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酸碱作用理论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朱锦涛 邓剑如 +1 位作者 盛亚俊 吴小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24,共5页
简要介绍了界面酸碱作用理论及研究界面酸碱作用的两种常用方法 ,浅析了界面酸碱作用理论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质表征及界面粘接性能预估方面的应用 ,并以界面酸碱作用理论为基础 。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 酸碱理论 粘附功 反相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明波 古宏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一类性能优越、应用广泛的结构材料,制约其发展的基本问题是界面问题。总结了近10年来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 复合材料界面 研究前景 性能 结构材料 纤维增强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热应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若飞 周晓东 戴干策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形成、测定方法和各种理论分析方法。阐述了残余应力对界面粘结强度以及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和强度的影响 。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残余热应力 界面 纤维增强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4
作者 宋寒霖 赫玉欣 +3 位作者 张丽 王浏杰 杜厚义 张瑞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BNCs)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制造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界面自组装工艺的原理及PBNCs的种类,综述了PBNCs在传感器、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BNCs)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制造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界面自组装工艺的原理及PBNCs的种类,综述了PBNCs在传感器、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PBNCs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自组装 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体系对聚合物基PT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论述
5
作者 胡洪亮 丁旭 金玉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4,21,共6页
讨论了不同交联体系对正温度系数效应(PTC)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电阻率、PTC强度和负温度系数效应(NTC)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适当的交联处理可以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从而提升PTC性能并显著减弱或消除NT... 讨论了不同交联体系对正温度系数效应(PTC)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电阻率、PTC强度和负温度系数效应(NTC)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适当的交联处理可以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从而提升PTC性能并显著减弱或消除NTC效应。在单一交联体系中,辐照交联通过形成三维交联网络有效抑制高温下导电填料的迁移,增强了材料的热机械稳定性;化学交联则通过基体改性和基体-填料桥连,进一步改善了导电填料的分散性及相容性。双重交联体系结合了辐照和化学交联的优势,展现出更大的潜力,不仅在提升PTC强度方面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改善材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正温度系数效应复合材料 交联体系 辐照交联 化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海洋应用
6
作者 罗银胜 林家辉 +1 位作者 范方强 黄锦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因其轻质、耐腐蚀、高强、抗疲劳、抗冲击等特性而在海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对碳纤维的性能、CFRP材料的成型加工以及CFRP在海洋装备中的一些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碳纤维 聚合物复合材料 耐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方法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开孔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潘星 贾仕君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6,共7页
采用刀具机械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和纳秒激光加工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上制备中心带直径6 mm圆孔、尺寸为200 mm×25 mm×2 mm的矩形试样,对... 采用刀具机械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和纳秒激光加工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上制备中心带直径6 mm圆孔、尺寸为200 mm×25 mm×2 mm的矩形试样,对比了不同切割方法下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貌特征,研究了切割方法对不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料水射流加工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刀具机械加工次之,两者加工精度较高,纳秒激光加工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大,且加工精度较低;刀具机械加工和磨料水射流加工孔侧面均出现少量毛刺及分层等缺陷,切割面无开裂及热影响区,纳秒激光加工切割面发生严重的烧蚀和氧化;对于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3种切割方法下开孔拉伸强度相似;对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刀具机械加工下开孔拉伸强度最大,磨料水射流加工次之,纳秒激光加工最小;对于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刀具机械加工和磨料水射流加工下开孔拉伸强度相似且较大,纳秒激光加工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切割方法 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冯智 王进 仝哲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强,通过纤维组份与结构设计可实现低润滑与高耐磨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学上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纤维织物/...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强,通过纤维组份与结构设计可实现低润滑与高耐磨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学上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不同润滑方式下的润滑与抗磨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纤维种类的摩擦特性,并对纤维种类对复合材料润滑、减磨的影响方式与机理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纤维的结构形式对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理与规律。最后从复合材料的接触尺度与摩擦稳定性、界面优化与改性以及导热优化三方面提出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应用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结构 聚合物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MOFs复合材料抗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安重鑫 马建中 张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0-2130,共11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备受瞩目的新兴材料,在抗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合物与MOFs进行复合制备聚合物基MOFs(PolyMOFs)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增强MOFs的稳定性、机械强度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该文重点综述了PolyMOFs复...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备受瞩目的新兴材料,在抗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合物与MOFs进行复合制备聚合物基MOFs(PolyMOFs)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增强MOFs的稳定性、机械强度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该文重点综述了PolyMOFs复合材料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功能性MOFs的制备和主要抗菌机制,以及Poly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具有抗菌功能的PolyMOFs复合材料在医疗健康、食品保鲜、空气净化、水污染防治、纺织品防护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具有抗菌功能的PolyMOFs复合材料目前在抗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包括特定功能增强、制备工艺优化和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聚合物MOFs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抗菌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微胶囊改性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与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徐杰 陈殷红 +1 位作者 陆亦洲 方园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3,69,共8页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GFRP)的阻燃性能,采用由微流控技术制备的FR-PN@ETPTA阻燃微胶囊改性环氧树脂基GFRP。采用垂直燃烧试验、锥形量热试验和落锤试验,研究阻燃微胶囊FR-PN@ETPTA对GFRP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和抗冲击性...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GFRP)的阻燃性能,采用由微流控技术制备的FR-PN@ETPTA阻燃微胶囊改性环氧树脂基GFRP。采用垂直燃烧试验、锥形量热试验和落锤试验,研究阻燃微胶囊FR-PN@ETPTA对GFRP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阻燃微胶囊FR-PN@ETPTA能明显提高GFRP的阻燃性能,相比FR-PN阻燃剂,添加阻燃微胶囊FR-PN@ETPTA的GFRP表现出更好的燃烧行为,当添加量为10wt%时,阻燃效果最佳;阻燃微胶囊FR-PN@ETPTA的加入能有效降低阻燃剂对GFRP抗冲击性能的负面影响,添加了10wt%阻燃微胶囊FR-PN@ETPTA的GFRP抗冲击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阻燃微胶囊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团聚影响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拉伸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
11
作者 徐超 董攀 +3 位作者 巫运韬 王如转 李莹 李卫国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0,共9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然而,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影响增强效果。针对颗粒增强聚合物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然而,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影响增强效果。针对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计及颗粒团聚的影响,以及材料热物理性能随温度的演化,建立了一个考虑团聚影响的温度相关性拉伸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模型得到了实验数据的良好验证。研究成果为定量表征不同颗粒含量、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加深了对不同温度下团聚现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聚合物复合材料 温度相关性 团聚 拉伸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莉 马建中 张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739,共12页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种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组成可调、结构可控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MXene可吸收太阳光,并将其高效转换为热能,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将MXene加入聚合物基体中,不仅可赋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优...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种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组成可调、结构可控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MXene可吸收太阳光,并将其高效转换为热能,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将MXene加入聚合物基体中,不仅可赋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优异的光热性能,而且可提升MXene的稳定性。该文总结了MXene及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机理,综述了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在海水淡化、个人热管理、光热抗菌和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针对聚合物基MXene光热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MXene难以绿色安全生产、易氧化和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差等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聚合物光热复合材料 光热转换机理 应用研究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填料表面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庆宇 温变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对于自身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而言,加入功能填料是赋予其屏蔽性能的主要方法。然而,简单的填充并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填料表面的功能化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中总结了填料表面功能化修饰的主要方... 对于自身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而言,加入功能填料是赋予其屏蔽性能的主要方法。然而,简单的填充并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填料表面的功能化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中总结了填料表面功能化修饰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镀、表面炭化、包覆聚合物、表面接枝和表面生长金属有机骨架(MOF)等,讨论了各种表面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产生的改性效果及最终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填料 表面修饰 聚合物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填料结构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14
作者 周雪颖 秦盟盟 封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5-303,共9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管理材料之一,然而聚合物的本征导热系数较低,添加导热填料是提高其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研究填料本征结构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提高填料的利用效率是获得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关键。根据“拓扑优...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管理材料之一,然而聚合物的本征导热系数较低,添加导热填料是提高其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研究填料本征结构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提高填料的利用效率是获得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关键。根据“拓扑优化-简化-验证”的研究思路,以复合材料的高导热性能为目标,基于拓扑优化得到具有最佳导热性能的填料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借助有限元模拟、红外热像仪等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填料的形状是两端较大、中间较小的哑铃状时,复合材料呈现出最佳的定向导热性能。该研究结果为高效导热填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填料 拓扑优化 聚合物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热管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机理及力学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睿 司宇飞 +2 位作者 郭妙才 王翔 何玉怀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142,共8页
相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对湿热环境敏感更为强烈,湿热环境容易导致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出现显著下降。本文对两种浸润剂状态的高强度玻璃纤维进行水浸试验和性能试... 相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对湿热环境敏感更为强烈,湿热环境容易导致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出现显著下降。本文对两种浸润剂状态的高强度玻璃纤维进行水浸试验和性能试验,获得了高强度玻璃纤维湿热前后的性能数据。通过对两种浸润剂状态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分别进行吸湿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复合材料典型湿热-时间曲线及典型力学性能数据。并结合宏微观断口图,研究了湿热老化机理和损伤破坏机理。高强度玻璃纤维水浸试验结果表明湿热过程中纤维表面浸润剂溶出使得纤维曝露,进而破坏了其组织结构,导致力学性能下降。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在室温干态环境下呈现典型非线性特征,在湿热环境下基本为线性。室温干态下的开孔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在损伤演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上下振荡起伏”的特点。宏微观断口显示室温环境下基体拉伸破坏模式为主要破坏模式,而湿热环境下下纤维与基体的剪切破坏为首要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高强度玻璃纤维 湿热老化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导热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维维 傅仁利 +2 位作者 顾席光 王旭 方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79,86,共5页
在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界面结构与界面处理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目前已有研究中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未来改善界面结合、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具体方法,... 在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界面结构与界面处理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目前已有研究中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未来改善界面结合、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具体方法,并指出探究界面结构与热流散射的关系,特别是弱界面结合情况下的热流传导规律,对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构 聚合物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及改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雅红 马晓燕 陈娜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主要综述无机刚性粒子增强复合材料、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复合材料和原位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及其改性方法,论述其界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界面 聚合物 复合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粒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及界面形态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兵 于闯 +3 位作者 姜振华 李勇 高歌 王子忱 《塑料》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7-39,15,共4页
以聚丙烯和碳酸钙的复合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断面的形貌分析 ,讨论了高碳醇磷酸酯偶联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酯偶联剂能有效改善碳酸钙粒子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情况 ,使复合材料在碳酸钙填充量为 ... 以聚丙烯和碳酸钙的复合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断面的形貌分析 ,讨论了高碳醇磷酸酯偶联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酯偶联剂能有效改善碳酸钙粒子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情况 ,使复合材料在碳酸钙填充量为 2 0 %~ 30 %时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粒子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力学行为 聚丙烯 表面改性 磷酸酯 界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摩擦过程的界面迁移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媛媛 解挺 +4 位作者 俞建卫 尹延国 焦明华 田明 马少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75-78,共4页
系统介绍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的界面迁移——转移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如下规律:聚合物与对偶件滑动接触时都会发生界面迁移,导致对偶件表面形成一层转移膜。填料对转移膜的形成有促进或减弱的作用,从而减小或增大材料... 系统介绍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的界面迁移——转移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如下规律:聚合物与对偶件滑动接触时都会发生界面迁移,导致对偶件表面形成一层转移膜。填料对转移膜的形成有促进或减弱的作用,从而减小或增大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或降低材料的耐磨性;并且填料对于转移膜粘结强度的贡献与磨损率有着强烈的关联,粘结强度大则磨损率小,粘结强度小则磨损率变大。对偶件表面粗糙度对转移膜的生成也有很大影响,适当的粗糙度会促使偶件表面形成较均匀、连续且致密的复合材料转移膜,此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也最低。滑动速度、载荷、湿度等对转移膜的生成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界面迁移 转移膜 摩擦磨损 填料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界面与晶粒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展 马凤仓 +2 位作者 谭占秋 范根莲 李志强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8,共15页
随着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不断完善,碳纳米管的难分散问题被妥善解决,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复合材料的高模量、高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出现“强度–塑性”倒置现象。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碳/铝复合材料界面结构、... 随着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不断完善,碳纳米管的难分散问题被妥善解决,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复合材料的高模量、高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出现“强度–塑性”倒置现象。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碳/铝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晶粒结构与复合构型设计的调控手段,讨论了界面结构强度对碳纳米管载荷传递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出现倒置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复合材料塑韧性差的问题,提出了调控思路,为制备强度高、韧性强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界面强度 界面调控 晶粒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