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族人群N-乙酰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1
作者 徐张巍 梅俏 +2 位作者 许建明 胡乃中 胡咏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探讨N 乙酰基转移酶1(NAT1)基因型检测方法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在140名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多重PCR技术,进行NAT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应用PCR- RFLP+多重... 目的 探讨N 乙酰基转移酶1(NAT1)基因型检测方法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在140名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多重PCR技术,进行NAT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应用PCR- RFLP+多重PCR方法避免了多种限制性内切酶之间相互干扰,可准确区分NAT1基因型。在140名检测标本中,NAT1* 3,NAT1* 4,NAT1* 10和NAT1* 11的发生频率分别是8 .2%、49. 6%、40%和2 2%。NAT1* 4发生率明显低于欧美人群,但高于东南亚人群;而NAT1* 10的发生率高于欧美人群,NAT1* 3和NAT1* 11的发生率较低,与大多数亚洲人群基本一致。结论 PCR RFLP+多重PCR方法检测NAT1基因型特异性高;NAT1基因型分布与其他国家检测情况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检测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聚合反应(pcr) 多重pcr技术 NAT1 pcr方法 限制性内切 基因型分布 发生率 检测方法 分型研究 等位基因 相互干扰 检测标本 发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基本原理和特点
2
作者 纳新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2期31-31,共1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建立在RFLP基础上的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它的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人工合成的特定双链接头连在这些片段的两端,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建立在RFLP基础上的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它的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人工合成的特定双链接头连在这些片段的两端,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用这些特异片段为扩增反应模板,通过接头序列和PCR引物3’一端选择性碱基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原理 限制性内切 聚合反应 基因组DNA 特异片段 pcr引物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检测健康猪扁桃体和流产死胎猪瘟病毒的应用及RFLP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廷荣 孙敬锋 +6 位作者 莫扬 刘芳 黄伟坚 陆芹章 温荣辉 秦爱珍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195,共4页
本研究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RT_PCR)技术对广西部分猪场的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以及流产胎儿和死胎中的猪瘟病毒(HCV)进行检测。70份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中阳性11份,阳性率达15 7%;52份流产胎儿及死胎材料中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达17 3%。表... 本研究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RT_PCR)技术对广西部分猪场的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以及流产胎儿和死胎中的猪瘟病毒(HCV)进行检测。70份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中阳性11份,阳性率达15 7%;52份流产胎儿及死胎材料中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达17 3%。表明广西猪场中有比较严重的健康带毒情况。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25份阳性材料、HCLV和石门毒的引物A1/A2的PCR产物进行分析,发现HCLV、石门强毒和广西流行野毒的RT_PCR扩增产物中均有RsaⅠ的一个识别序列,但HCLV上的识别序列所在位置不同。本研究表明,用引物A1/A2作RT_PCR检测,并结合RFLP分析技术可把兔化弱毒和流行野毒区分开来,这将对预防猪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技术及其在隐孢子虫基因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荣琼 李国清 +1 位作者 黄汉成 肖淑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4-1116,共3页
关键词 pcr-rflp技术 基因分析 隐孢子虫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多态性 人类遗传疾病 DNA遗传标记 聚合链式反应 生命科学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对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运喜 赵仲堂 +4 位作者 高媛 张景兰 杨占清 步秀萍 苏静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RFLP)技术对恙虫病东方体山东分离株、小盾纤恙螨匀浆及恙虫病病人全血中提取的DNASta5 6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与NestedPCR基因分型... 目的 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RFLP)技术对恙虫病东方体山东分离株、小盾纤恙螨匀浆及恙虫病病人全血中提取的DNASta5 6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与NestedPCR基因分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山东地区 35份标本 ( 2 3株恙虫病东方体山东分离株、2份采自黑线姬鼠体外的小盾纤恙螨匀浆及 10份恙虫病人全血 )提取的DNA群引物扩增产物经HinfⅠ、HhaⅠ、SnaBⅠ酶切后呈现 2种不同的RFLP图谱 ,经与已知序列的Ot内切酶图谱相比 :33份Ot内切酶图谱与文献报告的日本地方株—Kawasaki株具有相似的酶切图谱 ,但缺乏HhaⅠ的酶切位点 ;另 2份与Karp参考株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该结果与NestedPCR基因分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流行株主要基因型与日本地方株Kawasaki型类似 ,但与日本地方株存在遗传差异 ;同时还有Karp型Ot存在。采用PCR/RFLP方法可以准确对Ot-Sta5 6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恙虫病东方体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I-gE基因的PCR-RFLP分析
6
作者 何召庆 王云峰 +3 位作者 张绍杰 孟松树 童光志 黄骏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2-54,共3页
根据 USDA(美国农业部)标准攻毒株 ILTV gI-gE基因的序列,在 ILTV gI基因、gE基因及 gI-gE基因连接部的上下游分别设计了一对引物。以 SDS-蛋白酶 K法提取的 8株 ILTV DNA为模板,分别用这 ... 根据 USDA(美国农业部)标准攻毒株 ILTV gI-gE基因的序列,在 ILTV gI基因、gE基因及 gI-gE基因连接部的上下游分别设计了一对引物。以 SDS-蛋白酶 K法提取的 8株 ILTV DNA为模板,分别用这 3对引物进行 PCR扩增,均获得了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的DNA片段。然后,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Ava Ⅱ、HinfⅠ、DdeⅠ和HaeⅢ)对所有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 HinfⅠ和 DdelⅠ可以分别将 8株 ILTV gE基因的酶切图谱分为两类, HaeⅢ可将 8株 ILTV的gI-gE基因连接部的酶切图谱分为两类。这表明不同的ILTV毒株的gE基因变异较大,而gI基因则相对比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gI-gE基因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技术在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储昭瑞 李相昆 +1 位作者 孟令威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取合适的PCR引物(Amx368f-Amx820r)和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使得不同厌氧氨氧化菌属对应不同末端片段长度(T-RFs),从而完成对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重复性和灵敏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稳定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菌群结构分析 模拟聚合链式反应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CR-RFLP法鉴别IBDV强毒BC6/85株和弱毒B87株
8
作者 陈仕怡 陈媛 +6 位作者 赖隆永 李春燕 刘梦茜 袁晓琴 郑庆礼 许丽惠 王全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9-364,共6页
选取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力代表株BC6/85和弱毒力代表株B87为研究对象,根据VP2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和两个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别扩增两个毒株的VP2基因,然后进行BamHⅠ和PstⅠ酶切,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 选取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力代表株BC6/85和弱毒力代表株B87为研究对象,根据VP2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和两个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别扩增两个毒株的VP2基因,然后进行BamHⅠ和PstⅠ酶切,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分析酶切产物,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均可扩增两个毒株的VP2基因,大小约856 bp;经BamHⅠ和PstⅠ酶切后,BC6/85株的PCR产物被BamHⅠ和PstⅠ切出166、242和449 bp大小的3个片段,而B87株仅被PstⅠ切出242和615 bp大小的2个片段,且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见,采用PCR-RFLP分析IBDV VP2基因的方法操作简单,是一种能够快速鉴别IBDV强、弱毒株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反应(pcr rflp) 限制性内切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区分鉴定五种常用葡萄酒活性干酵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 卢君 +1 位作者 崔建东 杨美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0-202,共3页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5种常用的葡萄酒活性干酵母进行区分鉴定。所用的分子手段为PCR-RFLP结合inter-δPCR的方法,将活性干酵母在亚种甚至菌株水平上进行区分,得到5种活性干酵母独特的inter-δPCR扩增图谱,并且预测扩增产物的分子量。
关键词 活性干酵母 葡萄酒 区分鉴定 pcr-rflp(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inter-δ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传染病的现代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新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家禽传染病 诊断技术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聚合链式反应 核苷酸序列分析 分子生物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 诊断方法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盆地热液喷口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11
作者 郭文婷 刘晓曦 王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27,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劳盆地热液区TVG9站位沉积物中细菌、古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构建其细菌、古菌种群的16S rRNA基因文库。研究结果表明,该站位细菌包含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劳盆地热液区TVG9站位沉积物中细菌、古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构建其细菌、古菌种群的16S rRNA基因文库。研究结果表明,该站位细菌包含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等3个类群,其中变形杆菌占据优势地位,由Alphaproteobactria,Gamaproteobactria,Deltaproteobac-tria等3个亚群组成。古菌包含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其中泉古菌占优势,由MGⅠ(Marine GroupⅠ)和MCG(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al Group)两类群组成,而广古菌主要由MBGE(Marine Benthic Group E)组成。旨在揭示深海热液区的微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盆地 热液喷口 沉积物 微生物多样性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