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春丽 管蓉 +2 位作者 杨世芳 邹华 陆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6,共5页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或称质子交换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解质和隔膜,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EMFC的性能。本文对目前已商业化的全氟磺酸膜和部分氟化膜以及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非氟化质子交换膜的状况及研究进展...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或称质子交换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解质和隔膜,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EMFC的性能。本文对目前已商业化的全氟磺酸膜和部分氟化膜以及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非氟化质子交换膜的状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这些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制备、性能以及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复合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的质子导电膜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洪 王宇新 王世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PEMFC)是 2 0世纪 6 0年代兴起的第五代燃料电池 ,以其诸多优点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作为电解质的功能高分子膜是这类燃料电池的“心脏”,起着隔离阴阳极、绝缘电子和选择性输运质子的作用。...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PEMFC)是 2 0世纪 6 0年代兴起的第五代燃料电池 ,以其诸多优点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作为电解质的功能高分子膜是这类燃料电池的“心脏”,起着隔离阴阳极、绝缘电子和选择性输运质子的作用。它的性能决定着 PEMFC的输出功率、电池效率、成本及应用前景。文中对这类膜材料 (包括全氟磺酸膜、掺杂酸型膜及接枝型磺酸膜等 )的结构、性能及发展现状作了综述 ,并指出在膜材料上的突破将使燃料电池成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材料 质子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屈树国 李建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60-2665,共6页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此类电解质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咪唑类离子液体毒化Pt基催化剂和复合膜中离子液体的长期稳定性。...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此类电解质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咪唑类离子液体毒化Pt基催化剂和复合膜中离子液体的长期稳定性。最后对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即开发与Pt基催化剂相容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以及预防复合膜内离子液体的流失,即提高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及长期稳定性,最终提高高温燃料电池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离子液体 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英 张香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46-3453,共8页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降低燃料电池水热管理复杂性、催化剂中毒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改善电池阴阳两极尤其是阴极氧气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性,提高电池的效率。聚合物电解质膜作为关键材料之一,在高温时易失水导致质子传导率降低、机械...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降低燃料电池水热管理复杂性、催化剂中毒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改善电池阴阳两极尤其是阴极氧气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性,提高电池的效率。聚合物电解质膜作为关键材料之一,在高温时易失水导致质子传导率降低、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本文基于磺酸、磷酸和离子液体等不同质子传递介质,对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综述,比较了各类聚合物电解质膜的优缺点及应用时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嵌段共聚物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方面的潜在应用,指出离子液体的添加不但可作为质子载体,而且在构建嵌段聚合物结构方面可发挥"诱导剂"作用。提出通过分子设计可更好了解嵌段聚合物的空间构效关系,进而通过结构设计提高膜的质子传导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嵌段聚合物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膜水电解器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俊良 余军 张梦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3-3750,共8页
聚合物电解质膜水电解器(PEMWE)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效率高、氢气纯度高、无污染、能耗低等特点,在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质子交换膜是PEM水电解器的核心关键材料,是膜电极的心脏部件,但质子交换膜的成... 聚合物电解质膜水电解器(PEMWE)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效率高、氢气纯度高、无污染、能耗低等特点,在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质子交换膜是PEM水电解器的核心关键材料,是膜电极的心脏部件,但质子交换膜的成本和性能大大限制了其商业化发展。因此,寻找和开发新型材料成为解决这两大问题和推进商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PEMWE用质子交换膜的特性,然后通过对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改性、合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和无氟质子交换膜研究方向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和新进展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不同研究方向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上述3个主要研究方向的概括和评述,认为无氟质子交换膜,尤其是嵌段型无氟磺化质子交换膜,是PEM水电解器用质子交换膜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聚合物电解质 再生能源 质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磷酸-硅钨酸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春 田琦峰 张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30-34,共5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乙烯醇(PVA)-磷酸(H_3PO_4)-硅钨酸(STA)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测定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质子电导率,并分析了H_3P...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乙烯醇(PVA)-磷酸(H_3PO_4)-硅钨酸(STA)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测定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质子电导率,并分析了H_3PO_4含量对质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TA含量不变时,随着H_3PO_4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质子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当m(PVA)∶m(H_3PO_4)∶m(STA)=1∶4∶8时,在室温下质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5.50×10^(-2) S·cm^(-1);H_3PO_4含量的增加使晶态PVA转变为非晶态,晶态PVA减少;循环伏安法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有望应用于固态超级电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硅钨酸 聚合物电解质 质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H_3PO_4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飞 田琦峰 李长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41-45,共5页
以磷酸作为交联引发剂和质子源,用戊二醛(GA)交联聚乙烯醇(PVA)制备PVA-H_3PO_4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了表征,并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凝胶... 以磷酸作为交联引发剂和质子源,用戊二醛(GA)交联聚乙烯醇(PVA)制备PVA-H_3PO_4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了表征,并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导电性能,分析了磷酸含量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质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磷酸后,PVA结构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随着H_3PO_4含量的增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质子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当PVA与H_3PO_4的质量比为1:6时,在室温下其质子电导率可达0.093S·cm^(-1),并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质子电导率 交联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序贯通孔道液晶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无水质子传导
8
作者 曾泓钜 余海溶 +1 位作者 程昌敬 梁婷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18-5225,共8页
利用含苯甲酸(6OBA)和苯乙烯基吡啶(6SzMA)基团的单体分子间氢键作用诱导形成超分子液晶,与交联剂(C6H)混合后通过原位光聚合,在平行取向条件下制备功能液晶聚合物膜,获得有序贯通的传导通道,并应用于无水质子传导,进一步通过H_(3)PO_(4... 利用含苯甲酸(6OBA)和苯乙烯基吡啶(6SzMA)基团的单体分子间氢键作用诱导形成超分子液晶,与交联剂(C6H)混合后通过原位光聚合,在平行取向条件下制备功能液晶聚合物膜,获得有序贯通的传导通道,并应用于无水质子传导,进一步通过H_(3)PO_(4)掺杂实现质子传导性能强化。运用FT-IR、POM、TGA、DSC、2D-SAXS、高分辨TEM和EIS对其氢键、液晶特性、微观结构和无水质子传导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6OBA与6SzMA分子间形成氢键诱导产生近晶相,平行取向条件下聚合后,近晶相层结构固化获得纳米尺度规整排布的有序孔道,在无水条件下170℃时其质子传导率为7.1×10^(-9) S/cm。H_(3)PO_(4)掺杂后以分子簇的形式存在,充足的质子源和增强的氢键网络使得传导性能显著提升超4个数量级,170℃时达到3.2×10^(-4)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无水质子传导 聚合物 氢键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洪峰 韩明 +3 位作者 衣宝廉 张新革 张恩俊 葛善海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报道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电极制备方法和温度、压力以及阴极气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 SPEFC 固体电解质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碱性聚合物电解质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琴 李存璞 魏子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2期57-66,共10页
聚合物电解质(又称为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肩负着传递离子从而形成完整电池回路的作用。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面临着离子传导率低,膜耐碱性差以及机械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了提高... 聚合物电解质(又称为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肩负着传递离子从而形成完整电池回路的作用。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面临着离子传导率低,膜耐碱性差以及机械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了提高耐碱性和电导率的策略,着重介绍了季铵阳离子基团、咪唑阳离子基团、螺环季铵阳离子基团、吡咯阳离子基团以及构建交联结构、优化聚合物主链、在聚合物侧链引入保护基团等策略,重点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于耐碱性的影响机理。对于电导率的提升策略,主要介绍了构建相分离以及构建可穿梭的离子交换基团两种方法。综合分析表明,通过构建亲疏水相分离结构、交联结构、改善聚合物主链、增强阳离子基团的碱稳定性等策略,有望在实现高电导率的同时获得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离子交换 聚合物电解质 OH.传导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燃料电池用质子传导膜及电池性能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钟理 张腾云 +1 位作者 WEI Guoling Chuang Karl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研究了H2S燃料电池用的质子传导膜的制备及性能,考察了不同的Li2SO4与填充物Al2O3的匹配、微量元素B(H2BO3)的掺杂对膜及电池性能影响.研究了由H2S、(MoS2+NiS)/Li2SO4-Al2O3/pt、air构成的燃料电池在101.13kPa和600~700℃C时的电化学... 研究了H2S燃料电池用的质子传导膜的制备及性能,考察了不同的Li2SO4与填充物Al2O3的匹配、微量元素B(H2BO3)的掺杂对膜及电池性能影响.研究了由H2S、(MoS2+NiS)/Li2SO4-Al2O3/pt、air构成的燃料电池在101.13kPa和600~700℃C时的电化学特性.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质子传导膜Li2SO4-Al2O3及整个电池系统在H2S气流下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温度提高,质子传导膜的内阻减小,膜及电池性能变好.微量元素B的掺杂提高了膜的机械强度及膜的致密性,从而改善了电池的性能.在实验条件下,较适宜的B的掺杂量为2%~5%(质量百分数),较适宜的Li2SO4:Al2O3(质量比)为(3~5):1,电池最大输出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在700℃时分别达到200mA.cm-2和55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解质 阳极 催化剂 硫化氢 质子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Li_2SO_4质子传导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理 朱斌 Chuang Karl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共5页
制备了以Li2SO4为基体、A l2O3为填充物的复合质子传导膜.采用电化学阻抗波谱分析法(EIS)研究了掺杂不同组分(Li2WO4或Na2SO4)以及掺杂不同比例时制备的不同厚度的复合质子传导膜的离子(电)传导率.分析结果表明,在Li2SO4中掺杂一定比例... 制备了以Li2SO4为基体、A l2O3为填充物的复合质子传导膜.采用电化学阻抗波谱分析法(EIS)研究了掺杂不同组分(Li2WO4或Na2SO4)以及掺杂不同比例时制备的不同厚度的复合质子传导膜的离子(电)传导率.分析结果表明,在Li2SO4中掺杂一定比例的Li2WO4或Na2SO4均可提高膜的离子传导率,Li2WO4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优于Na2SO4.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掺杂Li2WO4的复合膜结构更加致密和紧凑.实验结果表明,由Li2SO4、Li2WO4和A l2O3制备的复合膜的适宜组成为75%Li2SO4/Li2WO4混合物(Li2SO4与Li2WO4摩尔比为9∶1)+25%A l2O3,其离子传导率在600,650,700和750℃时分别高达0.16,0.38,0.46和0.52S/cm,适宜的膜厚为0.8mm.文中还研究了以H2S为燃料、复合Mo-N i-S为阳极、复合Li2SO4为质子传导膜、复合N iO为阴极、空气为氧化剂的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发现Li2SO4+Li2WO4+A l2O3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传导 燃料电池 电解质 硫化氢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质子传导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理 Chuang Karl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4-659,共6页
采用传统工艺制备了微米级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Li2SO4+Al2O3、Li2SO4+Na2SO4+Al2O3和Li2SO4+Li2WO4+Al2O3三种不同的H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传导膜,并用扫描电镜(SEM)对膜进行了表征,纳米膜的结构较致密和紧凑,性... 采用传统工艺制备了微米级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Li2SO4+Al2O3、Li2SO4+Na2SO4+Al2O3和Li2SO4+Li2WO4+Al2O3三种不同的H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传导膜,并用扫描电镜(SEM)对膜进行了表征,纳米膜的结构较致密和紧凑,性能较好。温度提高,电解膜的离子传导率开始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基本保持不变。实验结果表明,Li2SO4+Na2SO4+Al2O3和Li2SO4+Li2WO4+Al2O3复合膜比Li2SO4+Al2O3膜具有更好的传导性和电化学性能。复合Li2SO4+Li2WO4+Al2O3电解膜电池操作温度高于700℃时,其传导率与电化学性能较好。复合Li2SO4+Al2O3膜电池的操作温度较低,在650-700℃之间,其传导率与电化学性能较差。纳米电解膜的电池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比微米电解膜电池好。研究了由H2S、(MoS2+NiS+Ag+电解质+淀粉)/电解膜/(NiO+Ag+电解质+淀粉)、空气构成的燃料电池在680-750℃和101.13kPa时的电化学特性,对纳米Li2SO4+Li2WO4+Al2O3复合膜电池,当操作温度为750℃时,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高达130mW·cm^-2,相对应的电流密度为175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解质 硫化氢 质子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郝德利 韩立明 +2 位作者 薛金生 平晓山 刘崇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40,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燃料电池专利的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如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催化剂、电极和电极膜组件制备工艺、流场的设计模式等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电极和电极... 通过对近年来燃料电池专利的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如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催化剂、电极和电极膜组件制备工艺、流场的设计模式等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电极和电极膜组件的制备工艺以及流场设计模式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 ,降低电池的内阻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基础 ,合理的流场设计模式是电池整体性能稳定的保障 ,各个因素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催化剂 电极 电极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燕 周震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综述了燃料电池 (PEMFC)的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介绍和分析了提高质子交换膜的高温质子传导性能的不同方法及特点。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 聚合物 质子传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溶解及再铸膜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洪峰 燕希强 +1 位作者 李璇 万莉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化学中很有用途 .利用二甲基亚砜 ,在 170~ 180℃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对Nafion 115进行了溶解实验 ,获得了两种膜溶液 .利用膜溶液制得了再铸膜 ,并测定了再铸膜的交换容量、含水率和电导率等 ... 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化学中很有用途 .利用二甲基亚砜 ,在 170~ 180℃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对Nafion 115进行了溶解实验 ,获得了两种膜溶液 .利用膜溶液制得了再铸膜 ,并测定了再铸膜的交换容量、含水率和电导率等 .结果表明 :再铸膜的交换容量、含水率和电导均低于其母膜Nafion 1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NAFION 二甲基亚砜 溶解 全氟磺酸 再铸 交换容量 氢氧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云河 李新海 +2 位作者 邓凌峰 郭华军 彭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1-44,共4页
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催化剂 电极 聚合物电解质 PEM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恒电位式氢气传感器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洪峰 燕希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8-61,共4页
利用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 ,碳纸和铂黑分别为电极的扩散层和催化层 ,制作了恒电位式氢气传感器 ;确定的最佳施加电位是 0 .15V ;在氢气浓度为 0 .2 %内 ,氢气氧化电流与氢气浓度成正比 ;通过在工作电极前面加设聚乙烯膜 ,增大氢气扩散阻... 利用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 ,碳纸和铂黑分别为电极的扩散层和催化层 ,制作了恒电位式氢气传感器 ;确定的最佳施加电位是 0 .15V ;在氢气浓度为 0 .2 %内 ,氢气氧化电流与氢气浓度成正比 ;通过在工作电极前面加设聚乙烯膜 ,增大氢气扩散阻力 ,可以将氢气氧化电流与氢气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提高到氢气浓度为 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传感器 质子交换 NAF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阻醇质子导电聚乙烯醇-聚苯乙烯磺酸共混膜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洪 王宇新 王世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制备了聚乙烯醇 (PVA)与聚苯乙烯磺酸 (PSSA)的共混膜 ,并研究了膜的组成、热处理温度、甲醇水溶液浓度等对膜电导率和甲醇透过率的影响。与目前普遍使用的NafionTM膜相比 ,这种由阻醇材料PVA与离子交换材料PSSA共混后形成的聚合物膜既... 制备了聚乙烯醇 (PVA)与聚苯乙烯磺酸 (PSSA)的共混膜 ,并研究了膜的组成、热处理温度、甲醇水溶液浓度等对膜电导率和甲醇透过率的影响。与目前普遍使用的NafionTM膜相比 ,这种由阻醇材料PVA与离子交换材料PSSA共混后形成的聚合物膜既能提高阻醇性能 ,又具有一定的电导率。一种以聚苯乙烯磺酸含量为 17%的膜 ,其电导率可达 3× 10 -3 S·cm-1,但甲醇透过率P仅为 2× 10 -8cm2 ·s-1。如果以σ/P为综合指标 ,则此膜的综合性能比NafionTM膜高约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甲醇 透过率 聚乙烯醇 聚苯乙烯磺酸 共混 质子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中质子输送过程的无规行走模拟
20
作者 浦鸿汀 崔春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模拟了质子在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的输送过程.借助无规行走模型研究了质子交换膜中含水量、酸掺杂量等因素对质子输送扩散系数的影响.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利用改变格子上组分的分布来考虑质子交换膜体系的实际变化.已有资料表明质子在膜中... 模拟了质子在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的输送过程.借助无规行走模型研究了质子交换膜中含水量、酸掺杂量等因素对质子输送扩散系数的影响.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利用改变格子上组分的分布来考虑质子交换膜体系的实际变化.已有资料表明质子在膜中输送是链段运动输送和质子跃迁双重作用的结果,二者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具体质子导电体系的种类,本模型用格子重组和无规行走描述了这两种贡献.通过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比较,模拟结果较好地符合实验得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 无规行走 输送过程 聚合物电解质 扩散系数 双重作用 链段运动 导电体系 分析比较 模拟结果 含水量 模型 掺杂量 研究所 半定量 格子 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