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姚玉霞 丛斌 +2 位作者 彭郁葱 尤红煜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区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可见147bp的鼠肝炎病毒产物特异扩增带。敏感性实验检测到10pg的鼠肝炎病毒RNA,同时用ELISA方法对照。结果提示应用RT—PCR技术结合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势。本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肝炎病毒 探针杂交 逆转录-聚合反应 RT-PCR 扩增 RNA 异性引物 病毒株 病变
全文增补中
16S-23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寡核苷酸探针鉴定分支杆菌菌种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国利 庄玉辉 +3 位作者 赵铭 王国冶 陈保文 沈小兵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2-16,共5页
目的 研究以16S-23S rDNA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为靶基因设计分支杆菌菌种寡核苷酸探针,应用PCR-反向杂交技术快速鉴定分支杆菌菌种。方法 应用PCR-反向杂交技术检测26种36株分支杆菌标准株,24株分支杆菌... 目的 研究以16S-23S rDNA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为靶基因设计分支杆菌菌种寡核苷酸探针,应用PCR-反向杂交技术快速鉴定分支杆菌菌种。方法 应用PCR-反向杂交技术检测26种36株分支杆菌标准株,24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结果 分支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经PCR扩增,依菌种不同可见一条约340bp-450bp范围DNA片段。探针特异性试验表明,21种寡核苷酸探针除草分支杆菌探针。MPH与微黄分支杆菌亦杂交外,其余探针均为特异的。5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19株非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鉴定至种水平。结论 16S-23S rDNA ITS PCR-反向杂交鉴定分支杆菌菌种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杆菌 鉴定 16S-23S rDNA内转录间隔区 寡核苷酸探针 聚合反应-反向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钟雪梅 许春娣 +3 位作者 奚容平 陈舜年 许玲娣 范丽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同时检测DU患儿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在DU患儿中,HLA-DQB1×0503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分别为:6.02%、0.63%,P<0.05,RR=9),而在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DU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QB1×05031与DU呈正相关,DU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之间存在着遗传学的差异;虽然H.pylori感染是DU的重要致病因素,但HLA-DQB1×05031并不是通过H.pylori感染而影响DU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一DQBl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SP对潜在输血需要住院患者ABO基因分型的检测效果与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俊勋 詹洁瑜 +5 位作者 张帆 叶壮健 王亦斌 罗敏 肖露露 姜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6-792,共7页
【目的】调查潜在输血需要住院患者的ABO血型基因,分析ABO表型相同输血中ABO基因型的错配输血几率。【方法】对502例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技术(PCR-SSP)检测ABO血型的表型及基因型。比... 【目的】调查潜在输血需要住院患者的ABO血型基因,分析ABO表型相同输血中ABO基因型的错配输血几率。【方法】对502例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技术(PCR-SSP)检测ABO血型的表型及基因型。比较两种方法学对ABO血型表型的一致率;统计各ABO等位基因及各ABO基因型的频率;并分析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在接受ABO血型表型相同的输血时,ABO基因错配输血几率。【结果】血清学与PCR-SSP对502例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的ABO表型识别的一致率为100%。PCR-SSP技术检测出患者中常见ABO基因5个(O1、O2、A1、B1及A2)以及ABO基因型16个(O1O2、O1O1、B1O1、A1O1、A1O2、B1O2、O2O2、A1B1、A1A1、B1B1、A2O1、A2O2、A2B1和A1A2),而血清学仅能识别ABO表型。潜在输血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接受ABO血型表型相同的随机输血中,与供者之间ABO基因型的错配率分别为:A型65.98%,B型57.39%,O型56.95%,AB型22.55%。【结论】PCR-SSP能识别ABO基因型,不仅可以作为血清学的有力补充,而且可能揭示输血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原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表型 基因型 血型血清学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SSO基础上HLA-Ⅰ、Ⅱ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肖露露 郝桂琴 +3 位作者 叶欣 陈洪涛 谭茵 张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PCR-DNA技术的分析,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建立改良半量扩增体系... 目的:通过对PCR-DNA技术的分析,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建立改良半量扩增体系全自动HLA-I、Ⅱ等位基因分型方法,进行了635份血液标本HLA-A、B、C、DR、DQ等位基因分型,其中166份DNA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和手工全量扩增体系PCR-RSSO技术。对全自动半量PCR-RSSO、PCR-SSP、手工PCR-RSSO 3种方法做两两比较。结果;全自动半量PCR-RSSO的分型成功率为98.4%(3124/3175),PCR-SSP为98.8%(656/664),手工PCR-RSSO为88.3%(733/830)。经χ^2检验,全自动半量PCR-RSSO与PCR-SSP的分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与手工PCR-RSSO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R-RSSO可识别HLA-I、Ⅱ共706个等位基因,覆盖WHO命名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36个等位基因的75.43%;对706个HLA等位基因的分型均为中-高分辨率,有分辨纯合子等位基因的能力;易长期保存书面的实验原始资料,即杂交条;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省时和DNA消耗量少等优点。PCR-RSSO适合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建立造血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库的组织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抗原 聚合反应 等位基因 序列分析 DNA 反向杂交 序列异性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B1 PCR-SSP基因分型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兰炯采 张祖文 +2 位作者 张玉明 黄志光 武大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20-224,共5页
HLA-Ⅱ(DR,DQ,DP)配型对提高异基因骨髓移植存活率减少GVHD有重要意义。既往HLA-DQ采用血清学技术检定表型,近年国外转向基因分型,不少实验室已将其列为常规。国内近年来有人报告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
关键词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HLA-DQ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军敏 孙万邦 +4 位作者 黄学贵 冯继红 张忆雄 姚新生 宋明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2-544,548,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中低分辨水平,共检出13个DRB1基因,7个DQB1基因,DRB1*09、DRB1*08及DQB1*05基因频率相对较高;DRB1*10及DQB1*04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与我国北方、南方汉族比较,更接近南方汉族人群。结论:遵义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分布符合南方汉族的特点,可能与重庆汉族人群有较为密切的民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 HLA-DRB1、DQB1 基因频率 多态性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HLA-Ⅱ类PCR-SSP基因分型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黎燕 孔繁华 +5 位作者 屠敏 金荔 陈兴国 奚永志 郭斯启 刘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为满足临床骨髓移植对HLA配型的要求,本研究采用先进、快速的DNA提取方法和低分辨率与高分辨率HLA-ⅡPCR—SSP分型方法,对150例临床骨髓移植供、受者进行HLA-Ⅱ类分型研究,并且对分型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随时间释放DNA聚合酶活性... 为满足临床骨髓移植对HLA配型的要求,本研究采用先进、快速的DNA提取方法和低分辨率与高分辨率HLA-ⅡPCR—SSP分型方法,对150例临床骨髓移植供、受者进行HLA-Ⅱ类分型研究,并且对分型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随时间释放DNA聚合酶活性的分型方法。结果表明:DNA提取方法可以满足微量HLA-Ⅱ类DNA分型方法对DNA样本的要求,200μl全血DNA产量为4—12μg,A260/A280为1.7~1.9。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HLA-Ⅱ类PCR-SSP均具有良好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低分辨率HLA-Ⅱ类PCR—SSP方法耗时1.5小时,适用于同胞兄弟姐妹间的骨髓移植配型。高分辨率HLA-Ⅱ类亚型PCR-SSP分型方法耗时2小时50分钟,适用于同胞兄弟姐妹间骨髓移植配型的特殊病例和无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受者间的配型。本研究的分型方法对于推动我国骨髓移植工作的开展和未来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HLA-Ⅱ类抗原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基因分型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03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琴 周俊红 +2 位作者 杨文杰 秦文斌 雎天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03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9例(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130例进行HLA-DQA1*0301等位基因的... 目的探讨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03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9例(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130例进行HLA-DQA1*030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HLA-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为0.403 4,正常对照组为0.376 9,两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及有无家族史分组统计HLA-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控制了年龄的混杂作用后分析HLA-DQA1*0301基因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基因与高血压的发生没有关系。结论内蒙古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0301等位基因可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HLA—DQA1*0301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水平与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艳 吴振村 +1 位作者 唐玉红 贾天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sHLA-E)水平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28例健康对照人群HLA-...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sHLA-E)水平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28例健康对照人群HLA-E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检测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sHLA-E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检出2种等位基因:HLA-E*0101和HLA-E*0103;3种基因型:HLA-E*0101/HLA-E*0101、HLA-E*0101/HLA-E*0103和HLA-E*0103/HLA-E*0103。其中HLA-E*0103等位基因和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在乳腺癌患者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血浆sHLA-E水平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布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患者血浆sHLA-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sHLA-E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相关;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而血浆sHLA-E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的遗传易患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E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乳腺癌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血清学分型与微量SSP法基因分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1 位作者 丁红 张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微量PCR-SSP法检测的110例样本中,99例检出HLA-DR的396个等位基因、11例检出HLA-DQ的22个等位基因,检出10%的单倍型个体;(2)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检出错误或漏检率较高,其误差在DR和DQ分别为38.81%和50.75%;(3)错误发生和易混淆的抗原为:DR15/16、11/12、13/14、8、12和DQ5/6、8/9。结论微量SSP法可以准确检定血清学易漏检和发生错误的抗原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序列异性引物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 等位基因分型 单克隆抗体 SSP法 移植配型 HLA-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扩增牛SRY序列进行奶牛胚胎性别的鉴定及移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溢滔 张美兰 +9 位作者 陈美珏 周霞娣 黄英 任兆瑞 黄淑帧 胡明信 吴学清 高建明 张斌 徐慧如 《草食家畜》 1992年第S1期102-106,共5页
本研究是用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了奶牛SRY的DNA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合成了牛类SRY特异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扩增牛胚胎的SRY特异DNA序列,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并移植成功。 研究方法是:由牛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提取DNA,经扩增后直... 本研究是用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了奶牛SRY的DNA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合成了牛类SRY特异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扩增牛胚胎的SRY特异DNA序列,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并移植成功。 研究方法是:由牛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提取DNA,经扩增后直接测定DNA的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两对特异于牛SRY序列的PCR扩增引物A、B和C、D。对32头奶牛的白细胞DNA及17枚胚胎(全胚、二分胚、三分胚)的SRY序列进行PCR扩增。实验结果表明,32头奶牛的白细胞DNA 样品,其中有12头公牛样品均显示清晰的特异扩增带,20头母牛样品和空白对照样品均无特异扩增带。17枚奶牛胚胎用引物A、B“一次扩增”结果,有10枚胚胎出现清晰的特异扩增带,另7枚胚胎无特异扩增带,其中2枚三分胚共6个样品,其结果完全一致。用引物C、D进行“二次扩增”的10枚显示特异扩增带的胚胎均显示出另一条清晰的特异扩增带,而另外7枚未显带的样品亦均无特异的扩增带。为验证扩增的SRY序列,特设计了特异于牛SRY的ASO探针(寡核苷酸探针)进行点杂交。结果表明,凡有特异扩增带的均出现阳性杂交结果;相反,无特异扩增带的PCR产物均为阴性杂交结果,证明 扩增的为SRY特异DNA片段。经过性别鉴定的牛二分胚,已有4枚胚胎移植成功。其结果均与胚胎性别鉴定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扩增带 PCR扩增 SRY 性别鉴定 胚胎数 DNA 寡核苷酸探针 聚合反应 直接测序 异性扩增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B1启动子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希鹏 林其德 +2 位作者 陆佩华 马政文 黄立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37-840,共4页
目的 :探讨HLA DQB1启动子区域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发病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 ,对 32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和 5 3例正常妇女 ,分析DQB1启动子区域基因多态性。结果 :发... 目的 :探讨HLA DQB1启动子区域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发病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 ,对 32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和 5 3例正常妇女 ,分析DQB1启动子区域基因多态性。结果 :发现DQB1启动子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无统计学上差异 ,而QBP6 2 DQB1 0 6 0 4 0 6 0 5单元型在患者组中的表达频率是 12 5 % ,在对照组中频率是 2 83%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RR =4 9,P <0 0 5 )。此外 ,还发现了 6种中国人新的QBP DQB1的单元型。结论 :DQB1启动子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不存在直接关联 ,但与DQB1组成的单元型可能是导致该病易感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启动子 聚合反应 序列异性寡核苷酸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SP法HLA-A、B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唐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法 B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HLA-DR15基因的表达
15
作者 廖琼 张言 +6 位作者 张征 李晓 陶英 贺琪 王小卫 吴凌云 浦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HLA-DR15基因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检测MDS患者(n=59)HLA-DR15基因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n=104)进行比较。结果MDS组HLA-DR15基因表达率为44.07%,明显高于健...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HLA-DR15基因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检测MDS患者(n=59)HLA-DR15基因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n=104)进行比较。结果MDS组HLA-DR15基因表达率为44.0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5%(P<0.01)。其中难治性贫血(RA)患者HLA-DR1的表达率为16/34,环状铁粒幼细胞性贫血(RAS)患者为4/6,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及其转化型(RAEB/RAEB-T)患者为4/12,CMML患者为2/7。低危组HLA-DR15表达比例高于高危组(P<0.05)。MDS核型异常和核型正常者HLA-DR15基因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MDS患者HLA-DR15阳性率明显增高;HLA-DR15基因可能是MDS的易感基因,可能可作为MDS的一个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人类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雪莹 姜日花 +2 位作者 朱明姬 陈向辉 董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2例汉族白癜风患者和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86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白癜风患者组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②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LA-DRB1*01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HLA-DRB1*07和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吉林地区汉族白癜风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②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HLA-DRB1*01可能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银屑病 HLA-DRB1等位基因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 07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建华 多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DRB1*07是与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尚未见有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HLA-DRB1*07频率的研究报道。文中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07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对200例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与20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分析了携带该基因的银屑病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型寻常型银屑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银屑病家族史患者与无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HLA-DRB1 等位基因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B血清学分型与DNA分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炯采 周华友 +5 位作者 陈强 王从容 张志梅 武大林 孟庆宝 吴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比较 136例样本HLA A ,B血清学分型与DNA分型结果。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设计 38对引物 ,检测常见的HLA A ,B基因。结果 :136例样本中有 6 0例血清学分型与DNA分型结果不符合(4 4 1% ) ;HLA A... 目的 :比较 136例样本HLA A ,B血清学分型与DNA分型结果。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设计 38对引物 ,检测常见的HLA A ,B基因。结果 :136例样本中有 6 0例血清学分型与DNA分型结果不符合(4 4 1% ) ;HLA A特异性血清学分型错误率在纯合子中分别占 2 3 3%与 9 4% (共 11 2 % ) ,在HLA B中分别占 47 4%与18 4% (共 2 0 6 % ) ;HLA A特异性血清学分型假阴性 6 6 % ,假阳性 2 5 % ,错误指认特异性 2 1% ,HLA B特异性则分别为6 7% ,3 6 % ,10 3%。结论 :HLA A纯合子血清学分型错误率明显高于杂合子 (P <0 0 5 ) ;HLA B纯合子血清学分型错误率也明显高于杂合子 (P <0 0 0 5 ) ;HLA B特异性血清学分型错误率显著高于HLA A特异性 (P <0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B DNA分型 聚合反应-序列异性引物 血清学分型 移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16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鉴定
19
作者 张宇红 余伍忠 +1 位作者 李厚钧 仇东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本实验应用PCR/ASO技术对新疆地区16例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并将其鉴定为IVS-Ⅱ-654(C→T)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其中汉族11例,回族4例,维吾尔族1例。在回族中这种突变类型属首次报道,实验结果对了解这一突变类型在我国的... 本实验应用PCR/ASO技术对新疆地区16例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并将其鉴定为IVS-Ⅱ-654(C→T)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其中汉族11例,回族4例,维吾尔族1例。在回族中这种突变类型属首次报道,实验结果对了解这一突变类型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聚合反应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汉族HLA-DQB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20
作者 李琳 邓建强 +1 位作者 赖江华 赖淑苹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DQB 多态性研究 基因遗传 汉族 西安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序列异性寡核苷酸 等位基因多态性 探针杂交技术 聚合反应 群体遗传学 遗传系统 个体识别 遗传标记 亲权鉴定 调查资料 基因座 法医学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