.00S/cm左右;在含有MWCNTs的SDBS溶液中,单体在SDBS的胶束内聚合,表面活性剂及其胶束吸附在MWCNTs的表面,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碳纳米管的用量对PPy/MWCNTs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当SDBS浓度为0.0120mol/L、MWCNTs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20时,可获得电导率为5.68S/cm的PPy/MWCNTs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微乳合法 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铂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董永平 齐芳玲 黄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研究了抗坏血酸在铂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复合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与空白电极相比电化学氧化电流增加了7倍。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电子在修饰电极界面上的传输过... 研究了抗坏血酸在铂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复合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与空白电极相比电化学氧化电流增加了7倍。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电子在修饰电极界面上的传输过程,发现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与修饰电极可以提高界面电子传输能力是相关的。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用量、支持电解质、扫速、电沉积条件等因素对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碳纳米管 纳米粒子 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戊酰基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导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玉婴 王攀 +1 位作者 张通 李宝铭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通过原位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3-戊酰基吡咯(PVPy)/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与四探针法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FT-IR表明,PVPy... 通过原位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3-戊酰基吡咯(PVPy)/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与四探针法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FT-IR表明,PVPy与MWNTs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TEM显示,3-戊酰基吡咯(VPy)单体仅在MWNTs的外表面发生聚合.XRD谱显示,PVPy/MWNTs复合材料中MWNTs的两个特征结晶峰强度随着VPy/MWNTs原料比增加而逐渐降低,主要表现出PVPy的结晶峰.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通过MWNTs与PVPy复合,可以显著的提高PVPy/MWNT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其电导率分别为2.37 S/cm(VPy/MWNTs=2.5/1)与0.25 S/cm(VPy/MWNTs=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3-戊酰基吡咯 复合材料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纳米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氧化还原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泳 黄建弟 +1 位作者 张霞 徐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9,59,共8页
用模板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管(PPyNTs),然后采用乙醇混合法将其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了复合电极材料(PM)。比较不同材料在传统H2SO4电解液和添加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物质胭脂红(AR18)的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三电极测试结果表明,在H2... 用模板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管(PPyNTs),然后采用乙醇混合法将其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了复合电极材料(PM)。比较不同材料在传统H2SO4电解液和添加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物质胭脂红(AR18)的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三电极测试结果表明,在H2SO4电解液中PPy纳米颗粒的比电容为220F/g,在氧化还原电解液中,PPyNTs的比电容为579.2F/g,高于PPy纳米颗粒(445F/g),而PM复合材料的最高比电容可达674.2F/g,既高于单一PPyNTs又高于MWCNTs的(405.8F/g)。利用性能优化的PM-3复合材料组装对称电容器,当电流密度为0.5A/g时,功率密度为300W/kg,能量密度达15.7Wh/kg,且经过5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90%。说明AR18和H2SO4构建的氧化还原电解液能够提供额外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具有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纳米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胭脂红 氧化还原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磷钼酸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饮用水中的溴酸根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利兵 庞月红 +1 位作者 钱和 徐罕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9-482,共4页
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磷钼酸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溴酸根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对溴酸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溴酸根离子... 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磷钼酸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溴酸根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对溴酸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溴酸根离子在1.0×10-6~5.0×10-3 mol/L范围内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0×10-7 mol/L,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4%(5×10-3mol/L溴酸根,n=11)。将该体系应用于加标饮用水样的测定,回收率为97%~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 多壁碳纳米管/吡咯/磷钼酸修饰电极 溴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丽 蔡冬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59,共3页
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掺杂剂、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相通过电化学恒电位法在不锈钢电极表面合成聚吡咯/碳纳米管(PPy/CNTs)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四探针测试仪对PPy/CNTs膜的微观形貌和电导率进行表征。通过交流阻抗谱(EIS)、循... 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掺杂剂、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相通过电化学恒电位法在不锈钢电极表面合成聚吡咯/碳纳米管(PPy/CNTs)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四探针测试仪对PPy/CNTs膜的微观形貌和电导率进行表征。通过交流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PPy/CNTs膜的电化学行为。系统研究了聚合电位、聚合时间、PTSA浓度、CNTs浓度以及吡咯(Py)浓度对PPy/CNTs膜的形貌、厚度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0.90V聚合电位之间PPy/CNTs膜成膜性好且容易从不锈钢电极表面剥离。聚合电位、聚合时间对PPy/CNTs膜的厚度、形貌和电导率均有较大影响,当Py∶PTSA∶CNTs为1.57∶1.97∶1.41,聚合电位为0.75V,聚合时间为1000s时,合成的PPy/CNTs膜电导率最高为33.14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碳纳米管 复合膜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二氧化锰/碳纳米管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在高性能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晓帆 王晓娜 +7 位作者 俞能晟 杨薇 周雨融 石艳红 王玉莲 董立忠 邸江涛 李清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9,共8页
中性/弱酸性水系锌锰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二氧化锰正极材料存在导电性能差,在充放电过程中易于溶解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阻碍了中性锌锰电池的应用。为... 中性/弱酸性水系锌锰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二氧化锰正极材料存在导电性能差,在充放电过程中易于溶解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阻碍了中性锌锰电池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以碳纳米管(CNT)网络薄膜为导电基底沉积聚吡咯(PPy)包覆二氧化锰(PPy@MnO_(2)/CNT)的多级结构电极。碳纳米管和聚吡咯组装形成高比表面积的三维交联导电网络,为活性材料提供了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通道;聚吡咯包覆纳米级二氧化锰能够有效地抑制二氧化锰的溶解,进而提升电池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以PPy@MnO_(2)/CNT作为正极材料组装的水系锌锰电池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210 mAh·g^(-1),循环1000圈后,电池依然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85.7%)。本工作的导电聚合物包覆活性物质的策略可为发展高稳定柔性储能器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吡咯@二氧化锰 碳纳米管 柔性电池 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衍生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泉蛲 陈文 +1 位作者 徐庆 麦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40-2942,2948,共4页
以水作为溶剂,将水溶性吡咯衍生物单体(碘化N,N,N-三甲基-(2-吡咯-1-乙基))与V2O5溶胶混合,进行原位插层聚合反应,合成PTPAI/V2O5插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聚(N,N,N-三甲基-(2-吡咯-1-乙基)/V2O5的... 以水作为溶剂,将水溶性吡咯衍生物单体(碘化N,N,N-三甲基-(2-吡咯-1-乙基))与V2O5溶胶混合,进行原位插层聚合反应,合成PTPAI/V2O5插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聚(N,N,N-三甲基-(2-吡咯-1-乙基)/V2O5的doo1面间距从10.7739nm增大到13.5436nm,表明聚吡咯衍生物已插入V2O5干凝胶的层间,其FT-IR光谱说明聚吡咯与V2O5层存在着较强的相互关系,SEM图谱揭示了聚(N,N,N-三甲基-(2-吡咯-1-乙基)在V2O5层间附着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吡咯衍生 合物/无机物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旭佳 高晓丁 李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 37,37,共5页
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吡咯单体为反应物,通过原位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MWCNTs/聚吡咯(PPy)导电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及四探针电导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基化MWCNTs... 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吡咯单体为反应物,通过原位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MWCNTs/聚吡咯(PPy)导电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及四探针电导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基化MWCNTs高的长径比和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复合材料比纯PPy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能有显著提高;随着MWCNTs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热稳定型均明显提高;当MWCNTs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11.1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吡咯 导电复合材料 电导率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电聚合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膜及电容性能
17
作者 李闽 刘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
制备具有多电子传输与多孔有序的结构电极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策略。本文采用动态固/液/液三相界域电化学聚合法(D3PIE)与纳米粒子液液界面组装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高氯酸(HClO4)与三氯甲烷(CHCl3)构成的水/油界面上合... 制备具有多电子传输与多孔有序的结构电极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策略。本文采用动态固/液/液三相界域电化学聚合法(D3PIE)与纳米粒子液液界面组装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高氯酸(HClO4)与三氯甲烷(CHCl3)构成的水/油界面上合成了聚吡咯/碳纳米管(PPY/CNTs)的复合薄膜材料。聚合反应前,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组装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碳纳米管的柔性薄膜;聚合反应开始后,CNTs在油水界面形成强大的电子导电网络,构成聚吡咯的骨架,使得PPY/CNTs复合膜在油水界面生成。研究表明,界面组装的CNTs能促进复合膜的横向生长,CNTs越多,复合膜的表观面积增长越大,但过多的CNTs会影响聚合反应的传质,减缓复合膜纵向生长,当CNTs含量为0.082μg/mm2时聚合反应电流达到最大。SEM测试表明复合膜具有正反两面各异的特殊形貌。电化学充放电测试表明,PPY/CNTs复合膜表现出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达到350 F/g)与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碳纳米管 复合膜 三相界域电化学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基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在锂二氧化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梦明 唐焯林 +3 位作者 李冰晶 李涛 朱华丽 陈召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6,共5页
锂二氧化碳电池存在过电位大、循环寿命低等问题。以六水合三氯化铁为氧化剂、甲基橙为模板,采用模板法并经高温碳化制备了大孔径氮掺杂聚吡咯碳纳米管(NPPy-CNTs)。SEM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吡咯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管径,能够为放... 锂二氧化碳电池存在过电位大、循环寿命低等问题。以六水合三氯化铁为氧化剂、甲基橙为模板,采用模板法并经高温碳化制备了大孔径氮掺杂聚吡咯碳纳米管(NPPy-CNTs)。SEM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吡咯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管径,能够为放电产物的均匀沉积提供场所。EDS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的掺杂能够在聚吡咯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缺陷,增加活性位点,提高催化性能。与商业CNTs负极相比,NPPy-CNTs作为锂二氧化碳电池阴极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和低过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碳纳米管 阴极催化剂 锂二氧化碳电池 模板法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碳纳米管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振华 王诗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1-684,共4页
通过对碳纳米管(CNT)两步改性得到富含P,N元素的磷腈单元接枝聚吡咯外壳包裹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HPCNT),将其作为填料添加进PP基体中。相对于纯CNT,杂化结构表面的包裹层与基体间具有更强的界面作用力以及界面相容性,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 通过对碳纳米管(CNT)两步改性得到富含P,N元素的磷腈单元接枝聚吡咯外壳包裹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HPCNT),将其作为填料添加进PP基体中。相对于纯CNT,杂化结构表面的包裹层与基体间具有更强的界面作用力以及界面相容性,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态,继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物理阻隔网络。同时,其丰富的P、N元素自身会提供一定的阻燃作用,且能促进成炭。加入3%HPCNT后,PHRR和THR相应的变为987 kW/m2和111 MJ/m^2,分别下降了31.6%和15.3%。PCOY以及PCO2Y相应的变为0.57 mg/m3和11.44%,分别下降了20.8%以及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碳纳米管 吡咯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与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易文辉 延卫 +2 位作者 王丽莉 汪敏强 张良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大π共轭光电功能高分子———聚吡咯 { 2 ,5 [二 (对硝基苯甲烯 ) ]}(PPNB) .采用元素分析 (EA)、X ray光电子能谱 (XPS)、傅里叶红外光谱 (FT IR)、紫外 可见 近红外光谱 (UV Vis NIR)等手段对目标聚合物PPN...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大π共轭光电功能高分子———聚吡咯 { 2 ,5 [二 (对硝基苯甲烯 ) ]}(PPNB) .采用元素分析 (EA)、X ray光电子能谱 (XPS)、傅里叶红外光谱 (FT IR)、紫外 可见 近红外光谱 (UV Vis NIR)等手段对目标聚合物PPNB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结构分析 ,证实目标聚合物具有预想的分子结构 .此外 ,还测量了PPNB的光电性能及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PPNB具有光致发光特性 ,经磺掺杂后电导率为 10 - 7S/cm ,经过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以后能够溶于各种有机溶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吡咯衍生 分子设计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