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BBOT为电子传输层的聚合物蓝色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3 位作者 许少鸿 齐藤觉 长友隆男 大本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3-365,共3页
以BBOT为电子传输层的聚合物蓝色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上海201800)齐藤觉,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工学部,东京108,日本)在前篇文章中[1],我们报导了以peryl... 以BBOT为电子传输层的聚合物蓝色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上海201800)齐藤觉,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工学部,东京108,日本)在前篇文章中[1],我们报导了以perylene掺杂的PVCz聚合物单层电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传输层 BBOT 发光二极管 聚合物 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PDHPV的合成及单、双层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性能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晨曦 尹春 +5 位作者 黄文强 印寿根 张会旗 何炳林 郑军 华玉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818-1820,共3页
可溶性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PDHPV的合成及单、双层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性能比较李晨曦,尹春,黄文强,印寿根,张会旗,何炳林,郑军,华玉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关... 可溶性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PDHPV的合成及单、双层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性能比较李晨曦,尹春,黄文强,印寿根,张会旗,何炳林,郑军,华玉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关键词PDHPV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HPV 共轭聚合物 致发光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聚合物对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光明 袁春伟 韦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利用甩胶方法在导电玻璃上分别制得单一的聚烷基噻吩并在其中掺杂不同量的聚乙烯咔唑的有机发光层,再用真空蒸发方法将铝沉积在这些有机层上作为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选择合适的掺杂比,电致发光二极管在电压为5V、电流密度为30mA... 利用甩胶方法在导电玻璃上分别制得单一的聚烷基噻吩并在其中掺杂不同量的聚乙烯咔唑的有机发光层,再用真空蒸发方法将铝沉积在这些有机层上作为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选择合适的掺杂比,电致发光二极管在电压为5V、电流密度为30mA/cm2时就有光输出.这一结果表明,掺杂具有空穴特性的聚乙烯咔唑对增强短烷基侧链的聚烷基噻吩电致发光强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烷基噻吩 聚乙烯咔唑 发光二极管 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及电极功函数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3 位作者 许少鸿 长友隆男 长罔修史 大本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高亮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及电极功函数的影响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长友隆男,长罔修史,大本修(日本芝蒲工业大学工学部,东京108,日本)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研... 高亮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及电极功函数的影响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长友隆男,长罔修史,大本修(日本芝蒲工业大学工学部,东京108,日本)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沿着多色化、高亮度及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功函数 高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磷光复合体电致发光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夏虹 邱松 +2 位作者 林栋 马於光 沈家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3-449,共7页
聚合物/磷光复合体电致发光是近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领域。从主客体材料的特点、发光机理、器件结构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磷光材料在发光过程中可以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内量子效率达到100%,这类材料的... 聚合物/磷光复合体电致发光是近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领域。从主客体材料的特点、发光机理、器件结构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磷光材料在发光过程中可以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内量子效率达到100%,这类材料的使用成为提高器件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聚合物母体的选择应满足能量匹配原理,并且应具有良好的载流子迁移性质。所有的磷光材料都能作为客体使用,这方面聚合物母体优于小分子母体。另外,枝化及高分子化的磷光材料既能抑制自猝灭,又能保证有效的能量转移,是一类大有前途的新型发光材料。由于器件的电致发光包括F ster能量转移和载流子直接在客体上复合两种机理,而磷光材料激发态的特点是长寿命,因此设计器件结构时应考虑激子的相互作用与猝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发光 聚合物 载流子迁移 磷光材料 猝灭 致发光显示器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半导体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晓常 孙景志 +1 位作者 马於光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09-314,共6页
列举了聚合物半导体发光显示器件(PLED)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突破性成果.简要介绍了PLED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影响PLED量子效率的因素.以最近常用的多层PLED为重点,介绍了载流子传输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PLED中... 列举了聚合物半导体发光显示器件(PLED)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突破性成果.简要介绍了PLED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影响PLED量子效率的因素.以最近常用的多层PLED为重点,介绍了载流子传输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PLED中的作用.最后,对PLED的主要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半导体 致发光 显示器件 P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层间的能带匹配对器件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芳 田文晶 +2 位作者 马於光 沈家骢 倪燕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对几种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能带结构进行了表征,设计了几种结构的器件,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质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各种材料间合理的能带匹配,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电致发光器件.
关键词 有机/聚合物 致发光器件 能带匹配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2 位作者 许少鸿 长友隆男 大本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东京芝蒲工业大学,港区日本东京108)蓝色聚合物发光M极管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前不久,我们报道[...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东京芝蒲工业大学,港区日本东京108)蓝色聚合物发光M极管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前不久,我们报道[1]了利用ITO/PVCz/B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 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高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开霞 黄劲松 +6 位作者 高文宝 李传南 赵毅 刘宏宇 李峰 冯晶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将聚合物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以有机小分子蓝光染料 1 ,1 ,4 ,4 四苯基丁二烯 ,绿光染料 8 羟基喹啉铝和黄光染料 5,6,1 1 ,1 2 四苯基四苯并作为产生白光所需要的三种色源 ,制备了有机 /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这种器件的设计... 将聚合物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 ,以有机小分子蓝光染料 1 ,1 ,4 ,4 四苯基丁二烯 ,绿光染料 8 羟基喹啉铝和黄光染料 5,6,1 1 ,1 2 四苯基四苯并作为产生白光所需要的三种色源 ,制备了有机 /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这种器件的设计使聚合物的热电稳定性好的优点与有机小分子材料荧光效率高的优点相结合 ,拓宽了材料的选择范围 ,更有利于选择能带匹配的材料体系。器件的开启电压为 2 5V左右 ,发光效率在 9V时达到最大 1 2 4lm/W ,该电压下的亮度达到 1 60 0cd/m2 ,器件的最大亮度超过 2 0 0 0 0cd/m2 ( 1 8V) ,器件最佳色度为 ( 0 3 1 9,0 3 3 2 ) ,这在目前国际上有报道的有机 /聚合物白光发光器件中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 有机/聚合物 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能带结构及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文晶 吴芳 +1 位作者 樊玉国 沈家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测定了苯撑乙烯齐聚物、吡唑啉衍生物、钌配合物、铼配合物以及常用的有机染料与载流子传输材料等一百余种有机 (包括有机小分子 ,配合物和聚合物 )材料的能带结构参数 ,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基于能带匹配的原则 ... 测定了苯撑乙烯齐聚物、吡唑啉衍生物、钌配合物、铼配合物以及常用的有机染料与载流子传输材料等一百余种有机 (包括有机小分子 ,配合物和聚合物 )材料的能带结构参数 ,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基于能带匹配的原则 ,同时考虑载流子迁移率匹配及各有机层间的厚度匹配 ,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表明 ,能带匹配、迁移率匹配以及厚度匹配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带结构 有机/聚合物 电致光材料 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处理方法提高MEH-PPV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娟 华玉林 +2 位作者 牛霞 王奕 吴晓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 ,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 0V ,半寿命提高了 1 2 7倍。初步分析表明热处理方法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某些气体 ,从而减少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 ,另一方面 ,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 热处理 黑斑 界面 OLED MEH-PPV单层聚合物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V 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凌味未 唐先忠 +1 位作者 李元勋 聂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6-40,共5页
PPV 类电致发光聚合物以其优良的光电性能在微电子及显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 PPV 类聚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并对此类材料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同时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器件的性能。
关键词 PPV 致发光 合成 应用 分子结构设计 发光聚合物 合成方法 设计研究 材料科学研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氟化物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海波 吴宏滨 +4 位作者 徐晓轩 王斌 于肇贤 俞钢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器件,其发光特性与工作性能优良,但稳定性较差的Ba(Ca)/Al电极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具有可比性。初步分析表明绝缘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的能带发生弯曲,降低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势垒,提高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效率。从而最终导致了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外量子效率及电流效率等发光性能指标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MEH-PPV 阴极 氟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中交流电压下聚合物沿面闪络前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冠军 杨敏中 +2 位作者 严璋 刘源兴 石井彰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聚四氟乙烯为例研究了交流电压下聚合物绝缘材料在真空中沿面闪络发生前的表面发光特性 .观察到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光阶段 :较低电压下的低发光量的稳定发光 (A阶段 )和稍高电压下的剧烈、无规则的发光 (B阶段 ) .认为A阶段的发光是... 以聚四氟乙烯为例研究了交流电压下聚合物绝缘材料在真空中沿面闪络发生前的表面发光特性 .观察到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光阶段 :较低电压下的低发光量的稳定发光 (A阶段 )和稍高电压下的剧烈、无规则的发光 (B阶段 ) .认为A阶段的发光是由于从电极注入的电子与空穴在绝缘体表层内的复合而引起的电致发光 ;对于B阶段 ,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闪络 致发光 聚合物绝缘材料 交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吸电子基团取代对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宗浩 段雪梅 +4 位作者 阚玉和 康博南 苏忠民 唐前林 杜国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40-2343,共4页
用量子化学的 AM1和 EHMACC/CO方法计算 PPV,MEH-PPV和 CN-PPV的电子和能带结构 ,讨论了烷氧基 (— OR)和氰基 (— CN)侧基取代对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光电特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给电子基团 (—OR)取代使聚合物的 HOCO(最高占据晶... 用量子化学的 AM1和 EHMACC/CO方法计算 PPV,MEH-PPV和 CN-PPV的电子和能带结构 ,讨论了烷氧基 (— OR)和氰基 (— CN)侧基取代对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光电特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给电子基团 (—OR)取代使聚合物的 HOCO(最高占据晶体轨道 )能级升高 ,电离势减小 ,而吸电子基团 (— CN)取代使 LUCO(最低未占据晶体轨道 )能级降低 ,电子亲和势增大 ,两者都使聚合物能隙降低 ,同时使聚合物的导电类型由 PPV的 p型转变成 CN-PPV的 n和 p兼容型 .该结果解释了 MEH-PPV和 CN-PPV光谱的红移及 CN-PPV高的电致发光效率 ,为设计新型高效的 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 PPV类致发光聚合物 子取代基 能带结构 量子化学 聚对苯乙炔 分子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聚合物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强 谢明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89,共5页
共轭聚合物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包括典型共轭聚合物材料PPV、PT、PF等及PPP的工作原理,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聚合物致发光器件 聚合物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於光 吴军 +5 位作者 薛善华 黄劲松 田文晶 刘式墉 沈家骢 刘晓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7-318,共2页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吴军,薛善华,黄劲松,田文晶,刘式墉,沈家骢,刘晓冬(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吴军,薛善华,黄劲松,田文晶,刘式墉,沈家骢,刘晓冬(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部)关键词聚合物,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PBD D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的光热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桂宇畅 林昊天 +2 位作者 刘艳梅 张剑平 文尚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9-815,共7页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锥形微散射层对提高器件出光率最有利,且出光均匀性最好。最后分析了PLED面光源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发现发光层的热量容易积聚不易导出。该研究为大面积有机发光照明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 出光率 出光均匀性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凡宝 张宝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29-32,共4页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几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而倍受关注的新型功能材料。电致发光薄膜器件激发电压低、发光效率高、易得到彩色显示 ,而且容易实现大屏幕平板化。本文综述这类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发光材料。
关键词 聚合物 致发光 发光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莹 陈彧 白金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蓝光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聚合物致发光 蓝光聚合物 高分子平板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