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赵惠忠 强敏 刘兴重 李轩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介绍制备聚合物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成键方式及制备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其特点,包括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共混法、原位聚合法、纳米微粒原位生成法和微乳液法等,并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聚合物 制备方法 制备研究 聚合物 插层复合法 原位聚合 原位生成法 成键方式 微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有机-无机杂化骨架配位聚合物[Sn(SO_4)(BDC)(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6
2
作者 孙锦玉 周亚明 +3 位作者 陈珍霞 屠波 翁林红 赵东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55-1557,共3页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极性强,故在开放有机金属骨架微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中很少被应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有机-无机骨架配位聚合物 [Sn(SO4)(BDC)(H2O)] 合成 晶体结构 金属有机骨架 锡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明亮 林静 +4 位作者 万菲 马衍轩 冯超 卢桂霞 张家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3,共5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链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链的磁场诱导自组装、模板诱导自组装和偶极诱导自组装等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光学、生...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链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链的磁场诱导自组装、模板诱导自组装和偶极诱导自组装等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光学、生物医学和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一维磁性聚合物纳米链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性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高超 杨瑜珠 +3 位作者 张广播 彭敬东 唐倩 龚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01-2808,共8页
以4-硝基苯酚、2,4-二氯苯氧乙酸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经氧化偶合、酰化、酯化反应合成了共价结合模板分子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光响应性含有机硅的偶氮苯功能单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光响应性的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 以4-硝基苯酚、2,4-二氯苯氧乙酸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经氧化偶合、酰化、酯化反应合成了共价结合模板分子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光响应性含有机硅的偶氮苯功能单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光响应性的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OIHMIP).研究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光响应性能、对2,4-D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及光控释放与吸收能力,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OIHMIP具有规则的球形,粒径介于150~200 nm之间.OIHMIP对2,4-D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在365和440 nm的紫外-可见光交替照射下,可控制2,4-D的释放与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光响应性有机硅偶氮苯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分子印迹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细乳液聚合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
5
作者 许仙波 尚玥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2-376,共5页
将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MPS)引入以小分子烃为模板的苯乙烯细乳液聚合中,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MPS由于其水解产物的亲水性及能够水解-缩合反应的特性使得MPS能够同时起界面聚合诱导剂和自由基锚定剂的作用,制备有机-无机... 将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MPS)引入以小分子烃为模板的苯乙烯细乳液聚合中,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MPS由于其水解产物的亲水性及能够水解-缩合反应的特性使得MPS能够同时起界面聚合诱导剂和自由基锚定剂的作用,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但囊化率不高。为了强化MPS的诱导和锚定作用,向体系中进一步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二乙烯基苯(DVB),可以得到囊化率更高的产品。详细讨论了NIPAM、DVB用量对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形态的影响。乳化剂用量以及小分子烃模板含量也是影响胶囊形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界面细乳液聚合 纳米胶囊 甲基丙烯酸3-三甲基硅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聚合物/纳米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许伟 安秋凤 +1 位作者 郝丽芬 王前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5-678,共4页
通过本体聚合、溶胶-凝胶和接枝共聚等方法,以三氟丙基甲基-co-甲基氢硅氧烷(PFHMS)、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全氟辛基乙烯(PFOE)间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侧链含有全氟烷基、反应性环氧基的氟硅聚合物(PFAMS),并利用其与氨丙基三乙氧基... 通过本体聚合、溶胶-凝胶和接枝共聚等方法,以三氟丙基甲基-co-甲基氢硅氧烷(PFHMS)、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全氟辛基乙烯(PFOE)间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侧链含有全氟烷基、反应性环氧基的氟硅聚合物(PFAMS),并利用其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溶胶-凝胶改性纳米SiO2间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氟硅聚合物/纳米SiO2杂化材料(PFAMS-SiO2),经一次浸渍、烘焙的整理工艺,简便地制得了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60.91°的超疏水棉织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静态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杂化材料的结构、微观形态、热稳定性和应用性能。TGA分析表明,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SEM观察证实棉纤维表面存在一层疏水膜和大量的仿荷叶纳米微凸体。应用研究发现,随PFAMS-SiO2用量的增加,棉织物的超疏水性明显提高,柔软度先增后降,白度和透气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棉织物 氟硅聚合物 溶胶-凝胶法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宏途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亚新 张开 金旭 周鑫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1-1383,M011,共4页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d silicon gel as the substrate, a kind of nove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The result of ESR indicates that th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based on silicon gel possesses well paramagne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31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聚合物金属配合物 无机-有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HfSi_(2)复相陶瓷显微组织及其核-周结构形成机制
8
作者 魏志帆 陈国清 +4 位作者 祖宇飞 刘渊 李明浩 付雪松 周文龙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7-825,共9页
近年来,ZrB_(2)作为超高温陶瓷(UHTCs)的代表性材料,已成为新一代空天飞行器热端部件重要的候选材料体系。然而,其实际应用受限于材料制备以及复杂构件的加工难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引入HfSi_(2)作为烧结助剂,优化ZrB_(2)基UHTCs的烧结工... 近年来,ZrB_(2)作为超高温陶瓷(UHTCs)的代表性材料,已成为新一代空天飞行器热端部件重要的候选材料体系。然而,其实际应用受限于材料制备以及复杂构件的加工难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引入HfSi_(2)作为烧结助剂,优化ZrB_(2)基UHTCs的烧结工艺,重点解决传统ZrB_(2)基陶瓷因较低的扩散系数而导致致密化困难的难题。研究聚焦于核-周结构硼化物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对ZrB_(2)-HfSi_(2)陶瓷致密化的辅助作用。采用1600℃热压烧结制备了ZrB_(2)-HfSi_(2)陶瓷,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HfSi_(2)相软化能够有效填充颗粒间隙,从而实现ZrB_(2)-HfSi_(2)陶瓷的低温烧结。同时,在保温阶段,Hf与Zr原子通过溶解-再沉淀机制形成具有核-周结构的ZrB_(2)/(Zr,Hf)B_(2),促进了烧结粉体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加速了ZrB_(2)-HfSi_(2)陶瓷的致密化。此外,该结构主要由核心ZrB_(2)及其周边(Zr,Hf)B_(2)组成,具有完全共格界面(P6/mmm六方结构),晶格失配度低(<5%),界面稳定。ZrB_(2)-HfSi_(2)陶瓷的抗压强度、显微硬度以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333±83)MPa、(15.86±0.72)GPa以及(2.01±0.36)MPa·m^(1/2)。该陶瓷主要表现为典型的沿晶断裂形式,只有少数解理面上出现核-周结构特征。本研究为实现UHTCs低温烧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_(2)-HfSi_(2)陶瓷 HfSi_(2)烧结助剂 致密 -周结构 共格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聚合-无机杂化载体材料ZnPS-PVPA的合成及表征
9
作者 胡小艳 傅相锴 +1 位作者 黄静 许江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3-1576,共4页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XRD、N2吸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新型杂化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比表面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聚合物-无机材料 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 热稳定性 层状结构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雨菲 马建中 +3 位作者 刘超 鲍艳 林阳 吴英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0-1918,共9页
纳米二氧化硅(SiO2)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已得到实际应用。以纳米SiO2作为改性填料,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基体和纳米SiO2二者的优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 纳米二氧化硅(SiO2)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已得到实际应用。以纳米SiO2作为改性填料,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基体和纳米SiO2二者的优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但是纳米SiO2表面富含大量活性硅羟基,极易团聚,用一般方法难以实现其在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散以及与高分子基体材料间良好的界面粘结。因此,在制备纳米SiO2改性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前,研究者们常通过对SiO2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功能性。目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说主要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而根据改性剂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三种。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不仅取决于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SiO2两组分的性能,还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形态特征。尽管界面相的体积含量只占总体积含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界面处聚合物结构与基体结构的差异、界面相微观形貌的变化等都会使整个复合体系的宏观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因而针对有机聚合物与无机纳米SiO2间的界面研究对于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关于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聚合物及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界面处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聚合物基体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目前,常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试界面相的微观形貌(如粗糙程度、厚度等)及化学结构(如化学键合方式、键能等),或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分子集合体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从理论角度更准确地解释界面性能和界面行为,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法。本文归纳了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三种方法在纳米SiO2的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较全面地综述了当前现代仪器分析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聚合物/SiO2界面作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SiO2与聚合物基体界面作用未来研究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功能 聚合物 界面 有机改性 无机改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星形聚合物制备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子强 张国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9,共8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对β-环糊精(β-CD)进行不对称改性,在其宽截面一侧聚合得到14条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在其窄截面一侧偶联7个硫辛酸(LA)基元,得到不对称星形聚合物(LA)7-CD-(PNI...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对β-环糊精(β-CD)进行不对称改性,在其宽截面一侧聚合得到14条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在其窄截面一侧偶联7个硫辛酸(LA)基元,得到不对称星形聚合物(LA)7-CD-(PNIPAM46)14,采用配体交换法以此聚合物对金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得到表面具有不对称化学组成和亲疏水性的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Au3.1-CD-(PNIPAM46)14),该两亲性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可以在选择性溶剂水中组装形成类似于胶束结构的球状组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不对称星形聚合物 Janus金纳米粒子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胰岛素肠溶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霞 李娜 +2 位作者 李金蔚 杨子毅 金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了提高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研究以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为高分子载体材料、磷脂s75为脂质材料、Eudragit L100为肠溶材料制备口服胰岛素肠溶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INS-NPs L100),并对其体内外性能进行评价。采用W/O/W... 为了提高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研究以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为高分子载体材料、磷脂s75为脂质材料、Eudragit L100为肠溶材料制备口服胰岛素肠溶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INS-NPs L100),并对其体内外性能进行评价。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胰岛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INS-NPs),以包封率、粒径和释药行为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将最优INS-NPs与肠溶材料Eudragit^■L100混合制备成INS-NPs L100,并对其形态、体外释放及健康大鼠灌胃后的降血糖作用进行评价。以最优处方制备的INS-NPs包封率为(62.18±4.51)%,平均粒径为(225.2±94.3)nm,多分散系数为0.191±0.068,Zeta电位为-(14.84±1.26)mV。包裹肠溶材料后所制备的INS-NPs L100,在pH1.0盐酸溶液中2h累积释放量为8.01%,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h累积释放量为67.31%。将所制备的INS-NPs L100经口给予健康大鼠(38IU/kg)后,具有明显的持续降血糖作用,3.5h时血糖浓度可降至初始值的76%。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INS-NPsL100可有效减缓胰岛素在胃液中的释放速度,提高蛋白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为多肽、蛋白类药物口服给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口服肠溶制剂 聚合物-脂质纳米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有机聚合物·硅系杂化材料 被引量:3
13
作者 华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4-35,共2页
溶胶-凝胶法合成有机聚合物·硅系杂化材料关于用溶胶。凝胶法使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分子复合化而制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相当活跃。大多数杂化物的有机物组分为聚合物,无机物组分为硅。有一部分杂化材料已用作涂料,目... 溶胶-凝胶法合成有机聚合物·硅系杂化材料关于用溶胶。凝胶法使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分子复合化而制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相当活跃。大多数杂化物的有机物组分为聚合物,无机物组分为硅。有一部分杂化材料已用作涂料,目前正开发其他可能的应用。作为有机·无机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硅聚合物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SiO_2杂化乳液成果介绍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建华 李浩 李建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纳米 纳米SIO2 应用 聚合物 溶胶-凝胶 材料技术 乳液 产品质量 技术数据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玲 曾兆华 +1 位作者 杨建文 陈用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用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TMSPM)作为有机与无机相间的偶联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得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透明硬质杂化材料 .利用 FTIR、SEM、DSC和 TGA法表征杂化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由于无机与有机相间... 用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TMSPM)作为有机与无机相间的偶联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得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透明硬质杂化材料 .利用 FTIR、SEM、DSC和 TGA法表征杂化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由于无机与有机相间以共价键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树脂 二氧 光固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体系 陶瓷 有机改性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系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国昌 陈运法 +1 位作者 吴镇江 谢裕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3-716,共4页
以 α-Al2 O3 多孔陶瓷片为载体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有机 -无机杂化分离膜 .通过考察前驱物的组成及杂化溶胶的合成条件对制膜工艺过程的影响 ,得到了制备有机 -无机杂化分离膜的各种适宜性参数 .红外光谱 (FTIR)分析结果表明 ,杂化溶... 以 α-Al2 O3 多孔陶瓷片为载体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有机 -无机杂化分离膜 .通过考察前驱物的组成及杂化溶胶的合成条件对制膜工艺过程的影响 ,得到了制备有机 -无机杂化分离膜的各种适宜性参数 .红外光谱 (FTIR)分析结果表明 ,杂化溶胶的性能不仅决定分离膜的性能 ,而且对膜热处理过程中的龟裂有很大影响 .膜层的厚度为 1~ 2 μm;在膜两侧压差为 0 .1 0 MPa、n(PTMOS) /n(TEOS) =1 .1 6时 ,膜对 O2 /N2 ,CO2 /N2 和 CO2 /O2 的分离因子分别为 2 .3 0 ,4 .3 1和 1 .1 7,渗透系数为 75.81× 1 0 -17,75.2 8× 1 0 -17和72 .78× 1 0 -17m3 (STP)· m/(m2 · s· 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分离膜 溶胶-凝胶 分离因子 渗透系数 α-铝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崔红梅 祝凤蕊 +4 位作者 尹玲 张子良 孙林阳 齐晗兵 张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6-1551,1558,共7页
对近几年来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包括无机-合成有机杂化絮凝剂和无机-天然有机杂化絮凝剂;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相与有机相界面之间的键合连接方式,包... 对近几年来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包括无机-合成有机杂化絮凝剂和无机-天然有机杂化絮凝剂;概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相与有机相界面之间的键合连接方式,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阐述了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对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无机-有机杂化高分子絮凝剂的最近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絮凝剂 聚合物 絮凝机理 界面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凤仙 周钰明 刘举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51,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醋酸乙烯酯 材料 二氧 性能研究 制备 共聚物 傅立叶红外光谱 示差扫描量热法 溶胶-凝胶法 聚合物材料 SEM观察 紫外光谱 结构表征 材料体系 热稳定性 测试分析 热重法 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Ce-ZrO_2/CePO_4陶瓷的“塑性化”及其机理
19
作者 葛志平 刘志锋 +1 位作者 刘家臣 王丽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针对工程陶瓷材料本征脆性问题,作者从应力 应变曲线、压痕及压痕尖端的裂纹扩展等方面探讨了可加工Ce ZrO2/CePO4材料的"塑性化",并从显微结构入手,研究了使这种材料产生"塑性化"的机理,即除CePO4本身具有一定的... 针对工程陶瓷材料本征脆性问题,作者从应力 应变曲线、压痕及压痕尖端的裂纹扩展等方面探讨了可加工Ce ZrO2/CePO4材料的"塑性化",并从显微结构入手,研究了使这种材料产生"塑性化"的机理,即除CePO4本身具有一定的台阶和层片状断裂外,主要由于CePO4的引入出现了强弱界面共同存在的网络结构,弱界面可以产生和捕获微观缺陷,耗散主裂纹扩展能量,导致局部的剪切变形,从而赋予陶瓷"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曲线 压痕 塑性 界面 陶瓷 本征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一维铅碘聚合物[(Pb_2I_5)(L-H^+)·2DMF]_n(L=Piperazine)的自组装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
20
作者 李浩宏 陈之荣 +3 位作者 黄长沧 赵斌 肖荣平 倪朝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The lead iodide adduct [(Pb2I5)(L-H+)·2DMF]n (L=piperazine) has been prepared by self-assembly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It presents one dimens ional structure and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P1 space ... The lead iodide adduct [(Pb2I5)(L-H+)·2DMF]n (L=piperazine) has been prepared by self-assembly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It presents one dimens ional structure and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P1 space group with the crystal c ell parameter: a=0.922 06(18) nm, b=1.237 5(3) nm, c=1.297 2(3) nm,A=99.05(3)。,B=102.98(3)。,Y=250760.105.30(3)。,and V=1.3538(6)nm3,Z=2,D=3.078 Mg·m-3,w(Mo Ka)=18.127 mm-3‘,F(OOO)=1 085,chemical for-mula C16H43N8O4P4I10 and M2=2.509.39,the final R=0.053 3 and wR=0.1464 for 3 88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1>2a(I).CCDC:250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有机-无机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