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无机层状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柯满竹 俞康泰 《陶瓷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以MoO3、V2 O5等无机层状氧化物为研究基础 ,评述了聚合物—无机层状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分析了其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这类纳米复合材料仍为层状结构 ,且层间距增大 ;同时分析了其性能特征及其在电致变电材料和阴极材料... 本文以MoO3、V2 O5等无机层状氧化物为研究基础 ,评述了聚合物—无机层状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分析了其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这类纳米复合材料仍为层状结构 ,且层间距增大 ;同时分析了其性能特征及其在电致变电材料和阴极材料中的主要应用 ,并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 ,最后展望了这类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无机层状氧化物 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电致变电材料 阴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聚合-无机杂化载体材料ZnPS-PVPA的合成及表征
2
作者 胡小艳 傅相锴 +1 位作者 黄静 许江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3-1576,共4页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XRD、N2吸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新型杂化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比表面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 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 热稳定性 层状结构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嬿钧 操锋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DS-LDH)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双氯芬酸钠插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层间。通过激光粒度仪、XRD、IR、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桨法考察了复合物在不同介...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DS-LDH)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双氯芬酸钠插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层间。通过激光粒度仪、XRD、IR、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桨法考察了复合物在不同介质中的释药特征。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比较了DS和DS-LDH的抗炎活性。结果:DS阴离子可取代层间的酸根离子形成DS-LDH纳米复合物,具有一定缓释特性。Zn-Al-NO3-LDH具有近中性pH,更适合作为眼用制剂的药物载体。DS与LDH形成纳米复合物后,不影响其抗炎活性。结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用作为阴离子药物的缓释载体,成功制备的新型的双氯芬酸钠-无机纳米复合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双氯芬酸钠 药物-无机纳米复合物 表征 体外释放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Cl-LDHs的合成、结构及其插层组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孟伟青 李峰 +1 位作者 D.G.Evans 段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30,共7页
合成出了层间含Cl-的MgFe型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MgFe鄄Cl鄄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鄄IR)、热重及差热分析(TG鄄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共沉淀条件下,可制得晶体结构规整的MgFe... 合成出了层间含Cl-的MgFe型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MgFe鄄Cl鄄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鄄IR)、热重及差热分析(TG鄄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共沉淀条件下,可制得晶体结构规整的MgFe鄄Cl鄄LDHs,且其结构规整性随组成中Mg2+/Fe3+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增强;LDHs层板六配位的金属离子与层板羟基层、层板羟基层与层间结构水的相互作用不随Mg2+/Fe3+物质的量比的改变而改变,而层板主体与层间客体阴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随Mg2+/Fe3+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降低。另外,其超分子结构特征使层间Cl-能与有机阴离子CH2CHC6H4SO3-和CH3(CH2)11SO3-发生离子交换,形成以双分子层垂直于层板的交错有序的排布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 氯离子 合成 结构 插层组装性能 超分子结构 无机-有机分子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