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梯田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建林 詹鹏 吕文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污水均具有较好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平均分别为76.2%和72.6%、TP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0.7%和85.6%、NH4+-N去除率平均分别为65.2%和58.8%;TTCW增氧作用明显。(2)2种人工湿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并均存在共有的微生物种群;在湿地沿程不同位置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优势种群。(3)TTCW强化了大气复氧能力,使得湿地内DO较相同深度的IVCW的高。TTCW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特别是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主要是TTCW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聚合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在毒死蜱胁迫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演替
2
作者 李艳丽 陈列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6,共6页
为评价毒死蜱施用后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将农田土壤用终质量分数5mg/kg毒死蜱处理,同时以不施用毒死蜱为对照,定期采集土样进行毒死蜱残留测定并提取土壤DNA,采用基于染色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s,ITS)ITS1f-G... 为评价毒死蜱施用后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将农田土壤用终质量分数5mg/kg毒死蜱处理,同时以不施用毒死蜱为对照,定期采集土样进行毒死蜱残留测定并提取土壤DNA,采用基于染色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s,ITS)ITS1f-GC/ITS2和28SrDNA U1-GC/U2引物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获得的指纹图谱利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数字化分析,计算样品的多样性指数(H),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ITS1f-GC/ITS2和U1-GC/U2扩增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毒死蜱施用后第7~60天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对照相比发生很大改变,且毒死蜱处理样品真菌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主成分分析显示,毒死蜱处理样品与对照明显分在2个不同的区域,充分表明毒死蜱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迅速且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聚合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真菌群落结构 内转录间隔区 28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赤潮藻类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邵娟 王朝晖 +1 位作者 林朗聪 张珂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4-508,共5页
为了解我国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以及DGGE技术在赤潮藻类分析鉴定中的作用,本课题组运用DGGE技术,研究了我国沿海7种重要赤潮藻类的单一种类以及混合种类样品的18S rDNA V3区的DGGE指纹图谱,并且对2009... 为了解我国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以及DGGE技术在赤潮藻类分析鉴定中的作用,本课题组运用DGGE技术,研究了我国沿海7种重要赤潮藻类的单一种类以及混合种类样品的18S rDNA V3区的DGGE指纹图谱,并且对2009年10月底在广东省珠海海域发生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样品进行了DGGE分析.结果表明,DGGE技术能够对环节环沟藻、海洋原甲藻、血红哈卡藻、锥状斯氏藻、中肋骨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双胞旋沟藻7种常见的海洋赤潮藻类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同时监测出赤潮样品中双胞旋沟藻、血红哈卡藻、环节环沟藻和海洋原甲藻4种优势种,种类组成与显微镜观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说明DGGE技术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对赤潮藻类进行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海洋微藻 双胞旋沟藻 赤潮 聚合链式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牦牛肉贮藏过程中优势菌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岑璐伽 唐善虎 +2 位作者 郝小倩 李雪 邓宇 《肉类研究》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托盘保鲜膜包装的冷却牦牛肉在4℃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直接从样品中提取细菌总的DNA,采用降落PCR扩增16S rDNA的V3可变区序列,再通过DGGE得到动态变化的指...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托盘保鲜膜包装的冷却牦牛肉在4℃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直接从样品中提取细菌总的DNA,采用降落PCR扩增16S rDNA的V3可变区序列,再通过DGGE得到动态变化的指纹图谱,并对主要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的优势腐败菌为Pseudomonas sp.(假单胞菌)、Lactococcus sp.(乳球菌)、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热死环丝菌)、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um(肠杆菌科细菌),此外还检测到Uncultured Citrobacter sp.(非培养的柠檬酸杆菌)和Staphylococcus sp.(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牦牛肉 微生物 16S RDNA 聚合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脉法(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银染法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卫华 李铁臣 孙惠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检测筛查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即PCR-SSCP(PCR-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银染分析技术。方法:应用改进的PCR-SSCP银染分析技术,检测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中MDR3基因外显... 目的:建立一种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检测筛查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即PCR-SSCP(PCR-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银染分析技术。方法:应用改进的PCR-SSCP银染分析技术,检测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中MDR3基因外显子14的点突变情况。结果: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在有冷水循环装置控制下,结果稳定可靠,受环境温度影响小;但银染时,需根据室温调整染色时间及显影液的配制,当室温高于25℃时,碳酸钠需预冷,有利于控制背景色,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结论: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银染法筛查目的基因的点突情况,具有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特点,且重复性好,避免了盲目测序及资金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银染法 临床应用 聚合反应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式酶链式反应实验效果的基本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立群 王小利 +1 位作者 郑锦娟 李学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40,161,共5页
研究聚式酶链式反应(PCR)实验中影响其扩增效果的多种因素,寻求反应体系中理想的各因素浓度配比。选取含5+10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为材料,以特异扩增1DX5基因PCR实验为例,从模板DNA、引物终浓度、Taq酶、二价镁离子、4dNTPs混合液、缓冲... 研究聚式酶链式反应(PCR)实验中影响其扩增效果的多种因素,寻求反应体系中理想的各因素浓度配比。选取含5+10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为材料,以特异扩增1DX5基因PCR实验为例,从模板DNA、引物终浓度、Taq酶、二价镁离子、4dNTPs混合液、缓冲液浓度几方面入手,通过设计梯度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6个基本因素,缺少任何1个都扩增不出产物。在反应总体积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选用32 ng/μL,Mg2+终浓度2 mmol/L,Taq酶1.2 U/25μL,引物0.8μmol/μL,4dNTPs0.3 mmol/L,缓冲液1×buffer最为合适,能扩增出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反应体系 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在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及对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汤江武 孙宏 +2 位作者 姚晓红 吴逸飞 王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9-325,共7页
考察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在AA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和随粪便的排出规律,及对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和肠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相同的无抗生素基础日粮饲养3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 考察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在AA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和随粪便的排出规律,及对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和肠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相同的无抗生素基础日粮饲养3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一次性灌喂无菌水或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1.5×108CFU?mL-1)各0.5 mL;在不同时间采样进行计数和酶活性测定,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分析此过程肉鸡粪便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灌喂的芽孢在十二指肠内开始萌发,以空肠的营养体数量最高,盲肠内则以芽孢为主;粪便中的芽孢数量在24 h时最高,达到7.9×104CFU?g-1,而后逐渐降低,在72 h后基本无法检出.PCR-DGGE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鸡粪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试验组中肠道有益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p.)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同时,灌喂芽孢12 h后,十二指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空肠内的脂肪酶活性和盲肠内的总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证实芽孢能在AA肉鸡肠道内萌发并停留超过72 h,并对提高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菌落结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肉鸡 肠道菌群 消化活性 聚合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冰对小黄鱼品质及肌肉组织中酶活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姚鑫 赵爱静 +3 位作者 杜苏萍 孙晓红 潘迎捷 赵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44-250,共7页
为探讨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AEW)冰对水产品的保鲜效果,以小黄鱼为对象,研究小黄鱼贮藏7 d过程中酶活力及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AEW冰抑制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效果不明显,但对组织蛋白酶D、脂肪... 为探讨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AEW)冰对水产品的保鲜效果,以小黄鱼为对象,研究小黄鱼贮藏7 d过程中酶活力及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AEW冰抑制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效果不明显,但对组织蛋白酶D、脂肪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0.05);传统平板计数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EW冰能抑制鱼体上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且最大减少量可达0.34(lg(CFU/g))。因此,AEW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杀菌保鲜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于自来水冰更加有利于水产品的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冰 小黄鱼 活性 聚合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解析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孟春 梁方圆 +5 位作者 杨丽娟 杨瑒 李冰 朱玉姣 顾雯 徐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通过扫描电镜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考察了进水NO3-浓度变化对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O3-浓度从47.01 mg/L逐渐增加到168.55 mg/L的过程中,出水中NO3--N浓度满足... 通过扫描电镜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考察了进水NO3-浓度变化对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O3-浓度从47.01 mg/L逐渐增加到168.55 mg/L的过程中,出水中NO3--N浓度满足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小于10 mg/L的要求。电镜扫描图显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不同阶段的样品进行PCR-DGGE图谱和相似系数分析,发现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演替变化,证实污泥微生物生态能够迅速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调整内部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硝酸盐 微生物群落结构 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溶藻弧菌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秋月 曹际娟 +3 位作者 王秋艳 徐君怡 徐杨 傅俊范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采用DHPLC技术检测溶藻弧菌特异性PCR扩增产物,优化分析条件,探讨其灵敏度特异性,并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得到溶藻弧菌PCR-DHPLC特征峰型图,样本检测的峰型图可用于定性或定量监... 采用DHPLC技术检测溶藻弧菌特异性PCR扩增产物,优化分析条件,探讨其灵敏度特异性,并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得到溶藻弧菌PCR-DHPLC特征峰型图,样本检测的峰型图可用于定性或定量监测样本中溶藻弧菌的动态变化。建立的水产品中溶藻弧菌PCR-DHPLC方法具有广泛而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聚合链式反应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对其根际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俞明正 戴濡伊 +4 位作者 吴季荣 徐剑宏 杜娟 陈双林 史建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8-945,共8页
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TB4对其根际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转基因小麦TB4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同一生育期,转基因小麦TB4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其受体济麦19(JM19)无显著... 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TB4对其根际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转基因小麦TB4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同一生育期,转基因小麦TB4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其受体济麦19(JM19)无显著差异。从播种前到成熟期,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返青期时达到最大值;速效钾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返青期达到最小值。不同生育期之间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不同,从播种前到成熟期,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都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返青期时达到最大值,但在同一生育期,转基因小麦TB4与受体JM19的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相似,无显著差异。通过PCR-DGGE技术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DGGE指纹图谱表明,同一生育期转基因小麦TB4与受体JM19之间的差异性条带较少,细菌的条带数多于真菌。TB4与JM19在同一生育期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Simpson指数(D)在极少数时期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同一生育期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亲本的样方聚在一起,同一品种不同时期之间的样方距离较远。综上所述,转基因小麦TB4对其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旱小麦 速效养分 土壤 微生物群落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演替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斌 孙宝盛 +2 位作者 刘慧娜 黄翠芳 季民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了揭示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演替过程,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克隆测序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群落的演替进行了研究.DGGE结果表明,在实验过程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 为了揭示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演替过程,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克隆测序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群落的演替进行了研究.DGGE结果表明,在实验过程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演替过程较为缓慢,有些种群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优势地位.测序结果表明,氨氧化菌群中的主要优势种群为Comamonas sp、Uncultured Nitrosomonas sp、Uncultured Nitrosospira sp和Uncultured β-Proteobacterium;并在实验后期鉴定出3株反硝化优势菌群.实时PCR结果表明,氨氧化菌在总细菌中所占比例尚不足0.01%,但其含量在经过驯化后显著增长,第80天时为接种污泥中含量的12.38倍,但其比氨氧化速度从初期的0.30×1015 g/(拷贝数.h)上升到11.73×1015 g/(拷贝数.h)后,逐渐降低到末期的0.068×1015 g/(拷贝数.h).而且,这一结果与反应器中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 氨氧化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克隆测序 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混合发酵产氢菌群中梭菌属Fe-氢酶基因(hyd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大玲 王广策 +2 位作者 潘光华 乔洪金 才金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采用间歇产气试验方法对红树林淤泥中的混合菌群进行产氢菌群富集,并对混合产氢菌群发酵产氢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进行分析。此外,在产氢速率最高时段,发酵液中菌群经过常规的基因组提取,分别采用通用的梭菌属Fe... 采用间歇产气试验方法对红树林淤泥中的混合菌群进行产氢菌群富集,并对混合产氢菌群发酵产氢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进行分析。此外,在产氢速率最高时段,发酵液中菌群经过常规的基因组提取,分别采用通用的梭菌属Fe-氢酶基因和16S rRNA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发现产氢菌群中至少有6种,而Fe-氢酶基因只含有一种。将Fe-氢酶基因的扩增片段切胶纯化之后,经PCR重新扩增、纯化,克隆测序。NCBI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产气荚膜梭菌Fe-氢酶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99%。根据已知产气荚膜梭菌Fe-氢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两轮PCR扩增获得Fe-氢酶基因全序列。混合菌群中Fe-氢酶基因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EU590683。此外,采用Bioedit和Mega2软件构建了Fe-氢酶的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Fe-氢酶基因与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聚为一类。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产气荚膜梭菌的相应序列相似性达97%—99%。PfamHMM结构域查找结果发现,此氢酶含有五个结构域,分别为1个2Fe-2S铁硫簇结合区域、2个4Fe-4S结合区域、Fe-氢酶大亚基和Fe-氢酶小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产氢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Fe-氢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CANON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涛 李冬 +3 位作者 畅晓燕 曾辉平 曾涛涛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3,共6页
为研究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属特征,从常温条件下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中采集生物膜样品,并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别对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进行群落... 为研究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属特征,从常温条件下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中采集生物膜样品,并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别对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进行群落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反应器中与亚硝化作用有关的功能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与厌氧氨氧化作用有关的功能菌是Candidatus Brocadia属和CandidatusKuenenia属,未检测到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且系统内氨氧化细菌的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厌氧氨氧化菌.此外,反应器中还存在其他微生物,如Shewanella、Pseudomonas、Ignatzschineria、Dechloromonas以及属于Clostridia、α-Proteobacteria、Bacillales的uncultured bacteium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 16SrDNA 聚合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间带污泥中厌氧发酵产氢混合菌群组成与Fe-氢酶基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洪艳 王广策 +1 位作者 朱大玲 潘光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4,共5页
以采自天津海水浴场潮间带的污泥为研究材料,将污泥热休克处理后富集混合菌群进行厌氧发酵产氢,测定混合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累积产氢量和相关产氢指标(吸光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后富集的产氢混合菌群产... 以采自天津海水浴场潮间带的污泥为研究材料,将污泥热休克处理后富集混合菌群进行厌氧发酵产氢,测定混合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累积产氢量和相关产氢指标(吸光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后富集的产氢混合菌群产氢量为0.41mol H2/mol葡萄糖。产氢结束后,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菌群组成和Fe-氢酶基因的多样性。混合菌群基因组DNA的16S rRNAV3区扩增产物经过DGGE电泳分离,结果得到6条丰度比较高的条带,测序结果表明优势菌为Clostridium sp.。利用梭菌氢酶基因保守性引物克隆混合产氢菌群中梭菌Fe-氢酶基因,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分离,电泳结果表明混合菌群中Fe-氢酶基因分为3个分类单元,NCBI-BLAST比对结果与Clostridium roseum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Fe-氢酶基因相似度分别为79%和98%。分析产氢混合菌群组成和Fe-氢酶基因多样性,可以为扩大产氢微生物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群 产氢量 16S RRNA Fe-氢基因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静芳 江晓华 +4 位作者 梁秀龄 王丽娟 陈嵘 李昕 陈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6,U003,共4页
目的 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肝豆状核变性 (WD)基因第 8外显子突变。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WD基因第 8外显子片段 ,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HPLC分析 ;对峰型有... 目的 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肝豆状核变性 (WD)基因第 8外显子突变。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WD基因第 8外显子片段 ,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HPLC分析 ;对峰型有改变的样品经测序分析确认突变。结果 在 5 1例WD先证者中共发现两种错义突变 (Arg778Leu和Arg778Gln)、一种插入突变 (Ins2 30 2C)和一种多态性位点 (C2 310G)。其中 12例先证者带有Arg778Leu杂合错义突变 ,3例为Arg778Leu纯合错义突变 ,1例为Arg778Gln杂合错义突变 ,1例为杂合 2 30 2C插入突变。多态位点C2 310G与Arg778Leu突变完全连锁。结论 WD基因第 8外显子阳性检出率为 33 3% (17/ 5 1) ,说明DHPLC技术是一种可用于临床WD基因诊断的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突变 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堆肥高温期纤维素酶活及β-glucosidase GH1家族阳性微生物群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洪涛 许修宏 +3 位作者 卢新颖 徐莹 吕盈 李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24,共6页
以固相酶活试验方法检测牛粪-稻草堆肥高温期的CMC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水解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酶活变化存在相关性,并受堆肥过程中的理化因素影响。设计简并引物,应用PCR-DGGE技术对β-葡萄糖苷水解酶GH1家族阳性的微生物群落的组... 以固相酶活试验方法检测牛粪-稻草堆肥高温期的CMC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水解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酶活变化存在相关性,并受堆肥过程中的理化因素影响。设计简并引物,应用PCR-DGGE技术对β-葡萄糖苷水解酶GH1家族阳性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β-葡萄糖苷水解酶相关的功能性微生物群落在堆肥的进程中存在演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固相活试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β-葡萄糖苷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拟态弧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秋月 曹际娟 +3 位作者 蒋丹 刘淑艳 赵昕 傅俊范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5-177,共3页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食品中致病菌——拟态弧菌进行检测,探讨其灵敏度特异性,建立快速高通量检测食品中拟态弧菌的新方法。利用DHPLC在非变性温度下进行双链DNA分离的原理,应用DHPLC技术分析拟态弧菌特异性PCR扩...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食品中致病菌——拟态弧菌进行检测,探讨其灵敏度特异性,建立快速高通量检测食品中拟态弧菌的新方法。利用DHPLC在非变性温度下进行双链DNA分离的原理,应用DHPLC技术分析拟态弧菌特异性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对样品洗脱峰排列形成的聚类分析图进行分析,得到拟态弧菌的特征峰型图谱。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准确度为100%。本实验建立的食品中拟态弧菌PCR-DHPLC检测技术,特异性灵敏,准确度高,操作快速、简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弧菌 聚合链式反应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2-3p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繁育和基因鉴定
19
作者 王安琪 张慧茹 +3 位作者 周园园 刘崇 陈义昭 涂佳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采用CRISPR/Cas 9技术构建微小RNA-22-3p(miR-22)基因敲除(miR-22^(-/-))小鼠,繁育miR-22^(-/-)小鼠并鉴定其基因型。方法使用CRISPR/Cas 9技术,构建miR-22^(-/-)基因工程小鼠,基因鉴定F0代miR-22^(-/-)小鼠后,待其性成熟后与同窝... 目的采用CRISPR/Cas 9技术构建微小RNA-22-3p(miR-22)基因敲除(miR-22^(-/-))小鼠,繁育miR-22^(-/-)小鼠并鉴定其基因型。方法使用CRISPR/Cas 9技术,构建miR-22^(-/-)基因工程小鼠,基因鉴定F0代miR-22^(-/-)小鼠后,待其性成熟后与同窝野生型小鼠交配得F1代miR-22^(-/-)小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PCR)从RNA水平上分析miR-22敲除效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22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利用CRISPR/Cas 9技术成功构建了miR-22^(-/-)小鼠,对繁育获得的小鼠进行了基因鉴定,鉴定出了miR-22^(+/+)、miR-22+/-、miR-22^(-/-)三种稳定的基因型。qPCR检测结果证实miR-22^(-/-)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比较,心、肝、肺、肾、脾、胸腺六种组织中几乎不表达miR-22。Western blot检测出miR-22^(-/-)小鼠组织中的NLRP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成功构建了miR-22^(-/-)小鼠模型,并得到稳定遗传的纯合miR-22^(-/-)小鼠。miR-22对下游靶基因NLRP3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 CRISPR/Cas 9 基因敲除 聚合链式反应 琼脂糖凝胶电泳 基因型鉴定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M2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繁育和基因鉴定
20
作者 黄蓉 赵鑫鑫 +3 位作者 薛慧 朱梦娟 涂佳杰 王鑫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7-983,共7页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敲除(TREM2^(-/-))小鼠,繁育TREM2^(-/-)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选择性敲除TREM2基因的外显子2~3区域,构建TREM2^(-/-)小鼠模型,所有小鼠的遗传背景均为C57...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敲除(TREM2^(-/-))小鼠,繁育TREM2^(-/-)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选择性敲除TREM2基因的外显子2~3区域,构建TREM2^(-/-)小鼠模型,所有小鼠的遗传背景均为C57BL/6J。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小鼠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要组织中TREM2的表达水平,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验证PCR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以及科学性。根据sgRNA序列在CCTop网站预测出可能存在的脱靶位点,提取小鼠尾部DNA经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检测TREM2^(-/-)小鼠有无产生脱靶效应。结果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TREM2^(-/-)小鼠,并对小鼠进行了基因型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仅扩增出415 bp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野生型(WT);仅扩增出449 bp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TREM2^(-/-);扩增出415 bp和449 bp双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杂合型。qPCR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TREM2^(-/-)小鼠的心脏、脑组织中TREM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胸腺、肺组织中TREM2的mRNA表达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TREM2^(-/-)小鼠的心脏、脑、胸腺、肺组织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M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Sanger测序结果表明TREM2^(-/-)小鼠没有产生脱靶效应。结论成功构建并繁育了TREM2^(-/-)小鼠,建立了一种可靠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并采用qPCR、Western blot以及Sanger测序分析,验证了小鼠模型遗传的稳定性,将为TREM2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因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触发受体2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聚合链式反应 琼脂糖凝胶电泳 基因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