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交换法制备氘代阳离子交换树脂
1
作者 罗承扬 宋江锋 +4 位作者 周琳森 陈长安 何宁 喻彬 杨剑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7,I0003,共9页
重水作为散裂中子源的冷却剂,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常会被杂质污染,而直接使用常规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重水则置换出H^(+)/OH^(-),会降低重水纯度,因此需对树脂进行氘代处理。以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氘代阳离子... 重水作为散裂中子源的冷却剂,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常会被杂质污染,而直接使用常规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重水则置换出H^(+)/OH^(-),会降低重水纯度,因此需对树脂进行氘代处理。以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氘代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的平衡数据。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G)、焓变(△H)和熵变(△S)表明:吸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并且随着温度升高,树脂吸附容量增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结果表明,DCl浓度大于0.8 mol/L时,氘代率达到98%。此外,不同温度下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较好,吸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固定床实验中,床层温度升高导致传质区长度减小,使树脂床更快达到饱和,333 K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制备温度。D型和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无显著差异。此研究能够为氘代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氘代率 吸附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临界水氧化处理核电站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响应面优化
2
作者 高亚华 郭丽潇 +3 位作者 柴涛 张宇航 蒋可为 罗丹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采用近临界状态的水氧化环境下对核电站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实施处理。研究采纳了响应曲面法,构建了涵盖温度、压力、反应时长、过氧系数与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对各变量的显著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影... 采用近临界状态的水氧化环境下对核电站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实施处理。研究采纳了响应曲面法,构建了涵盖温度、压力、反应时长、过氧系数与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对各变量的显著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影响反应过程的显著性依次为: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过氧系数和反应压力。优化工艺条件设定为温度527℃,压力20.8 MPa,停留时长37.2 min,以及过氧系数2.7。验证结果表明,该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9.51%,与模拟结果相差在0.5%以内,证明了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在模拟废液中添加了用于模拟核电站放射性物质的锶离子和铯离子,在最理想的工艺下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锶离子分离率为99.75%,钴离子的分离率为99.83%,展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临界水氧化 阳离子交换树脂 化学需氧量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一株除铬(Ⅵ)优势菌(Bacillus sp.)的胞外聚合物 被引量:5
3
作者 严杰能 许燕滨 +1 位作者 段晓军 杜妍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6,共5页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对一株除铬优势菌(Bacillussp.)的胞外聚合物(EPS)进行提取,综合考察树脂量、振摇频率、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对EPS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优势菌Bacillussp.的最佳EPS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对一株除铬优势菌(Bacillussp.)的胞外聚合物(EPS)进行提取,综合考察树脂量、振摇频率、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对EPS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优势菌Bacillussp.的最佳EPS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菌悬液OD为0.833,树脂量20g,振摇频率120r.min-1,提取时间8h时,EPS的提取效果最佳,提取量高达132.15μg.ml-1菌悬液,而DNA提取量仅1.48μg.ml-1菌悬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铬(Ⅵ)优势菌 胞外聚合物 阳离子交换树脂 多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搅拌/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胞外聚合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傅金祥 由昆 +3 位作者 朱志锋 周伟伟 李敬宝 孙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确定提取胞外聚合物的搅拌时间、搅拌转速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分析膜组件上胞外聚合物对膜污染的影响.方法磁力搅拌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相结合.以蛋白质、多糖、核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动态试验,研究胞外聚合物的发生、发展对... 目的确定提取胞外聚合物的搅拌时间、搅拌转速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分析膜组件上胞外聚合物对膜污染的影响.方法磁力搅拌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相结合.以蛋白质、多糖、核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动态试验,研究胞外聚合物的发生、发展对膜污染的作用.结果最佳搅拌时间为3 h,搅拌转速为1 000 r/min,污泥干质量为0.42 g时树脂用量为1 g.蛋白质与膜压差的回归方程的拟合率R2=0.384 6,膜压差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蛋白质对膜污染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性,蛋白质易在膜表面上沉积,形成化学污染.多糖与膜压差的相关性曲线的拟合率R2=0.004.对膜污染的影响不明显.它对膜污染的作用仅仅是沉积或物理吸附.结论磁力搅拌/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胞外聚合物简便易行,便于操作.产生膜污染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胞外聚合物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离子交换树脂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降解行为研究
5
作者 王晨 柴涛 +3 位作者 刘玉存 田楠 刘悦 郑静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达到放射性废树脂无害化减容,本文使用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研究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降解行为,考察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利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CODcr测定等手段对反应后的水样和... 为达到放射性废树脂无害化减容,本文使用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研究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降解行为,考察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利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CODcr测定等手段对反应后的水样和残渣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条件或亚临界条件下,提高温度、停留时间和加入解聚剂有利于树脂的溶、降解。混合树脂在高温高压下官能团和聚苯乙烯骨架发生断裂,形成以单环芳烃为主的中间产物,继而生成苯类衍生物或降解为其他小分子有机物,溶解在超/亚临界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亚临界水氧化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溶解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方法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以龙 刘敏 侯可军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92,共16页
锂(Li)同位素是良好地球化学示踪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壳幔物质循环、行星起源与演化、大陆风化、古环境与气候变迁、成矿机制及环境污染等领域。然而,分析测试过程中同质异位素的潜在干扰使得自然样品中Li的高效分离纯化成为关键需求。近... 锂(Li)同位素是良好地球化学示踪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壳幔物质循环、行星起源与演化、大陆风化、古环境与气候变迁、成矿机制及环境污染等领域。然而,分析测试过程中同质异位素的潜在干扰使得自然样品中Li的高效分离纯化成为关键需求。近几十年来,锂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形成了多类型不同自然样品中Li分离纯化的一系列方法体系。从早期Li的分离纯化方法仅注重于实现自然样品Li的分离效果,使之满足TIMS分析需求,逐渐发展到注重减少分离纯化过程中引入空白污染、简化操作提高分离效率以及对不同类型自然样品具有广泛适用性等方面。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基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的锂同位素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单柱法、双柱法、多柱法和套柱法的操作流程与技术特点,从树脂类型选择及用量、淋洗液类型选择及其在不同类型自然样品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各类方法的应用优势。目前单柱法和双柱法是Li分离纯化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在不断优化过程中,一些方法的树脂用量低至1mL,淋洗液用量少于10mL,流程空白控制在1‰以下,整个淋洗流程被缩短至数小时之内。但不同分离纯化方法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样品Li含量及其他基质离子等因素。因此,在兼顾分离效率、适用范围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下,进一步优化现有方法体系、扩展不同类型样品适用范围,对于提升锂同位素分析效率和精度以及推动锂同位素应用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测试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探索自动化淋洗设备在自然样品Li高效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将成为锂同位素分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分离纯化 色谱柱 阳离子交换树脂 锂回收率 样品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强阳离子交换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奶制品中三聚氰胺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马乔 胡西洲 +1 位作者 黄晋萃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1-736,共6页
在内径为530μm的石英毛细管中原位聚合得到一种新的强阳离子交换聚合物整体柱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磺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poly(AMPS-co-EDMA))整体柱,并将其作为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PMME)的萃取介质。优化N,N-二甲... 在内径为530μm的石英毛细管中原位聚合得到一种新的强阳离子交换聚合物整体柱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磺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poly(AMPS-co-EDMA))整体柱,并将其作为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PMME)的萃取介质。优化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聚乙二醇(PEG)致孔体系的比例,制备得到的poly(AMPS-co-EDMA)整体柱渗透性好、机械强度高且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考察样品溶液的pH值、盐浓度和有机溶剂含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证明该整体柱主要通过强阳离子交换和疏水相互作用对三聚氰胺进行萃取富集。在PMME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分析方法。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9mg/kg和0.3mg/kg,在0.5~80mg/kg的含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7.5%。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成本低,适合于奶制品中微量三聚氰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 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磺酸 聚合物整体柱 三聚氰胺 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Ⅸ)--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被引量:2
8
作者 窦增培 白富栋 +1 位作者 邢航 肖进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4-501,共8页
全氟磺酸树脂(PFAR)及其前体全氟磺酰氟树脂(PFSR),以及由其为基材制备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PFSIEM)是重要的氟化工产品,在氯碱工业、燃料电池、化工生产和国防安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介绍了PFSR,PFAR和PFSIEM的发展历程、产品种类、... 全氟磺酸树脂(PFAR)及其前体全氟磺酰氟树脂(PFSR),以及由其为基材制备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PFSIEM)是重要的氟化工产品,在氯碱工业、燃料电池、化工生产和国防安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介绍了PFSR,PFAR和PFSIEM的发展历程、产品种类、制备方式、加工方法、表征方法和产品应用,并对其研究热点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全氟磺酸树脂 全氟磺酰氟树脂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聚合物基质阳离子交换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恺 支明玉 +3 位作者 何艺 朱岩 曾秀琼 寿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451,共7页
离子色谱是分离分析阳离子型化合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阳离子交换固定相的制备研究对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单体,2-巯基乙基磺酸钠为巯基改性剂,提出了聚合物基质微球巯基改性自由基聚合修... 离子色谱是分离分析阳离子型化合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阳离子交换固定相的制备研究对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单体,2-巯基乙基磺酸钠为巯基改性剂,提出了聚合物基质微球巯基改性自由基聚合修饰方法,用以制备新型双功能的阳离子交换固定相。该固定相以羧基和磺酸基为功能基,仅用简单的强酸淋洗液便可以实现常规阳离子的基线分离。利用色谱学模型,对金属离子和有机胺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梯度淋洗模式,可在24 min内实现10种阳离子的分离,表明固定相具有优异的色谱性能。"巯基-烯"修饰方法简单、高效。此外,通过调节巯基改性剂的比例能够实现对固定相交换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烯 聚合物基质 阳离子交换 固定相 离子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交换膜提高一价离子选择性
10
作者 王翠 王三反 +1 位作者 李广 武彦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3,34,共6页
对近年来导电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导电电子聚合物与离子交换膜合成复合材料,在电渗析过程中增强离子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最重要的一个应用是从湿法冶金废酸液和电镀废水中回收强酸,这些过程的溶液通... 对近年来导电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导电电子聚合物与离子交换膜合成复合材料,在电渗析过程中增强离子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最重要的一个应用是从湿法冶金废酸液和电镀废水中回收强酸,这些过程的溶液通常含有多价金属离子,因此需要使用能优先选择透过一价阳离子的特定阳离子交换膜。而在电渗析法海水浓缩时,只有优先通过一价离子,阻止二价离子通过,才能有效提高脱盐率和电流效率,避免形成硫酸钙沉淀,以减轻膜污染和保证电渗析器长期稳定运行。显然,实现上述两个过程要求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赋予阳离子交换膜一价离子选择性。因此,研究提高阳离子交换膜对阳离子间选择性的各种改性方法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 导电聚合物 一价离子选择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雪辉 李琳 +2 位作者 郭祀远 蔡妙颜 郑必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7-51,共5页
对化学转化法制备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探讨. 结果表明, 铁盐溶液中Fe3 + 与Fe2 + 的配比及浓度、浸渍的时间与温度、NaOH 的浓度和用量、化学转化条件等对磁性树脂中Fe3 O4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磁性树脂 磁化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铅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菲 王连军 +2 位作者 孙秀云 李健生 范晨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4-569,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001×7树脂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b2+在001×7树...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001×7树脂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b2+在001×7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液膜扩散为Pb2+在001×7树脂上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加,吸附速率会逐渐增大;最佳的吸附pH在4左右,用3mol/L的硝酸对饱和树脂进行洗脱再生,洗脱率可达98%以上;298K温度下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14mg/g(湿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反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志刚 邵太丽 +1 位作者 秦国正 陈靠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92-1596,共5页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时,丁二酸单乙酯产率最高为68.76%;在丁二酸单乙酯的合成体系中加入分离出的副产物丁二酸二乙酯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单酯的产率(90.79%)。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4.5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7.57%;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时,催化能力才有明显下降,对连续使用过5次的催化剂重新活化后催化能力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酯化 催化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大孔树脂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桑叶活性物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勇 刘凡 +6 位作者 廖森泰 肖更生 刘吉平 邹宇晓 施英 刘军 沈维治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为了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获取功能活性物质,在连续提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的基础上,对3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大孔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叶活性物质的吸附与洗脱性能。从3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的D101大孔树脂对桑叶多糖和黄酮具... 为了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获取功能活性物质,在连续提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的基础上,对3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大孔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叶活性物质的吸附与洗脱性能。从3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的D101大孔树脂对桑叶多糖和黄酮具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对桑叶多糖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08.42 mg/g,解吸率达70.18%,对桑叶多糖的脱色率和脱蛋白率分别达到89.29%、78.74%;对桑叶黄酮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8.11 mg/g,解吸率达81.46%。从2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桑叶生物碱,其最大吸附量达26.61 mg/g,解吸率达83.49%。分离纯化得到的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样品纯度分别为35.73%、38.64%、29.75%,表明联合使用D101大孔树脂和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能有效地从桑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3类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黄酮 生物碱 大孔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性 洗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的谱学性能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丽荣 黄彪 +4 位作者 戴达松 欧文 李涛 周东东 陈学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体(NCC)。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FEG)、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转子式流变仪对所制备NCC的形貌...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体(NCC)。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FEG)、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转子式流变仪对所制备NCC的形貌、谱学和流变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NCC为近球形,颗粒尺寸约为25 nm~50nm,样品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84.26%,晶粒平均由6个晶胞组成。由FT-IR分析可知,NOC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NCC胶体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黏度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平缓,结果表明NCC胶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体 阳离子交换树脂 谱学性能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铅、镉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英江 刘永明 +3 位作者 张秀珍 孙玉增 高继庆 秦华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2,共4页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u,Pb,Cd。实验选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Cu,Pb,Cd能同时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吸附。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3﹪,样品加标回收率93﹪~102﹪,检出限分别为Cu ...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u,Pb,Cd。实验选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Cu,Pb,Cd能同时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吸附。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3﹪,样品加标回收率93﹪~102﹪,检出限分别为Cu 0.06μg/L,Pb 0.06μg/L,Cd 0.005μg/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无干扰、无污染,已用于海水中铜、铅、镉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桂 向柏霖 +1 位作者 袁叶 刘跃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1-1476,共6页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具有选择、交换、吸收和催化等功能,但其存在耐高温性能差、酸强度低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分离处理、环境保护及生物制药等领域。...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具有选择、交换、吸收和催化等功能,但其存在耐高温性能差、酸强度低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分离处理、环境保护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包含:金属离子改性(Al^(3+)、Sn^(4+)、Zn^(2+)、Ti^(4+)、Fe^(3+)和Fe^(2+)、Ce^(4+)和Ga^(3+)、Ni^(2+)、Zr^(4+)、Pd^(2+)等)、磺化改性、巯基改性、胺化改性及其他类改性等方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发和研制具有耐高热和化学稳定性的树脂载体材料成为其研究的关键。除此之外,对树脂进行各种改性处理也是改善树脂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 改性 催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6
18
作者 鲁雪梅 熊鹰 +1 位作者 张广之 倪晋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80-1589,共10页
采用原位沉淀-空气氧化法将锰氧化物负载于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锰氧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Mn-D001,并对该材料吸附水中Pb2+、Cd2+、Cu2+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TEM、XRD以及XPS的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锰... 采用原位沉淀-空气氧化法将锰氧化物负载于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锰氧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Mn-D001,并对该材料吸附水中Pb2+、Cd2+、Cu2+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TEM、XRD以及XPS的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锰氧化物以MnO2的形态存在.基于单一金属离子静态吸附的一元体系实验表明,Mn-D001比D001对Pb2+、Cd2+、Cu2+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在高浓度竞争离子Ca2+、Mg2+、Na+共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重金属去除率;Mn-D001对Pb2+、Cd2+、Cu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R2>0.99).在温度为303 K时,Mn-D001对3种重金属的饱和吸附容量可分别达到476.19 mg.g-1、243.90 mg.g-1及196.08 mg.g-1,优于原有树脂D001.基于复合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的二元、三元体系的实验表明,Mn-D001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b2+>Cu2+>Cd2+,吸附能力由原有树脂D001以及负载的锰氧化物的性质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 阳离子交换树脂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被引量:21
19
作者 霍稳周 李花伊 +2 位作者 陈明 吕清林 高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1-684,共4页
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13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 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13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进料量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在反应釜温度120℃、分馏柱顶部温度91~92℃、正丁醇与乙酸摩尔比1.02、进料量60mL/h的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95.1%,达到了采用硫酸催化剂时的水平。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寿命在500h以上,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丁酯 乙酸 正丁醇 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双酚F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文雯 李运山 +1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2-1035,共4页
筛选了可用于催化苯酚、甲醛缩合合成双酚F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研究了以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5/1,75℃反应2.5h,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 筛选了可用于催化苯酚、甲醛缩合合成双酚F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研究了以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5/1,75℃反应2.5h,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改性 ALCL3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